余佩红
通过每两周一次开展的工休座谈会,组织医生、护士和患者家属进行面对面交流,让患者家属更好地了解相关制度及患者的日常治疗护理,通过不满意事项调查总结患者家属的意见,在之后的护理中不断改进,满足患者家属的需求,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李玲玲;董飞云;蔡晓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VIP病房是为满足患者高端医疗保健需要而设立的综合病房,以医院高质量的临床资源作为依托,为患者提供评估、诊断、治疗、护理及健康指导等为一体的高质量医疗服务,其住院费用相对其他普通病房贵,对护士的护理服务质量要求也就越高.因此,VIP病房护士在工作中更容易产生心理压力.研究就当前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VIP病房护士工作中存在的心理压力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姚翰韬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对妇产科患者隐私权认知水平进行调查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使用建议.方法:选取2016年7~11月医院妇产科患者108例为调查对象,设计调查问卷,对其进行隐私权认识调查.结果:105例患者认为自己有隐私权,占97.22%,造成隐私泄露的因素主要有术前护理、手术部位消毒、手术过程.结论:妇产科患者有较强的隐私保护意识,隐私权认知水平较高,医护人员应增强法律意识和保护意识,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施政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标准化腔镜操作流程图在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在台州中心医院手术室工作的低年资护士36名为研究对象,2016年1~6月施行常规腔镜护理培训,2016年7月开始在对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培训中施行标准化腔镜操作流程图培训,比较施行前后半年间低年资护士的护理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情况,和手术室医生对低年资护士护理的满意情况;同时选取2016年1~6月间接受相应低年资护士护理的患者46名为对照组,同年8月至次年1月间患者53名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施行标准化腔镜操作流程图培训后的低年资护士较施行前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程度均得到了显著提升(P<0.05),手术室医生对低年资护士的护理满意度同样高于施行前(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培训中施行标准化腔镜操作流程图,能显著提升低年资护士对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得到了临床医生和患者的一致认可.
作者:蔡亚娜;张彩霞;陈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从2013年1月开始尝试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引入细节管理,为了评价应用效果,予应用细节管理前后分别抽取90名与80名其它科室的医务人员、9名与10名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应用细节管理前,医务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3.33多,应用后提升至93.75%,比较差异显著(P<0.05).应用细节管理前,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全问题识别能力、差错防范意识、服务意识等评分显著低于应用后(P<0.05).结论:细节管理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管理中,可显著提升其它科室医务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能显著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
作者:盛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创伤骨科患者护患关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6月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行常规创伤骨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评、服务态度、患者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加强医护合作,提高创伤骨科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创伤骨科患者术后恢复,降低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率,促进医患关系的健康发展.
作者:丁晓飞;李婕;沈晓晓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次多元化培训在外科的应用措施和效果.方法:于2016年1~6月在诸暨市中心医院外科建立护士分层次多元化培训,制订各层级护士培训内容与方法,对护士进行分层岗位培训,并进行考评,比较培训前后护士的考核结果.结果:培训后,护士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考核评分明显高于培训之前(P<0.05).实施之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之前(P<0.05).结论:规范、科学的护士分层次多元化培训可以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和护理水平,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对医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助于建设良好的医患关系.
作者:王江丽;谢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管理方法、管理措施应用于临床科室的护理质量控制中,品管圈作为著名的管理方法,高频率地被引用到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而产科作为医院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将品管圈引入到产科分级护理质量控制中之后,改善了护理工作的很多方面,提高了护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团结协作的能力与意识,同时,也提升了产科护理在患者心中的满意度.
作者:许燕;胡奕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近年来,生物工程的先进技术与传统中医药的交叉融合,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推动力.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在中医药产品的开发、生产、培育等各个方面均有应用,包括中药生物发酵、中药内生菌的分离、中药基因工程等,然产品的终获得离不开各种分离纯化技术手段.因此生物分离工程课程的教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下游技术人才的质量.由于生物分离工程课程的知识覆盖范围广,涉及多学科交叉领域,且实践性强,单纯的理论课讲授很难达到教学目的,因此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中医药院校开设生物分离工程实验课程可参考的经验较少,遇到的问题较多.我们根据本校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学生特点、课程特点等,结合教学实践,从优化课程体系、编写特色教材、改革教学方法人手,对具有中医药背景的生物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的生物分离工程实验教学进行了有益探索.
