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情绪障碍分析与管理建议

蒋丽霞;曹诗红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 住院患者, 情绪障碍
摘要:目的:对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情绪障碍进行全面分析,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方法:以浙江省舟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2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进行评估,了解内科医生对情绪障碍的识别情况.结果:72例有明显焦虑,64例存在明显抑郁;内科医生对情感障碍的正确识别率为26.47%.结论: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存在较为明显的情绪障碍,需加强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安排专门人员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PCMC与PBL联合教学模式在呼吸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PCMC与PBL联合教学模式在呼吸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4月~2015年4月在呼吸内科实习的护生100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比较组,每组各50人.比较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研究组采用PCMC与PBL联合教学模式,通过调查评定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结果:研究组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成绩显著高于比较组(P<0.05),且对教学模式的认可度明显高于比较组(P<0.05).患者对护生的评价,研究组亦明显高于比较组(P<0.05).结论:PCMC与PBL联合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提高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

    作者:李学群;汤武亨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内分泌科实施护士层级管理的效果

    目的:探讨内分泌科实施护士层级管理的效果.方法: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自2013年6月起开始在内分泌科实施护士层级管理.实施前后各随机抽取120例患者对其进行满意度调查,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内分泌科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虞雅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医疗机构宣传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

    文章从名目繁多、形式多样的宣传档案入手,概述了在医疗机构中宣传档案的重要性、多样性.并从实际工作出发,具体阐述了文字宣传档案、对外宣传声像档案、各类活动声像宣传档案等各类宣传档案的收集及分类归档.

    作者:李尤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输液室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对改善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输液室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对于改善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取2014年10月~2015年3月丽水市人民医院输液室56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患者使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患纠纷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后护患纠纷发生率下降为5.00%,护理满意率提高至95.35% (P<0.05).结论:在输液室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能有效降低纠纷的发生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周子花;俞旭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妇产科住院患者隐私保护需求调查与保护措施

    目的:探讨妇产科住院患者对隐私保护的需求情况及相应保护措施.方法:选取浙江省绍兴市中心医院妇产科2014年6月~2015年6月自愿接受调查的住院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患者的隐私保护需求情况进行相关调查.结果:50例认为身体私密部位的保护应属隐私范畴,46例认为个人家族史、既往史、现病史应属隐私范畴,45例认为个人一般资料应属隐私范畴.患者隐私泄露后,患者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害怕75例,占37.5%;害羞72例,占36%;无所谓30例,占15%.隐私泄露后,患者采取措施的有运用法律手段80例,占40%;与医院内部协商的45例,占22.5%;无措施的32例,占16%.结论:妇产科患者均为女性,在个人生理、心理、病情等方面的隐私情况都需要保护,因此,妇产科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中,应尊重患者隐私,加强与患者沟通,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陆雅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流程管理对提高血透室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流程管理在提高血透室护理质量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血透室进行血液透析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血透室进行血液透析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未实施流程管理,观察组实施流程管理,统计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透室实施流程管理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并有利于血透室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叶雪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务人员应急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目的: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务人员应急能力评价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对25位专家实施两轮咨询,使用优序图法计算指标权重.结果:确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21项和各级指标权重.结论:终构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务人员应急能力评价体系,专家意见统一,为医疗机构培训、考核应急救援队成员提供了参考依据,为政府部门应对突发事件、建立快速救援系统建立了有效保障.

    作者:秦元梅;钟远;吴秋慧;时新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树立品牌意识创办学术期刊

    目的:通过总结创刊过程中的经验,分析遇到的问题,为创办学术期刊提供参考.方法:对《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的创刊背景及创刊后两年来的发展轨迹进行梳理,从确定刊名、栏目设置、创建编委会、约稿组稿,到完善网络采编系统及编辑部流程,再到发展作者,及开通微信公众号等方面,讨论创刊中应注意的问题.结果:在完善自身的基础上,应快速地被业界熟知并认可,顺应大数据时代下学术期刊发展的趋势.结论:在我国学术期刊领域,期刊仍有强盛的生命力,应该树立品牌意识,为科研提供发布平台.

    作者:魏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基于BPR的中医院门诊流程改造

    目的:研究门诊流程现状,提出门诊流程改造方案,提高服务质量,使患者满意.方法:通过增加挂号途径、增加“诊间结算”功能、整合医技检查预约平台、增加“中药配送”功能、增加“短信通知”功能等方法对门诊流程进行改造.结果:减少了窗口挂号人数,减少了收费环节,优化了预约诊疗模式,节约了患者在院等候时间,使整个门诊流程更加顺畅,方便患者就诊.结论:BPR可以优化门诊流程,大大提高患者的就诊满意度.

