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秀青年医生的培养——对十堰市中医医院团委开展青年讲堂活动的思考与分析

夏启芝;李玉

关键词:中医医院, 青年讲堂, 青年人
摘要:文章以湖北省十堰市中医医院为例,简要介绍了其开展青年讲堂活动的基本情况,并探讨了其取得的成绩,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做好青年讲堂工作的对策和建议,更好促进医院青年人才的优秀成长.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影响麻醉复苏室使用效率的关联因素分析与建议

    目的:探讨影响麻醉复苏室使用效率的关联因素,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改善患者手术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5年10月进入麻醉复苏室的患者数量、患者在麻醉复苏室滞留的时间、患者复苏情况,以及复苏室护理人员配置和工作时数,分析影响复苏室使用效率的因素,并提出针对性对策.结果:影响麻醉复苏室使用效率的因素包括复苏室护理人员配置不足、复苏室床位设置不足、麻醉医生专业技术参差不齐、患者麻醉前评估不足等,对此,提出对策:加强麻醉复苏室的科学管理,增加工作人员配置,对患者围术期实施网络化管理,提高麻醉医生的专业水平,提高复苏室床位周转率.结论:加强麻醉复苏室的科学管理,能有效提高复苏室床位使用率,提高手术效率.

    作者:叶阳花;刘燕;曾玲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再入院的影响因素与治疗策略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原因,寻找相关影响因素,并探究有效的治疗策略.方法:选取于2012年11月~2015年11月浙江省舟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针对患者疾病复发因素的生活事件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单因素或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并根据评定情况随机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78例,实施抗精神病药物开放治疗;干预组82例,实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比较分析相关疗效.结果:性别、DUP及负性生活事件是高危因素(P<0.05),患者受教育程度及服药依从性是保护性因素(P<0.05),干预组患者的平均复发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社会支持及负性生活事件是其复发与否的关键因素,临床上可通过合理的干预有效降低复发再入院率.

    作者:蔡梦燕;陈勇华;王旭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于2014年9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医嘱护理,观察组在实施神经内科常规医嘱护理的基础上,对护理人员实施责任制护理管理.以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患者与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及日常护理操作的掌握情况为评价指标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与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及日常护理常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管理应用到神经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不仅有利于降低神经内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神经内科患者的救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治疗的满意度及依从性,亦对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及技能有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马飞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基层农村孕妇分娩方式的选择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基层农村孕妇的分娩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为更好地开展基层地区孕妇的分娩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在余姚市红十字会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进行待产的农村孕妇中,随机抽取200名进行分娩方式的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归纳,分析影响基层农村孕妇分娩方式的主要因素.结果:200名基层农村孕妇中选择顺产的有170名,选择剖宫产的有30名.农村孕妇分娩方式的选择会受到自身年龄、文化程度的影响,孕妇也会考虑医生建议、产后恢复、母婴健康与害怕疼痛等因素,产前教育对农村孕妇分娩方式的选择影响较大.结论:产前教育对基层农村孕妇分娩方式的选择影响较大,应加强对基层农村孕妇分娩方式选择的指导与知识宣教,提高农村孕产妇与新生儿的生命质量,同时降低农村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比例.

    作者:陈亚群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品管圈在提升体检中心服务水平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升体检中心体检服务水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来长兴县人民医院参加体检的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品管圈活动前后体检中心患者的满意度进行研究.结果:活动前受检者不满意项目主要是健康宣教和体检环境,其中健康宣教不满意人次构成比为30.4%,体检环境不满意人次构成比为25.1%.活动后受检者不满意项目主要集中在体检环境,不满意人次构成比为26.6%,将近占到25%.品管圈活动后体检者在健康宣教、体检环境、体检流程、体检时间、服务态度、专业技术这6个方面满意度都有所提高,并且品管圈实施前后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品管圈在提升体检中心体检服务水平中,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提高了体检者的满意度.

    作者:吴健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传统护理模式与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在产褥期的应用

    目的:比较传统护理与临床路径护理在正常产褥期的应用效果,为探寻更好的护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将产科一区2014年11月~2015年5月收治的320例产褥期的初产妇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60例实施传统护理措施,观察组160例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措施.以两组产妇住院期间护理效果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产妇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为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临床路径护理用于产科产褥期的产妇护理,可降低产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缩短产妇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的满意度和依从性.

    作者:宋勤奋;金春盆;赵利;郑淑芳;傅华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人性化护理管理在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在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于2014年4月~2015年7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60例各类疾病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将人性化护理贯彻于临床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工作的效果(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人员评价度和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有助于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可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急诊治疗的顺利实施.

    作者:张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实施三级护理查房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三级护理查房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入住宁海县妇幼保健院产科的12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3例在护理风险管理中采用传统护理查房模式,观察组63例患者在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三级护理查房模式,观察并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士专科知识及护理质量评估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开展三级护理查房模式,有利于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可提高产科整体护理质量,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作者:冯玉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骨科患者健康教育中,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骨科收治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健康教育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更熟练的掌握各类疾病相关知识及技能,对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王盛涛;周慧宁;傅波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妇产科医生的临床思维培养

    目的:探讨妇产科医生的临床思维培养方式及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12月在临海市妇幼保健院就职的10位妇产科医生为研究对象,且确保该10位医生之前并未接触过临床思维培养.将其均分成两组,每组5位,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经过10个月的临床思维培养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临床思维考核成绩.另对两组治疗的病患中各选取20位评价病患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思维考核成绩和病患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培养妇产科医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能够进一步提高其临床教学及实践质量,且建立良好的职业素养及交流能力,为临床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作者:赵春菊;赵赛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针灸医学发展的几点思考

