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CMC与PBL联合教学模式在呼吸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李学群;汤武亨

关键词:PCMC, PBL, 医学教学模式, 问题式学习, 护理带教
摘要:目的:分析PCMC与PBL联合教学模式在呼吸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4月~2015年4月在呼吸内科实习的护生100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比较组,每组各50人.比较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研究组采用PCMC与PBL联合教学模式,通过调查评定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结果:研究组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成绩显著高于比较组(P<0.05),且对教学模式的认可度明显高于比较组(P<0.05).患者对护生的评价,研究组亦明显高于比较组(P<0.05).结论:PCMC与PBL联合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提高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药防治胃肠疾病的优势与进展

    中医药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在治疗胃肠道疾病方面发挥了诸多作用,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文章对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胃肠病方面的应用进行总结归纳,从多个方面论述了中医药在防治胃肠疾病方面的优势和进展,拓宽了中医药在治疗胃肠道疾病方面的应用范围.

    作者:侯正军;陈鸿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涉外护理双语教材使用体会

    文章从国内护理双语教材的现状、护理双语教材使用存在的问题及编写需要注意的问题三个方面,描述了在涉外护理本科生(英语方向)中开展护理双语教学时使用国内护理双语教材的体会.实践结果表明,编写适合我国教学实际的护理学系列双语校本教科书及讲义很有必要.

    作者:王思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基础护理管理体会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基础护理管理措施.方法:浙江省中医院在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选择其中的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加强基础护理管理措施,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少,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程度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基础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与服务质量,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充分落实了护理的科学发展.

    作者:江筱潇;唐娅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耳鼻咽喉科开展患者健康教育的措施与体会

    目的:探究耳鼻咽喉科开展健康教育的措施和效果.方法:自2014年3月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结合以往临床经验,开始制定并实施健康教育的措施.从实施前后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患者中,随机各选取24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之前收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之后收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加强耳鼻咽喉科患者的健康教育,从各个环节完善健康教育内容,有助于提高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水平,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王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日间病房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

    目的:分析日间病房健康教育现状,提出对策.方法:整改日间病房健康教育,整改前选取120例患者为对照组,整改后选取120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后健康知识分数、依从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用药、护理配合等方面依从率更高,健康知识总分更高,护理总满意率更高.结论:建立健康教育小组,提高护士专业能力,提高日间病房健康教育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诸伟红;姚洁;王莉娜;蒋小昇;邹菁;陈丹青;储华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实践与思考

    对中西医结合护理实践,进行分析与思考,充分结合中医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优势,对中西医结合在护理实践中的效果进行分析,中西医结合在护理中,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杨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务人员应急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目的: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务人员应急能力评价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对25位专家实施两轮咨询,使用优序图法计算指标权重.结果:确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21项和各级指标权重.结论:终构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务人员应急能力评价体系,专家意见统一,为医疗机构培训、考核应急救援队成员提供了参考依据,为政府部门应对突发事件、建立快速救援系统建立了有效保障.

    作者:秦元梅;钟远;吴秋慧;时新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化疗相关性贫血的中医药防治思路探讨

    癌症患者化疗后贫血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存时间和疗效转归.现在对于化疗后相关贫血的治疗中,西医治疗存在多种问题和不足,而中医对此的治疗和预防却有明显作用,中医中药或针灸对多环节多靶点治疗贫血,通过补益肝肾气血,化痰活血祛瘀消毒以治疗和环节化疗后所导致的贫血及其它症状.中医防治化疗后贫血,标本兼顾,既能治疗疾病,又能防止疾病的恶化和发展,有明显效果,且无毒副作用.

    作者:周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手术室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目的:探讨医院手术室仪器设备质量的控制与管理,同时研究相关管理方法,提高医院手术室的服务质量.方法:针对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手术室仪器设备质量所存在的问题,规范化管理仪器设备,同时成立培训、考核小组,加强对手术室人员的培训.通过问卷调查表,调查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手术室实施管理前后的护士考核情况及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经实施管理后,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护士考核得分较管理前明显提高(P<0.05);医生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较管理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加强手术室仪器设备质量管理,可有利于提高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手术室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同时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避免因操作失误等致仪器设备损坏,从而延长仪器设备的使用期限,提高医生对手术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陈冬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内镜室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探讨

