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质量管理的难点与困惑

钱美芳

关键词:护理质量, 管理, 难点, 困惑
摘要:目的:通过对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求,寻求基层护理质量管理的有效方法.方法:通过对基层护理质量管理的难点与困惑进行分析,并对潜在的问题进行挖掘,寻求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结果:通过制定更加实际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从思想上不断强化护理质量管理的内涵,对重点护理环节加强控制,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结论:护理质量在提高医院护理质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医疗水平.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危机管理在NICU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NICU存在医疗纠纷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实现安全管理.方法:运用危机管理理论,通过临床工作总结对发生医疗纠纷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干预.结果:实行危机管理以来,科室工作有序开展,护理安全、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实行危机管理能有效规避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君霞;江金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肾内科护理质量的思考

    因肾脏疾病而住院的患者通常需要经历一段较长的治疗过程,且治疗方法较为繁复.这也使肾内科的医疗及护理工作量大幅增加.护理人员由于压力较大,加之多数患者对于疾病及治疗方法缺乏正确的认知,导致了诸多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肾内科也成为医疗事故及医疗风险事件的高发科室.因此,加强肾内科的护理管理,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改善医患关系、促进其早日康复至关重要.

    作者:傅晴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医文化学科内涵建设的思考

    从学科建设的内容和任务出发,针对中医文化学科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分析“文化”的概念人手,基于对“文化”深层结构的探讨,阐述高等中医院校中医文化学科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于课程定位和教材建设,并提出了构建中医文化学科知识体系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贾成祥;郭德欣;张晓利;范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人性化护理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实践

    目的:分析骨科临床护理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导致骨科临床护理质量降低的因素,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措施及其对护理质量改善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在骨科临床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监测资料,对引起骨科护理水平降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并探究了具体的人性化护理的实践举措.结果:在骨科临床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不仅可有效地提升骨科护理的整体质量,提高护理水平,而且可强化医护人员对护理工作中不足及差错的规避意识,降低因护理工作中的偏差而导致医患之间医疗纠纷的发生率.结论:实施人性化护理强化了全体医护人员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培养了医护人员尊重患者、关心爱护患者的责任心,从而使人性化护理成为护理工作的重点,使患者获得了优质的护理服务,增强了医患之间的信任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作者:吴霞;许革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输液室护理质量的探索

    文章对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输液管理系统在药品发放管理、青霉素皮试管理、座位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了解输液室的护理管理水平.将移动设备PDA用于输液室,使输液室的各项管理和操作流程更加简洁、清晰和规范,有效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使输液室的操作更加规范,对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瑞红;刘泽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医院部门业绩考核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文章阐述了医院部门业绩考核系统的设计理念、开发方法,对系统的系统维护、数据录入模块、数据查看三大模块进行了重点介绍,后介绍了系统应用效果以及今后对系统的完善目标.

    作者:郭振华;戴赢;泮金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耳鼻咽喉科患者的安全护理

    目的:对耳鼻咽喉科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常见的风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提出切实有效的安全护理对策.方法:对嘉兴市中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耳鼻咽喉科收治的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未实施安全护理对策,对该组患者的护理风险进行总结分析制定切实有效的护理安全对策.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安全对策,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发生护理事故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事故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耳鼻咽喉科患者的安全护理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丹;李霞;王芳;范晶晶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强化法律意识规范输液室护理管理

    文章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查阅相关文献,分析了输液室现存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整改措施,即加强输液室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及风险意识,增强护理人员的抗风险能力,以提高输液室的护理质量.

    作者:徐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重症患者药物治疗全过程的护理监护

    文章主要通过对药物治疗前的护理监护、药物治疗中的护理监护以及药物治疗后的护理监护情况进行综合性分析总结,探究重症患者药物治疗全过程的护理监护.通过在药物治疗开展全过程护理监护,有效的提高了药物使用的有效率和准确率,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用药差错情况的发生.

    作者:石聪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预见性护理措施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为加强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1~5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150例为对照组;2014年6~10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治疗的16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干预组.对照组按常规程序进行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内转运,即护士根据医嘱实行转运过程中的护理工作;干预组在预见性护理措施指导下进行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内转运工作.对比两组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患者死亡率、家属投诉率等情况.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患者死亡率、家属投诉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实行预见性护理措施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内转运过程中的安全缺陷显著减少,患者的转运意外发生情况明显好转,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障,说明预见性护理措施是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转运过程中的一项有效护理模式.

