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烈平;黄渊清;陈涵强;林颖;池晓希
目的 了解贫困地区更年期妇女健康状况,为开展贫困地区更年期妇女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居住在青海省互助县5个乡的485名40~60岁妇女,以问卷形式调查更年期妇女月经史、更年期症状、更年期保健情况及性生活情况.结果 更年期症状发生率为87.63%,更年期知晓情况为16.91%,仅有6.39%的妇女曾进行过体检;怀孕次数、分娩次数为更年期保健知识知晓情况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86,2.31(P<0.05);较高的文化程度、稳定的家庭经济状况、居住环境、家人的关怀为保护因素,OR值为0.45~0.65(P<0.05);有性生活的妇女更年期症状发生率低于无性生活的妇女(P<0.05).结论 贫困地区更年期妇女缺乏更年期保健知识和意识,更年期妇女的健康教育及保健亟需加强.
作者:张巧利;李芬;许静;于学文;吕淑兰;宋辉;申玉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西藏自治区项目地区农村妇女孕产期保健现状.方法 采用人口比例(PPS)抽样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4个地区15个项目县72个乡镇的1513名3岁以下儿童母亲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西藏项目地区妇女接受产前检查率为83.7%,平均检查次数为3.55次.仅有23.5%的妇女做过≥5次的产前检查,孕早期检查的妇女占14.5%,产后访视妇女占71.2%.49.8%的妇女在乡镇卫生院进行产前检查,39.6%在县及以上医院进行产前检查,2.6%在村卫生室接受产前检查.做过产前检查的妇女中有93.8%的人接受过孕期保健宣传知识和住院分娩动员.多因素分析显示,丈夫受教育程度、家庭副业收入、住院分娩动员、孕期保健宣传与产前检查呈显著相关.结论 西藏自治区孕产期保健有了很大改善,但还需进一步提高妇女孕产期保健质量.
作者:崔颖;杨丽;赵艳霞;巫琦;田晓波;徐媛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出生缺陷严重影响人口素质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担,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人们正常生活的社会问题.本文对辽宁省2002~2007年城乡围产儿出生缺陷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探讨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的干预措施.1对象与方法
作者:于国威;李嘉;王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1996年,Ohta等[1]利用外显子捕捉法在人类染色体3p14.2处克隆了一条新基因,此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属于组氨酸三聚体结构(histidine triad,HIT)类蛋白质,该基因跨越人类染色体脆性部位FRA3B,故得名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ragile histidine triad gene,FHIT).
作者:郑威楠;陈少泽;潘泽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肺癌是当前世界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一种严重威胁我国居民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1].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明显增高的趋势[2].因此,准确评价肺癌的疾病负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云南省昆明市2003年城区、郊区和农村的死因监测资料,采用早死所致生命损失年(YLL)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3个地区肺癌早死所致疾病负担及其地理分布进行分析比较,旨在为探索肺癌死亡的暴露因素和高危人群,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乐;陆义春;毕卫红;许传志;何丽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饮用地下水是农村居民饮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我国部分地区均存在着饮用地下水的安全问题.为了解湖北省武汉市农村地下饮用水的卫生学状况,于2007年8月~11月对武汉市新洲、黄陂、蔡甸、江夏、洪山5个远城区的农村地下饮用水进行调查.
作者:吴林;周敦金;段继俊;张启生;王怀记;刘俊玲;李连春;聂绍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DNA水平遗传多态性标记的研究与应用至今已经历了3个阶段: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RFLP)、DNA重复序列的多态性标记(包括小卫星、微卫星DNA重复序列)、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single nucleofide polymorphisms,SNPs).
作者:李晓婷;詹思延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近年来,我国居民期望寿命大幅增加,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加快.老年人的精神卫生问题,尤其是痴呆相关问题已成为较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研究显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是介于正常老化与轻度痴呆之间的一种中间过渡状态,是痴呆的早期阶段[1,2].每年MCI进展为痴呆的速率远远高于正常人,且不同亚型MCI终发展成为的痴呆类型也不同.到目前为止,由于缺乏针对痴呆的有效治疗手段,因而通过对不同亚型MCI这一特殊阶段的研究,有助于充分认识痴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从而为有效防治痴呆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将从不同亚型MCI诊断、流行、转归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蔡毅媛;黄文湧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弓形虫感染妊娠中期BALB/c小鼠对胎鼠生长发育以及胎盘系数的影响.方法 在妊娠第8 d采用腹腔注射法建立弓形虫感染的动物模型,于妊娠第12,14,16,18 d分批处死孕鼠,分离胎盘胎鼠,解剖显微镜下观察胎鼠存活情况,称量胎盘和胎鼠重量,测量胎鼠体长和尾长.结果 随着妊娠天数的增加,实验组孕鼠吸收胎明显增多,出现死胎和流产等,正常对照组未见异常;正常对照组胎鼠重量、体长和尾长增加明显,胎盘重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胎盘系数呈降低趋势,实验组变化趋势不及正常对照组明显,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时间点的比较显示,除12 d的胎盘胎鼠重量14,16 d的胎盘系数和14 d的胎鼠体长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弓形虫感染妊娠中期BALB/c小鼠可导致胎盘功能障碍,胎鼠生长发育受限,且随着感染天数的增加,可出现死胎和流产等病理性妊娠的发生.
