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危急值报告对提高医疗安全的作用

王戏丹

关键词:超声危急值报告, 医疗, 安全, 作用
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危急值报告的有效管理方式及其在临床医疗安全中的作用.方法:对近几年来在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建立了超声危急值报告的168名患者资料和未进行超声危急值报告建立的155名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不同报告方式及报告建立与否对患者的干预成功率和医患纠纷率等影响情况.结果:电子病历信息和电话通知平台共同使用是较为安全可靠的报告管理方式,且在建立了超声危急值报告后,患着的干预成功率显著提高,医患纠纷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有效的超声危急值报告的建立和管理,可显著降低医患纠纷,此项技术有利于医疗事业的发展.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实施三级护理查房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三级护理查房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入住宁海县妇幼保健院产科的12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3例在护理风险管理中采用传统护理查房模式,观察组63例患者在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三级护理查房模式,观察并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士专科知识及护理质量评估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开展三级护理查房模式,有利于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可提高产科整体护理质量,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作者:冯玉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临床路径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浙江省新昌县人民医院收治102例妇科恶肿瘤患者,按其入院治疗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采用传统健康教育;临床路径组51例,采用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满意度、住院时间等.结果:临床路径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满意度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临床路径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健康教育之中,可有效提升患者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满意度,全面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对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也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朱卫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与对策

    目的:分析导致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并探讨其解决对策,提高临床检验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市中心血站120例误差血液检验标本,查找、总结其误差原因,并针对性提出解决方案.结果:经分析出现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因素主要包括献血者自身因素、血液标本采集因素、血液标本送检因素及检验过程因素四大类.结论:血站出现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当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对策,避免或减少误差的发生.

    作者:王微琴;陈乐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医院感染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探讨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与管理的现状,探讨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方法,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方法:强化责任意识、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加强手卫生及职业防护管理、加强医疗废弃物和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对医院感染管理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提出针对性控制措施以指导实施.结果:医务人员提高了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各项管理措施与制度得到落实和实施,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以周、月感染管理为基础,可使感染管理计划得到落实与实施,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了医疗安全.

    作者:金玉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取近期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56例,对照组78例接受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78例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干预,从患者的治疗记录中比较寻找影响患者依从性的有关因素,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依从性的变化.结果:患者年龄、文化知识程度等,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接受了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依从性得到显著提高,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指导、饮食指导及服药指导等健康教育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作者:徐灵燕;李丽芬;杜蓉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基层医院骨科医生面临的挑战与建议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不同领域之间相互交流促进了医学技术的发展.骨科工作在临床治疗、患者病症和需求上均发生了很大变化,对骨科医生要求也越来越高,骨科医生在医学技术研发和创新大环境下,只有深入学习,不断加强自身专业技能,才能更好的适应现代骨科医学发展.

    作者:唐策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APN排班在消化内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在消化内科优质护理中应用APN排班,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湖州市中心医院自2014年5月在消化内科实施APN排班模式,之前一直采用传统的三班倒轮换制排班.随机选取实施APN排班模式前后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改善情况.结果:实施APN排班后,护理质量明显提高(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消化内科优质护理中采用APN排班模式效果显著,可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吴美鹰;薄丽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人性化护理管理在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在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于2014年4月~2015年7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60例各类疾病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将人性化护理贯彻于临床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工作的效果(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人员评价度和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有助于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可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急诊治疗的顺利实施.

    作者:张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分级培训法在急诊科临床带教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分级培训法对中医专业本科生在急诊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试验设计,将60名临床实习医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分级培训带教组采用分级培训带教法,传统带教组采用传统带教法,比较两组实习医师入出科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满意度.结果:分级培训带教组的出科考试成绩、学生问卷调查满意度与传统带教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分组培训带教法对于中医本科生在急诊科的临床实习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杨敏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基层医院检验质量控制难点分析与对策

    今年来基层医院的检验科不论在硬件设备上,还是检验新技术上都得到大力发展.但是由于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容易导致各地的检验技术、设备等的层次不齐.文章将就近年来基层医院检验科容易发生的质量控制难点问题进行简要的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建议与对策以期提高基层医院检验质量.

