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告知制度在血液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田素琴

关键词:告知制度, 血液科, 护理
摘要:医患之间产生的矛盾问题,绝大多数是由于医护人员和患者沟通存在障碍.建立健全告知制度,既维护了患者的知情权,又能履行医院的告知义务,可以有效维护医患间的和谐稳定,避免护患纠纷,是保证治疗效果、增加护患感情和沟通的重要渠道.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骨科病房强化基础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强化骨科病房的基础护理措施,促进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方法:成立基础护理管理小组,对骨科房的基础护理现状进行分析,根据存在的问题,制定强化骨科病房的基础护理措施,比较加强基础护理前后基础护理落实率和基础护理满意率.结果:实施强化基础护理后,各项基础护理落实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对基础护理的满意率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强化骨科病房的基础护理,实行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提高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基础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吕婷婷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持续质量改进对妇产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妇产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的160例妇产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及持续质量改进,每组各8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缺陷、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病区管理、分级护理、抢救物品、规范服务、护理文书书写等护理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意外跌倒、医源性皮肤损伤、高危药物外渗、送产房时机不准等护理缺陷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提升(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妇产科,能够明显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及满意度.

    作者:马琦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胸外科术后监护期患者家属焦虑状况分析与护理干预

    目的:了解胸外科术后监护期患者家属的焦虑状况,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监护期患者家属的焦虑程度,更好地服务患者.方法:科室自制调查问卷对术后监护期患者家属的常见焦虑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其进行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的评分情况.结果:胸外科术后监护期的患者家属普遍存在焦虑,对此采取一定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焦虑状况.结论:术后监护期对患者家属实施一定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家属的焦虑状况,发挥其在患者术后康复中的支持作用,促进患者树立乐观积极的态度,以利于术后康复.

    作者:徐凡凡;黄文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检验科设备档案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检验设备档案是检验科各种仪器使用、日常维护及进行新技术开发不可缺少的材料,是科室能够深层次开展医疗、科研、教学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更是科室极其重要的信息资源,有必要对其展开研究.文章根据检验科设备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一系列整改建议,尤其在加强设备档案的维护、完善管理制度、启用精益化、信息化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树立“以档案促发展”的档案管理观念奠定基础.

    作者:卢伟玲;陈佳喜;杜菊萍;陈世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无呕吐病房对乳腺癌高致吐化疗患者生活质量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无呕吐病房管理模式对乳腺癌高致吐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符合人选条件的女性乳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无呕吐病房管理模式.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使用无呕吐病房管理模式的患者,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等症状子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其情绪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等功能子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呕吐病房管理模式能明显提高乳腺癌高致吐方案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谢红艳;王静微;毛爱钰;潘洁琼;陈俊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妊娠糖尿病高危孕妇的综合管理措施

    目的:探讨对妊娠糖尿病高危孕妇的综合管理方法和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来杭州市妇产科医院就诊的妊娠糖尿病高危孕妇,共87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孕妇43例,采用常规管理方式,观察组孕妇44例,采用综合管理方式,比较两组孕妇的临床管理效果.结果:两组干预之后,对发生糖尿病的因素、糖尿病对妊娠的影响及孕期的饮食搭配等相关知识的程度提升,并且观察组的知识掌握程度要明显对对照组的更有优势(P<0.05);干预后两组孕妇的空腹血糖、早餐后血糖、午餐后血糖及夜间血糖均并干预前明显降低,并且观察组降低的程度比对照组的更大,其血糖水平更低(P<0.05).结论:对妊娠糖尿病高危孕妇进行综合管理能够有效提升产妇对妊娠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将其血糖水平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作者:林巧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神经内科护理风险防范与管理

    目的:总结绍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存在的护理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与管理对策.方法:选择从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神经内科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行护理风险防范与管理.对两组护理风险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发生压疮1例、误吸1例,护理风险发生率为3.33%,对照组发生坠床1例、压疮5例、跌倒1例、关节挛缩变形1例、误吸1例,护理风险发生率为21.67%,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明确神经内科存在的护理风险,并采取针对性的防范与管理措施,可显著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作者:郭小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环节质量控制在预防妇产科患者医院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环节质量控制在妇产科患者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妇产科收治的28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入院编号进行排序后以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140例与观察组1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院感监控措施,观察组予以环节质量控制措施.对两组患者院感防控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消毒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妇产科患者来院就诊期间给予环节质量控制,可有效降低院感发生率,提高消毒合格率和护理质量,减少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江芰荷;张乐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烧伤科护理不安全因素与防范管理

    目的:分析烧伤科的护理不安全因素,并总结相应的防范管理举措.方法:基于医院临床实际结合文献查阅,分析总结医院烧伤科的不安全因素,并探讨相应的防范管理措施.结果:针对性的防范管理,可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减少风险事件,维护患者安全.结论:加强烧伤科护理不安全因素的防范管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是避免医疗纠纷的重要手段.

