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调配中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调查与分析

祝未名

关键词:中药调配, 临床疗效,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调配中与临床疗效有关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选取近期在临海市中医院药剂科中因中药调配而导致临床治疗效果受到影响的病历60例,并根据病历情况从处方应付、调配剂量及药物质量和炮制方法等发面进行因素分析.结果:在中药的调配过程中,中药剂量的调配对临床治疗效果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处方应付、药物质量及炮制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临床疗效.结论:在临床用药的过程中,调配人员应该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以配置出高调配质量、高质量及适宜剂量的药物,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循证护理带教在骨伤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对循证护理带教在骨伤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舟山市中医骨伤联合医院骨伤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接收的实习护士40名,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学生带教过程中,对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传统的带教方法;对观察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在为实习护士开展一个月的带教之后,对两组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自身满意度、专业操作水平等开展考核.结果:观察组学生的基础知识考核优良率、及专业知识操作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学生的带教方法满意度分别为95.0%、75.0%,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开展骨伤科临床教学过程中,采用循证护理的带教方式,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优良率、操作技能及满意度.

    作者:朱文儿;陈燚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再入院的影响因素与治疗策略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原因,寻找相关影响因素,并探究有效的治疗策略.方法:选取于2012年11月~2015年11月浙江省舟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针对患者疾病复发因素的生活事件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单因素或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并根据评定情况随机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78例,实施抗精神病药物开放治疗;干预组82例,实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比较分析相关疗效.结果:性别、DUP及负性生活事件是高危因素(P<0.05),患者受教育程度及服药依从性是保护性因素(P<0.05),干预组患者的平均复发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社会支持及负性生活事件是其复发与否的关键因素,临床上可通过合理的干预有效降低复发再入院率.

    作者:蔡梦燕;陈勇华;王旭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针灸医学发展的几点思考

    随着中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针灸医学获得了快速发展,针灸日益受到国际认可,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接受针灸治疗,并研究针灸,这是针灸医学的骄傲,但同时也给针灸医学的发展带来挑战.在针灸国际化进程中,我们逐渐发现了一些问题,文章就此进行探讨,旨在促进针灸医学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许如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与干预措施

    目的:探究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与干预措施.方法:以丽水市人民医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180例高危妊娠患者进行研究,对这些患者分别分发护理需求问卷表.在分发之前向大家讲解护理需求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当场分发当场收回.并将这些患者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与护理质量,并对所有患者的护理需求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分析发现所有患者产前需求中对胎儿状况的需求量大,其次为孕妇状况、高危妊娠相关知识等.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较对照组有了明显的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5.4%,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4%.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情况制定针对性强、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心理状态.

    作者:张彩霞;郭学齐;兰晓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基层医院检验质量控制难点分析与对策

    今年来基层医院的检验科不论在硬件设备上,还是检验新技术上都得到大力发展.但是由于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容易导致各地的检验技术、设备等的层次不齐.文章将就近年来基层医院检验科容易发生的质量控制难点问题进行简要的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建议与对策以期提高基层医院检验质量.

    作者:王文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院前急救中的潜在风险因素分析与防范管理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中的潜在风险因素,提出相关的防范建议,以提高院前急救安全.方法:收集嵊州中医院近年来急救中心出车救治的12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并分析出车救治患者的成功率;对医院的随车医生、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结果:出车救治成功率为93.9%,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1%;影响院前急救院方风险因素主要有出车医务人员,呼叫方主要风险因素为病情或地址等传达模糊,其他因素为环境因素和交通因素.结论:应针对影响院前急救的风险因素制定防范措施,合理分配院前急救小组人员,加强管理,提高院前急救质量.

    作者:商霞芳;朱妮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脑血管病三级预防的基层现状与建议措施

    目的:对脑血管病三级预防的基层现状进行分析,探讨科学、高效的预防措施.方法:新昌县人民医院自2014年5月开始实施脑血管病三级预防,实施前后各随机选取160例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实施预防措施前后及时就诊状况、好转率及疾病转归情况.结果:实施预防措施后,及时就诊率和好转率较之前明显提高(P<0.05),患者进展型脑梗死明显降低(P<0.05).结论:做好脑血管病的三级预防,能够有效提高及时就诊率和好转率,对于改善和消除脑血管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俞雯雯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肾内科患者院内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与管理对策

    目的:探讨肾内科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研究针对性的院感防控管理对策,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年6月~2014年6月肾内科35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和引起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建议.结果:350例临床资料中有38例发生院内感染,发生率10.85%;引起感染的病原菌主要包括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感染部位主要包括呼吸道、肺、泌尿道;与院内感染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年龄(60岁以上)、住院时间(超过1个月)、患有基础疾病等.结论:规范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和监管制度,加强医务人员感染防控意识和相关技能培训,对于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沈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医院感染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探讨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与管理的现状,探讨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方法,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方法:强化责任意识、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加强手卫生及职业防护管理、加强医疗废弃物和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对医院感染管理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提出针对性控制措施以指导实施.结果:医务人员提高了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各项管理措施与制度得到落实和实施,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以周、月感染管理为基础,可使感染管理计划得到落实与实施,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了医疗安全.

