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卫平
目的:探讨在JCI标准下骨科老年病患院内安全转运的实施措施与成效.方法:采用JCI标准的先进管理理念,总结以往骨科老年病患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护理风险因素,从围转运期的环节人手,由医院管理层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系统的、可持续改进的工作制度及详细流程,进一步加强老年病患的风险管理.结果:建立JCI标准骨科老年病患院内安全转运工作制度及流程后,所有老年转运病患无一例意外事故发生.结论:将JCI标准运用在骨科老年病患院内安全转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其能够进一步防范医疗工作中发生的差错.
作者:曹相鸿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实施医院感染控制规范的措施和成效,提高医院的感染管理水平.方法:选取2015年1~6月在浙江省中医院进行手术的120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医院感染控制规范管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感染率、护理质量及患者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安全、手术室管理、表格填写及病房护理等护理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手术室实施医院感染控制规范效果明显,可明显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对医院感染控制规范的满意度.
作者:黄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口头宣传、文字宣传、大众宣传等多种方式,对肺结核患者、普通民众、医务人员等不同人群进行关于结核病防治的健康教育.结果:普通民众对结核病防治意识明显提高,可疑就诊率逐年上升.结核病患者依从性增强,主动配合治疗.医务人员关于结核病的知识水平提高.政府对结核病控制更加重视.结论:全面、科学地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是防治结核病的重要有效手段.
作者:卢剑英;李冶刚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医护电子病历不一致的原因,寻求相关对策,以减少不一致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每月定期对台州恩泽医疗集团台州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医护电子病历进行抽查,整理2014年6月~2015年5月神经外科100份电子病历中医护记录不一致情况和出现的频率,对医护记录不一致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医护电子病历不一致的原因各异,主要有病历记录不清、医护间缺少沟通、医护双方业务技能欠缺等.结论:提高医护双方的业务技能,加强医护沟通,可以减少或避免电子病历记录不一致情况的发生.
作者:杨关滋;王晓培;张彩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从辨病与辨证诊断、宏观与微观诊断、中药与西药治疗、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等方面分别论述中西医结合对于慢性胃炎诊治的有效性,肯定中西医结合对于慢性胃炎诊治和优势互补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发挥中西医结合诊治思路在临床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方俊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骨科患者健康教育中,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骨科收治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健康教育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更熟练的掌握各类疾病相关知识及技能,对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王盛涛;周慧宁;傅波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口腔科种植手术院内感染的控制管理措施,以保证临床医疗安全.方法:以2014~2015年在安吉县中医院口腔科接受口腔种植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4年的50例设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干预;2015年的50例设为观察组,观察组在常规手术干预的基础上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对比两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口腔种植手术院内感染的控制,可以明显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翟晓存;毛良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骨科患者健康教育的有效性进行调查与分析,探讨健康教育对于骨科患者的治疗辅助作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1000例骨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效性及满意度的调查.结果:与骨科健康教育相关的健康知识完全掌握者为200例,与骨科健康教育相关的健康技能完全掌握者分别为250例,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均完全掌握的患者为100例;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率20.0%~40.0%.结论: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健康教育对于骨科患者的影响程度不大,普及性也并不高,患者的满意率也较低.因此,需要寻求更加适合实际情况的宣传途径来给予骨科患者健康教育,来更好的改善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作者:梁芳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与控制效果,以保证患者安全,提高科室整体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马站中心卫生院呼吸内科130例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总结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将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实施医院感染预防措施,比较实施前后呼吸内科医院感染发生率、患者对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知晓率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后,呼吸内科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从10%下降到2.5%(P<0.05);观察组对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掌握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对医务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控制管理是一个过程管理,需对各个环节进行合理和规范管理,加强对医护人员预防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监督医务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各项操作,减少感染传播途径,确保患者安全.
作者:许衡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不同领域之间相互交流促进了医学技术的发展.骨科工作在临床治疗、患者病症和需求上均发生了很大变化,对骨科医生要求也越来越高,骨科医生在医学技术研发和创新大环境下,只有深入学习,不断加强自身专业技能,才能更好的适应现代骨科医学发展.
