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利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的一次性医疗器械或者用品开始逐渐应用于临床之中.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大量出现极大的代替了重复性用品的使用,使得诊疗、护理工作变得更加高效、安全.但是由此也引起了医疗废物的增多,对于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工作逐渐成为医院垃圾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对国内手术室医疗废物分类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找出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制定有效的分类管理措施,将医疗废物分类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给予解决.将手术室医疗废物分类管理的现状进行阐述,提出针对性较强、较为高效的建议.
作者:曾海鹰;吴蓓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探讨影响检验分析前质量管理的因素,加强检验分析前质量管理,提高临床检验质量.检验分析前质量管理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前提,而影响理化检验分析前质控的因素有很多,从患者准备检验标本到检验医师进行标本采集、送检及标本的预处理等,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都可能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应当不断提高检验人员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加强与临床相关科室的联系和沟通,不断完善临床检验分析前质量管理措施,努力提高检验质量.
作者:陈海芬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浙江省桐乡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加强安全文化管理,探究有效的管理方式,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浙江省桐乡市妇幼保健院近期收治的妇产科住院患者198例.根据患者情况随机分为观察组102例,实施安全文化管理护理,对照组96例,实施常规管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过程中的差错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普遍高于对照组,且该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差错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了解妇产科患者存在的风险,采取正确的安全文化管理理念进行相关护理可提高患者满意度,缓解医患关系.
作者:沈雅萍;沈丽;李小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中的潜在风险因素,提出相关的防范建议,以提高院前急救安全.方法:收集嵊州中医院近年来急救中心出车救治的12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并分析出车救治患者的成功率;对医院的随车医生、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结果:出车救治成功率为93.9%,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1%;影响院前急救院方风险因素主要有出车医务人员,呼叫方主要风险因素为病情或地址等传达模糊,其他因素为环境因素和交通因素.结论:应针对影响院前急救的风险因素制定防范措施,合理分配院前急救小组人员,加强管理,提高院前急救质量.
作者:商霞芳;朱妮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警示性标识在心胸外科管道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浙江省瑞安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未实施管道警示标识管理的临床资料280例,同时收集2013年5月~2014年5月实施管道警示标识管理后的临床资料280例,两者进行护理投诉率、护理缺陷、护理潜在隐患及患者满意度等比较.结果:实施管道警示标识管理后,护理投诉率、护理缺陷、护理潜在隐患较前均有所下降,患者满意度较前有所提高.结论:在心胸外科实施管道安全管理,能减少护理工作的潜在安全隐患,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戴晓微;潘海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三级护理查房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入住宁海县妇幼保健院产科的12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3例在护理风险管理中采用传统护理查房模式,观察组63例患者在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三级护理查房模式,观察并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士专科知识及护理质量评估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开展三级护理查房模式,有利于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可提高产科整体护理质量,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作者:冯玉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输液室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分析,探究预防管理措施.方法:永嘉县中医医院2013年2~8月输液室收治的1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就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分析.2013年9月~2014年2月输液室制定并实施不良反应预防与管理对策,该期间收治的12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患者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输液室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与管理,制定高效、科学的管理对策,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医疗纠纷的产生.
作者:周秋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调查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情况,分析其对社区护理的需求,制定社区护理方案,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社区护理服务.方法:随机选取武汉市3个社区的120名老年人,每个社区各40人,结合老年人群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和3个社区老年人生活水平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和老年人对社区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不同社区的老年人生活质量各异,对社区护理需求各异,其中以社区老年人患慢性病、中风、偏瘫等肢体活动不便者对社区护理需求较高.结论:影响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主要有经济状况、身体健康状况和对社区护理的认知等,应研究符合社区老年人的社区护理方案,宣传社区护理相关知识,提高社区护理服务质量,为更多的社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詹汉丽;曾庆霞;柏晓英;刘佩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导致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并探讨其解决对策,提高临床检验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市中心血站120例误差血液检验标本,查找、总结其误差原因,并针对性提出解决方案.结果:经分析出现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因素主要包括献血者自身因素、血液标本采集因素、血液标本送检因素及检验过程因素四大类.结论:血站出现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当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对策,避免或减少误差的发生.
