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玉英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口头宣传、文字宣传、大众宣传等多种方式,对肺结核患者、普通民众、医务人员等不同人群进行关于结核病防治的健康教育.结果:普通民众对结核病防治意识明显提高,可疑就诊率逐年上升.结核病患者依从性增强,主动配合治疗.医务人员关于结核病的知识水平提高.政府对结核病控制更加重视.结论:全面、科学地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是防治结核病的重要有效手段.
作者:卢剑英;李冶刚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流程管理在精神科保护性约束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精神科住院并实施保护性约束管理的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保护性约束,观察组患者在进行保护性约束管理中采用流程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科保护性约束管理中采用流程管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以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金兰珍;童丽琴;施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阶段华健康教育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恩泽医疗集团台州医院自2014年5月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实施阶段化健康教育,以2014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120例手术患者作为实验组.选择2013年5月~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实施阶段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对于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董法琴;毛玲红;朱玲凤;黄卫平;卢里里;沈菊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析采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管理对青年乳腺癌患者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护理作借鉴.方法:前瞻性选取杭州市肿瘤医院肿瘤科2014年11月~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青年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将其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患者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并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和生活质量状况.结果:观察组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青年乳腺癌患者采用早期综合性护理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降低患者抑郁发生率,还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金吉吉;华青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文章以湖北省十堰市中医医院为例,简要介绍了其开展青年讲堂活动的基本情况,并探讨了其取得的成绩,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做好青年讲堂工作的对策和建议,更好促进医院青年人才的优秀成长.
作者:夏启芝;李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对医院药房药品质量实施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提高药品管理质量.方法:以2014、2015两年间台州市博爱医院药房管理资料为对象,针对其药品质量实施风险评估、识别和控制,制定相应的药品质量风险管理方案.采取发放填写问卷的形式对医院的医护人员及患者进行调查,并对其结果予以统计分析.结果:在药房实施药品质量风险管理后,药品安全问题明显减少,两年间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建立和实施药品质量风险管理后,极大减少了药品安全问题,有效提高了医院药房药品的安全使用率.
作者:李勇;叶红梅;方贺斌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诊患者安全转运影响因素及其安全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浙江医院收治的急诊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使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转运结果;结果:在两组患者的转运结果方面,研究组患者的转运并发症以及护患纠纷发生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析急诊患者安全转运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予以针对性护理,有利于改善转运质量,为患者的后续治疗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戚筱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探讨影响检验分析前质量管理的因素,加强检验分析前质量管理,提高临床检验质量.检验分析前质量管理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前提,而影响理化检验分析前质控的因素有很多,从患者准备检验标本到检验医师进行标本采集、送检及标本的预处理等,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都可能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应当不断提高检验人员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加强与临床相关科室的联系和沟通,不断完善临床检验分析前质量管理措施,努力提高检验质量.
作者:陈海芬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危重症患者误吸风险的早期判断及风险防范管理措施.方法:对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医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住院的56例急危重症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组为对急危重症患者误吸风险进行早期判断及处理的患者,常规组为常规处理患者,结果:观察组在住院期间发生吸人性肺炎和呼吸衰竭的患者数量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误吸风险早期判断和处理,对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保证患者安全,促进患者恢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淑红;刘巧珍;刘寒芳;许娟;柳艳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讨论乳腺癌围术期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6月期间常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患者130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原发性乳腺癌可进行手术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观察组患者行围术期中西医结合单病种临床管理模式,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围术期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费用、手术情况及临床路径变异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临床路径变异16例,未发生中途退出患者.观察组检查费、治疗费、中成药费及日平均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患者麻醉相关并发症、手术相关并发症虽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1例非计划转入ICU,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等候天数及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应用于乳腺癌围术期患者中西医结合单病种管理可有效降低患者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进一步提高医院服务质量.
作者:汪瑛;叶丽萍;陈慧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导致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并探讨其解决对策,提高临床检验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市中心血站120例误差血液检验标本,查找、总结其误差原因,并针对性提出解决方案.结果:经分析出现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因素主要包括献血者自身因素、血液标本采集因素、血液标本送检因素及检验过程因素四大类.结论:血站出现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当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对策,避免或减少误差的发生.
