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磊;郝志友
中医康复医学随着中医学的建立而产生,是中医临床学的延续,具有多种优势和发展方向.中医康复疗法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包括饮食疗法、针灸疗法、推拿疗法等,文章就中医康复医学的内涵、优势、应用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有助于准确理解学科建设的内容和科学把握学科建设方向,促进中医康复学的发展.中医康复医学和现代康复医学有共同的理论基础.可以发挥中医优势,结合中医康复医学的发展趋势,组建具有中医特色的康复医学.
作者:解雪君;彭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PDCA循环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以78例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围术期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及围术期接受PDCA循环管理的观察组,每组34例.分别对两组手术前后患者的焦虑情绪及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对比,并对两组出院时的护理舒适度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术前汉密尔顿焦虑(HAMA)评分及国际膝关节功能(IKDC)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IKDC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出院时的护理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PDCA循环管理不仅可有效的提高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舒适度,同时也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焦虑情况及膝关节功能.
作者:章春红;俞霞;金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对癌症患者疼痛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浙江省苍南县中医院内二科收治的120例中晚期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癌痛规范化示范病房的护理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对两组患者不同方式护理后的疼痛知识和疼痛程度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的疼痛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无痛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且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的建立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韩少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全面流程管理在重症医学科的实施成效.方法:通过设立专门的全面流程管理小组,对目前重症医学科的所有业务,进行管理方法分析,并从中找出目前管理方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针对这些不足之处,管理小组成员在保证管理质量的基础之上,对目前的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实施全面流程管理方式.通过进一步对管理流程进行规范、优化、再造,进而对目前重症医学科室的所有业务实施全面流程管理.在实施全面流程管理的过程中,对之前同期的危重症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并对医护人员以及患者、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对其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在全面流程管理实施的1年时间中,与该管理方式实施之前相比,危重症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较之前减少了32.1%,科室医护人员、患者及患者家属对该管理方式的满意度,较之前明显提高.结论:全面流程管理方式的实施,可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素质,有效减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患者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并能够提高科室医护工作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李世英;陈婧婧;应春晓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并阐述中医学有关人体的生理与病理、病因与病机,以及疾病的防治原则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基本理论知识.文章在客观提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组合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效果,培养符合国家“十二五”规划需求的中医药创新人才.
作者:朱爱松;陈智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中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的效果.方法:以浙江省杭州市老年病医院2011年8月~2015年2月间管理的4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路径管理,并分别于教育前后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数据,就管理率、药物治疗率、血糖控制率等整体数据及疾病认知率、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等个体数据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教育后,患者管理率为60.25%,药物治疗率为88.50%,血糖控制率为86.75%,均较教育前有显著提升(P<0.05);在疾病认知率、心理状态良好率及生活质量优良率等数据比较中,教育后均优于教育前(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用于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疗效显著.
作者:周红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实施阶段式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近期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重症监护室内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患者家属实行阶段式健康教育,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教育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就医疗护理满意程度.结果:经过有效的健康教育后,实验组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医疗护理的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患者家属采用阶段式的健康教育,不仅能够缓解患者家属的压力,减轻心理负担,更能使患者家属对患者的情况有具体了解并能及时协助治疗,能够给患者带来更好的、及时的治疗,对患者病情的稳定以及康复起到理想帮助.此外,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大大提高,医患纠纷普遍下降.
作者:蔡哲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文章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查阅相关文献,分析了输液室现存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整改措施,即加强输液室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及风险意识,增强护理人员的抗风险能力,以提高输液室的护理质量.
作者:徐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门诊部属医院中医务人员与患者直接接触的一个重要部门,也是医院感染的高发区.各类医院的门诊科室环境嘈杂,人员流动量大,加之眼科门诊医疗器械繁多,护理人员医院感染观念淡薄,容易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造成医疗事故及医患矛盾,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危害.因此,应对于加强眼科门诊医院感染的控制和管理.