    作者:舒巍;季聪华;王伟;杨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药房中药质量管理

    目的:探讨中药房的中药质量管理,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宁海中医医院于2015年1月加强中药房中药质量的管理,分析影响中药质量的相关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结果:目前影响中药房中药质量的因素存在于中药管理的全过程:采购验收、加工、储存、门诊配方、中药制剂、监督管理.根据中药房的工作情况,建立中药房中药质量管理的制度,完善监督系统,加强医务人员整体素质,加强中药的各个管理过程.结论:目前中药房针对中药质量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控制各个环节,促进中药房中药质量的管理.

    作者:周培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4年5月在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细节护理,对两组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将细节护理用于手术室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顾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基础护理管理体会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基础护理管理措施.方法:浙江省中医院在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选择其中的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加强基础护理管理措施,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少,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程度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基础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与服务质量,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充分落实了护理的科学发展.

    作者:江筱潇;唐娅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外科病房护士心理健康与支持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对外科护士的心理健康与支持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因素,以采取相应的支持.方法:以浙江医院外科病房的140名外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护士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工作年限、文化水平和婚姻状况.使用症状自评量表对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诊断,采用问卷对护士社会支持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青年护士的敌对、强迫、人际关系、焦虑等方面的评分明显高于中年组(P<0.05).本科护士的社会支持各项目均明显优于中专和大专护士,且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中专和大专护士(P<0.05).结论:外科病房护士社会适应能力越强,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从扩展护士交际范围、营造良好环境、提高工作待遇等方面加强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郑婉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特征分析与防控措施

    目的:探讨分析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和特征,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方法:择取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94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对泌尿外科的医院感染率、感染部位、病原菌调查结果等进行统计,分析特征,以此提出合理的防控措施.结果:本次研究的94位患者中,有40位发生了医院感染情况,其中泌尿道感染29例、呼吸道感染6例、切口感染5例.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有合并疾病、留置尿管等.标本送检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的致病例数多,也有见其他的一些致病菌感染致病.结论:泌尿外科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居高不下,是与多种因素相关的(合并感染、致病菌致病)等,医院应针对此提出有效防控措施,以期更好避免与控制感染的发生.

    作者:尤小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作用

    目的:研究分析胃肠外科管道护理管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到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胃肠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4年6~12月住院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将201 5年1~6月住院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意外脱管发生率、非计划拔管率和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和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意外脱管发生率和非计划拔管率,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管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可以提高护理有效率和满意率,减少意外脱管和非计划拔管的情况发生,对患者的治疗有很大帮助作用.

    作者:姜雅萍;张若;余慧茜;吴朝晖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分析急诊科男护士优势与防止人才流失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外对护士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在一些特殊领域,对男护士的需求也逐年上升.尤其在急诊科这样一个工作任务重,劳动强度大,突发事件较多,纠纷较多的科室,男护士的优势更充分地得以彰显.为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留住人才,使男护士在急诊科更加充分的发挥自身优势.

    作者:张新晶;刘玉品;吕美珍;王晓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表面肌电图的康复临床评估应用现状与展望

    表面肌电图是一种高效的康复评价工具,在康复临床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可将肌肉功能和康复效果等指标以量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为临床康复提供参考.表面肌电图具有无创、多样分析等特点,在分析运动评估肌肉功能方面相对其他方法有显著优势.但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其在临床上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发展空间较大.这种工具所得的评价指标都是量化的,在制定康复计划和目标时充分利用这些指标,对监测康复效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文章对表面肌电图在临床康复方面的应用进行论述,旨在扩大其应用范围.

    作者:倪雅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妇产科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

    为了探讨妇产科实施健康教育的措施及意义.以浙江省瑞安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收治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评价对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为进一步改进健康教育方式、提高健康教育质量提供保障.通过在怀孕期、分娩前、分娩后,对孕产妇进行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健康教育,提高了孕产妇的认知水平及健康质量,增加了孕产妇及家属孕育婴儿的知识,增进了护患关系.

    作者:孙国芳;李彩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合理利用晨会学习预防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

    目的:探讨晨会学习对手术室不良事件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展会学习管理小组,利用晨会时间针对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提问,相互学习.管理小组合理安排训练时间.比较开展晨会学习前(2014年)不良事件与开展后1年(2015年)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临床思维能力及科室整体护理质量.结果:开展晨会学习后,科室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的临床思维能力显著提高、科室整体护理质量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合理利用晨会学习时间,鼓励提问后,护理人员的临床思维能力得到了改善,科室患者安全管理得到了保障,促进了整体护理质量的发展.

    作者:邵明英;潘海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心电图检查技术的临床带教实践与体会

    心电图检查是临床上常用的一项检查项目,也是《诊断学基础》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由于心电图理论本身的抽象性,以及学生对心电图教学的不重视,导致临床实践难以进行.传统的心电图室临床带教模式也存在一定问题,带教老师责任心不强、与学生交流过少、学生积极性不高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带教质量.文章结合自身多年临床带教经验,对影响临床带教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建立一个全面系统的心电图室临床带教模式,包括带教老师的选择、教学模式、理教学论与实践的结合等,旨在加强实习生实践能力,优化临床实习带教质量.

    作者:周玲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