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春
目的:分析骨科临床护理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导致骨科临床护理质量降低的因素,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措施及其对护理质量改善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在骨科临床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监测资料,对引起骨科护理水平降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并探究了具体的人性化护理的实践举措.结果:在骨科临床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不仅可有效地提升骨科护理的整体质量,提高护理水平,而且可强化医护人员对护理工作中不足及差错的规避意识,降低因护理工作中的偏差而导致医患之间医疗纠纷的发生率.结论:实施人性化护理强化了全体医护人员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培养了医护人员尊重患者、关心爱护患者的责任心,从而使人性化护理成为护理工作的重点,使患者获得了优质的护理服务,增强了医患之间的信任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作者:吴霞;许革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为提高医院呼吸内科的医疗质量水平,医疗效率与效益,通过对医院呼吸内科平均住院日影响因素的分析,总结出切实有效的方法:对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训练提高、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制定合适的工作流程、建立全面的考核体系等.通过以上方法,提高了医院的服务安全和质量水平,为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做出了保障.
作者:许卫娟;刘云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中医类专业大学生因中医学科特点和各种不利因素影响,不仅具有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学风问题,也表现出一些专业特有的学风阔题,如中医专业思想不牢固,学习动力不足等.作者结合多年从事中医学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经验,分析了中医类专业普遍存在和特有的学风问题及成因,提出了中医类专业大学生学风建设思路与对策.
作者:周涛;黄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中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的效果.方法:以浙江省杭州市老年病医院2011年8月~2015年2月间管理的4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路径管理,并分别于教育前后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数据,就管理率、药物治疗率、血糖控制率等整体数据及疾病认知率、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等个体数据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教育后,患者管理率为60.25%,药物治疗率为88.50%,血糖控制率为86.75%,均较教育前有显著提升(P<0.05);在疾病认知率、心理状态良好率及生活质量优良率等数据比较中,教育后均优于教育前(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用于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疗效显著.
作者:周红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医患沟通对于诊疗工作的完成、医患矛盾的处理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普外科临床工作而言,由于患者多采取手术治疗方案,更需要重视医患沟通,做好患者的解释和教育工作.文章从完善医患沟通制度、实施医患沟通培训、加强医患沟通技巧等方面阐述了普外科医患沟通的体会.
作者:谢上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妇幼保健院的新生儿复苏管理模式,评估该模式在新生儿复苏中的应用.方法:成立新生儿复苏管理小组,规范新生儿复苏培训内容,并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考核.比较实施复苏管理模式前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窒息死亡率及规范化复苏操作、合理用药情况.结果:实施新生儿复苏管理模式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窒息死亡率均有了显著下降;对医护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后,规范化复苏操作得到了有效改善,同时也提高了医护人员合理用药情况,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规范化的新生儿复苏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的复苏质量.
作者:张洁晶;顾承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自我管理能力,是患者能够快速康复的重要前提.目前就临床而言,虽然大部分肿瘤病人PICC自我管理行为处于较好水平,但仍有少部分患者对此的重视度不够,导致其病症久治不愈,为此医院需找到影响其不重视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针对性的进行相关知识教育和相关操作培训,以此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提高治愈效率,减轻患者负担.
作者:马丽珍;吴慧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根据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学以及病情发展特点,探讨了治未病思想对该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必要性,通过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以及瘥后防复三个阶段,论述了健康教育针对生活方式、情志、依从性等方面所应涉及到的内容.
作者:杨剑英;王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医院感染的相关预防管理措施,为加强足口病医院感染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对近期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98例手足口病患者采取一系列防御措施,如规范就诊流程、加强教育、做好隔离等,统计患者治愈率,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人民医院及时诊治后,均康复出院,治疗有效率为100%,无院内交叉感染发生.结论:手足口病病情较为特殊,发生医院感染的途径较多,在临床中应实施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提高患者疾病的治愈率.