作者:饶华祥;侯玉英;刘智深;赵晋英;杨瑞;赵云鹤;郭剑津;张淑萍;张杰;侯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沙门菌是食源性致病菌中一个主要的属,在各类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中,沙门菌造成的食物中毒位居前列[1.2].常规的沙门菌检测方法费时费力,已经不能满足食品生产质量控制的要求[3].因此,需要开发一种灵敏度高并且反应迅速的方法.Notomi等开发出一种新的恒温核酸扩增法一环介导恒温核酸扩增法(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ofDNA,LAMP)[4,5].本研究利用DNA环介导恒温核酸扩增法对市售不同生肉来源的沙门菌进行快速检测,并且着重在灵敏度和特异性方面对此方法进行验证,以建立的IAMP反应条件能够对今后病原微生物的检测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丽;李琳;石磊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志贺菌感染所致细菌性痢疾是我国发病率仅次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传染病,严重威胁居民的健康[1,2].痢疾志贺菌菌型复杂,容易变迁,病后免疫力不持久,且易发生耐药性变异[3].痢疾志贺菌一直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为掌握痢疾志贺菌其流行变迁规律,对2000~2006年收集的黑龙江哈尔滨市59株腹泻病例分离株进行了血清型分型及菌株耐药性分析,为制定有效防治措施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关菲;孙宏;句立言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安徽省农村育龄妇女婚姻质量与妊娠相关关系,为采取相应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1 380名已婚育龄妇女,采用Olson婚姻质量问卷及妊娠相关问题问卷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收集有效问卷1220份,应答率为87.3%.育龄妇女总妊娠数2 221次,其中自然流产率为7.3%,人工流产率为20.1%.育龄妇女产后躯体、焦虑、抑郁症状与婚姻质量(角色平等除外)的7个维度均呈负相关(P<0.01).产后求医行为与角色平等性总体呈正相关(P<0.01);怀孕次数与解决冲突的方式、角色平等性、死产与婚姻满意度,自然流产与夫妻交流、经济安排以及人工流产与婚姻满意度、性格相容性、经济安排均呈负相关(P<0.01);活产与婚姻满意度等5个维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 婚姻质量对农村育龄妇女的妊娠过程、结局及产后躯体、焦虑、抑郁症状等有显著影响.
作者:潘淑萍;洪倩;王德斌;王向国;姜柯;胡奎;丁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甲基对硫磷对雄性大鼠的睾丸毒性作用,探讨其毒理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雄性SD大鼠(220-240 g)20只,连续6周灌胃染毒,剂量为1.2,6,30 mg/(kg·bw)染毒结束次日处死大鼠.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睾丸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同时检测睾丸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1.2,6,30mg/(kg·bw)甲基对硫磷染毒后大鼠精子存活率分别为90.40%,82.99%,73.98%;精子畸形率分别为20.88%,23.91%,29.10%,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0 mg/kg染毒组的SOD活力185.33U(mg·pro),低于阴性对照组[344.61 U/(mg·pro)];MDA含量1.90 nmol/(mg·pro)高于其阴性对照组(0.71 nmol/mg·pro)(P<0.01).与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染毒组GO/G1期细胞比例(73.43%,75.22%)显著降低,S期细胞(12.10%,9.35%)比例降低;高剂量甲基对硫磷组细胞凋亡率(32.77%)高于对照组(2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基对硫磷对大鼠具有明显的生殖毒性,其毒理作用机制可能是氧化应激导致细胞周期的改变和细胞凋亡的增加.
作者:黄斌;祝明清;程丽薇;欧阳雯;邹萍;范勇;毕勇毅;汪春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建立自动量热仪测定食品能量的方法及评价.方法 称取1g样品及苯甲酸标准物,置于自动量热仪氧弹的坩埚中,再加入10ml水于氧弹内.在密闭及充足氧气的条件下,点火令样品燃烧后,使水温升高,显示结果,在操作质量合格的前提下,检测8种包装婴幼儿食品,采用自动量热仪进行测定食品能量.同时采用计算法测定食品能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2种方法测定食品能量(16.83~21.34 MJ/kg与16.10~19.44 MJ/k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互相代替.被检食品能量均合格.结论 应用自动量热仪检测食品能量的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灵敏和准确.
