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郁会
目的:研究加强睡眠管理对精神病患者住院安全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4年1月~2015年1月之间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精神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措施,观察组则加强睡眠管理,内容包括成立睡眠管理干预小组、建立睡眠管理记录本对患者的睡眠进行管理和记录,将患者的睡眠情况加入交接班内容,并将患者的睡眠质量加入到护理质量考核中,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日安全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日安全事件发生率为0.2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好精神病患者的睡眠管理,能够有效改善精神病患者的睡眠质量,减少失眠对精神病患者生理、心理状况的影响,从而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赵海燕;向梅;胡国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为加强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1~5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150例为对照组;2014年6~10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治疗的16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干预组.对照组按常规程序进行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内转运,即护士根据医嘱实行转运过程中的护理工作;干预组在预见性护理措施指导下进行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内转运工作.对比两组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患者死亡率、家属投诉率等情况.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患者死亡率、家属投诉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实行预见性护理措施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内转运过程中的安全缺陷显著减少,患者的转运意外发生情况明显好转,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障,说明预见性护理措施是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转运过程中的一项有效护理模式.
作者:毛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文章通过对现行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社会发展出现的一些弊端及问题的思考,探讨建立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并拥有一定岗位胜任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中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曾元儿;汪玉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分析急诊科机械通气患者院内转运存在的护理风险,探讨安全转运的护理措施.方法:统计浙江省舟山医院急诊科2013年1月~2015年1月180例院内转运机械通气患者中发生意外情况的次数并分析原因.结果:转运过程中173例病情平稳,7例发生意外.结论: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密切观察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呼吸状况和意识情况,设立绿色通道,与其家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并由专业的医务人员护理,可减低意外情况和医疗纠纷的发生,从而保证转运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蒋艳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参阅多方资料,总结开展一体化产房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分析影响一体化产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薄弱等,制定一体化产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管理与预防控制方案,做到规范化、制度化,进而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医疗水平,保证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
作者:张建芬;邵慧静;秦双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医院感染的相关预防管理措施,为加强足口病医院感染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对近期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98例手足口病患者采取一系列防御措施,如规范就诊流程、加强教育、做好隔离等,统计患者治愈率,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人民医院及时诊治后,均康复出院,治疗有效率为100%,无院内交叉感染发生.结论:手足口病病情较为特殊,发生医院感染的途径较多,在临床中应实施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提高患者疾病的治愈率.
作者:龚萍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消化内镜的消毒率关系到患者是否能够顺利进行治疗,因此提升其消毒合格率对于保证患者顺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医院采用全面质量管理,使消化内镜的全部消毒过程实行模块化分割,确保质量管理做到了模块化,以及全程管理、全部门管理、全员管理.
作者:刘水红;卜炜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对感染科手卫生执行情况的影响.方法: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自2014年1月起将规范化管理用于感染科手卫生执行情况,对医护人员及工勤人员加大培训力度,健全相应的设施,规范各项规章制度.比较实施前后医护人员及工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和手卫生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实施规范化管理后,医护人员及工勤人员的手卫生执行效果明显改善,手卫生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洗手方法合格率、手卫生检测合格率和手部消毒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规范化管理用于感染科手卫生执行情况效果显著,不仅有效提高了医护人员及工勤人员手卫生执行的依从性,而且显著提高了医护人员及工勤人员手卫生相关知识的知晓率.
作者:王郁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求,寻求基层护理质量管理的有效方法.方法:通过对基层护理质量管理的难点与困惑进行分析,并对潜在的问题进行挖掘,寻求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结果:通过制定更加实际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从思想上不断强化护理质量管理的内涵,对重点护理环节加强控制,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结论:护理质量在提高医院护理质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医疗水平.
