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依从性分析与对策

周健;李伯友;金晓燕;蔡军波

关键词:恶性肿瘤, 化疗, 依从性
摘要:目的: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依从性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提高患者依从性的对策.方法:以台州市立医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8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依从性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完全依从93例,占51.67%;基本依从78例,占43.33%;不依从9例,占5.00%.恶性肿瘤化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包括担心药物毒物作用较大难以接受、无支持系统、化疗效果不明显等,分别占70.56%、58.33%和49.44%.结论:增强医患关系、减少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创造有力的支持系统、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是提高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依从性的重要因素,应逐步改善护理流程,实施“以人为本”的整体化护理,以提高患者化疗的依从性.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室实施医院感染控制规范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室实施医院感染控制规范的措施和成效,提高医院的感染管理水平.方法:选取2015年1~6月在浙江省中医院进行手术的120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医院感染控制规范管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感染率、护理质量及患者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安全、手术室管理、表格填写及病房护理等护理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手术室实施医院感染控制规范效果明显,可明显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对医院感染控制规范的满意度.

    作者:黄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实施三级护理查房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三级护理查房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入住宁海县妇幼保健院产科的12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3例在护理风险管理中采用传统护理查房模式,观察组63例患者在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三级护理查房模式,观察并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士专科知识及护理质量评估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开展三级护理查房模式,有利于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可提高产科整体护理质量,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作者:冯玉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手术室清洁消毒隔离护理工作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探讨手术室清洁消毒隔离护理工作在防控手术室医院感染中的的重要作用.方法:学习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手术室清洁消毒隔离护理管理措施,记录归纳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手术室实施清洁消毒隔离护理管理措施以来,手术室院内感染情况,并进行合理化手术室实施清洁消毒隔离措施的关键因素.结果:经过对手术室的医护人员无菌操作技能培训、宣教强化手术室的清洁消毒、隔离护理措施,增强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手术室的手术安全性,并且降低了手术室院内感染率.结论:强化手术室清洁消毒隔离护理工作的科学管理,可以很大程度降低手术室的院内感染,使患者术后能够更好的康复.

    作者:刘双燕;陈苗苗;陈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脑血管病三级预防的基层现状与建议措施

    目的:对脑血管病三级预防的基层现状进行分析,探讨科学、高效的预防措施.方法:新昌县人民医院自2014年5月开始实施脑血管病三级预防,实施前后各随机选取160例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实施预防措施前后及时就诊状况、好转率及疾病转归情况.结果:实施预防措施后,及时就诊率和好转率较之前明显提高(P<0.05),患者进展型脑梗死明显降低(P<0.05).结论:做好脑血管病的三级预防,能够有效提高及时就诊率和好转率,对于改善和消除脑血管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俞雯雯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程序化护理对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程序化护理对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以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诸暨市中医医院普外科进行腹腔镜手术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程序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程序化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何卓亚;许益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APN排班在消化内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在消化内科优质护理中应用APN排班,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湖州市中心医院自2014年5月在消化内科实施APN排班模式,之前一直采用传统的三班倒轮换制排班.随机选取实施APN排班模式前后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改善情况.结果:实施APN排班后,护理质量明显提高(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消化内科优质护理中采用APN排班模式效果显著,可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吴美鹰;薄丽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在眼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循证护理在眼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7月宁波市眼科医院眼科收治的24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为对照组120例和观察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依从度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眼科临床护理中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皑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阶段化健康教育在沁尿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究阶段华健康教育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恩泽医疗集团台州医院自2014年5月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实施阶段化健康教育,以2014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120例手术患者作为实验组.选择2013年5月~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实施阶段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对于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董法琴;毛玲红;朱玲凤;黄卫平;卢里里;沈菊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床边反交接班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床边反交接班模式在产科病房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以入住宁海县妇幼保健院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60例患者,观察组实施传统交接班模式,对照组实施床边反交接班模式,比较各组护理质量管理效果.结果:床边反交接班组护士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及综合能力考核合格率均显著高于传统交接班组评分(P<0.05),床边反交接班组患者满意度及健康知识知晓率也均显著高于传统交接班组(P<0.05).结论:床边反交接班模式有利于增强护士专业知识水平,进而提升产科整体护理效果,以便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效果的满意度.

    作者:吴贝妮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儿科患者用药不依从的原因分析与干预措施

    目的:分析儿科患者用药不依从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选择舟山市妇幼保健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用药不依从儿科患者132例的病历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对病历资料进行回归性分析,探讨儿科患者用药不依从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132例用药不依从儿科患者中,因用药频率高导致儿科患者用药不依从的有34例,占总数的25.8%;因家长担心治疗药物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导致儿科患者用药不依从的有32例,占总数的24.2%;因担心治疗药物的副作用大导致儿科患者用药不依从的有30例,占总数的22.7%;因药学监护不到位,引起儿科患者自行减少药量或停止用药导致用药不依从的有19例,占总数的14.4%;因儿科患者对治疗药物的耐受性差而停止用药导致用药不依从的有15例,占总数的11.4%;因其他原因导致儿科患者用药不依从的有2例,占总数的1.5%.结论:影响儿科患者用药不依从的原因较多,儿科应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药学监护,同时需要加强对患儿家长的用药教育,才能有效提高儿科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作者:顾海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超声危急值报告对提高医疗安全的作用

    目的:探究超声危急值报告的有效管理方式及其在临床医疗安全中的作用.方法:对近几年来在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建立了超声危急值报告的168名患者资料和未进行超声危急值报告建立的155名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不同报告方式及报告建立与否对患者的干预成功率和医患纠纷率等影响情况.结果:电子病历信息和电话通知平台共同使用是较为安全可靠的报告管理方式,且在建立了超声危急值报告后,患着的干预成功率显著提高,医患纠纷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有效的超声危急值报告的建立和管理,可显著降低医患纠纷,此项技术有利于医疗事业的发展.

