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癌围术期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的作用

汪瑛;叶丽萍;陈慧萍

关键词:乳腺癌,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路径, 效果
摘要:目的:讨论乳腺癌围术期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6月期间常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患者130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原发性乳腺癌可进行手术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观察组患者行围术期中西医结合单病种临床管理模式,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围术期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费用、手术情况及临床路径变异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临床路径变异16例,未发生中途退出患者.观察组检查费、治疗费、中成药费及日平均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患者麻醉相关并发症、手术相关并发症虽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1例非计划转入ICU,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等候天数及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应用于乳腺癌围术期患者中西医结合单病种管理可有效降低患者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进一步提高医院服务质量.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7月鄞州区第二医院收治的10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疾病认知状况、护理依从率和负面情绪状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疾病认知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认知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率达到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抑郁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认知状况及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率.

    作者:傅晴飞;王荣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输液室药物不良反应预防与管理

    目的:对输液室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分析,探究预防管理措施.方法:永嘉县中医医院2013年2~8月输液室收治的1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就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分析.2013年9月~2014年2月输液室制定并实施不良反应预防与管理对策,该期间收治的12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患者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输液室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与管理,制定高效、科学的管理对策,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医疗纠纷的产生.

    作者:周秋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对母婴分离产妇及其家属应用健康教育新模式的效果

    目的:探讨对母婴分离产妇及其家属应用健康教育新模式的效果.方法:以2014年入住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妇幼保健院的11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施健康教育方式的不同,分为实施传统健康教育方式的对照组,实施健康教育新模式的研究组,即实施在产妇及其家属参与下开放性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两组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产后泌乳量及产后纯母乳喂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妇产后泌乳始动率、产妇及其家属对健康知识的知晓优良率、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新模式,可有效增强母婴分离产妇及其家属的健康知识知晓程度,有利于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率,明显增加产妇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杨佩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在眼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循证护理在眼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7月宁波市眼科医院眼科收治的24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为对照组120例和观察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依从度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眼科临床护理中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皑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小包装中药饮片在基层医院的使用

    目的:探讨小包装中药饮片在基层医院使用的可行性.方法:结合各医院小包装中药饮片使用情况,分析小包装中药饮片临床使用的优缺点.结果:小包装中药饮片有利于稳定饮片剂量、方便储存、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中药饮片规范化,同时,小包装中药饮片的推广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质量鉴定困难、增加成本、污染环境等问题.结论:小包装中药饮片的临床使用是大势所趋,但仍存在很多不足,其在基层医院的使用需要结合医院自身条件,不宜盲目推广.

    作者:蔡玉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口头宣传、文字宣传、大众宣传等多种方式,对肺结核患者、普通民众、医务人员等不同人群进行关于结核病防治的健康教育.结果:普通民众对结核病防治意识明显提高,可疑就诊率逐年上升.结核病患者依从性增强,主动配合治疗.医务人员关于结核病的知识水平提高.政府对结核病控制更加重视.结论:全面、科学地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是防治结核病的重要有效手段.

    作者:卢剑英;李冶刚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人性化护理管理在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在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于2014年4月~2015年7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60例各类疾病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将人性化护理贯彻于临床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工作的效果(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人员评价度和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有助于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可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急诊治疗的顺利实施.

    作者:张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传统护理模式与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在产褥期的应用

    目的:比较传统护理与临床路径护理在正常产褥期的应用效果,为探寻更好的护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将产科一区2014年11月~2015年5月收治的320例产褥期的初产妇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60例实施传统护理措施,观察组160例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措施.以两组产妇住院期间护理效果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产妇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为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临床路径护理用于产科产褥期的产妇护理,可降低产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缩短产妇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的满意度和依从性.

    作者:宋勤奋;金春盆;赵利;郑淑芳;傅华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取近期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56例,对照组78例接受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78例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干预,从患者的治疗记录中比较寻找影响患者依从性的有关因素,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依从性的变化.结果:患者年龄、文化知识程度等,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接受了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依从性得到显著提高,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指导、饮食指导及服药指导等健康教育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作者:徐灵燕;李丽芬;杜蓉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情景模拟法在内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法在内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到绍兴市中心医院内科参与实习的护生6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护理带教法;观察组30例,采用情景模拟法进行护理带教.对比两组护生的操作技能、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对护理带教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专业知识、沟通交流能力、临床处理能力等方面的评分及对护理带教总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内科护理带教中应用情景模拟法,可提高护生的护理能力及对护理带教满意度.

    作者:孙海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床边反交接班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床边反交接班模式在产科病房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以入住宁海县妇幼保健院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60例患者,观察组实施传统交接班模式,对照组实施床边反交接班模式,比较各组护理质量管理效果.结果:床边反交接班组护士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及综合能力考核合格率均显著高于传统交接班组评分(P<0.05),床边反交接班组患者满意度及健康知识知晓率也均显著高于传统交接班组(P<0.05).结论:床边反交接班模式有利于增强护士专业知识水平,进而提升产科整体护理效果,以便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效果的满意度.