    作者:金玉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依从性分析与对策

    目的: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依从性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提高患者依从性的对策.方法:以台州市立医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8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依从性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完全依从93例,占51.67%;基本依从78例,占43.33%;不依从9例,占5.00%.恶性肿瘤化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包括担心药物毒物作用较大难以接受、无支持系统、化疗效果不明显等,分别占70.56%、58.33%和49.44%.结论:增强医患关系、减少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创造有力的支持系统、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是提高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依从性的重要因素,应逐步改善护理流程,实施“以人为本”的整体化护理,以提高患者化疗的依从性.

    作者:周健;李伯友;金晓燕;蔡军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阶段化健康教育在沁尿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究阶段华健康教育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恩泽医疗集团台州医院自2014年5月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实施阶段化健康教育,以2014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120例手术患者作为实验组.选择2013年5月~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实施阶段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对于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董法琴;毛玲红;朱玲凤;黄卫平;卢里里;沈菊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基于新生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临床分析与防范措施

    目的:回顾新生儿科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及特点,探讨相关防范措施,以确保患儿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苍南县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5年间新生儿科的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不良事件的类型、次数及比例.结果:不能规范执行医嘱为主要原因,占30%;其次为输液、操作不规范,分别占24%和20%.结论:分析新生儿科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旨在探讨相关防范措施,以确保新生儿的安全,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倪松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警示标识在心胸外科管道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警示性标识在心胸外科管道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浙江省瑞安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未实施管道警示标识管理的临床资料280例,同时收集2013年5月~2014年5月实施管道警示标识管理后的临床资料280例,两者进行护理投诉率、护理缺陷、护理潜在隐患及患者满意度等比较.结果:实施管道警示标识管理后,护理投诉率、护理缺陷、护理潜在隐患较前均有所下降,患者满意度较前有所提高.结论:在心胸外科实施管道安全管理,能减少护理工作的潜在安全隐患,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戴晓微;潘海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乳腺癌围术期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的作用

    目的:讨论乳腺癌围术期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6月期间常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患者130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原发性乳腺癌可进行手术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观察组患者行围术期中西医结合单病种临床管理模式,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围术期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费用、手术情况及临床路径变异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临床路径变异16例,未发生中途退出患者.观察组检查费、治疗费、中成药费及日平均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患者麻醉相关并发症、手术相关并发症虽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1例非计划转入ICU,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等候天数及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应用于乳腺癌围术期患者中西医结合单病种管理可有效降低患者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进一步提高医院服务质量.

    作者:汪瑛;叶丽萍;陈慧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骨科患者健康教育中,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骨科收治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健康教育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更熟练的掌握各类疾病相关知识及技能,对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王盛涛;周慧宁;傅波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流程管理在精神科保护性约束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流程管理在精神科保护性约束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精神科住院并实施保护性约束管理的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保护性约束,观察组患者在进行保护性约束管理中采用流程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科保护性约束管理中采用流程管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以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金兰珍;童丽琴;施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PBL教学法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绍兴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于2014年9月~2015年10月接受带教的60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呼吸内科常规教学法带教,观察组在实施呼吸内科常规教学法的基础上,对护理实习生实施PBL教学法带教管理.以两组实习生在呼吸内科实习期间护理操作不规范事件发生率、护理操作掌握情况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等作为评价指标对两组护理实习生实习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经过不同教学法对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管理,观察组护理实习生护理操作不规范事件发生率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实习生对呼吸内科疾病的认知及日常护理常识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患者与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BL教学法应用到呼吸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虽然很大程度的增加呼吸内科护理实习生的带教任务量,但是有利于提高呼吸内科护理实习护理知识及操作技能的能力,为护理实习生今后步人呼吸内科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夯实的基础,并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增添保障,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依从性.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沟通技巧在普外科人文关怀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通过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护理,突出沟通技巧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方法:收集浙江医院普外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未进行人文关怀护理的临床资料120例,总结分析人文关怀护理的重要性,同时,收集2014年6月~2015年6月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后的临床资料120例,比较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投诉率,并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结果: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前明显提高,投诉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普外科进行人文关怀护理工作,注重沟通技巧,能增进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投诉率,对于普外科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菁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细节管理在肝病科护士职业暴露风险防控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肝病科护士职业暴露风险防控中的应用效果,保证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方法:结合细节管理与风险管理,降低肝病科护士职业暴露风险.加强重点环节的质控,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风险教育,健全细节管理制度,严格操作规程.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及护理人员对职业风险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结果:将细节管理运用到科室职业风险控制中后,职业暴露风险发生率为7.69%,显著低于实施前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前护理人员主要职业暴露风险为血液排泄物污染、针刺伤及物理化学因素;丽实施后,主要暴露风险为针刺伤.实施后科室护理人员对职业风险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细节管理运用到肝病科护士职业暴露风险的防控中,有利于完善职业防护的管理,减少了护士职业暴露的发生,确保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作者:张文娣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7月鄞州区第二医院收治的10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疾病认知状况、护理依从率和负面情绪状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疾病认知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认知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率达到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抑郁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认知状况及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率.

    作者:傅晴飞;王荣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