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外科医护记录不一致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杨关滋;王晓培;张彩霞

关键词:神经外科, 医护记录, 不一致分析, 对策建议
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医护电子病历不一致的原因,寻求相关对策,以减少不一致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每月定期对台州恩泽医疗集团台州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医护电子病历进行抽查,整理2014年6月~2015年5月神经外科100份电子病历中医护记录不一致情况和出现的频率,对医护记录不一致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医护电子病历不一致的原因各异,主要有病历记录不清、医护间缺少沟通、医护双方业务技能欠缺等.结论:提高医护双方的业务技能,加强医护沟通,可以减少或避免电子病历记录不一致情况的发生.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室实施医院感染控制规范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室实施医院感染控制规范的措施和成效,提高医院的感染管理水平.方法:选取2015年1~6月在浙江省中医院进行手术的120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医院感染控制规范管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感染率、护理质量及患者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安全、手术室管理、表格填写及病房护理等护理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手术室实施医院感染控制规范效果明显,可明显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对医院感染控制规范的满意度.

    作者:黄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基层医院骨科医生面临的挑战与建议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不同领域之间相互交流促进了医学技术的发展.骨科工作在临床治疗、患者病症和需求上均发生了很大变化,对骨科医生要求也越来越高,骨科医生在医学技术研发和创新大环境下,只有深入学习,不断加强自身专业技能,才能更好的适应现代骨科医学发展.

    作者:唐策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急危重症患者误吸风险的早期判断与风险防范管理

    目的:探讨急危重症患者误吸风险的早期判断及风险防范管理措施.方法:对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医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住院的56例急危重症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组为对急危重症患者误吸风险进行早期判断及处理的患者,常规组为常规处理患者,结果:观察组在住院期间发生吸人性肺炎和呼吸衰竭的患者数量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误吸风险早期判断和处理,对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保证患者安全,促进患者恢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淑红;刘巧珍;刘寒芳;许娟;柳艳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儿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儿科病房护理应用中的效果,为更好开展儿科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长兴县人民医院2014年8月~2015年7月在儿科住院部收治的60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院内儿科病房常规基础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比较.结果:试验组的患儿出院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患儿出院时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儿科病房护理应用中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在儿科病房护理效率.

    作者:宋顺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床边反交接班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床边反交接班模式在产科病房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以入住宁海县妇幼保健院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60例患者,观察组实施传统交接班模式,对照组实施床边反交接班模式,比较各组护理质量管理效果.结果:床边反交接班组护士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及综合能力考核合格率均显著高于传统交接班组评分(P<0.05),床边反交接班组患者满意度及健康知识知晓率也均显著高于传统交接班组(P<0.05).结论:床边反交接班模式有利于增强护士专业知识水平,进而提升产科整体护理效果,以便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效果的满意度.

    作者:吴贝妮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在眼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循证护理在眼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7月宁波市眼科医院眼科收治的24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为对照组120例和观察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依从度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眼科临床护理中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皑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临床路径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浙江省新昌县人民医院收治102例妇科恶肿瘤患者,按其入院治疗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采用传统健康教育;临床路径组51例,采用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满意度、住院时间等.结果:临床路径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满意度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临床路径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健康教育之中,可有效提升患者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满意度,全面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对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也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朱卫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骨科患者健康教育的有效性调查与对策

    目的:对骨科患者健康教育的有效性进行调查与分析,探讨健康教育对于骨科患者的治疗辅助作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1000例骨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效性及满意度的调查.结果:与骨科健康教育相关的健康知识完全掌握者为200例,与骨科健康教育相关的健康技能完全掌握者分别为250例,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均完全掌握的患者为100例;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率20.0%~40.0%.结论: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健康教育对于骨科患者的影响程度不大,普及性也并不高,患者的满意率也较低.因此,需要寻求更加适合实际情况的宣传途径来给予骨科患者健康教育,来更好的改善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作者:梁芳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PDCA管理在呼吸内科静脉置管患者临床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PDCA管理在呼吸内科静脉置管患者临床管理中应用价值.方法:以在宁波开发区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110例静脉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果:PDCA循环管理能够显著的降低呼吸内科静脉置管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邓雪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带教在骨伤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对循证护理带教在骨伤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舟山市中医骨伤联合医院骨伤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接收的实习护士40名,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学生带教过程中,对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传统的带教方法;对观察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在为实习护士开展一个月的带教之后,对两组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自身满意度、专业操作水平等开展考核.结果:观察组学生的基础知识考核优良率、及专业知识操作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学生的带教方法满意度分别为95.0%、75.0%,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开展骨伤科临床教学过程中,采用循证护理的带教方式,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优良率、操作技能及满意度.