    目的:探讨内镜室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对策.方法:选取浙江省舟山市中医院2014年1~6月收治的125例患者为观察组,选取2013年7~12月收治的125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未实施内镜室医院感染控制措施,观察组结合内镜室特点,制定并实施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比较两组内镜消毒合格率、感染控制指标率和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内镜消毒合格率和感染指标控制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内镜室医院感染的防控,规范制度建设,完善各项操作流程,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能力,能够有效提高内镜消毒合格率和感染控制效果,对降低医院感染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黄群燕;黄依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输液室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对改善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输液室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对于改善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取2014年10月~2015年3月丽水市人民医院输液室56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患者使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患纠纷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后护患纠纷发生率下降为5.00%,护理满意率提高至95.35% (P<0.05).结论:在输液室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能有效降低纠纷的发生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周子花;俞旭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参与式分层管理模式在妇科病房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在妇科的护理工作中实施参与式分层管理,进行护理人员的分组安排,明确各层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并对护理质量进行层层监控,包括常规护理、专科护理、病历书写、教学培训、科研情况等等,建立分层组织结构,探讨参与式分层管理模式在妇科病房护理质量监控工作中的作用.实施参与式分层管理可以优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有效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临床技能和管理水平,增强其责任心与自律性,提高了自我价值感,进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与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促进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刘稚琴;胡传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无痛护理技术应用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无痛护理技术的应用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3月在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采取无痛护理技术,包含术前无痛技术、术中无痛护理,以及术后无痛恢复技术和回访等涉及细节的无痛护理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手段.术后对两组术前和术中的关键性生理指标,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各项生理指标,如患者心率、收缩舒张压等都低于对照组,满意度则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痛护理技术的应用可降低患者痛苦,减少手术室的护理风险,提高患者满意率.

    作者:许晓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老年住院患者负性情绪调查与护理干预措施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在不断增长.步入老龄化社会后,疾病的构成发生了变化,慢性病成为干部病房住院患者的主要疾病.这类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易出现焦虑、抑郁、消极、悲观等负性情绪;究其原因,与患者渴望得到外界尊重、生活基本能力受挫和对社会环境适应能力下降有关.为此,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建立互相信任的沟通链、加强卫生宣教三个方面.

    作者:周逸波;高燕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血液透析中心医院感染的因素与防控措施

    目的:杜绝或降低血液透析中心医院感染的暴发.方法:对血液透析中心存在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排查,通过加强培训、督查、监测,针对危险因素,结合医院实际,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和防控措施,改善布局流程及硬件设施,完善消毒表格、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等.结果:血液透析中心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大幅提高,消毒隔离制度认真落实.结论:经过这些措施,可有效防范血液透析中心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吴江艳;耿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衢州市脑卒中康复现状分析与建议对策

    通过调查浙江省衢州市脑卒中患者康复现状发现,浙江省衢州市脑卒中患者对康复治疗的认识明显不足,医保对康复治疗项目的覆盖率偏低,康复治疗的收费标准偏低,医者的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部分老年患者仍无法支付康复治疗费用.对此提出解决方案:首先,通过医疗机构、媒体等加大对康复治疗的宣传力度,协调各部门提高康复治疗的医保纳入率,适当提高康复治疗收费.其次,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建立针对贫困脑卒中老年患者的多层次救助体系.终帮助更多的脑卒中患者恢复肢体和语言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此外,留住康复学高级人才,促进浙江省衢州市康复治疗事业的发展.

    作者:汪芳军;毛福荣;王秀丽;金旭;兰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医疗机构宣传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

    文章从名目繁多、形式多样的宣传档案入手,概述了在医疗机构中宣传档案的重要性、多样性.并从实际工作出发,具体阐述了文字宣传档案、对外宣传声像档案、各类活动声像宣传档案等各类宣传档案的收集及分类归档.

    作者:李尤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在肾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在肾内科慢性肾衰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80例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实施常规护理者设为对照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健康意识程度、住院情况、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以及临床转归状况和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健康意识程度评分为(92.43±31.43)分,护理满意度为87.50%,依从性为90.00%;对照组患者的健康意识程度评分为(74.43±25.43)分,护理满意度为62.50%,依从性为67.5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价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肾内科肾衰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健康的认知程度、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王幼糯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医院的全成本核算与绩效核算

    医院的全成本核算与绩效核算,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属于成本管理核算的范畴,对医院管理有着不同的意义与作用,但这两者并不是绝对独立,毫无相关的.医院的成本效益情况,对医院绩效方案的制定,有指导作用,而绩效核算的方案又需要融入成本核算,才能得以完善和发展,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作者通过对医院成本核算、绩效核算进行分析与探讨,揭示两者之间的联系与作用.

    作者:杨艳;陈海聪;庞坚信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三级无缝隙质量管理在手术室的实施体会

    无缝隙质量管理即“零缺陷护理质量”管理,是一种新的护理措施,通过采取“以病人为中心”,以患者所需为护理导向,力求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在三级医院手术室实施无缝隙质量管理需要各方面的配合,以使手术室管理更加规范,从而进一步提升护士的整体素质和患者治愈率,降低护理质量缺陷的发生率,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作者:叶红华;刘媛;吴丽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