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BL教学法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张海燕

关键词:PBL教学法, 呼吸内科, 临床护理带教
摘要:目的:探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绍兴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于2014年9月~2015年10月接受带教的60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呼吸内科常规教学法带教,观察组在实施呼吸内科常规教学法的基础上,对护理实习生实施PBL教学法带教管理.以两组实习生在呼吸内科实习期间护理操作不规范事件发生率、护理操作掌握情况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等作为评价指标对两组护理实习生实习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经过不同教学法对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管理,观察组护理实习生护理操作不规范事件发生率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实习生对呼吸内科疾病的认知及日常护理常识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患者与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BL教学法应用到呼吸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虽然很大程度的增加呼吸内科护理实习生的带教任务量,但是有利于提高呼吸内科护理实习护理知识及操作技能的能力,为护理实习生今后步人呼吸内科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夯实的基础,并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增添保障,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依从性.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情景模拟法在内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法在内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到绍兴市中心医院内科参与实习的护生6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护理带教法;观察组30例,采用情景模拟法进行护理带教.对比两组护生的操作技能、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对护理带教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专业知识、沟通交流能力、临床处理能力等方面的评分及对护理带教总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内科护理带教中应用情景模拟法,可提高护生的护理能力及对护理带教满意度.

    作者:孙海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传统护理模式与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在产褥期的应用

    目的:比较传统护理与临床路径护理在正常产褥期的应用效果,为探寻更好的护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将产科一区2014年11月~2015年5月收治的320例产褥期的初产妇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60例实施传统护理措施,观察组160例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措施.以两组产妇住院期间护理效果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产妇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为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临床路径护理用于产科产褥期的产妇护理,可降低产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缩短产妇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的满意度和依从性.

    作者:宋勤奋;金春盆;赵利;郑淑芳;傅华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人性化护理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近期在三门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外科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和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评情况、服务态度、患者满意度和依从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缺陷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促进外科护理质量的提高,对提升医院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文英;唐慧琳;张迎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口腔科种植手术院内感染的控制管理措施

    目的:探讨口腔科种植手术院内感染的控制管理措施,以保证临床医疗安全.方法:以2014~2015年在安吉县中医院口腔科接受口腔种植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4年的50例设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干预;2015年的50例设为观察组,观察组在常规手术干预的基础上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对比两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口腔种植手术院内感染的控制,可以明显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翟晓存;毛良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临床路径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浙江省新昌县人民医院收治102例妇科恶肿瘤患者,按其入院治疗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采用传统健康教育;临床路径组51例,采用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满意度、住院时间等.结果:临床路径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满意度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临床路径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健康教育之中,可有效提升患者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满意度,全面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对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也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朱卫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医院感染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探讨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与管理的现状,探讨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方法,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方法:强化责任意识、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加强手卫生及职业防护管理、加强医疗废弃物和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对医院感染管理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提出针对性控制措施以指导实施.结果:医务人员提高了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各项管理措施与制度得到落实和实施,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以周、月感染管理为基础,可使感染管理计划得到落实与实施,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了医疗安全.

    作者:金玉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依从性分析与对策

    目的: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依从性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提高患者依从性的对策.方法:以台州市立医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8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依从性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完全依从93例,占51.67%;基本依从78例,占43.33%;不依从9例,占5.00%.恶性肿瘤化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包括担心药物毒物作用较大难以接受、无支持系统、化疗效果不明显等,分别占70.56%、58.33%和49.44%.结论:增强医患关系、减少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创造有力的支持系统、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是提高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依从性的重要因素,应逐步改善护理流程,实施“以人为本”的整体化护理,以提高患者化疗的依从性.

    作者:周健;李伯友;金晓燕;蔡军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人性化护理管理在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在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于2014年4月~2015年7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60例各类疾病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将人性化护理贯彻于临床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工作的效果(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人员评价度和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有助于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可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急诊治疗的顺利实施.

    作者:张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手术室医疗废物分类管理的现状与建议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的一次性医疗器械或者用品开始逐渐应用于临床之中.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大量出现极大的代替了重复性用品的使用,使得诊疗、护理工作变得更加高效、安全.但是由此也引起了医疗废物的增多,对于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工作逐渐成为医院垃圾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对国内手术室医疗废物分类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找出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制定有效的分类管理措施,将医疗废物分类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给予解决.将手术室医疗废物分类管理的现状进行阐述,提出针对性较强、较为高效的建议.

    作者:曾海鹰;吴蓓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乳腺癌围术期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的作用

    目的:讨论乳腺癌围术期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6月期间常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患者130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原发性乳腺癌可进行手术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观察组患者行围术期中西医结合单病种临床管理模式,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围术期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费用、手术情况及临床路径变异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临床路径变异16例,未发生中途退出患者.观察组检查费、治疗费、中成药费及日平均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患者麻醉相关并发症、手术相关并发症虽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1例非计划转入ICU,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等候天数及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应用于乳腺癌围术期患者中西医结合单病种管理可有效降低患者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进一步提高医院服务质量.