作者:钱美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新生儿听力的问题.方法:对2014年5月~2015年6月在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新生儿进行筛查,一般由医护人员到病床旁进行筛查,在新生儿安静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嘱其取侧卧或仰卧位,把耳声发射仪耳塞探头,轻轻放在新生儿外耳道进行测试,记录并分析影响新生儿听力筛查可行性的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结果: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时存在多种影响因素和问题.结论:护理人员应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以便及早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减少听力障碍的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顾海红;徐巧;李艳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模式,探讨研发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数字化平台的可行性.方法:基于真实世界中医临床科研范式,研发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数字化平台,对名老中医临床病历进行数字化采集和处理,分别建立名老中医的临床病历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复杂网络分析和点式互信息分析等进行数据挖掘,并采用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方法解析结果,总结经验.结果:有效病例共计2688例,4845诊次,共分析9位名老中医的病种11个;使用多维数据检索工具发现各疾病证型、方药治法分布情况;使用关联规则发现大量症状、诊断、药物、疗效之间的相关关系;使用复杂网络发现有效方及药组药对.结论:应用真实世界研究方法及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数字化平台,以中医诊疗过程各因素为切人点,从不同角度总结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各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
作者:忻凌;刘健;刘春;李雪苓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精神科患者情绪及心理状态的起伏不定是增加护理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确保患者能稳定而有序地接受治疗及护理,进一步提高患者与家属就医院服务的满意度已成为各级医院的重要课题之一.将精细化管理用于精神科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朱丽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运用5S管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ICU进行现场评估,将5S管理法运用到ICU环境、物品、药品、仪器管理中.结果:通过实施5S管理,ICU环境整理时间减少,药品、物品过期数量减少,抢救危重患者时准备仪器物品的时间消耗减少.结论:5S管理可使环境清洁整齐,节约资源,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医务人员行为,终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作者:袁旭晶;谢峥艳;钟美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是为了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河南中医学院自2010年起开展“大学生创新学习项目”,在深刻解读国家创新计划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河南中医学院的实际情况,建立组织保障、制度保障、条件保障、经费保障体系,紧抓“项目立项、中期检查、结项验收”3个重要环节,严把项目质量关.
作者:霍磊;郝志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妇幼保健院的新生儿复苏管理模式,评估该模式在新生儿复苏中的应用.方法:成立新生儿复苏管理小组,规范新生儿复苏培训内容,并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考核.比较实施复苏管理模式前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窒息死亡率及规范化复苏操作、合理用药情况.结果:实施新生儿复苏管理模式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窒息死亡率均有了显著下降;对医护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后,规范化复苏操作得到了有效改善,同时也提高了医护人员合理用药情况,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规范化的新生儿复苏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的复苏质量.
作者:张洁晶;顾承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持续性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浙江省常山县人民医院内分泌2013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内分泌科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实施持续性健康教育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度、自我管理技能改善情况、代谢指标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掌握的比率显著升高,高达96.00% (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干预组糖尿病患者能够更好地做到按时检查、饮食控制、药物疗法、自我监测、运动疗法等自我管理技能(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代谢指标,均得到显著好转(P<0.05).结论:持续性健康教育对于加深糖尿病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提高自我管理技能,并且对其代谢指标均具有积极的辅助治疗价值.
作者:刘文学;胡晓华;范肖春;张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医患沟通对于诊疗工作的完成、医患矛盾的处理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普外科临床工作而言,由于患者多采取手术治疗方案,更需要重视医患沟通,做好患者的解释和教育工作.文章从完善医患沟通制度、实施医患沟通培训、加强医患沟通技巧等方面阐述了普外科医患沟通的体会.
作者:谢上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结核病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安全防护措施.方法: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对结核病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改善工作的环境、加强对防护用品的规范方面进行改进.结果:结核病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能力有所提高,院内感染发生率有所下降.结论:结核病医护人员在工作中职业暴露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通过制定安全防护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能力,有效减少感染发生的概率.
作者:董文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调查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与家属的关怀需求,根据其需求制定相应的护理管理对策,为重症患者的护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浙江医院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及家属进行调查,了解重症监护患者及家属对人文关怀的需求,根据其需求制定护理管理对策.结果: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与家属所希望的关怀需求前三位分别是:患者与家属希望放宽探视条件,得到更多的探视时间;家属希望获得更多的信息,及时了解患者的治疗计划和目前的病情发展情况,患者希望得到更好的护理;患者与家属均希望改善重症病房的住院环境.结论:医院应实行人性化探视制度,加强医护人员与家属间的交流,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和综合素质,大可能地改善住院环境.
作者:郑鸿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为提高医院呼吸内科的医疗质量水平,医疗效率与效益,通过对医院呼吸内科平均住院日影响因素的分析,总结出切实有效的方法:对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训练提高、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制定合适的工作流程、建立全面的考核体系等.通过以上方法,提高了医院的服务安全和质量水平,为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做出了保障.
作者:许卫娟;刘云妹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