    随着中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针灸医学获得了快速发展,针灸日益受到国际认可,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接受针灸治疗,并研究针灸,这是针灸医学的骄傲,但同时也给针灸医学的发展带来挑战.在针灸国际化进程中,我们逐渐发现了一些问题,文章就此进行探讨,旨在促进针灸医学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许如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急危重症患者误吸风险的早期判断与风险防范管理

    目的:探讨急危重症患者误吸风险的早期判断及风险防范管理措施.方法:对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医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住院的56例急危重症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组为对急危重症患者误吸风险进行早期判断及处理的患者,常规组为常规处理患者,结果:观察组在住院期间发生吸人性肺炎和呼吸衰竭的患者数量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误吸风险早期判断和处理,对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保证患者安全,促进患者恢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淑红;刘巧珍;刘寒芳;许娟;柳艳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取近期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56例,对照组78例接受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78例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干预,从患者的治疗记录中比较寻找影响患者依从性的有关因素,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依从性的变化.结果:患者年龄、文化知识程度等,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接受了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依从性得到显著提高,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指导、饮食指导及服药指导等健康教育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作者:徐灵燕;李丽芬;杜蓉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手术室清洁消毒隔离护理工作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探讨手术室清洁消毒隔离护理工作在防控手术室医院感染中的的重要作用.方法:学习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手术室清洁消毒隔离护理管理措施,记录归纳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手术室实施清洁消毒隔离护理管理措施以来,手术室院内感染情况,并进行合理化手术室实施清洁消毒隔离措施的关键因素.结果:经过对手术室的医护人员无菌操作技能培训、宣教强化手术室的清洁消毒、隔离护理措施,增强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手术室的手术安全性,并且降低了手术室院内感染率.结论:强化手术室清洁消毒隔离护理工作的科学管理,可以很大程度降低手术室的院内感染,使患者术后能够更好的康复.

    作者:刘双燕;陈苗苗;陈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社区护理需求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情况,分析其对社区护理的需求,制定社区护理方案,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社区护理服务.方法:随机选取武汉市3个社区的120名老年人,每个社区各40人,结合老年人群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和3个社区老年人生活水平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和老年人对社区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不同社区的老年人生活质量各异,对社区护理需求各异,其中以社区老年人患慢性病、中风、偏瘫等肢体活动不便者对社区护理需求较高.结论:影响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主要有经济状况、身体健康状况和对社区护理的认知等,应研究符合社区老年人的社区护理方案,宣传社区护理相关知识,提高社区护理服务质量,为更多的社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詹汉丽;曾庆霞;柏晓英;刘佩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评估表的研究设计

    目的:研究旨在设计一份适合于我国国情的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评估表,制订出糖尿病居家护理的运作模式,使糖尿病患者得到及时的或者出院后连续性的服务.方法:以奥瑞姆自护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Delphi法,结合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法构建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评估表.结果:通过Delphi法进行专家咨询后制定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评估表,它主要由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健康功能评估、糖尿病居家护理服务项目评估、糖尿病居家护理服务等级评估三部分组成.结论:该表能有效全面地评估居家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态,其所需的居家护理服务项目,根据评估表确定糖尿病患者所需的居家护理服务等级,对不同等级的病人提出套餐式的护理服务.该评估表有助于社区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糖尿病居家护理的出、人案管理.

    作者:余辉;吴鸿珠;贺玲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输液室药物不良反应预防与管理

    目的:对输液室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分析,探究预防管理措施.方法:永嘉县中医医院2013年2~8月输液室收治的1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就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分析.2013年9月~2014年2月输液室制定并实施不良反应预防与管理对策,该期间收治的12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患者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输液室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与管理,制定高效、科学的管理对策,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医疗纠纷的产生.

    作者:周秋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依从性分析与对策

    目的: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依从性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提高患者依从性的对策.方法:以台州市立医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8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依从性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完全依从93例,占51.67%;基本依从78例,占43.33%;不依从9例,占5.00%.恶性肿瘤化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包括担心药物毒物作用较大难以接受、无支持系统、化疗效果不明显等,分别占70.56%、58.33%和49.44%.结论:增强医患关系、减少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创造有力的支持系统、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是提高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依从性的重要因素,应逐步改善护理流程,实施“以人为本”的整体化护理,以提高患者化疗的依从性.

    作者:周健;李伯友;金晓燕;蔡军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舒适护理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就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于2014年1月~2015年5月间就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血液透析的60例老年患者作为对象.将其均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患者全程开展临床舒适护理,对照组30例患者则开展常规护理.就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舒适度、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结果评价其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就舒适度、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各项比较结果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针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中开展舒适护理可以明显患者治疗中的舒适性,增加其对治疗的信心,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余雅云;周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超声危急值报告对提高医疗安全的作用

    目的:探究超声危急值报告的有效管理方式及其在临床医疗安全中的作用.方法:对近几年来在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建立了超声危急值报告的168名患者资料和未进行超声危急值报告建立的155名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不同报告方式及报告建立与否对患者的干预成功率和医患纠纷率等影响情况.结果:电子病历信息和电话通知平台共同使用是较为安全可靠的报告管理方式,且在建立了超声危急值报告后,患着的干预成功率显著提高,医患纠纷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有效的超声危急值报告的建立和管理,可显著降低医患纠纷,此项技术有利于医疗事业的发展.

    作者:王戏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