作者:张莉;武慧敏;赵乐;韩永光;马利刚;安娜;郑晓珂;闫秀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思维对儿科责任制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医院儿科收治的住院患者4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护理模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思维的责任制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及家属投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投诉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住院患者实施预见性思维的儿科责任制护理,能明显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不良事件投诉率,明显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作者:王艳楠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医患之间产生的矛盾问题,绝大多数是由于医护人员和患者沟通存在障碍.建立健全告知制度,既维护了患者的知情权,又能履行医院的告知义务,可以有效维护医患间的和谐稳定,避免护患纠纷,是保证治疗效果、增加护患感情和沟通的重要渠道.
作者:田素琴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口腔科门诊集诊断、治疗、检查于一体,使用的诊疗器械种类繁多、操作复杂,较易发生感染问题,其是医院感染防控的重点部门.文章通过分析发现口腔科门诊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众多,如器械污染、环境污染、水道污染、消毒灭菌不规范等.针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作者提出了一系列预防对策,如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强化医护人员防范意识、优化口腔科功能布局、加强诊室内部消毒、做好材料及药品管理等,以有效预防口腔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确保患者就医安全.
作者:殷洪飞;缪屹;姚淑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随着高校扩大招生与教学资源增长需求矛盾的凸显,教务管理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成为一种趋势.文章结合福建中医药大学考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从问题人手,探讨教务系统考务模块的应用.
作者:林云燕;周媛;吴丽云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CT影像质量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对应的控制管理措施.方法:选取质量控制措施实施前后进行CT影像检查的患者各6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影像质量,并分析影像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实施质量控制措施后,观察组的CT影像质量提升显著,明显高于控制措施实施前的对照组(P<0.05).CT影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有业务能力不足、责任心不强、密度分辨率、伪影、人体不自主运动所造成的伪影.结论:根据CT影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提出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能够提高CT影像质量,有助于提升临床诊断率和医疗卫生水平.
作者:李立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在骨科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具体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骨科住院部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2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安全管理,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医疗纠纷发生率、投诉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且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骨科患者本身存在较多的护理安全隐患,对骨科患者进行安全管理,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拉近护患关系,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周秀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和探究基于责任倒置的手术室强化护理安全的实施效果,总结方法和经验.方法:选取36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2015年5月~2016年8月来丽水市中医院和庆元县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患者共200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室护理中采用常规管理办法,观察组患者基于举证责任倒置进行手术室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临床安全性与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管理前后各项评价指标均有所改善,观察组的改善质量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出现不良情况的概率为17.00%,观察组为6.00%;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过程满意度为82.00%,对照组为95.0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基于举证责任倒置来管理手术室护理安全,能够增强医患交流,营造安全良好的手术室护理环境.
作者:王彩琴;程锐;蔡爱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ICU危重患者营养风险筛查与营养支持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9月期间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80例ICU危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未给予营养风险筛查,直接营养支持治疗)和观察组(给予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治疗),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营养及代谢状况.结果:对于APACHEII评分≥10分的危重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明显缩短,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增高,而血糖水平显著降低(P<0.05);对于APACHEII评分<10分的危重患者,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营养及代谢状况指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营养风险筛查做出的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明显改善APACHEII评分≥10分危重患者的预后质量,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陈苏平;王骏君;俞佳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对妊娠糖尿病高危孕妇的综合管理方法和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来杭州市妇产科医院就诊的妊娠糖尿病高危孕妇,共87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孕妇43例,采用常规管理方式,观察组孕妇44例,采用综合管理方式,比较两组孕妇的临床管理效果.结果:两组干预之后,对发生糖尿病的因素、糖尿病对妊娠的影响及孕期的饮食搭配等相关知识的程度提升,并且观察组的知识掌握程度要明显对对照组的更有优势(P<0.05);干预后两组孕妇的空腹血糖、早餐后血糖、午餐后血糖及夜间血糖均并干预前明显降低,并且观察组降低的程度比对照组的更大,其血糖水平更低(P<0.05).结论:对妊娠糖尿病高危孕妇进行综合管理能够有效提升产妇对妊娠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将其血糖水平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作者:林巧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老年科病房陪护管理的重要性和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0月80例老年科病房患者,根据陪护管理实施时间,将其分为陪护管理实施前的对照组和陪护管理实施后的观察组,比较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和总分均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陪护管理用于老年科病房,可以明显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依从性及满意度.
作者:孙蕊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烧伤科的护理不安全因素,并总结相应的防范管理举措.方法:基于医院临床实际结合文献查阅,分析总结医院烧伤科的不安全因素,并探讨相应的防范管理措施.结果:针对性的防范管理,可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减少风险事件,维护患者安全.结论:加强烧伤科护理不安全因素的防范管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是避免医疗纠纷的重要手段.
作者:王利娇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