    作者:吴贝妮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急诊患者安全转运影响因素分析与建议

    目的:探讨急诊患者安全转运影响因素及其安全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浙江医院收治的急诊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使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转运结果;结果:在两组患者的转运结果方面,研究组患者的转运并发症以及护患纠纷发生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析急诊患者安全转运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予以针对性护理,有利于改善转运质量,为患者的后续治疗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戚筱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与干预措施

    目的:探究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与干预措施.方法:以丽水市人民医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180例高危妊娠患者进行研究,对这些患者分别分发护理需求问卷表.在分发之前向大家讲解护理需求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当场分发当场收回.并将这些患者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与护理质量,并对所有患者的护理需求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分析发现所有患者产前需求中对胎儿状况的需求量大,其次为孕妇状况、高危妊娠相关知识等.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较对照组有了明显的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5.4%,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4%.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情况制定针对性强、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心理状态.

    作者:张彩霞;郭学齐;兰晓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针灸医学发展的几点思考

    随着中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针灸医学获得了快速发展,针灸日益受到国际认可,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接受针灸治疗,并研究针灸,这是针灸医学的骄傲,但同时也给针灸医学的发展带来挑战.在针灸国际化进程中,我们逐渐发现了一些问题,文章就此进行探讨,旨在促进针灸医学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许如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基层医院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与控制效果,以保证患者安全,提高科室整体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马站中心卫生院呼吸内科130例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总结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将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实施医院感染预防措施,比较实施前后呼吸内科医院感染发生率、患者对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知晓率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后,呼吸内科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从10%下降到2.5%(P<0.05);观察组对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掌握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对医务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控制管理是一个过程管理,需对各个环节进行合理和规范管理,加强对医护人员预防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监督医务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各项操作,减少感染传播途径,确保患者安全.

    作者:许衡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护患关系信任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护患关系信任度的影响.方法:将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骨科于2014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骨科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医嘱护理,观察组在实施骨科常规医嘱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早期护理管理.以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评价指标,并采用护患关系信度量表评价护患关系信任度,综合分析研究两组护理措施对护患关系信任度的影响.结果:经过不同护理,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在护理满意度及护患信任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观察组采用的护理管理方式不仅有利于降低骨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骨科患者的救治质量,而且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增添保障,提高患者对护理治疗的满意度及信任度,亦对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与护患沟通能力等方面有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周婵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肾内科患者院内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与管理对策

    目的:探讨肾内科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研究针对性的院感防控管理对策,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年6月~2014年6月肾内科35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和引起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建议.结果:350例临床资料中有38例发生院内感染,发生率10.85%;引起感染的病原菌主要包括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感染部位主要包括呼吸道、肺、泌尿道;与院内感染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年龄(60岁以上)、住院时间(超过1个月)、患有基础疾病等.结论:规范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和监管制度,加强医务人员感染防控意识和相关技能培训,对于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沈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评估表的研究设计

    目的:研究旨在设计一份适合于我国国情的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评估表,制订出糖尿病居家护理的运作模式,使糖尿病患者得到及时的或者出院后连续性的服务.方法:以奥瑞姆自护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Delphi法,结合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法构建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评估表.结果:通过Delphi法进行专家咨询后制定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评估表,它主要由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健康功能评估、糖尿病居家护理服务项目评估、糖尿病居家护理服务等级评估三部分组成.结论:该表能有效全面地评估居家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态,其所需的居家护理服务项目,根据评估表确定糖尿病患者所需的居家护理服务等级,对不同等级的病人提出套餐式的护理服务.该评估表有助于社区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糖尿病居家护理的出、人案管理.

    作者:余辉;吴鸿珠;贺玲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手术室医疗废物分类管理的现状与建议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的一次性医疗器械或者用品开始逐渐应用于临床之中.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大量出现极大的代替了重复性用品的使用,使得诊疗、护理工作变得更加高效、安全.但是由此也引起了医疗废物的增多,对于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工作逐渐成为医院垃圾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对国内手术室医疗废物分类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找出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制定有效的分类管理措施,将医疗废物分类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给予解决.将手术室医疗废物分类管理的现状进行阐述,提出针对性较强、较为高效的建议.

    作者:曾海鹰;吴蓓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实施三级护理查房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三级护理查房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入住宁海县妇幼保健院产科的12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3例在护理风险管理中采用传统护理查房模式,观察组63例患者在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三级护理查房模式,观察并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士专科知识及护理质量评估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开展三级护理查房模式,有利于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可提高产科整体护理质量,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作者:冯玉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