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聪颖
目的:对ICU患者家属健康需求情况进行调查,提出针对性建议,提高健康教育质量.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浙江省舟山市中医骨伤联合医院ICU收治的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共80名.在同一指导语下要求患者家属自行完成问卷,内容包括患者家属所希望获得的健康教育内容、健康教育的形式及健康相关信息.结果:住院前期患者家属更希望获得的信息包括护理技术、患者的病情程度和注意事项等.患者住院期间更希望获得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疾病的治疗方法、并发症预防、医疗费用和护理方案等.患者家属普遍希望通过宣传手册、与医护人员面谈的形式接受健康教育,其次为广播、海报、宣传栏及咨询热线等.结论:根据患者家属的实际健康教育需求,采取适宜的方式开展高效、科学、针对性较强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家属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很大程度上增强其心理承受力.
作者:范青青;陆蓓娜;王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因肾脏疾病而住院的患者通常需要经历一段较长的治疗过程,且治疗方法较为繁复.这也使肾内科的医疗及护理工作量大幅增加.护理人员由于压力较大,加之多数患者对于疾病及治疗方法缺乏正确的认知,导致了诸多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肾内科也成为医疗事故及医疗风险事件的高发科室.因此,加强肾内科的护理管理,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改善医患关系、促进其早日康复至关重要.
作者:傅晴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精神科患者情绪及心理状态的起伏不定是增加护理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确保患者能稳定而有序地接受治疗及护理,进一步提高患者与家属就医院服务的满意度已成为各级医院的重要课题之一.将精细化管理用于精神科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朱丽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医患沟通对于诊疗工作的完成、医患矛盾的处理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普外科临床工作而言,由于患者多采取手术治疗方案,更需要重视医患沟通,做好患者的解释和教育工作.文章从完善医患沟通制度、实施医患沟通培训、加强医患沟通技巧等方面阐述了普外科医患沟通的体会.
作者:谢上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术后骨创伤患者疼痛控制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入住浙江省瑞安市中医院60例术后骨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措施的基础上采取积极的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控制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疼痛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对减轻骨创伤术后患者的疼痛有更显著的效果,可加快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林恩胡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持续性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浙江省常山县人民医院内分泌2013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内分泌科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实施持续性健康教育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度、自我管理技能改善情况、代谢指标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掌握的比率显著升高,高达96.00% (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干预组糖尿病患者能够更好地做到按时检查、饮食控制、药物疗法、自我监测、运动疗法等自我管理技能(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代谢指标,均得到显著好转(P<0.05).结论:持续性健康教育对于加深糖尿病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提高自我管理技能,并且对其代谢指标均具有积极的辅助治疗价值.
作者:刘文学;胡晓华;范肖春;张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全国各地已广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获得了广大护理工作者的响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完善的临床护理模式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为此,温州市人民医院为提高护理质量,将“强化护士长的管理艺术”引入到日常的护理服务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作者:辜娜;夏美杏;叶蓓蕾;黄建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全面流程管理在重症医学科的实施成效.方法:通过设立专门的全面流程管理小组,对目前重症医学科的所有业务,进行管理方法分析,并从中找出目前管理方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针对这些不足之处,管理小组成员在保证管理质量的基础之上,对目前的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实施全面流程管理方式.通过进一步对管理流程进行规范、优化、再造,进而对目前重症医学科室的所有业务实施全面流程管理.在实施全面流程管理的过程中,对之前同期的危重症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并对医护人员以及患者、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对其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在全面流程管理实施的1年时间中,与该管理方式实施之前相比,危重症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较之前减少了32.1%,科室医护人员、患者及患者家属对该管理方式的满意度,较之前明显提高.结论:全面流程管理方式的实施,可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素质,有效减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患者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并能够提高科室医护工作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李世英;陈婧婧;应春晓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加强睡眠管理对精神病患者住院安全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4年1月~2015年1月之间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精神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措施,观察组则加强睡眠管理,内容包括成立睡眠管理干预小组、建立睡眠管理记录本对患者的睡眠进行管理和记录,将患者的睡眠情况加入交接班内容,并将患者的睡眠质量加入到护理质量考核中,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日安全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日安全事件发生率为0.2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好精神病患者的睡眠管理,能够有效改善精神病患者的睡眠质量,减少失眠对精神病患者生理、心理状况的影响,从而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赵海燕;向梅;胡国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感染科临床实习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方法:对2012~2014年在义乌市中心医院感染科临床实习的80名护士进行自我防护意识的调查分析.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感染科实习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普遍薄弱,大部分实习护士能够较好地掌握自我防护基础知识,但自我防护实际操作技能掌握情况并不理想.在调查期间80名实习护士中有8名实习护士出现过被医疗器械扎伤事件,其中3例被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过的输液器刺伤.结论:感染科实习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不强,容易导致自己受到感染,应提高实习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降低实习护士在实习过程中感染情况的发生.