    作者:王文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沟通技巧在普外科人文关怀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通过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护理,突出沟通技巧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方法:收集浙江医院普外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未进行人文关怀护理的临床资料120例,总结分析人文关怀护理的重要性,同时,收集2014年6月~2015年6月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后的临床资料120例,比较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投诉率,并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结果: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前明显提高,投诉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普外科进行人文关怀护理工作,注重沟通技巧,能增进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投诉率,对于普外科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菁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传统护理模式与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在产褥期的应用

    目的:比较传统护理与临床路径护理在正常产褥期的应用效果,为探寻更好的护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将产科一区2014年11月~2015年5月收治的320例产褥期的初产妇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60例实施传统护理措施,观察组160例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措施.以两组产妇住院期间护理效果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产妇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为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临床路径护理用于产科产褥期的产妇护理,可降低产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缩短产妇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的满意度和依从性.

    作者:宋勤奋;金春盆;赵利;郑淑芳;傅华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中药调配中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调查与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调配中与临床疗效有关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选取近期在临海市中医院药剂科中因中药调配而导致临床治疗效果受到影响的病历60例,并根据病历情况从处方应付、调配剂量及药物质量和炮制方法等发面进行因素分析.结果:在中药的调配过程中,中药剂量的调配对临床治疗效果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处方应付、药物质量及炮制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临床疗效.结论:在临床用药的过程中,调配人员应该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以配置出高调配质量、高质量及适宜剂量的药物,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

    作者:祝未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的效果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手术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并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成立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小组,将2015年1~10月收治的12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小组制定护理路径实施流程,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正常饮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患者术后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结果:临床护理路径实施10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正常饮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适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管理,促进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结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戚红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手术室医疗废物分类管理的现状与建议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的一次性医疗器械或者用品开始逐渐应用于临床之中.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大量出现极大的代替了重复性用品的使用,使得诊疗、护理工作变得更加高效、安全.但是由此也引起了医疗废物的增多,对于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工作逐渐成为医院垃圾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对国内手术室医疗废物分类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找出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制定有效的分类管理措施,将医疗废物分类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给予解决.将手术室医疗废物分类管理的现状进行阐述,提出针对性较强、较为高效的建议.

    作者:曾海鹰;吴蓓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骨科患者健康教育的有效性调查与对策

    目的:对骨科患者健康教育的有效性进行调查与分析,探讨健康教育对于骨科患者的治疗辅助作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1000例骨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效性及满意度的调查.结果:与骨科健康教育相关的健康知识完全掌握者为200例,与骨科健康教育相关的健康技能完全掌握者分别为250例,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均完全掌握的患者为100例;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率20.0%~40.0%.结论: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健康教育对于骨科患者的影响程度不大,普及性也并不高,患者的满意率也较低.因此,需要寻求更加适合实际情况的宣传途径来给予骨科患者健康教育,来更好的改善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作者:梁芳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品管圈在提升体检中心服务水平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升体检中心体检服务水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来长兴县人民医院参加体检的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品管圈活动前后体检中心患者的满意度进行研究.结果:活动前受检者不满意项目主要是健康宣教和体检环境,其中健康宣教不满意人次构成比为30.4%,体检环境不满意人次构成比为25.1%.活动后受检者不满意项目主要集中在体检环境,不满意人次构成比为26.6%,将近占到25%.品管圈活动后体检者在健康宣教、体检环境、体检流程、体检时间、服务态度、专业技术这6个方面满意度都有所提高,并且品管圈实施前后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品管圈在提升体检中心体检服务水平中,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提高了体检者的满意度.

    作者:吴健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情景模拟法在内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法在内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到绍兴市中心医院内科参与实习的护生6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护理带教法;观察组30例,采用情景模拟法进行护理带教.对比两组护生的操作技能、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对护理带教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专业知识、沟通交流能力、临床处理能力等方面的评分及对护理带教总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内科护理带教中应用情景模拟法,可提高护生的护理能力及对护理带教满意度.

    作者:孙海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带教在骨伤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对循证护理带教在骨伤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舟山市中医骨伤联合医院骨伤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接收的实习护士40名,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学生带教过程中,对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传统的带教方法;对观察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在为实习护士开展一个月的带教之后,对两组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自身满意度、专业操作水平等开展考核.结果:观察组学生的基础知识考核优良率、及专业知识操作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学生的带教方法满意度分别为95.0%、75.0%,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开展骨伤科临床教学过程中,采用循证护理的带教方式,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优良率、操作技能及满意度.

    作者:朱文儿;陈燚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于2014年9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医嘱护理,观察组在实施神经内科常规医嘱护理的基础上,对护理人员实施责任制护理管理.以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患者与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及日常护理操作的掌握情况为评价指标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与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及日常护理常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管理应用到神经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不仅有利于降低神经内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神经内科患者的救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治疗的满意度及依从性,亦对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及技能有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马飞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