    作者:朱文儿;陈燚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药品质量风险管理在医院药房的实践

    目的:探讨对医院药房药品质量实施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提高药品管理质量.方法:以2014、2015两年间台州市博爱医院药房管理资料为对象,针对其药品质量实施风险评估、识别和控制,制定相应的药品质量风险管理方案.采取发放填写问卷的形式对医院的医护人员及患者进行调查,并对其结果予以统计分析.结果:在药房实施药品质量风险管理后,药品安全问题明显减少,两年间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建立和实施药品质量风险管理后,极大减少了药品安全问题,有效提高了医院药房药品的安全使用率.

    作者:李勇;叶红梅;方贺斌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诊治思路在慢性胃炎中应用价值

    从辨病与辨证诊断、宏观与微观诊断、中药与西药治疗、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等方面分别论述中西医结合对于慢性胃炎诊治的有效性,肯定中西医结合对于慢性胃炎诊治和优势互补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发挥中西医结合诊治思路在临床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方俊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与干预措施

    目的:探究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与干预措施.方法:以丽水市人民医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180例高危妊娠患者进行研究,对这些患者分别分发护理需求问卷表.在分发之前向大家讲解护理需求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当场分发当场收回.并将这些患者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与护理质量,并对所有患者的护理需求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分析发现所有患者产前需求中对胎儿状况的需求量大,其次为孕妇状况、高危妊娠相关知识等.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较对照组有了明显的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5.4%,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4%.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情况制定针对性强、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心理状态.

    作者:张彩霞;郭学齐;兰晓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人性化护理管理在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在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于2014年4月~2015年7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60例各类疾病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将人性化护理贯彻于临床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工作的效果(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人员评价度和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有助于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可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急诊治疗的顺利实施.

    作者:张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的效果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手术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并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成立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小组,将2015年1~10月收治的12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小组制定护理路径实施流程,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正常饮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患者术后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结果:临床护理路径实施10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正常饮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适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管理,促进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结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戚红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口腔科种植手术院内感染的控制管理措施

    目的:探讨口腔科种植手术院内感染的控制管理措施,以保证临床医疗安全.方法:以2014~2015年在安吉县中医院口腔科接受口腔种植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4年的50例设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干预;2015年的50例设为观察组,观察组在常规手术干预的基础上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对比两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口腔种植手术院内感染的控制,可以明显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翟晓存;毛良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手术室清洁消毒隔离护理工作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探讨手术室清洁消毒隔离护理工作在防控手术室医院感染中的的重要作用.方法:学习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手术室清洁消毒隔离护理管理措施,记录归纳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手术室实施清洁消毒隔离护理管理措施以来,手术室院内感染情况,并进行合理化手术室实施清洁消毒隔离措施的关键因素.结果:经过对手术室的医护人员无菌操作技能培训、宣教强化手术室的清洁消毒、隔离护理措施,增强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手术室的手术安全性,并且降低了手术室院内感染率.结论:强化手术室清洁消毒隔离护理工作的科学管理,可以很大程度降低手术室的院内感染,使患者术后能够更好的康复.

    作者:刘双燕;陈苗苗;陈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品管圈在提升体检中心服务水平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升体检中心体检服务水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来长兴县人民医院参加体检的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品管圈活动前后体检中心患者的满意度进行研究.结果:活动前受检者不满意项目主要是健康宣教和体检环境,其中健康宣教不满意人次构成比为30.4%,体检环境不满意人次构成比为25.1%.活动后受检者不满意项目主要集中在体检环境,不满意人次构成比为26.6%,将近占到25%.品管圈活动后体检者在健康宣教、体检环境、体检流程、体检时间、服务态度、专业技术这6个方面满意度都有所提高,并且品管圈实施前后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品管圈在提升体检中心体检服务水平中,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提高了体检者的满意度.

    作者:吴健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医院感染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探讨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与管理的现状,探讨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方法,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方法:强化责任意识、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加强手卫生及职业防护管理、加强医疗废弃物和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对医院感染管理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提出针对性控制措施以指导实施.结果:医务人员提高了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各项管理措施与制度得到落实和实施,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以周、月感染管理为基础,可使感染管理计划得到落实与实施,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了医疗安全.

    作者:金玉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麻醉医生术前访视对手术安全的作用

    目的:探讨麻醉医生术前访视对手术安全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浙江省舟山医院普外科、妇产科、骨科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流程,观察组除常规术前流程外,由麻醉医生制定术前访视内容并进行实施.以两组患者心理承受能力、与麻醉医生配合满意度、患者对麻醉医师的满意度、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作为观察指标,比较分析麻醉医生术前访视对手术安全中的作用.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承受能力、与麻醉医生配合满意度、对麻醉医生的满意度和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把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普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中,能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并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降低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终提高对普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杨平山;王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