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内科患者院内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与管理对策

沈英

关键词:院内感染, 防控管理, 监管制度
摘要:目的:探讨肾内科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研究针对性的院感防控管理对策,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年6月~2014年6月肾内科35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和引起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建议.结果:350例临床资料中有38例发生院内感染,发生率10.85%;引起感染的病原菌主要包括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感染部位主要包括呼吸道、肺、泌尿道;与院内感染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年龄(60岁以上)、住院时间(超过1个月)、患有基础疾病等.结论:规范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和监管制度,加强医务人员感染防控意识和相关技能培训,对于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室清洁消毒隔离护理工作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探讨手术室清洁消毒隔离护理工作在防控手术室医院感染中的的重要作用.方法:学习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手术室清洁消毒隔离护理管理措施,记录归纳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手术室实施清洁消毒隔离护理管理措施以来,手术室院内感染情况,并进行合理化手术室实施清洁消毒隔离措施的关键因素.结果:经过对手术室的医护人员无菌操作技能培训、宣教强化手术室的清洁消毒、隔离护理措施,增强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手术室的手术安全性,并且降低了手术室院内感染率.结论:强化手术室清洁消毒隔离护理工作的科学管理,可以很大程度降低手术室的院内感染,使患者术后能够更好的康复.

    作者:刘双燕;陈苗苗;陈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临床路径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浙江省新昌县人民医院收治102例妇科恶肿瘤患者,按其入院治疗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采用传统健康教育;临床路径组51例,采用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满意度、住院时间等.结果:临床路径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满意度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临床路径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健康教育之中,可有效提升患者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满意度,全面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对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也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朱卫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流程管理在精神科保护性约束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流程管理在精神科保护性约束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精神科住院并实施保护性约束管理的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保护性约束,观察组患者在进行保护性约束管理中采用流程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科保护性约束管理中采用流程管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以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金兰珍;童丽琴;施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药品质量风险管理在医院药房的实践

    目的:探讨对医院药房药品质量实施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提高药品管理质量.方法:以2014、2015两年间台州市博爱医院药房管理资料为对象,针对其药品质量实施风险评估、识别和控制,制定相应的药品质量风险管理方案.采取发放填写问卷的形式对医院的医护人员及患者进行调查,并对其结果予以统计分析.结果:在药房实施药品质量风险管理后,药品安全问题明显减少,两年间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建立和实施药品质量风险管理后,极大减少了药品安全问题,有效提高了医院药房药品的安全使用率.

    作者:李勇;叶红梅;方贺斌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骨科患者健康教育的有效性调查与对策

    目的:对骨科患者健康教育的有效性进行调查与分析,探讨健康教育对于骨科患者的治疗辅助作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1000例骨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效性及满意度的调查.结果:与骨科健康教育相关的健康知识完全掌握者为200例,与骨科健康教育相关的健康技能完全掌握者分别为250例,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均完全掌握的患者为100例;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率20.0%~40.0%.结论: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健康教育对于骨科患者的影响程度不大,普及性也并不高,患者的满意率也较低.因此,需要寻求更加适合实际情况的宣传途径来给予骨科患者健康教育,来更好的改善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作者:梁芳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妇产科医生的临床思维培养

    目的:探讨妇产科医生的临床思维培养方式及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12月在临海市妇幼保健院就职的10位妇产科医生为研究对象,且确保该10位医生之前并未接触过临床思维培养.将其均分成两组,每组5位,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经过10个月的临床思维培养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临床思维考核成绩.另对两组治疗的病患中各选取20位评价病患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思维考核成绩和病患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培养妇产科医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能够进一步提高其临床教学及实践质量,且建立良好的职业素养及交流能力,为临床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作者:赵春菊;赵赛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社区护理需求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情况,分析其对社区护理的需求,制定社区护理方案,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社区护理服务.方法:随机选取武汉市3个社区的120名老年人,每个社区各40人,结合老年人群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和3个社区老年人生活水平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和老年人对社区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不同社区的老年人生活质量各异,对社区护理需求各异,其中以社区老年人患慢性病、中风、偏瘫等肢体活动不便者对社区护理需求较高.结论:影响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主要有经济状况、身体健康状况和对社区护理的认知等,应研究符合社区老年人的社区护理方案,宣传社区护理相关知识,提高社区护理服务质量,为更多的社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詹汉丽;曾庆霞;柏晓英;刘佩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早期综合护理管理干预对青年乳腺癌患者抑郁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析采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管理对青年乳腺癌患者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护理作借鉴.方法:前瞻性选取杭州市肿瘤医院肿瘤科2014年11月~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青年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将其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患者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并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和生活质量状况.结果:观察组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青年乳腺癌患者采用早期综合性护理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降低患者抑郁发生率,还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金吉吉;华青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人性化护理管理在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在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于2014年4月~2015年7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60例各类疾病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将人性化护理贯彻于临床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工作的效果(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人员评价度和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有助于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可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急诊治疗的顺利实施.

    作者:张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麻醉医生术前访视对手术安全的作用

    目的:探讨麻醉医生术前访视对手术安全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浙江省舟山医院普外科、妇产科、骨科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流程,观察组除常规术前流程外,由麻醉医生制定术前访视内容并进行实施.以两组患者心理承受能力、与麻醉医生配合满意度、患者对麻醉医师的满意度、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作为观察指标,比较分析麻醉医生术前访视对手术安全中的作用.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承受能力、与麻醉医生配合满意度、对麻醉医生的满意度和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把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普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中,能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并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降低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终提高对普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杨平山;王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对母婴分离产妇及其家属应用健康教育新模式的效果

    目的:探讨对母婴分离产妇及其家属应用健康教育新模式的效果.方法:以2014年入住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妇幼保健院的11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施健康教育方式的不同,分为实施传统健康教育方式的对照组,实施健康教育新模式的研究组,即实施在产妇及其家属参与下开放性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两组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产后泌乳量及产后纯母乳喂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妇产后泌乳始动率、产妇及其家属对健康知识的知晓优良率、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新模式,可有效增强母婴分离产妇及其家属的健康知识知晓程度,有利于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率,明显增加产妇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杨佩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基层医院检验质量控制难点分析与对策

    今年来基层医院的检验科不论在硬件设备上,还是检验新技术上都得到大力发展.但是由于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容易导致各地的检验技术、设备等的层次不齐.文章将就近年来基层医院检验科容易发生的质量控制难点问题进行简要的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建议与对策以期提高基层医院检验质量.

