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萍萍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将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及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及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对消化内科患者的临床管理中,显著提高了患者的遵医行为,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促进科室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王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运用5S管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ICU进行现场评估,将5S管理法运用到ICU环境、物品、药品、仪器管理中.结果:通过实施5S管理,ICU环境整理时间减少,药品、物品过期数量减少,抢救危重患者时准备仪器物品的时间消耗减少.结论:5S管理可使环境清洁整齐,节约资源,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医务人员行为,终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作者:袁旭晶;谢峥艳;钟美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全国各地已广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获得了广大护理工作者的响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完善的临床护理模式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为此,温州市人民医院为提高护理质量,将“强化护士长的管理艺术”引入到日常的护理服务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作者:辜娜;夏美杏;叶蓓蕾;黄建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中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的效果.方法:以浙江省杭州市老年病医院2011年8月~2015年2月间管理的4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路径管理,并分别于教育前后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数据,就管理率、药物治疗率、血糖控制率等整体数据及疾病认知率、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等个体数据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教育后,患者管理率为60.25%,药物治疗率为88.50%,血糖控制率为86.75%,均较教育前有显著提升(P<0.05);在疾病认知率、心理状态良好率及生活质量优良率等数据比较中,教育后均优于教育前(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用于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疗效显著.
作者:周红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医院感染与患者安全、医疗质量息息相关.借助JCI标准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持续改进,不断降低患者及医务人员的感染风险,对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安全、实现卫生资源的优利用、提高医院在激烈的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水红;杨金莲;李妙芳;孙钰铭;孙双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全面流程管理在重症医学科的实施成效.方法:通过设立专门的全面流程管理小组,对目前重症医学科的所有业务,进行管理方法分析,并从中找出目前管理方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针对这些不足之处,管理小组成员在保证管理质量的基础之上,对目前的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实施全面流程管理方式.通过进一步对管理流程进行规范、优化、再造,进而对目前重症医学科室的所有业务实施全面流程管理.在实施全面流程管理的过程中,对之前同期的危重症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并对医护人员以及患者、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对其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在全面流程管理实施的1年时间中,与该管理方式实施之前相比,危重症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较之前减少了32.1%,科室医护人员、患者及患者家属对该管理方式的满意度,较之前明显提高.结论:全面流程管理方式的实施,可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素质,有效减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患者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并能够提高科室医护工作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李世英;陈婧婧;应春晓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妇幼保健院的新生儿复苏管理模式,评估该模式在新生儿复苏中的应用.方法:成立新生儿复苏管理小组,规范新生儿复苏培训内容,并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考核.比较实施复苏管理模式前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窒息死亡率及规范化复苏操作、合理用药情况.结果:实施新生儿复苏管理模式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窒息死亡率均有了显著下降;对医护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后,规范化复苏操作得到了有效改善,同时也提高了医护人员合理用药情况,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规范化的新生儿复苏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的复苏质量.
作者:张洁晶;顾承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心内科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开展效果.方法:选取近期在浙江省舟山医院普通病房接受治疗的心内科室患者8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在进行舒适护理后所取得的效果,并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实施舒适护理后,患者的疾病情况得到有效改善,依从性和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舒适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疾病状况,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杨佩儿;毛芙敏;王玉芳;刘燕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模式,探讨研发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数字化平台的可行性.方法:基于真实世界中医临床科研范式,研发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数字化平台,对名老中医临床病历进行数字化采集和处理,分别建立名老中医的临床病历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复杂网络分析和点式互信息分析等进行数据挖掘,并采用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方法解析结果,总结经验.结果:有效病例共计2688例,4845诊次,共分析9位名老中医的病种11个;使用多维数据检索工具发现各疾病证型、方药治法分布情况;使用关联规则发现大量症状、诊断、药物、疗效之间的相关关系;使用复杂网络发现有效方及药组药对.结论:应用真实世界研究方法及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数字化平台,以中医诊疗过程各因素为切人点,从不同角度总结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各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
作者:忻凌;刘健;刘春;李雪苓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对癌症患者疼痛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浙江省苍南县中医院内二科收治的120例中晚期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癌痛规范化示范病房的护理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对两组患者不同方式护理后的疼痛知识和疼痛程度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的疼痛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无痛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且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的建立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韩少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查房模式在中医特色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与意义.方法:2014年1~6月对绍兴市中医院实施中医治疗的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查房模式进行管理,采用实施前后自身对照法,将2013年7~12月实施中医护理查房模式前作为对比观察比较.结果:中医护理查房模式实施后的护士各项考核成绩评分及各项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评分(P<0.05),中医护理查房模式实施后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也显著高于实施前评价(P<0.01),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特色护理质量管理中开展中医护理查房模式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护士专业技能与护理质量.