作者:林凯;丘红梅;刘桂华;陈裕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儿童行为问题与父母婚姻质量、个性、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广州市区小学1200名6~12岁学生及家长进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Olson婚姻质量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调查.结果 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6.4%.儿童行为问题组父母婚姻质量各因子分(婚姻满意度、性格相容性、夫妻交流、解决冲突的方式、总分)均低予儿童行为正常组,而消极应对方式因子、神经质因子分高于儿童行为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父母性格相容性、对子女和婚姻态度、个性神经质、精神质、掩饰因子依次进入儿童行为问题的回归方程.结论 儿童行为问题与父母婚姻质量低、消极的应对方式、神经质个性有关.治疗儿童行为问题应对整个家庭成员进行干预.
作者:张柏芳;黄雪薇;赵静波;于凤兰;余巍;黄四邑;钱蔚珍;皇甫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核辐射接触人员淋巴细胞增殖及凋亡状况.方法 选取某单位从事核作业的核辐射接触人员80名及30名非核接触人员,抽取空腹静脉血分别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凋亡抑制基因-2(Bcl-2)、Bax等指标.结果 接触组细胞增殖活性、PCNA、Bcl-2分别为(0.83±0.06),(53.97±7.57),(21.53±5.19),均较对照组[分别为(0.90±0.07),(60.37±7.75),(25.72±5.21)]明显降低(P<0.05);Bax(31.69±5.68)较对照组(26.38±5.55)明显增高(P<0.05).结论 长期低剂量核接触对从业人员淋巴细胞增殖及凋亡水平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刘剑英;钟进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学生常见病监测是掌握学生健康状况的重要方法之一.于1986~2006年通过对辽宁省北镇市中小学生进行健康监测,基本掌握了学生近视、沙眼、龋齿、肥胖等常见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为进一步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谷俊华;杜志贵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新疆、安徽省2地农村地区孕产期保健服务时间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农村地区孕产期保健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于2006年1月对新疆、安徽2地15~69岁有过孕产史的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孕产期保健服务调查.结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疆、安徽2地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的各项指标均呈现增加趋势(P值均<0.05).但仍然存在产前检查开始时间较晚、产前检查次数较少等问题.2000年以来,孕早期检查比例只有52.5%,≥5次产前检查的比例也只达到54.0%,住院分娩比例只有68.1%.同时,2地区各项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疆、安徽2地农村地区孕产期保健服务总利用水平不高,服务质量有待加强.
作者:杨丽;崔颖;田晓波;巫琦;杜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江苏省徐州市城乡居民慢性病的疾病负担情况,为制定相应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徐州市城乡居民慢性病的健康损失和经济损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997~2006年徐州市城乡居民恶性肿瘤、糖尿病、心脏病、脑血管病平均粗死亡率分别为151.12/10万,7.72/10万,77.68/10万,103.96/10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50.25/10万,9.48/10万,77.99/10万,95.67/10万.农村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显著高于城市(x2=488.4,P=0.00).城市糖尿病、心脏病、脑血管病标化死亡率显著高于农村(x2=1495.9,P=0.00;x2=2247.5,P=0.00;x2=446.9,P=0.00).城市居民恶性肿瘤、糖尿病、心脏病、脑血管病标化减寿率分别为11.95‰,0.80%.,4.93%o,4.10%o;农村居民标化减寿率分别为14.99%o,0.33%.,2.86%.,2.84%.2006年徐州市城乡居民主要慢性病的人均直接医疗费用负担分别为99,48元.结论 慢性病已成为徐州市城乡居民主要的死亡原因,造成了较重的经济负担,应加强慢性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减轻慢性病疾病负担.
作者:林敬德;张雷;余加席;胥占忠;娄培安;王勇;温之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前,污染饮用水的致病性原虫主要是肠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2种虫类污染饮用水源及供水系统导致的流行性疾病暴发事例在国外时有报道[1,2].贵州省贵阳市市区居民生活饮用水获得的方式仍以市政自来水为主,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月报中仍未将2种原虫的检测归为常规监测项目.为了解贵州省贵阳市饮用水源是否受到致病性原生动物的污染,于2006年对贵阳市主要饮用水源地周边的12个生活污水排污处的水样进行了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艳;何蕾;蒋红涛;裘学丽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