    作者:王文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临床危险因素分析与管理措施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危险因素,并提出管理对策.方法:选取嵊州市人民医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148例接受呼吸机通气的重症监护患者,调查引起VAP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分析VAP患者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结果:性别、是否应用镇静剂或肌松剂不是VAP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年龄≥60岁、机械通气时间>5天、留置胃管和服用抑酸剂等是VAP的独立危险因素.58例VAP患者共检出106株病原菌,其中72株为革兰阴性菌,20株为革兰阳性菌,14株为真菌,致病菌对常用的抗菌药物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但常见革兰阴性菌对万古霉素没有耐药性,常见革兰阳性细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没有耐药性,常见真菌对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没有耐药性.结论:ICU应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增强无菌意识,制定完善的操作流程并严格执行纳入考核系统,对高龄患者加大监护力度,适当减少机械通气、留置胃管时间和抑酸剂的用量,对于确诊为VAP的患者应根据病原菌鉴定及药敏性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作者:叶斌;杨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情景模拟法在内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法在内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到绍兴市中心医院内科参与实习的护生6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护理带教法;观察组30例,采用情景模拟法进行护理带教.对比两组护生的操作技能、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对护理带教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专业知识、沟通交流能力、临床处理能力等方面的评分及对护理带教总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内科护理带教中应用情景模拟法,可提高护生的护理能力及对护理带教满意度.

    作者:孙海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基于新生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临床分析与防范措施

    目的:回顾新生儿科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及特点,探讨相关防范措施,以确保患儿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苍南县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5年间新生儿科的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不良事件的类型、次数及比例.结果:不能规范执行医嘱为主要原因,占30%;其次为输液、操作不规范,分别占24%和20%.结论:分析新生儿科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旨在探讨相关防范措施,以确保新生儿的安全,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倪松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中药调配中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调查与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调配中与临床疗效有关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选取近期在临海市中医院药剂科中因中药调配而导致临床治疗效果受到影响的病历60例,并根据病历情况从处方应付、调配剂量及药物质量和炮制方法等发面进行因素分析.结果:在中药的调配过程中,中药剂量的调配对临床治疗效果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处方应付、药物质量及炮制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临床疗效.结论:在临床用药的过程中,调配人员应该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以配置出高调配质量、高质量及适宜剂量的药物,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

    作者:祝未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基于循证护理的ICU静脉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的措施与成效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护理的重症监护病房(ICU)静脉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的措施,以提高临床ICU静脉高危药品的科学合理安全应用.方法:依据目前循证护理学方法,对当前ICU静脉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措施提出相关存在的问题,并使用相关电子检索软件对当前中英文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再依据检索结果研究制定符合杭州市中医院ICU静脉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的新的科学合理的措施.结果:根据循证护理方法改进ICU静脉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的措施后,改进组在ICU静脉高危药品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比对照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医护人员对静脉高危药品管理使用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方面改进组比对照组明显提高,且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循证护理学改进ICU静脉高危药品警示标示管理措施可减少甚或避免在临床ICU静脉高危药品使用过程中的不良事件的发生,并且增强ICU医护人员对静脉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的认知,提高了ICU医护人员对静脉高危药品管理使用的相关知识及技能.

    作者:陈彦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儿科患者用药不依从的原因分析与干预措施

    目的:分析儿科患者用药不依从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选择舟山市妇幼保健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用药不依从儿科患者132例的病历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对病历资料进行回归性分析,探讨儿科患者用药不依从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132例用药不依从儿科患者中,因用药频率高导致儿科患者用药不依从的有34例,占总数的25.8%;因家长担心治疗药物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导致儿科患者用药不依从的有32例,占总数的24.2%;因担心治疗药物的副作用大导致儿科患者用药不依从的有30例,占总数的22.7%;因药学监护不到位,引起儿科患者自行减少药量或停止用药导致用药不依从的有19例,占总数的14.4%;因儿科患者对治疗药物的耐受性差而停止用药导致用药不依从的有15例,占总数的11.4%;因其他原因导致儿科患者用药不依从的有2例,占总数的1.5%.结论:影响儿科患者用药不依从的原因较多,儿科应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药学监护,同时需要加强对患儿家长的用药教育,才能有效提高儿科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作者:顾海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基层医院骨科医生面临的挑战与建议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不同领域之间相互交流促进了医学技术的发展.骨科工作在临床治疗、患者病症和需求上均发生了很大变化,对骨科医生要求也越来越高,骨科医生在医学技术研发和创新大环境下,只有深入学习,不断加强自身专业技能,才能更好的适应现代骨科医学发展.

    作者:唐策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沟通技巧在普外科人文关怀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通过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护理,突出沟通技巧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方法:收集浙江医院普外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未进行人文关怀护理的临床资料120例,总结分析人文关怀护理的重要性,同时,收集2014年6月~2015年6月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后的临床资料120例,比较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投诉率,并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结果: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前明显提高,投诉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普外科进行人文关怀护理工作,注重沟通技巧,能增进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投诉率,对于普外科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菁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