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护理在眼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陈皑皑

关键词:循证护理, 白内障, 效果
摘要:目的:循证护理在眼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7月宁波市眼科医院眼科收治的24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为对照组120例和观察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依从度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眼科临床护理中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基层医院骨科医生面临的挑战与建议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不同领域之间相互交流促进了医学技术的发展.骨科工作在临床治疗、患者病症和需求上均发生了很大变化,对骨科医生要求也越来越高,骨科医生在医学技术研发和创新大环境下,只有深入学习,不断加强自身专业技能,才能更好的适应现代骨科医学发展.

    作者:唐策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输液室药物不良反应预防与管理

    目的:对输液室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分析,探究预防管理措施.方法:永嘉县中医医院2013年2~8月输液室收治的1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就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分析.2013年9月~2014年2月输液室制定并实施不良反应预防与管理对策,该期间收治的12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患者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输液室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与管理,制定高效、科学的管理对策,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医疗纠纷的产生.

    作者:周秋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脑血管病三级预防的基层现状与建议措施

    目的:对脑血管病三级预防的基层现状进行分析,探讨科学、高效的预防措施.方法:新昌县人民医院自2014年5月开始实施脑血管病三级预防,实施前后各随机选取160例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实施预防措施前后及时就诊状况、好转率及疾病转归情况.结果:实施预防措施后,及时就诊率和好转率较之前明显提高(P<0.05),患者进展型脑梗死明显降低(P<0.05).结论:做好脑血管病的三级预防,能够有效提高及时就诊率和好转率,对于改善和消除脑血管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俞雯雯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阶段化健康教育在沁尿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究阶段华健康教育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恩泽医疗集团台州医院自2014年5月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实施阶段化健康教育,以2014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120例手术患者作为实验组.选择2013年5月~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实施阶段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对于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董法琴;毛玲红;朱玲凤;黄卫平;卢里里;沈菊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协同护理模式在肾内科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在肾内科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龙泉市人民医院2012年2月~2015年4月行透析治疗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协同护理.结果:观察组Hb、Cr、BUN、TP、ALB等生化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再人院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能进行日常工作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同护理管理可明显减少腹膜透析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邱晓园;蒋良炎;吴峰芬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对母婴分离产妇及其家属应用健康教育新模式的效果

    目的:探讨对母婴分离产妇及其家属应用健康教育新模式的效果.方法:以2014年入住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妇幼保健院的11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施健康教育方式的不同,分为实施传统健康教育方式的对照组,实施健康教育新模式的研究组,即实施在产妇及其家属参与下开放性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两组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产后泌乳量及产后纯母乳喂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妇产后泌乳始动率、产妇及其家属对健康知识的知晓优良率、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新模式,可有效增强母婴分离产妇及其家属的健康知识知晓程度,有利于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率,明显增加产妇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杨佩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沟通技巧在普外科人文关怀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通过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护理,突出沟通技巧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方法:收集浙江医院普外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未进行人文关怀护理的临床资料120例,总结分析人文关怀护理的重要性,同时,收集2014年6月~2015年6月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后的临床资料120例,比较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投诉率,并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结果: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前明显提高,投诉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普外科进行人文关怀护理工作,注重沟通技巧,能增进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投诉率,对于普外科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菁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护患关系信任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护患关系信任度的影响.方法:将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骨科于2014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骨科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医嘱护理,观察组在实施骨科常规医嘱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早期护理管理.以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评价指标,并采用护患关系信度量表评价护患关系信任度,综合分析研究两组护理措施对护患关系信任度的影响.结果:经过不同护理,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在护理满意度及护患信任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观察组采用的护理管理方式不仅有利于降低骨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骨科患者的救治质量,而且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增添保障,提高患者对护理治疗的满意度及信任度,亦对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与护患沟通能力等方面有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周婵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在眼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循证护理在眼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7月宁波市眼科医院眼科收治的24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为对照组120例和观察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依从度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眼科临床护理中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皑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追踪方法学在危重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危重患者护理管理中应用追踪方法的效果.方法:收集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危重病患者308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管理)和观察组(追踪方法学),每组各154例.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士分别为21人和22人,比较两组护士的护理考核成绩,护士对管理方法支持情况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考核中4项分数和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追踪方法学支持的支持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常规管理方法的支持率(68.18%);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3.51%,高于对照组的77.92%(P<0.05).结论:追踪方法学能有效提高护士的临床思维能力,提高整体护理质量,获得患者高度认可.

    作者:郑益娇;叶东花;刘瑶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评估表的研究设计

    目的:研究旨在设计一份适合于我国国情的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评估表,制订出糖尿病居家护理的运作模式,使糖尿病患者得到及时的或者出院后连续性的服务.方法:以奥瑞姆自护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Delphi法,结合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法构建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评估表.结果:通过Delphi法进行专家咨询后制定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评估表,它主要由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健康功能评估、糖尿病居家护理服务项目评估、糖尿病居家护理服务等级评估三部分组成.结论:该表能有效全面地评估居家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态,其所需的居家护理服务项目,根据评估表确定糖尿病患者所需的居家护理服务等级,对不同等级的病人提出套餐式的护理服务.该评估表有助于社区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糖尿病居家护理的出、人案管理.

