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顾钏

关键词:细节护理, 手术室, 护理质量, 护理满意度
摘要: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4年5月在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细节护理,对两组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将细节护理用于手术室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预防与管理

    对医院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引起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原因包括部分医务人员消毒意识薄弱、口腔科医疗器械消毒难度大、口腔科就诊患者流动性大及科室环境难于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而探讨有效的防范干预措施,比如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对消毒灭菌效果的监督与控制等.

    作者:董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浅议中医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中医全科医学人才数量不足、总体质量不高成为制约新医改背景下全科医疗发展的一个瓶颈.如何通过规范和统一的模式,培养出合格的中医全科医师,文章提出应将高等教育、毕业后全科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三个阶段相结合,以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中医全科医学人才.

    作者:韩丽华;常学辉;孟毅;吴鸿;关东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强化安全教育对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安全的影响

    目的:探究强化安全教育对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安全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4年1月~2015年1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神经内科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强化安全教育,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知识掌握程度、安全隐患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安全知识评分为(91.4±6.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7±9.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未出现安全隐患,对照组安全隐患发生率1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0% (P<0.05).结论:加强对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安全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从而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提高.

    作者:喻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缺陷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缺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前馈控制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缺陷的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发生护理缺陷14起,发生率15.56%;观察组发生护理缺陷3起,发生率3.33%.对照组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53%,(P<0.05).结论:前馈控制用于手术室护理缺陷效果明显,能有效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黄伟莉;谷艺园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特征分析与防控措施

    目的:探讨分析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和特征,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方法:择取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94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对泌尿外科的医院感染率、感染部位、病原菌调查结果等进行统计,分析特征,以此提出合理的防控措施.结果:本次研究的94位患者中,有40位发生了医院感染情况,其中泌尿道感染29例、呼吸道感染6例、切口感染5例.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有合并疾病、留置尿管等.标本送检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的致病例数多,也有见其他的一些致病菌感染致病.结论:泌尿外科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居高不下,是与多种因素相关的(合并感染、致病菌致病)等,医院应针对此提出有效防控措施,以期更好避免与控制感染的发生.

    作者:尤小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在肾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在肾内科慢性肾衰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80例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实施常规护理者设为对照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健康意识程度、住院情况、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以及临床转归状况和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健康意识程度评分为(92.43±31.43)分,护理满意度为87.50%,依从性为90.00%;对照组患者的健康意识程度评分为(74.43±25.43)分,护理满意度为62.50%,依从性为67.5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价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肾内科肾衰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健康的认知程度、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王幼糯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医疗机构宣传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

    文章从名目繁多、形式多样的宣传档案入手,概述了在医疗机构中宣传档案的重要性、多样性.并从实际工作出发,具体阐述了文字宣传档案、对外宣传声像档案、各类活动声像宣传档案等各类宣传档案的收集及分类归档.

    作者:李尤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对孕产妇及其家属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对孕产妇及其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浙江省瑞安市人民医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240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孕产妇采用常规的护理服务,观察组孕产妇在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路径.比较分析两组孕产妇及其家属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孕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孕产妇以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路径,有助于改善孕产妇的生活质量,提高孕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黄丁;夏晓寒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精神科住院患者出走行为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对金华市第二医院精神科住院患者出走行为原因进行分析,探究护理管理对策.方法:对金华市第二医院2013年2月~2014年1月期间的120例精神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对其中出走的患者的出走行为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护理管理对策.2014年2月起对精神科住院患者实施护理管理对策,对2014年2月~2015年1月实施护理对策后收治的120例患者进行研究.比较分析实施前后患者的出走率与医患纠纷发生率.结果:实施之后精神科住院患者出走行为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之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施之后医疗纠纷发生率较实施之前有了明显的降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科住院患者出走行为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制定科学、高效的护理对策,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出走的发生率,对于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邹丽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耳鼻咽喉科开展患者健康教育的措施与体会

    目的:探究耳鼻咽喉科开展健康教育的措施和效果.方法:自2014年3月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结合以往临床经验,开始制定并实施健康教育的措施.从实施前后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患者中,随机各选取24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之前收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之后收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加强耳鼻咽喉科患者的健康教育,从各个环节完善健康教育内容,有助于提高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水平,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王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情绪障碍分析与管理建议

    目的:对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情绪障碍进行全面分析,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方法:以浙江省舟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2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进行评估,了解内科医生对情绪障碍的识别情况.结果:72例有明显焦虑,64例存在明显抑郁;内科医生对情感障碍的正确识别率为26.47%.结论: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存在较为明显的情绪障碍,需加强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安排专门人员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蒋丽霞;曹诗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内镜室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探讨