    作者:毛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颜色标识在外科病区无菌物品管理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颜色标识在外科病区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颜色管理方法,对外科病区无菌物品进行管理,采用红黄蓝绿四个颜色来标识相应无菌物品,粘贴在常用无菌物品摆放区域,工作人员掌握各色标识代表的含义,对入住普通外科的300余名患者进行观察,比较使用护理标识前后,护士人员对患者病情的了解率、护理的差错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颜色标识法实施后,外科病区无菌物品使用差错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人员对无菌用品的了解度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高,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颜色标识运用到外科安全管理中,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郑君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体会

    目的:开展专项处方分析对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金华市某三甲医院2015年1~6月中药注射剂临床医嘱处方480份,以2010版《中国药典》《中国国家处方集》和药品说明书等为参考标准,点评主要从用药适宜性,药品、溶媒用量,给药途径,配伍等方面,对比点评对合理性的影响.结果:适应症不符合是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主要存在的问题,其次为超剂量用药,联合使用中配伍禁忌,溶媒不合理等问题,通过处方点评,使用合理性显著提高.结论:通过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制度可以发现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不合理应用,监督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梅新路;徐俊;徐斌;张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的开设与成效

    目的:探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对癌症患者疼痛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浙江省苍南县中医院内二科收治的120例中晚期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癌痛规范化示范病房的护理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对两组患者不同方式护理后的疼痛知识和疼痛程度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的疼痛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无痛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且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的建立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韩少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服务创新方案在消化内科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创新方案在消化内科的实施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3年1月~2015年1月,自2014年1月开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创新方案,内容包括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优化、连续性工作排班模式优化、信息化管理、绩效考核优化和质量监管优化等,将2014年的实施效果与2013年进行比较,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创新方案在消化内科的实施效果.结果:实施创新方案后护士和患者的满意度均显著提高(P<0.05),各项护理质量评分亦显著提高(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创新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满意度,优化护理程序,改善服务质量.

    作者:余爱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普外科医患沟通的实践与体会

    医患沟通对于诊疗工作的完成、医患矛盾的处理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普外科临床工作而言,由于患者多采取手术治疗方案,更需要重视医患沟通,做好患者的解释和教育工作.文章从完善医患沟通制度、实施医患沟通培训、加强医患沟通技巧等方面阐述了普外科医患沟通的体会.

    作者:谢上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5S管理法在ICU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运用5S管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ICU进行现场评估,将5S管理法运用到ICU环境、物品、药品、仪器管理中.结果:通过实施5S管理,ICU环境整理时间减少,药品、物品过期数量减少,抢救危重患者时准备仪器物品的时间消耗减少.结论:5S管理可使环境清洁整齐,节约资源,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医务人员行为,终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作者:袁旭晶;谢峥艳;钟美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舒适护理在术后骨创伤患者疼痛控制中的运用效果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术后骨创伤患者疼痛控制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入住浙江省瑞安市中医院60例术后骨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措施的基础上采取积极的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控制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疼痛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对减轻骨创伤术后患者的疼痛有更显著的效果,可加快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林恩胡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中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的效果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中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的效果.方法:以浙江省杭州市老年病医院2011年8月~2015年2月间管理的4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路径管理,并分别于教育前后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数据,就管理率、药物治疗率、血糖控制率等整体数据及疾病认知率、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等个体数据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教育后,患者管理率为60.25%,药物治疗率为88.50%,血糖控制率为86.75%,均较教育前有显著提升(P<0.05);在疾病认知率、心理状态良好率及生活质量优良率等数据比较中,教育后均优于教育前(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用于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疗效显著.

    作者:周红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治未病”思想在股骨头坏死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根据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学以及病情发展特点,探讨了治未病思想对该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必要性,通过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以及瘥后防复三个阶段,论述了健康教育针对生活方式、情志、依从性等方面所应涉及到的内容.

    作者:杨剑英;王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情绪、认知和行为护理干预对肾内科透析患者的影响

    目的:分析情绪、认知和行为护理干预对肾内科透析患者的影响,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随机从浙江省舟山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中选取2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情绪、认知和行为护理干预.结果:实施半个月后,观察组血液透析的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性、对血透析相关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肾内科透析患者进行情绪、认知和行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治疗依从性,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肾功能水平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章丹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