    作者:王戏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临床路径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浙江省新昌县人民医院收治102例妇科恶肿瘤患者,按其入院治疗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采用传统健康教育;临床路径组51例,采用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满意度、住院时间等.结果:临床路径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满意度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临床路径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健康教育之中,可有效提升患者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满意度,全面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对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也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朱卫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口头宣传、文字宣传、大众宣传等多种方式,对肺结核患者、普通民众、医务人员等不同人群进行关于结核病防治的健康教育.结果:普通民众对结核病防治意识明显提高,可疑就诊率逐年上升.结核病患者依从性增强,主动配合治疗.医务人员关于结核病的知识水平提高.政府对结核病控制更加重视.结论:全面、科学地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是防治结核病的重要有效手段.

    作者:卢剑英;李冶刚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传统护理模式与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在产褥期的应用

    目的:比较传统护理与临床路径护理在正常产褥期的应用效果,为探寻更好的护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将产科一区2014年11月~2015年5月收治的320例产褥期的初产妇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60例实施传统护理措施,观察组160例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措施.以两组产妇住院期间护理效果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产妇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为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临床路径护理用于产科产褥期的产妇护理,可降低产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缩短产妇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的满意度和依从性.

    作者:宋勤奋;金春盆;赵利;郑淑芳;傅华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与干预措施

    目的:探究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与干预措施.方法:以丽水市人民医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180例高危妊娠患者进行研究,对这些患者分别分发护理需求问卷表.在分发之前向大家讲解护理需求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当场分发当场收回.并将这些患者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与护理质量,并对所有患者的护理需求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分析发现所有患者产前需求中对胎儿状况的需求量大,其次为孕妇状况、高危妊娠相关知识等.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较对照组有了明显的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5.4%,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4%.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情况制定针对性强、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心理状态.

    作者:张彩霞;郭学齐;兰晓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院前急救中的潜在风险因素分析与防范管理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中的潜在风险因素,提出相关的防范建议,以提高院前急救安全.方法:收集嵊州中医院近年来急救中心出车救治的12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并分析出车救治患者的成功率;对医院的随车医生、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结果:出车救治成功率为93.9%,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1%;影响院前急救院方风险因素主要有出车医务人员,呼叫方主要风险因素为病情或地址等传达模糊,其他因素为环境因素和交通因素.结论:应针对影响院前急救的风险因素制定防范措施,合理分配院前急救小组人员,加强管理,提高院前急救质量.

    作者:商霞芳;朱妮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对母婴分离产妇及其家属应用健康教育新模式的效果

    目的:探讨对母婴分离产妇及其家属应用健康教育新模式的效果.方法:以2014年入住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妇幼保健院的11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施健康教育方式的不同,分为实施传统健康教育方式的对照组,实施健康教育新模式的研究组,即实施在产妇及其家属参与下开放性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两组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产后泌乳量及产后纯母乳喂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妇产后泌乳始动率、产妇及其家属对健康知识的知晓优良率、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新模式,可有效增强母婴分离产妇及其家属的健康知识知晓程度,有利于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率,明显增加产妇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杨佩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PBL教学法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绍兴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于2014年9月~2015年10月接受带教的60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呼吸内科常规教学法带教,观察组在实施呼吸内科常规教学法的基础上,对护理实习生实施PBL教学法带教管理.以两组实习生在呼吸内科实习期间护理操作不规范事件发生率、护理操作掌握情况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等作为评价指标对两组护理实习生实习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经过不同教学法对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管理,观察组护理实习生护理操作不规范事件发生率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实习生对呼吸内科疾病的认知及日常护理常识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患者与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BL教学法应用到呼吸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虽然很大程度的增加呼吸内科护理实习生的带教任务量,但是有利于提高呼吸内科护理实习护理知识及操作技能的能力,为护理实习生今后步人呼吸内科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夯实的基础,并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增添保障,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依从性.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舒适护理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就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于2014年1月~2015年5月间就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血液透析的60例老年患者作为对象.将其均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患者全程开展临床舒适护理,对照组30例患者则开展常规护理.就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舒适度、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结果评价其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就舒适度、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各项比较结果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针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中开展舒适护理可以明显患者治疗中的舒适性,增加其对治疗的信心,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余雅云;周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再入院的影响因素与治疗策略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原因,寻找相关影响因素,并探究有效的治疗策略.方法:选取于2012年11月~2015年11月浙江省舟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针对患者疾病复发因素的生活事件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单因素或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并根据评定情况随机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78例,实施抗精神病药物开放治疗;干预组82例,实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比较分析相关疗效.结果:性别、DUP及负性生活事件是高危因素(P<0.05),患者受教育程度及服药依从性是保护性因素(P<0.05),干预组患者的平均复发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社会支持及负性生活事件是其复发与否的关键因素,临床上可通过合理的干预有效降低复发再入院率.

    作者:蔡梦燕;陈勇华;王旭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