作者:朱秀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加强睡眠管理对精神病患者住院安全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4年1月~2015年1月之间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精神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措施,观察组则加强睡眠管理,内容包括成立睡眠管理干预小组、建立睡眠管理记录本对患者的睡眠进行管理和记录,将患者的睡眠情况加入交接班内容,并将患者的睡眠质量加入到护理质量考核中,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日安全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日安全事件发生率为0.2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好精神病患者的睡眠管理,能够有效改善精神病患者的睡眠质量,减少失眠对精神病患者生理、心理状况的影响,从而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赵海燕;向梅;胡国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妇科病房护理工作中安全文化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4年7~12月浙江省长兴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实施安全文化管理的情况进行分析,探究其在妇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并与2014年1~6月期间未实施安全文化管理的护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前患者按时复诊、规律饮食、按时用药、按时休息的依从性分别为76%、78%、74%和73%,实施后分别为97%、98%、97%和94%,实施前后差异具有计学意义;对安全文化管理理念实施前后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实施前为78.0%,实施后为99.0% (P<0.05).结论:妇科病房强化安全文化管理,可有效减少护理问题的发生,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叶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颜色标识在外科病区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颜色管理方法,对外科病区无菌物品进行管理,采用红黄蓝绿四个颜色来标识相应无菌物品,粘贴在常用无菌物品摆放区域,工作人员掌握各色标识代表的含义,对入住普通外科的300余名患者进行观察,比较使用护理标识前后,护士人员对患者病情的了解率、护理的差错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颜色标识法实施后,外科病区无菌物品使用差错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人员对无菌用品的了解度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高,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颜色标识运用到外科安全管理中,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郑君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感染科临床实习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方法:对2012~2014年在义乌市中心医院感染科临床实习的80名护士进行自我防护意识的调查分析.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感染科实习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普遍薄弱,大部分实习护士能够较好地掌握自我防护基础知识,但自我防护实际操作技能掌握情况并不理想.在调查期间80名实习护士中有8名实习护士出现过被医疗器械扎伤事件,其中3例被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过的输液器刺伤.结论:感染科实习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不强,容易导致自己受到感染,应提高实习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降低实习护士在实习过程中感染情况的发生.
作者:张小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对感染科手卫生执行情况的影响.方法: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自2014年1月起将规范化管理用于感染科手卫生执行情况,对医护人员及工勤人员加大培训力度,健全相应的设施,规范各项规章制度.比较实施前后医护人员及工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和手卫生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实施规范化管理后,医护人员及工勤人员的手卫生执行效果明显改善,手卫生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洗手方法合格率、手卫生检测合格率和手部消毒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规范化管理用于感染科手卫生执行情况效果显著,不仅有效提高了医护人员及工勤人员手卫生执行的依从性,而且显著提高了医护人员及工勤人员手卫生相关知识的知晓率.
作者:王郁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新生儿听力的问题.方法:对2014年5月~2015年6月在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新生儿进行筛查,一般由医护人员到病床旁进行筛查,在新生儿安静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嘱其取侧卧或仰卧位,把耳声发射仪耳塞探头,轻轻放在新生儿外耳道进行测试,记录并分析影响新生儿听力筛查可行性的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结果: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时存在多种影响因素和问题.结论:护理人员应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以便及早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减少听力障碍的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顾海红;徐巧;李艳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从患者、护理人员、医疗设备保养与使用三方面探讨神经内科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原因,有针对性地设患者安全管理护士,包括人员的挑选、护理人员安全和法律意识的培训.结果设患者安全管理护士后,患者安全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护理部和医院的投诉率逐年降低.因此,在神经内科设患者安全管理护士十分必要,无论对患者的安全,还是对医院的优质服务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作者:王林青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求,寻求基层护理质量管理的有效方法.方法:通过对基层护理质量管理的难点与困惑进行分析,并对潜在的问题进行挖掘,寻求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结果:通过制定更加实际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从思想上不断强化护理质量管理的内涵,对重点护理环节加强控制,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结论:护理质量在提高医院护理质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医疗水平.
作者:钱美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从学科建设的内容和任务出发,针对中医文化学科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分析“文化”的概念人手,基于对“文化”深层结构的探讨,阐述高等中医院校中医文化学科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于课程定位和教材建设,并提出了构建中医文化学科知识体系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贾成祥;郭德欣;张晓利;范敬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