    作者:王利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家庭化分娩管理对产妇产程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庭化分娩管理对产妇产程的影响,以更好地开展分娩管理,保证母婴安全.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0月医院产科接诊的10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以围产期采用的护理方式分组,对照组54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4例行家庭化分娩管理,观察两组干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产程时间为(6.21±2.12)h,显著短于对照组的(8.55±2.47) h(P<0.05);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为11.1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48% (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产妇疼痛率为42.8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2.41%(P<0.05);观察组产后大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家庭化分娩管理,可缩短产程,有效缓解分娩疼痛,对改善妊娠结局、保证母婴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伟波;蔡璐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加强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目的:完善和规范医院中药饮片质量验收和养护管理方法,加强质量管理,有效提升临床用药安全性.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和《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的要求,分析和思考在日常工作中出现的质量管理问题,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寻求科学合理的预防和解决措施.结果:中药饮片质量问题主要出现在质量验收和养护管理两个环节,建立和规范切实可行的医院中药饮片质量验收和养护管理制度,从中药饮片的入库验收到临床应用,实行全程跟踪监督管理,为临床提供了质量安全可靠的药物.结论:中药饮片质量从选择优质供应商源头抓起,实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对提高中药饮片质量管理水平和患者就医满意度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灵;何荣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病理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与管理

    病理学诊断是临床诊断和疾病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被认为是所有诊断方法中的“金标准”.为贯彻对病理科的持续质量改进,医院病理科于2016年6月对流程进行逐项检查,通过对内容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有效的管理对策.结果显示病理科中病理申请单的问题多,病理切片存在破损、模糊、污染及切片未及时返回原位等问题.通过对临床病理质量控制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有助于促进病理科的持续质量改进,充分发挥病理资料在医疗、科研中的重要性.

    作者:乐舟燕;应功武;张淼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重性精神病患者一体化管理的实践

    目的:探讨重性精神病患者应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社区68例重性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组34例行常规管理,观察组34例行“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CGI-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管理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59%(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物质生活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给予“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对促进病情恢复、改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钱秀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氧舱年度保养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目的:为了减少高压氧设备的故障和安全事故的发生,更好的做好氧舱的维护保养工作.方法:通过制定年度保养计划,确定保养周期、保养责任人、保养内容,将年度维护保养工作落实到实处.结果与结论:在氧舱安全管理人员监督管理下,氧舱保养人员、氧舱操舱人员互相配合协同,完成保养计划制定的保养任务,从而保证氧舱设备的正常运行.

    作者:张军盛;泮凡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风险意识的融入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风险意识的融入效果.方法:以丽水市中医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手术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给予风险护理管理)和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对两组护理管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纠纷率、差错率及风险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管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融入风险意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减少纠纷,大限度避免差错,降低护理风险.

    作者:叶旭霞;黄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语言技巧在心理护理与康复护理中的作用

    语言是衡量护理人员自身修养和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护理过程中,护士的语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语言能消除患者紧张的情绪,缓解压力,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拉近护患间距离,形成和谐的合作关系,进而促进患者的康复.而不恰当的语言只会让患者产生自卑甚至更严重的后果.因此,护士的语言艺术在心理护理及康复护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应该加强思想道德的修养,科学运用语言技巧,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作者:盛圆圆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微信朋友圈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分析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应用微信朋友圈的价值.方法: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在2013年4月~2014年4月采用常规的质量管理方法,在此期间完成各类医疗器材消毒6300件,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过程中除了常规的管理方法,同时还应用了微信朋友圈,在此期间完成各类医疗器材消毒6500件,比较分析两个不同时间段消毒中心内在质量管理效果.结果:在因消毒不到位造成的患者感染发生率、消毒物品丢失率、医疗器械的循环时间及质量管理满意度方面,应用微信朋友圈之后与之前存在着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应用微信朋友圈,可促进信息的及时发布,有助于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质量管理满意度,促进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谢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脑卒中患者康复期跌倒的危险因素与防范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康复期跌倒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管理措施,避免医疗纠纷发生.方法:以浙江医院的240例中风康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表达法为分组原则,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十针对引起脑卒中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防范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了减少脑卒中患者的跌倒发生率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采取合理的风险评估与防范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严婷;朱利月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完善急诊重症监护室的护理管理措施与成效

    目的:探讨优化抢救流程护理管理措施应用于急症重症监护室的效果.方法:丽水市中心医院急症重症监护室自2016年6月开始,建立优化抢救流程小组,明确护士职责,并加强抢救流程培训与学习,抽取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抢救工作准备时间、抢救成功率、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并与实施前的80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的抢救准备时间与实施前比较显著减少,抢救成功率为87.50%,与实施前的75.00%比较显著提高(P<0.05);实施后患者家属满意度为88.75%,与实施前的77.50%比较显著提高(P<0.05).结论:优化抢救流程护理管理在急症重症监护室的应用,可显著缩短患者抢救准备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

    作者:叶亚男;叶健晓;刘小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骨科中实施安全管理的作用

    目的:探讨在骨科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具体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骨科住院部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2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安全管理,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医疗纠纷发生率、投诉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且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骨科患者本身存在较多的护理安全隐患,对骨科患者进行安全管理,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拉近护患关系,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周秀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