    作者:余辉;吴鸿珠;贺玲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品管圈在提升体检中心服务水平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升体检中心体检服务水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来长兴县人民医院参加体检的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品管圈活动前后体检中心患者的满意度进行研究.结果:活动前受检者不满意项目主要是健康宣教和体检环境,其中健康宣教不满意人次构成比为30.4%,体检环境不满意人次构成比为25.1%.活动后受检者不满意项目主要集中在体检环境,不满意人次构成比为26.6%,将近占到25%.品管圈活动后体检者在健康宣教、体检环境、体检流程、体检时间、服务态度、专业技术这6个方面满意度都有所提高,并且品管圈实施前后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品管圈在提升体检中心体检服务水平中,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提高了体检者的满意度.

    作者:吴健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带教在骨伤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对循证护理带教在骨伤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舟山市中医骨伤联合医院骨伤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接收的实习护士40名,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学生带教过程中,对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传统的带教方法;对观察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在为实习护士开展一个月的带教之后,对两组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自身满意度、专业操作水平等开展考核.结果:观察组学生的基础知识考核优良率、及专业知识操作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学生的带教方法满意度分别为95.0%、75.0%,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开展骨伤科临床教学过程中,采用循证护理的带教方式,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优良率、操作技能及满意度.

    作者:朱文儿;陈燚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传统护理模式与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在产褥期的应用

    目的:比较传统护理与临床路径护理在正常产褥期的应用效果,为探寻更好的护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将产科一区2014年11月~2015年5月收治的320例产褥期的初产妇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60例实施传统护理措施,观察组160例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措施.以两组产妇住院期间护理效果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产妇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为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临床路径护理用于产科产褥期的产妇护理,可降低产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缩短产妇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的满意度和依从性.

    作者:宋勤奋;金春盆;赵利;郑淑芳;傅华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流程管理在精神科保护性约束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流程管理在精神科保护性约束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精神科住院并实施保护性约束管理的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保护性约束,观察组患者在进行保护性约束管理中采用流程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科保护性约束管理中采用流程管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以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金兰珍;童丽琴;施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PDCA管理在呼吸内科静脉置管患者临床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PDCA管理在呼吸内科静脉置管患者临床管理中应用价值.方法:以在宁波开发区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110例静脉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果:PDCA循环管理能够显著的降低呼吸内科静脉置管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邓雪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PDCA在心血管内科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PDCA在心血管内科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杭州市中医院自2014年5月在对心血管内科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中采用PDCA模式,按照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等实施培训.比较分析实施前后护士对急救相关知识与急救技能的掌握水平.结果:实施之后低年资护士对急救相关知识与急救技能的掌握水平明显高于实施之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中采用PDCA模式效果显著,对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不断总结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对于提高低年资护士理论知识与应急操作技能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石聪颖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诊治思路在慢性胃炎中应用价值

    从辨病与辨证诊断、宏观与微观诊断、中药与西药治疗、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等方面分别论述中西医结合对于慢性胃炎诊治的有效性,肯定中西医结合对于慢性胃炎诊治和优势互补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发挥中西医结合诊治思路在临床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方俊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基层农村孕妇分娩方式的选择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基层农村孕妇的分娩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为更好地开展基层地区孕妇的分娩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在余姚市红十字会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进行待产的农村孕妇中,随机抽取200名进行分娩方式的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归纳,分析影响基层农村孕妇分娩方式的主要因素.结果:200名基层农村孕妇中选择顺产的有170名,选择剖宫产的有30名.农村孕妇分娩方式的选择会受到自身年龄、文化程度的影响,孕妇也会考虑医生建议、产后恢复、母婴健康与害怕疼痛等因素,产前教育对农村孕妇分娩方式的选择影响较大.结论:产前教育对基层农村孕妇分娩方式的选择影响较大,应加强对基层农村孕妇分娩方式选择的指导与知识宣教,提高农村孕产妇与新生儿的生命质量,同时降低农村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比例.

    作者:陈亚群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精细化管理在艾滋病护理从业人员职业防护中的应用

    目的:结合临床经验,探讨和分析精细化管理在艾滋病护理从业人员职业防护中的应用情况,以便指导艾滋病的护理工作.方法:绍兴市立医院自2014年1月起对感染科进行了精细化管理,因此研究选用2013年1月~2014年1月以及2015年1月~2016年1月两个时间段,前者设为对照组,后者设为观察组,并统计分析感染科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艾滋病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情况.结果:在调研期间,对照组护理从业人员共发生职业暴露2次,观察组发生为零,经卡方检验,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在艾滋病护理从业人员的职业防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倪晶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