作者:王微琴;陈乐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随着中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针灸医学获得了快速发展,针灸日益受到国际认可,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接受针灸治疗,并研究针灸,这是针灸医学的骄傲,但同时也给针灸医学的发展带来挑战.在针灸国际化进程中,我们逐渐发现了一些问题,文章就此进行探讨,旨在促进针灸医学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许如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肾内科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研究针对性的院感防控管理对策,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年6月~2014年6月肾内科35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和引起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建议.结果:350例临床资料中有38例发生院内感染,发生率10.85%;引起感染的病原菌主要包括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感染部位主要包括呼吸道、肺、泌尿道;与院内感染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年龄(60岁以上)、住院时间(超过1个月)、患有基础疾病等.结论:规范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和监管制度,加强医务人员感染防控意识和相关技能培训,对于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沈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药调配中与临床疗效有关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选取近期在临海市中医院药剂科中因中药调配而导致临床治疗效果受到影响的病历60例,并根据病历情况从处方应付、调配剂量及药物质量和炮制方法等发面进行因素分析.结果:在中药的调配过程中,中药剂量的调配对临床治疗效果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处方应付、药物质量及炮制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临床疗效.结论:在临床用药的过程中,调配人员应该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以配置出高调配质量、高质量及适宜剂量的药物,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
作者:祝未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麻醉医生术前访视对手术安全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浙江省舟山医院普外科、妇产科、骨科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流程,观察组除常规术前流程外,由麻醉医生制定术前访视内容并进行实施.以两组患者心理承受能力、与麻醉医生配合满意度、患者对麻醉医师的满意度、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作为观察指标,比较分析麻醉医生术前访视对手术安全中的作用.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承受能力、与麻醉医生配合满意度、对麻醉医生的满意度和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把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普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中,能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并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降低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终提高对普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杨平山;王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实施医院感染控制规范的措施和成效,提高医院的感染管理水平.方法:选取2015年1~6月在浙江省中医院进行手术的120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医院感染控制规范管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感染率、护理质量及患者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安全、手术室管理、表格填写及病房护理等护理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手术室实施医院感染控制规范效果明显,可明显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对医院感染控制规范的满意度.
作者:黄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对医院药房药品质量实施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提高药品管理质量.方法:以2014、2015两年间台州市博爱医院药房管理资料为对象,针对其药品质量实施风险评估、识别和控制,制定相应的药品质量风险管理方案.采取发放填写问卷的形式对医院的医护人员及患者进行调查,并对其结果予以统计分析.结果:在药房实施药品质量风险管理后,药品安全问题明显减少,两年间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建立和实施药品质量风险管理后,极大减少了药品安全问题,有效提高了医院药房药品的安全使用率.
作者:李勇;叶红梅;方贺斌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在消化内科优质护理中应用APN排班,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湖州市中心医院自2014年5月在消化内科实施APN排班模式,之前一直采用传统的三班倒轮换制排班.随机选取实施APN排班模式前后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改善情况.结果:实施APN排班后,护理质量明显提高(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消化内科优质护理中采用APN排班模式效果显著,可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吴美鹰;薄丽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小包装中药饮片在基层医院使用的可行性.方法:结合各医院小包装中药饮片使用情况,分析小包装中药饮片临床使用的优缺点.结果:小包装中药饮片有利于稳定饮片剂量、方便储存、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中药饮片规范化,同时,小包装中药饮片的推广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质量鉴定困难、增加成本、污染环境等问题.结论:小包装中药饮片的临床使用是大势所趋,但仍存在很多不足,其在基层医院的使用需要结合医院自身条件,不宜盲目推广.
作者:蔡玉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护理,突出沟通技巧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方法:收集浙江医院普外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未进行人文关怀护理的临床资料120例,总结分析人文关怀护理的重要性,同时,收集2014年6月~2015年6月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后的临床资料120例,比较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投诉率,并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结果: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前明显提高,投诉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普外科进行人文关怀护理工作,注重沟通技巧,能增进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投诉率,对于普外科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菁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超声危急值报告的有效管理方式及其在临床医疗安全中的作用.方法:对近几年来在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建立了超声危急值报告的168名患者资料和未进行超声危急值报告建立的155名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不同报告方式及报告建立与否对患者的干预成功率和医患纠纷率等影响情况.结果:电子病历信息和电话通知平台共同使用是较为安全可靠的报告管理方式,且在建立了超声危急值报告后,患着的干预成功率显著提高,医患纠纷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有效的超声危急值报告的建立和管理,可显著降低医患纠纷,此项技术有利于医疗事业的发展.
作者:王戏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口腔科种植手术院内感染的控制管理措施,以保证临床医疗安全.方法:以2014~2015年在安吉县中医院口腔科接受口腔种植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4年的50例设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干预;2015年的50例设为观察组,观察组在常规手术干预的基础上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对比两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口腔种植手术院内感染的控制,可以明显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翟晓存;毛良君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