作者:王微琴;陈乐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实施医院感染控制规范的措施和成效,提高医院的感染管理水平.方法:选取2015年1~6月在浙江省中医院进行手术的120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医院感染控制规范管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感染率、护理质量及患者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安全、手术室管理、表格填写及病房护理等护理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手术室实施医院感染控制规范效果明显,可明显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对医院感染控制规范的满意度.
作者:黄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原因,寻找相关影响因素,并探究有效的治疗策略.方法:选取于2012年11月~2015年11月浙江省舟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针对患者疾病复发因素的生活事件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单因素或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并根据评定情况随机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78例,实施抗精神病药物开放治疗;干预组82例,实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比较分析相关疗效.结果:性别、DUP及负性生活事件是高危因素(P<0.05),患者受教育程度及服药依从性是保护性因素(P<0.05),干预组患者的平均复发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社会支持及负性生活事件是其复发与否的关键因素,临床上可通过合理的干预有效降低复发再入院率.
作者:蔡梦燕;陈勇华;王旭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于2014年9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医嘱护理,观察组在实施神经内科常规医嘱护理的基础上,对护理人员实施责任制护理管理.以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患者与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及日常护理操作的掌握情况为评价指标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与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及日常护理常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管理应用到神经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不仅有利于降低神经内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神经内科患者的救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治疗的满意度及依从性,亦对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及技能有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马飞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结合临床经验,探讨和分析精细化管理在艾滋病护理从业人员职业防护中的应用情况,以便指导艾滋病的护理工作.方法:绍兴市立医院自2014年1月起对感染科进行了精细化管理,因此研究选用2013年1月~2014年1月以及2015年1月~2016年1月两个时间段,前者设为对照组,后者设为观察组,并统计分析感染科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艾滋病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情况.结果:在调研期间,对照组护理从业人员共发生职业暴露2次,观察组发生为零,经卡方检验,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在艾滋病护理从业人员的职业防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倪晶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7月鄞州区第二医院收治的10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疾病认知状况、护理依从率和负面情绪状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疾病认知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认知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率达到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抑郁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认知状况及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率.
作者:傅晴飞;王荣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危重患者护理管理中应用追踪方法的效果.方法:收集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危重病患者308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管理)和观察组(追踪方法学),每组各154例.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士分别为21人和22人,比较两组护士的护理考核成绩,护士对管理方法支持情况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考核中4项分数和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追踪方法学支持的支持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常规管理方法的支持率(68.18%);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3.51%,高于对照组的77.92%(P<0.05).结论:追踪方法学能有效提高护士的临床思维能力,提高整体护理质量,获得患者高度认可.
作者:郑益娇;叶东花;刘瑶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不同领域之间相互交流促进了医学技术的发展.骨科工作在临床治疗、患者病症和需求上均发生了很大变化,对骨科医生要求也越来越高,骨科医生在医学技术研发和创新大环境下,只有深入学习,不断加强自身专业技能,才能更好的适应现代骨科医学发展.
作者:唐策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今年来基层医院的检验科不论在硬件设备上,还是检验新技术上都得到大力发展.但是由于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容易导致各地的检验技术、设备等的层次不齐.文章将就近年来基层医院检验科容易发生的质量控制难点问题进行简要的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建议与对策以期提高基层医院检验质量.
作者:王文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依从性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提高患者依从性的对策.方法:以台州市立医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8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依从性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完全依从93例,占51.67%;基本依从78例,占43.33%;不依从9例,占5.00%.恶性肿瘤化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包括担心药物毒物作用较大难以接受、无支持系统、化疗效果不明显等,分别占70.56%、58.33%和49.44%.结论:增强医患关系、减少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创造有力的支持系统、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是提高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依从性的重要因素,应逐步改善护理流程,实施“以人为本”的整体化护理,以提高患者化疗的依从性.
作者:周健;李伯友;金晓燕;蔡军波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