作者:余亚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院后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再人院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住院期间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而观察组除接受常规教育还接受院后的个体化教育,实施4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再入院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再入院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善院后护理可以有效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再人院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姚梦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通过查找急诊科护患纠纷相关的文件资料,对其纠纷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有效控制措施,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方法:回顾2014年3月1日~2015年3月急诊科发生的护理纠纷相关文件,分析其纠纷因素,并进行主题的提炼.结果:在近一年内急诊科护患纠纷中,主要的原因概括为:护理人员方面(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专业技术不过硬、护患沟通少、缺乏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知识认知不足)、病人及家属方面(健康意识过强、维权意识增强、疾病导致的情绪高涨).结论:通过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对于减少急诊科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至关重要.
作者:葛超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的运用效果,优化工作效率,降低风险.方法:将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应用到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成立管理小组,根据工作流程图分析病理标本管理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及其原因,制定改进优化措施.比较实施优化措施前后病理标本管理的效果.结果:将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运用在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上后,失效模式指标的危机值较实施前有了显著下降,同时病理标本的不合格率也显著下降(P<0.05).结论:在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实施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能有效防范风险事件的发生,促进规范化管理手术室标本.
作者:叶海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新生儿听力的问题.方法:对2014年5月~2015年6月在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新生儿进行筛查,一般由医护人员到病床旁进行筛查,在新生儿安静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嘱其取侧卧或仰卧位,把耳声发射仪耳塞探头,轻轻放在新生儿外耳道进行测试,记录并分析影响新生儿听力筛查可行性的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结果: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时存在多种影响因素和问题.结论:护理人员应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以便及早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减少听力障碍的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顾海红;徐巧;李艳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将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及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及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对消化内科患者的临床管理中,显著提高了患者的遵医行为,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促进科室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王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神经内科疾病患者的主要特征及相关需求,为神经内科患者提供较为有效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方式.方法:选取一年来在舟山医院神经内科病房中进行疾病治疗的患者46例,适当调查患者的具体状况,探究对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措施的必要性,并采取适当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开展人性化护理措施后,患者疾病症状明显好转,患者依从性增高,护理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结论:制定适合于患者自身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
作者:郭超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NICU存在医疗纠纷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实现安全管理.方法:运用危机管理理论,通过临床工作总结对发生医疗纠纷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干预.结果:实行危机管理以来,科室工作有序开展,护理安全、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实行危机管理能有效规避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君霞;江金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消化内镜的消毒率关系到患者是否能够顺利进行治疗,因此提升其消毒合格率对于保证患者顺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医院采用全面质量管理,使消化内镜的全部消毒过程实行模块化分割,确保质量管理做到了模块化,以及全程管理、全部门管理、全员管理.
作者:刘水红;卜炜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为了解决骨科日间手术患者的安全管理问题,确保日间手术的安全、顺利开展,本文总结了日间手术是优势,归纳了日间手术安全管理流程的具体实施措施,包括人院前、住院时、出院后,以及病床和医嘱等多个方面.在分析国内外日间手术开展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开展日间手术面临的机会和挑战,以及骨科日间手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作者:倪媚媚;余文宝;周慧敏;陈苗苗;徐珍珍;陈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持续性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浙江省常山县人民医院内分泌2013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内分泌科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实施持续性健康教育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度、自我管理技能改善情况、代谢指标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掌握的比率显著升高,高达96.00% (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干预组糖尿病患者能够更好地做到按时检查、饮食控制、药物疗法、自我监测、运动疗法等自我管理技能(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代谢指标,均得到显著好转(P<0.05).结论:持续性健康教育对于加深糖尿病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提高自我管理技能,并且对其代谢指标均具有积极的辅助治疗价值.
作者:刘文学;胡晓华;范肖春;张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减少中药小包装拆零中的应用,以提高工作效率.方法: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减少中药小包装拆零中,分析造成中药小包装拆零的原因,制订并实施相应对策,评估品管圈的活动效果.结果:门诊中药房的处方拆零由改善前的276张/天降至改善后的108张/天,下降60.9%.结论:在门诊中药房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减少中药小包装拆零,提高药师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凝聚力.
作者:单云岗;傅跃青;陈锡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