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合理利用晨会学习预防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

邵明英;潘海云

关键词:晨会, 手术室, 护理, 不良事件
摘要:目的:探讨晨会学习对手术室不良事件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展会学习管理小组,利用晨会时间针对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提问,相互学习.管理小组合理安排训练时间.比较开展晨会学习前(2014年)不良事件与开展后1年(2015年)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临床思维能力及科室整体护理质量.结果:开展晨会学习后,科室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的临床思维能力显著提高、科室整体护理质量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合理利用晨会学习时间,鼓励提问后,护理人员的临床思维能力得到了改善,科室患者安全管理得到了保障,促进了整体护理质量的发展.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加强护理管理对预防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作用

    目的:探讨加强护理管理对预防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作用.方法:在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诊治的老年患者中选取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性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感染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总发生率比较,观察组(6.00%)低于对照组(32.00%);观察组除泌尿系统之外的系统疾病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实施加强护理管理,能够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卫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流程管理对提高血透室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流程管理在提高血透室护理质量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血透室进行血液透析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血透室进行血液透析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未实施流程管理,观察组实施流程管理,统计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透室实施流程管理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并有利于血透室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叶雪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妇科围术期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时间分析

    目的:探讨对妇科围术期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合理时间,为加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在永嘉县中医院妇科中随机抽取200例妇科围术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时间进行分析.结果:在200例妇科围术期患者中包括43例Ⅰ类切口患者和1 57例Ⅱ类切口患者,其甲级愈合分别为97.67%、97.45%;所有患者围术期中均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抗菌药物使用前三名为头孢呋辛、头孢唑肟、头孢西丁,其应用率依次为30.50%、27.50%、25.00%;患者用药时间为1~15天,平均(7.34±2.23)天;抗菌药物应用时间不合理性为18.00%.结论:在永嘉县中医院妇科手术患者中仍存在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不合理的现象,应对妇科手术临床上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加强管理,以提升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确保患者得到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

    作者:郑惠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缺陷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缺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前馈控制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缺陷的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发生护理缺陷14起,发生率15.56%;观察组发生护理缺陷3起,发生率3.33%.对照组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53%,(P<0.05).结论:前馈控制用于手术室护理缺陷效果明显,能有效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黄伟莉;谷艺园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表面肌电图的康复临床评估应用现状与展望

    表面肌电图是一种高效的康复评价工具,在康复临床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可将肌肉功能和康复效果等指标以量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为临床康复提供参考.表面肌电图具有无创、多样分析等特点,在分析运动评估肌肉功能方面相对其他方法有显著优势.但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其在临床上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发展空间较大.这种工具所得的评价指标都是量化的,在制定康复计划和目标时充分利用这些指标,对监测康复效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文章对表面肌电图在临床康复方面的应用进行论述,旨在扩大其应用范围.

    作者:倪雅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外科病房护士心理健康与支持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对外科护士的心理健康与支持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因素,以采取相应的支持.方法:以浙江医院外科病房的140名外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护士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工作年限、文化水平和婚姻状况.使用症状自评量表对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诊断,采用问卷对护士社会支持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青年护士的敌对、强迫、人际关系、焦虑等方面的评分明显高于中年组(P<0.05).本科护士的社会支持各项目均明显优于中专和大专护士,且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中专和大专护士(P<0.05).结论:外科病房护士社会适应能力越强,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从扩展护士交际范围、营造良好环境、提高工作待遇等方面加强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郑婉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老年住院患者负性情绪调查与护理干预措施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在不断增长.步入老龄化社会后,疾病的构成发生了变化,慢性病成为干部病房住院患者的主要疾病.这类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易出现焦虑、抑郁、消极、悲观等负性情绪;究其原因,与患者渴望得到外界尊重、生活基本能力受挫和对社会环境适应能力下降有关.为此,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建立互相信任的沟通链、加强卫生宣教三个方面.

    作者:周逸波;高燕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心电图检查技术的临床带教实践与体会

    心电图检查是临床上常用的一项检查项目,也是《诊断学基础》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由于心电图理论本身的抽象性,以及学生对心电图教学的不重视,导致临床实践难以进行.传统的心电图室临床带教模式也存在一定问题,带教老师责任心不强、与学生交流过少、学生积极性不高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带教质量.文章结合自身多年临床带教经验,对影响临床带教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建立一个全面系统的心电图室临床带教模式,包括带教老师的选择、教学模式、理教学论与实践的结合等,旨在加强实习生实践能力,优化临床实习带教质量.