作者:唐策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调查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情况,分析其对社区护理的需求,制定社区护理方案,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社区护理服务.方法:随机选取武汉市3个社区的120名老年人,每个社区各40人,结合老年人群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和3个社区老年人生活水平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和老年人对社区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不同社区的老年人生活质量各异,对社区护理需求各异,其中以社区老年人患慢性病、中风、偏瘫等肢体活动不便者对社区护理需求较高.结论:影响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主要有经济状况、身体健康状况和对社区护理的认知等,应研究符合社区老年人的社区护理方案,宣传社区护理相关知识,提高社区护理服务质量,为更多的社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詹汉丽;曾庆霞;柏晓英;刘佩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药调配中与临床疗效有关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选取近期在临海市中医院药剂科中因中药调配而导致临床治疗效果受到影响的病历60例,并根据病历情况从处方应付、调配剂量及药物质量和炮制方法等发面进行因素分析.结果:在中药的调配过程中,中药剂量的调配对临床治疗效果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处方应付、药物质量及炮制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临床疗效.结论:在临床用药的过程中,调配人员应该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以配置出高调配质量、高质量及适宜剂量的药物,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
作者:祝未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原因,寻找相关影响因素,并探究有效的治疗策略.方法:选取于2012年11月~2015年11月浙江省舟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针对患者疾病复发因素的生活事件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单因素或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并根据评定情况随机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78例,实施抗精神病药物开放治疗;干预组82例,实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比较分析相关疗效.结果:性别、DUP及负性生活事件是高危因素(P<0.05),患者受教育程度及服药依从性是保护性因素(P<0.05),干预组患者的平均复发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社会支持及负性生活事件是其复发与否的关键因素,临床上可通过合理的干预有效降低复发再入院率.
作者:蔡梦燕;陈勇华;王旭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于2014年9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医嘱护理,观察组在实施神经内科常规医嘱护理的基础上,对护理人员实施责任制护理管理.以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患者与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及日常护理操作的掌握情况为评价指标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与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及日常护理常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管理应用到神经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不仅有利于降低神经内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神经内科患者的救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治疗的满意度及依从性,亦对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及技能有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马飞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麻醉医生术前访视对手术安全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浙江省舟山医院普外科、妇产科、骨科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流程,观察组除常规术前流程外,由麻醉医生制定术前访视内容并进行实施.以两组患者心理承受能力、与麻醉医生配合满意度、患者对麻醉医师的满意度、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作为观察指标,比较分析麻醉医生术前访视对手术安全中的作用.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承受能力、与麻醉医生配合满意度、对麻醉医生的满意度和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把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普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中,能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并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降低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终提高对普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杨平山;王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小包装中药饮片在基层医院使用的可行性.方法:结合各医院小包装中药饮片使用情况,分析小包装中药饮片临床使用的优缺点.结果:小包装中药饮片有利于稳定饮片剂量、方便储存、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中药饮片规范化,同时,小包装中药饮片的推广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质量鉴定困难、增加成本、污染环境等问题.结论:小包装中药饮片的临床使用是大势所趋,但仍存在很多不足,其在基层医院的使用需要结合医院自身条件,不宜盲目推广.
作者:蔡玉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循证护理带教在骨伤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舟山市中医骨伤联合医院骨伤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接收的实习护士40名,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学生带教过程中,对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传统的带教方法;对观察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在为实习护士开展一个月的带教之后,对两组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自身满意度、专业操作水平等开展考核.结果:观察组学生的基础知识考核优良率、及专业知识操作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学生的带教方法满意度分别为95.0%、75.0%,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开展骨伤科临床教学过程中,采用循证护理的带教方式,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优良率、操作技能及满意度.
作者:朱文儿;陈燚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阶段华健康教育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恩泽医疗集团台州医院自2014年5月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实施阶段化健康教育,以2014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120例手术患者作为实验组.选择2013年5月~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实施阶段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对于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董法琴;毛玲红;朱玲凤;黄卫平;卢里里;沈菊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程序化护理对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以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诸暨市中医医院普外科进行腹腔镜手术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程序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程序化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何卓亚;许益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超声危急值报告的有效管理方式及其在临床医疗安全中的作用.方法:对近几年来在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建立了超声危急值报告的168名患者资料和未进行超声危急值报告建立的155名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不同报告方式及报告建立与否对患者的干预成功率和医患纠纷率等影响情况.结果:电子病历信息和电话通知平台共同使用是较为安全可靠的报告管理方式,且在建立了超声危急值报告后,患着的干预成功率显著提高,医患纠纷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有效的超声危急值报告的建立和管理,可显著降低医患纠纷,此项技术有利于医疗事业的发展.
作者:王戏丹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