    目的:探讨内镜室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对策.方法:选取浙江省舟山市中医院2014年1~6月收治的125例患者为观察组,选取2013年7~12月收治的125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未实施内镜室医院感染控制措施,观察组结合内镜室特点,制定并实施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比较两组内镜消毒合格率、感染控制指标率和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内镜消毒合格率和感染指标控制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内镜室医院感染的防控,规范制度建设,完善各项操作流程,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能力,能够有效提高内镜消毒合格率和感染控制效果,对降低医院感染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黄群燕;黄依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4年5月在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细节护理,对两组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将细节护理用于手术室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顾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PCMC与PBL联合教学模式在呼吸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PCMC与PBL联合教学模式在呼吸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4月~2015年4月在呼吸内科实习的护生100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比较组,每组各50人.比较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研究组采用PCMC与PBL联合教学模式,通过调查评定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结果:研究组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成绩显著高于比较组(P<0.05),且对教学模式的认可度明显高于比较组(P<0.05).患者对护生的评价,研究组亦明显高于比较组(P<0.05).结论:PCMC与PBL联合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提高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

    作者:李学群;汤武亨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住院患者出院后的健康管理需求情况调查与建议

    目的:通过调查住院患者对出院后健康管理的需求情况,为制定患者出院后健康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参考已有文献,自设住院患者对出院后健康管理需求情况的调查问卷,随机选取800例即将出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85例患者渴望得到疾病相关知识及康复指导的健康管理知识,前3位分别是健康指导、家庭护理指导、相关检查准备及注意事项.在健康管理方式上,398例患者希望得到定期电话随访,297例患者希望获得定期的短信提醒.其中195例患者需要为期1个月的定期电话随访健康管理服务,242例患者需要为期1个月的定期短信提醒健康管理服务.结论:患者对出院后的健康管理知识需求较强烈,医院需要给患者提供多种形式的、个体化的健康管理服务,满足患者对院后健康管理的需求.

    作者:蒋颖;王建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输液室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对改善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输液室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对于改善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取2014年10月~2015年3月丽水市人民医院输液室56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患者使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患纠纷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后护患纠纷发生率下降为5.00%,护理满意率提高至95.35% (P<0.05).结论:在输液室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能有效降低纠纷的发生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周子花;俞旭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治未病”健康管理理念在消化内科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将“治未病”健康管理理念应用在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中,探究其临床价值.方法: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2013年3月~2014年2月期间未应用“治未病”健康管理理念,在该期间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80例消化内科患者作为对照组.2014年3月~2015年2月期间将“治未病”健康管理理念,应用到消化内科治疗中,在该段期间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80例消化内科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且对照组患者得治疗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治未病”健康管理理念在消化内科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作者:蔡伟祥;方建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心电图检查技术的临床带教实践与体会

    心电图检查是临床上常用的一项检查项目,也是《诊断学基础》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由于心电图理论本身的抽象性,以及学生对心电图教学的不重视,导致临床实践难以进行.传统的心电图室临床带教模式也存在一定问题,带教老师责任心不强、与学生交流过少、学生积极性不高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带教质量.文章结合自身多年临床带教经验,对影响临床带教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建立一个全面系统的心电图室临床带教模式,包括带教老师的选择、教学模式、理教学论与实践的结合等,旨在加强实习生实践能力,优化临床实习带教质量.

    作者:周玲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老年住院患者负性情绪调查与护理干预措施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在不断增长.步入老龄化社会后,疾病的构成发生了变化,慢性病成为干部病房住院患者的主要疾病.这类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易出现焦虑、抑郁、消极、悲观等负性情绪;究其原因,与患者渴望得到外界尊重、生活基本能力受挫和对社会环境适应能力下降有关.为此,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建立互相信任的沟通链、加强卫生宣教三个方面.

    作者:周逸波;高燕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临床路径护理管理模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护理管理模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更好开展患者救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镇海龙赛医院收治的8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试验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路径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健康知晓率、运动率、并发症发生率与治疗前后NDS评分和ADL评分变化情况,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25例,总有效率高达92.68%,对照组治愈患者9例,总有效率只有70.7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NDS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上升,明显低于同时期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DL评分均明显上升,但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性好,健康知晓率、运动率与满意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只有2.44%,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路径护理管理模式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高,患者肢体活动功能有显著改善,静脉溶栓效果显著,且患者满意率和依从性较高,并发症少.

    作者:金淑君;吴祥女;王颖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