作者:龚萍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妇科病房护理工作中安全文化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4年7~12月浙江省长兴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实施安全文化管理的情况进行分析,探究其在妇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并与2014年1~6月期间未实施安全文化管理的护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前患者按时复诊、规律饮食、按时用药、按时休息的依从性分别为76%、78%、74%和73%,实施后分别为97%、98%、97%和94%,实施前后差异具有计学意义;对安全文化管理理念实施前后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实施前为78.0%,实施后为99.0% (P<0.05).结论:妇科病房强化安全文化管理,可有效减少护理问题的发生,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叶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分析急诊科机械通气患者院内转运存在的护理风险,探讨安全转运的护理措施.方法:统计浙江省舟山医院急诊科2013年1月~2015年1月180例院内转运机械通气患者中发生意外情况的次数并分析原因.结果:转运过程中173例病情平稳,7例发生意外.结论: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密切观察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呼吸状况和意识情况,设立绿色通道,与其家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并由专业的医务人员护理,可减低意外情况和医疗纠纷的发生,从而保证转运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蒋艳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结核病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安全防护措施.方法: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对结核病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改善工作的环境、加强对防护用品的规范方面进行改进.结果:结核病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能力有所提高,院内感染发生率有所下降.结论:结核病医护人员在工作中职业暴露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通过制定安全防护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能力,有效减少感染发生的概率.
作者:董文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儿科静脉输液使用改革查对方法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选取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10月~2015年5月门诊静脉输液患儿共56683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共28279例,对照组共28404例.对照组使用静脉输液“三查七对”,实验组使用静脉输液改革查对方法,即在对照组基础上让患儿家属一起参与核查,让患儿家属确认患儿的姓名与用药,同时在患儿输液记录本上签字.分析比较两组不良事件数和操作用时.结果:实验组核实无误为28276例,不良事件例数为3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010%;对照组核实无误28395例,不良事件例数为8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0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平均输液操作时间为(6.2±3.2)分钟,实验组平均输液操作时间为(6.1±3.4)分钟,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输液操作改革查对方法,有利于减少了儿科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次数,提高患儿的静脉输液安全性,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与水平.
作者:范婷婷;钟晓益;邵铃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医院感染与患者安全、医疗质量息息相关.借助JCI标准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持续改进,不断降低患者及医务人员的感染风险,对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安全、实现卫生资源的优利用、提高医院在激烈的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水红;杨金莲;李妙芳;孙钰铭;孙双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院后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再人院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住院期间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而观察组除接受常规教育还接受院后的个体化教育,实施4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再入院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再入院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善院后护理可以有效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再人院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姚梦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全科医师签约服务在基层慢性病重点人群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浙江省桐庐县钟山乡卫生院自2012年制定《钟山乡卫生院全科医师签约服务实施方案》,在临床实践中落实全科医师签约服务工作,浙江省桐庐县钟山乡卫生院积极鼓励全科医生以及慢性病重点人群参与到签约中.充分学习其他地区全科医生签约服务经验与相关文献资料,针对于浙江省桐庐县钟山乡卫生院实际情况,设立医院全科医生签约服务组织框架,并明确全科医生服务内容.结果:制定并实施全科医师签约服务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达标率在90%以上,重点人群的及时随访率在90%以上,中医药在慢病人群的治疗比例上升33.4%.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指标明显上升(P<0.05).60岁参加农民健康体检3080人,体检率90%;高血压和糖尿病发现率8.6%和1.6%,规范管理率达90%和92%.结论:全科医师签约服务在基层慢性病重点人群管理中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达标率、随访率,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指标明显上升.
作者:何金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加强睡眠管理对精神病患者住院安全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4年1月~2015年1月之间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精神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措施,观察组则加强睡眠管理,内容包括成立睡眠管理干预小组、建立睡眠管理记录本对患者的睡眠进行管理和记录,将患者的睡眠情况加入交接班内容,并将患者的睡眠质量加入到护理质量考核中,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日安全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日安全事件发生率为0.2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好精神病患者的睡眠管理,能够有效改善精神病患者的睡眠质量,减少失眠对精神病患者生理、心理状况的影响,从而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赵海燕;向梅;胡国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求,寻求基层护理质量管理的有效方法.方法:通过对基层护理质量管理的难点与困惑进行分析,并对潜在的问题进行挖掘,寻求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结果:通过制定更加实际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从思想上不断强化护理质量管理的内涵,对重点护理环节加强控制,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结论:护理质量在提高医院护理质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医疗水平.
作者:钱美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持续性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浙江省常山县人民医院内分泌2013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内分泌科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实施持续性健康教育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度、自我管理技能改善情况、代谢指标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掌握的比率显著升高,高达96.00% (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干预组糖尿病患者能够更好地做到按时检查、饮食控制、药物疗法、自我监测、运动疗法等自我管理技能(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代谢指标,均得到显著好转(P<0.05).结论:持续性健康教育对于加深糖尿病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提高自我管理技能,并且对其代谢指标均具有积极的辅助治疗价值.
作者:刘文学;胡晓华;范肖春;张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将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及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及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对消化内科患者的临床管理中,显著提高了患者的遵医行为,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促进科室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王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