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盛;泮凡
目的:探讨在骨科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具体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骨科住院部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2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安全管理,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医疗纠纷发生率、投诉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且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骨科患者本身存在较多的护理安全隐患,对骨科患者进行安全管理,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拉近护患关系,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周秀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安全防护图标在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6月神经内科病区应用自行设计的安全防护图标的114例住院患者为观察组,并以同期住院的114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护理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安全隐患识别率及基础护理质量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士、患者、家属对安全隐患的识别率及基础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安全防护图标,可有效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和安全隐患识别率,并能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率,有利于实现安全管理的目标.
作者:汪佩佩;张晓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康复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医院治疗的60例康复科患者,按照数字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3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改善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作者:陈晓领;沃金波;王晓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CT影像质量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对应的控制管理措施.方法:选取质量控制措施实施前后进行CT影像检查的患者各6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影像质量,并分析影像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实施质量控制措施后,观察组的CT影像质量提升显著,明显高于控制措施实施前的对照组(P<0.05).CT影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有业务能力不足、责任心不强、密度分辨率、伪影、人体不自主运动所造成的伪影.结论:根据CT影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提出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能够提高CT影像质量,有助于提升临床诊断率和医疗卫生水平.
作者:李立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医患之间产生的矛盾问题,绝大多数是由于医护人员和患者沟通存在障碍.建立健全告知制度,既维护了患者的知情权,又能履行医院的告知义务,可以有效维护医患间的和谐稳定,避免护患纠纷,是保证治疗效果、增加护患感情和沟通的重要渠道.
作者:田素琴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妇产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的160例妇产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及持续质量改进,每组各8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缺陷、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病区管理、分级护理、抢救物品、规范服务、护理文书书写等护理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意外跌倒、医源性皮肤损伤、高危药物外渗、送产房时机不准等护理缺陷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提升(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妇产科,能够明显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及满意度.
作者:马琦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开展术前访视对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248例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人院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140例,观察组148例.对照组实施术前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术前访视,比较两组围术期的心理状态和生命体征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前即刻心率和收缩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访视前1d的SAS、SD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前即刻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8.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86% (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开展术前访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维持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的稳定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柳红梅;钟维芬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PBL与C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医院在中医内科轮转的本科生中选40人,分PBL组和CBL组,PBL组采用PBL教学法授课,CBL组则采用CBL教学法授课,选择第1、第6、第10个月进行临床观察节点,采取理论考核及自评互评问卷满意度调查的形式对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第1个月PBL组理论考核及自评互评的评分均高于CBL组,第6、第10个月CBL组理论考核及自评互评的评分均高于PBL组(P<0.05).结论: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初入临床的学生采用PBL教学法更适合,进入临床后期采用CBL教学法能更好地提高学习成绩,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黄宁静;施慧芬;邵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评价三级护理查房在外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2016年4月外科三级护理查房模式应用过程中涉及的15名护理人员与接受护理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护理所采取的方法不同将病例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接受三级护理查房模式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病情知晓率、护理质量评分以此评估三级护理查房模式在外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6.87%明显高于对照组78.12%(P<0.05);观察组96.87%患者对自身病情知晓高于对照组的75.00% (P<0.05);观察组基础护理、健康宣教、整体护理、总体评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科病房实施三级护理查房模式不仅能显著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同时还能还能提高患者病情知晓率与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莉;顾静意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基于JCI标准的检验科质量控制应用措施和效果.方法:于2016年1月在医院检验科实施基于JCI标准的质量控制,从工作人员的素质、仪器、试剂及检验方法等方面抓起,按照标准严格要求,搞好质量控制工作.实施前后随机选取500份样本,比较实施前后两组患者的标本合格率、失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实行质量控制措施后,观察组的检验标本合格率为9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60% (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6.67±3.7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7±2.67)分(P<0.05).结论:基于JCI标准的质量控制,可以提高检验科的标本合格率,提升检验科检测质量,提升患者的满意度,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提高了患者对医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助于建设良好的医患关系.
作者:郦路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究药师干预管理对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作用.方法:选取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2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药物管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药师干预管理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用药差错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第6周、12周、18周用药依从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用药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师干预管理能够有效的改善高血压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作者:金嫦嫦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创伤骨科患者护患关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6月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行常规创伤骨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评、服务态度、患者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加强医护合作,提高创伤骨科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创伤骨科患者术后恢复,降低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率,促进医患关系的健康发展.
作者:丁晓飞;李婕;沈晓晓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环节质量控制在妇产科患者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妇产科收治的28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入院编号进行排序后以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140例与观察组1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院感监控措施,观察组予以环节质量控制措施.对两组患者院感防控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消毒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妇产科患者来院就诊期间给予环节质量控制,可有效降低院感发生率,提高消毒合格率和护理质量,减少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江芰荷;张乐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风险意识的融入效果.方法:以丽水市中医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手术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给予风险护理管理)和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对两组护理管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纠纷率、差错率及风险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管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融入风险意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减少纠纷,大限度避免差错,降低护理风险.
作者:叶旭霞;黄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重性精神病患者应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社区68例重性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组34例行常规管理,观察组34例行“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CGI-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管理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59%(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物质生活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给予“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对促进病情恢复、改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钱秀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强化骨科病房的基础护理措施,促进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方法:成立基础护理管理小组,对骨科房的基础护理现状进行分析,根据存在的问题,制定强化骨科病房的基础护理措施,比较加强基础护理前后基础护理落实率和基础护理满意率.结果:实施强化基础护理后,各项基础护理落实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对基础护理的满意率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强化骨科病房的基础护理,实行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提高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基础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吕婷婷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为了加强手术室医用废弃物品的管理,有效地防控感染情况,切断疾病传播的途径和来源,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保护医院医护人员及患者的身体健康.医院以相关的医疗废物管理规定作为基础,将手术室的医用废弃物品进行科学的归类,然后由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同时优化废物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并进一步制定出合理的奖惩制度,以强化废弃物品的管理.终提高各类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对于医疗上的感染做有效及时的预防和控制.
作者:粱娟;吴丹红;陈伟焱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通过开发一套计算机实时监控程序,实时监控中药处方,中药处方的不合格率从监控前的30.97%下降到监控后的3.30%.计算机实时监控程序避免了中药处方中的不合理用药现象,提高了中药处方的合格率,保证中药的合理用药.
作者:陆树萍;范晓良;戴建锋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持续质量改进对提升体检中心服务水平的效果.方法:选取近期在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人员共300例,随机均分,对照组进行常规体检工作,观察组实行持续质量改进进行体检工作,比较两组体检质量情况及受检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体检总评情况、服务态度调查情况、受检者满意度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不良事故和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到体检中心管理模式中,可满足受检者的身心需要,促进体检质量的提高,切实改善护理质量,深化和推进了整体护理工作,从而取得理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高秀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次多元化培训在外科的应用措施和效果.方法:于2016年1~6月在诸暨市中心医院外科建立护士分层次多元化培训,制订各层级护士培训内容与方法,对护士进行分层岗位培训,并进行考评,比较培训前后护士的考核结果.结果:培训后,护士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考核评分明显高于培训之前(P<0.05).实施之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之前(P<0.05).结论:规范、科学的护士分层次多元化培训可以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和护理水平,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对医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助于建设良好的医患关系.
作者:王江丽;谢飞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