    作者:汪瑛;叶丽萍;陈慧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APN排班在消化内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在消化内科优质护理中应用APN排班,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湖州市中心医院自2014年5月在消化内科实施APN排班模式,之前一直采用传统的三班倒轮换制排班.随机选取实施APN排班模式前后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改善情况.结果:实施APN排班后,护理质量明显提高(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消化内科优质护理中采用APN排班模式效果显著,可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吴美鹰;薄丽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PBL教学法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绍兴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于2014年9月~2015年10月接受带教的60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呼吸内科常规教学法带教,观察组在实施呼吸内科常规教学法的基础上,对护理实习生实施PBL教学法带教管理.以两组实习生在呼吸内科实习期间护理操作不规范事件发生率、护理操作掌握情况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等作为评价指标对两组护理实习生实习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经过不同教学法对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管理,观察组护理实习生护理操作不规范事件发生率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实习生对呼吸内科疾病的认知及日常护理常识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患者与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BL教学法应用到呼吸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虽然很大程度的增加呼吸内科护理实习生的带教任务量,但是有利于提高呼吸内科护理实习护理知识及操作技能的能力,为护理实习生今后步人呼吸内科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夯实的基础,并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增添保障,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依从性.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护患关系信任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护患关系信任度的影响.方法:将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骨科于2014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骨科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医嘱护理,观察组在实施骨科常规医嘱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早期护理管理.以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评价指标,并采用护患关系信度量表评价护患关系信任度,综合分析研究两组护理措施对护患关系信任度的影响.结果:经过不同护理,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在护理满意度及护患信任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观察组采用的护理管理方式不仅有利于降低骨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骨科患者的救治质量,而且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增添保障,提高患者对护理治疗的满意度及信任度,亦对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与护患沟通能力等方面有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周婵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品管圈在提升体检中心服务水平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升体检中心体检服务水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来长兴县人民医院参加体检的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品管圈活动前后体检中心患者的满意度进行研究.结果:活动前受检者不满意项目主要是健康宣教和体检环境,其中健康宣教不满意人次构成比为30.4%,体检环境不满意人次构成比为25.1%.活动后受检者不满意项目主要集中在体检环境,不满意人次构成比为26.6%,将近占到25%.品管圈活动后体检者在健康宣教、体检环境、体检流程、体检时间、服务态度、专业技术这6个方面满意度都有所提高,并且品管圈实施前后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品管圈在提升体检中心体检服务水平中,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提高了体检者的满意度.

    作者:吴健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PDCA在心血管内科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PDCA在心血管内科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杭州市中医院自2014年5月在对心血管内科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中采用PDCA模式,按照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等实施培训.比较分析实施前后护士对急救相关知识与急救技能的掌握水平.结果:实施之后低年资护士对急救相关知识与急救技能的掌握水平明显高于实施之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中采用PDCA模式效果显著,对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不断总结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对于提高低年资护士理论知识与应急操作技能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石聪颖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麻醉医生术前访视对手术安全的作用

    目的:探讨麻醉医生术前访视对手术安全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浙江省舟山医院普外科、妇产科、骨科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流程,观察组除常规术前流程外,由麻醉医生制定术前访视内容并进行实施.以两组患者心理承受能力、与麻醉医生配合满意度、患者对麻醉医师的满意度、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作为观察指标,比较分析麻醉医生术前访视对手术安全中的作用.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承受能力、与麻醉医生配合满意度、对麻醉医生的满意度和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把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普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中,能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并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降低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终提高对普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杨平山;王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急危重症患者误吸风险的早期判断与风险防范管理

    目的:探讨急危重症患者误吸风险的早期判断及风险防范管理措施.方法:对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医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住院的56例急危重症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组为对急危重症患者误吸风险进行早期判断及处理的患者,常规组为常规处理患者,结果:观察组在住院期间发生吸人性肺炎和呼吸衰竭的患者数量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误吸风险早期判断和处理,对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保证患者安全,促进患者恢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淑红;刘巧珍;刘寒芳;许娟;柳艳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追踪方法学在危重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危重患者护理管理中应用追踪方法的效果.方法:收集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危重病患者308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管理)和观察组(追踪方法学),每组各154例.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士分别为21人和22人,比较两组护士的护理考核成绩,护士对管理方法支持情况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考核中4项分数和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追踪方法学支持的支持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常规管理方法的支持率(68.18%);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3.51%,高于对照组的77.92%(P<0.05).结论:追踪方法学能有效提高护士的临床思维能力,提高整体护理质量,获得患者高度认可.

    作者:郑益娇;叶东花;刘瑶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儿科患者用药不依从的原因分析与干预措施

    目的:分析儿科患者用药不依从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选择舟山市妇幼保健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用药不依从儿科患者132例的病历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对病历资料进行回归性分析,探讨儿科患者用药不依从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132例用药不依从儿科患者中,因用药频率高导致儿科患者用药不依从的有34例,占总数的25.8%;因家长担心治疗药物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导致儿科患者用药不依从的有32例,占总数的24.2%;因担心治疗药物的副作用大导致儿科患者用药不依从的有30例,占总数的22.7%;因药学监护不到位,引起儿科患者自行减少药量或停止用药导致用药不依从的有19例,占总数的14.4%;因儿科患者对治疗药物的耐受性差而停止用药导致用药不依从的有15例,占总数的11.4%;因其他原因导致儿科患者用药不依从的有2例,占总数的1.5%.结论:影响儿科患者用药不依从的原因较多,儿科应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药学监护,同时需要加强对患儿家长的用药教育,才能有效提高儿科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作者:顾海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对母婴分离产妇及其家属应用健康教育新模式的效果

    目的:探讨对母婴分离产妇及其家属应用健康教育新模式的效果.方法:以2014年入住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妇幼保健院的11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施健康教育方式的不同,分为实施传统健康教育方式的对照组,实施健康教育新模式的研究组,即实施在产妇及其家属参与下开放性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两组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产后泌乳量及产后纯母乳喂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妇产后泌乳始动率、产妇及其家属对健康知识的知晓优良率、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新模式,可有效增强母婴分离产妇及其家属的健康知识知晓程度,有利于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率,明显增加产妇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杨佩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