    作者:周玲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手术室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目的:探讨医院手术室仪器设备质量的控制与管理,同时研究相关管理方法,提高医院手术室的服务质量.方法:针对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手术室仪器设备质量所存在的问题,规范化管理仪器设备,同时成立培训、考核小组,加强对手术室人员的培训.通过问卷调查表,调查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手术室实施管理前后的护士考核情况及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经实施管理后,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护士考核得分较管理前明显提高(P<0.05);医生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较管理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加强手术室仪器设备质量管理,可有利于提高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手术室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同时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避免因操作失误等致仪器设备损坏,从而延长仪器设备的使用期限,提高医生对手术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陈冬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妇科手术微创化趋势的人文思考与探讨

    妇科患者作为患者群体,既普遍又特殊,对个人隐私有较高要求,要求更高的人文关怀理念.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微创手术应用到了妇科手术中,在小创伤基础上,大程度消除患者痛苦.微创手术的应用体现了一定程度的人文关怀,但仍然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以微创理念为基础,针对不同疾病选择不同的佳微创手术,保证患者得到佳治疗效果.

    作者:周淑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采血护理人员与献血者沟通技巧体会

    目的:探讨采血护理人员与献血者沟通技巧,促进献血顺利完成.方法:成立循证护理管理小组,分析2015年1~10月期间的750名献血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之前沟通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开展新应对技巧.比较实施新的应对技巧前后献血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与对献血的认可度.结果:开展新的沟通技巧后,提升了献血者对无偿献血的认可度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沟通是一门艺术,采血护士通过与献血者的良好沟通,促进献血过程顺利且愉快完成,提高献血者的认同度.

    作者:骆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基础护理管理体会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基础护理管理措施.方法:浙江省中医院在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选择其中的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加强基础护理管理措施,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少,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程度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基础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与服务质量,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充分落实了护理的科学发展.

    作者:江筱潇;唐娅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无痛护理技术应用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无痛护理技术的应用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3月在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采取无痛护理技术,包含术前无痛技术、术中无痛护理,以及术后无痛恢复技术和回访等涉及细节的无痛护理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手段.术后对两组术前和术中的关键性生理指标,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各项生理指标,如患者心率、收缩舒张压等都低于对照组,满意度则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痛护理技术的应用可降低患者痛苦,减少手术室的护理风险,提高患者满意率.

    作者:许晓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探究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7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ICU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保护性约束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程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护理中运用人性化保护性约束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况,促使患者病情加快恢复.

    作者:郑超;李乐;胡慧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情绪障碍分析与管理建议

    目的:对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情绪障碍进行全面分析,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方法:以浙江省舟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2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进行评估,了解内科医生对情绪障碍的识别情况.结果:72例有明显焦虑,64例存在明显抑郁;内科医生对情感障碍的正确识别率为26.47%.结论: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存在较为明显的情绪障碍,需加强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安排专门人员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蒋丽霞;曹诗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输液室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对改善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输液室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对于改善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取2014年10月~2015年3月丽水市人民医院输液室56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患者使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患纠纷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后护患纠纷发生率下降为5.00%,护理满意率提高至95.35% (P<0.05).结论:在输液室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能有效降低纠纷的发生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周子花;俞旭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预防与管理

    对医院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引起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原因包括部分医务人员消毒意识薄弱、口腔科医疗器械消毒难度大、口腔科就诊患者流动性大及科室环境难于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而探讨有效的防范干预措施,比如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对消毒灭菌效果的监督与控制等.

    作者:董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耳鼻咽喉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调查与干预措施

    目的:通过调查耳鼻咽喉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方法:成立感染控制小组,对浙江省台州医院耳鼻咽喉科2015年1~11月收治的63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医院感染调查,分析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结果:耳鼻咽喉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2.06%;感染发生部位以手术切口为主,为63人,其次为术腔42人、下呼吸道感染16人、上呼吸道感染10人;检出病原菌中,主要病原体为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危险因素的调查显示,患者>60岁、使用免疫抑制剂、≥两种并发症、住院时间>50天、伴皮肤或黏膜溃烂时,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上升(P<0.05).结论:耳鼻咽喉科住院患者存在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医院管理者应加强监督,加强侵入性操作的管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为患者提供安全的医护服务.

    作者:郑晶琼;虞义建;李小燕;虞玲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效果.方法:以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90例和观察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医院感染进行控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感染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有19例发生感染,感染率21.11%.观察组患者有3例发生感染,感染率3.33%.观察组患者中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医院感染控制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冯含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实践与思考

    对中西医结合护理实践,进行分析与思考,充分结合中医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优势,对中西医结合在护理实践中的效果进行分析,中西医结合在护理中,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杨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