作者:张小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骨科临床护理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导致骨科临床护理质量降低的因素,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措施及其对护理质量改善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在骨科临床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监测资料,对引起骨科护理水平降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并探究了具体的人性化护理的实践举措.结果:在骨科临床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不仅可有效地提升骨科护理的整体质量,提高护理水平,而且可强化医护人员对护理工作中不足及差错的规避意识,降低因护理工作中的偏差而导致医患之间医疗纠纷的发生率.结论:实施人性化护理强化了全体医护人员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培养了医护人员尊重患者、关心爱护患者的责任心,从而使人性化护理成为护理工作的重点,使患者获得了优质的护理服务,增强了医患之间的信任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作者:吴霞;许革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护士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浙江省杭州市某三级综合性医院282名护士进行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问卷调查.结果:护士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得分范围为4~15分,中位数为11分.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与护士的年龄、工作年限、职称及报告障碍、报告认知有关(P<0.05).结论:完善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制度,对年轻护士、有报告障碍或报告认知较差的护士,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有助于提高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率.
作者:郭芳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实施阶段式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近期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重症监护室内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患者家属实行阶段式健康教育,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教育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就医疗护理满意程度.结果:经过有效的健康教育后,实验组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医疗护理的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患者家属采用阶段式的健康教育,不仅能够缓解患者家属的压力,减轻心理负担,更能使患者家属对患者的情况有具体了解并能及时协助治疗,能够给患者带来更好的、及时的治疗,对患者病情的稳定以及康复起到理想帮助.此外,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大大提高,医患纠纷普遍下降.
作者:蔡哲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中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的效果.方法:以浙江省杭州市老年病医院2011年8月~2015年2月间管理的4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路径管理,并分别于教育前后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数据,就管理率、药物治疗率、血糖控制率等整体数据及疾病认知率、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等个体数据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教育后,患者管理率为60.25%,药物治疗率为88.50%,血糖控制率为86.75%,均较教育前有显著提升(P<0.05);在疾病认知率、心理状态良好率及生活质量优良率等数据比较中,教育后均优于教育前(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用于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疗效显著.
作者:周红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运用5S管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ICU进行现场评估,将5S管理法运用到ICU环境、物品、药品、仪器管理中.结果:通过实施5S管理,ICU环境整理时间减少,药品、物品过期数量减少,抢救危重患者时准备仪器物品的时间消耗减少.结论:5S管理可使环境清洁整齐,节约资源,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医务人员行为,终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作者:袁旭晶;谢峥艳;钟美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并阐述中医学有关人体的生理与病理、病因与病机,以及疾病的防治原则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基本理论知识.文章在客观提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组合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效果,培养符合国家“十二五”规划需求的中医药创新人才.
作者:朱爱松;陈智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为提高医院呼吸内科的医疗质量水平,医疗效率与效益,通过对医院呼吸内科平均住院日影响因素的分析,总结出切实有效的方法:对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训练提高、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制定合适的工作流程、建立全面的考核体系等.通过以上方法,提高了医院的服务安全和质量水平,为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做出了保障.
作者:许卫娟;刘云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中医类专业大学生因中医学科特点和各种不利因素影响,不仅具有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学风问题,也表现出一些专业特有的学风阔题,如中医专业思想不牢固,学习动力不足等.作者结合多年从事中医学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经验,分析了中医类专业普遍存在和特有的学风问题及成因,提出了中医类专业大学生学风建设思路与对策.
作者:周涛;黄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对癌症患者疼痛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浙江省苍南县中医院内二科收治的120例中晚期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癌痛规范化示范病房的护理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对两组患者不同方式护理后的疼痛知识和疼痛程度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的疼痛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无痛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且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的建立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韩少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从学科建设的内容和任务出发,针对中医文化学科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分析“文化”的概念人手,基于对“文化”深层结构的探讨,阐述高等中医院校中医文化学科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于课程定位和教材建设,并提出了构建中医文化学科知识体系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贾成祥;郭德欣;张晓利;范敬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