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靖元
山东省青岛市在保留原有公立医院管理组织构架的基础上,通过明确政府与公立医院之间的职责安排,推行财务科长和审计科长的委派制,加强对公立医院院长的绩效考核等方式,在确保政府对公立医院宏观指导的同时提高了医院的自治化程度,有效地改进了公立医院的运行效率.
作者:赵明;马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资源是医院发展与建设的物资基础,主要由医院的房屋(包括院内环境)、设备设施、技术能力等三大硬件组成,以综合医疗服务为载体,形成医院的市场竞争品牌并代表其核心竞争力.笔者多年从事卫生行政管理,特别关注医院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本文通过对达州市市、县、乡三级公立(政府举办)医疗机构资源的构成进行对比分析,充分认识到:只有抓好医院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才能不断缩小城乡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差距,促进卫生事业的协调平衡发展.
作者:朱丰年;杨仁明;张洪英 刊期: 2007年第11期
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逐渐加剧,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医院提供的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治疗服务,患者对医院就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医院基本建设投入不断增加,建设标准、建筑规模、运行成本和能源消耗等方面的问题逐渐显现.因此,如何加强经济管理,降低能源消耗,是医院后勤管理部门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张群仁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为了解兴化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笔者先后赴10多个乡镇政府和卫生院,召开座谈会并进行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对承担公共卫生职能的机构现有用房、医疗设备、科室装备、卫生人员等情况作了调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葛强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单位规模不断扩大,固定资产总量快速增长.2006年全国卫生决算资料显示,全国医疗卫生单位固定资产占资产总量的68.8%,2001年以来平均每年递增26.27%.因此,当前需要认真研究如何科学、有效地对固定资产进行监督和管理.财政部2006年6月颁布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为医疗卫生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指明了方向.在此,针对医疗卫生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结合《办法》,提出若干对策.
作者:李红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实行成本核算与控制,不断降低成本,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是医院经济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医院成本管理与控制为保障医患双方利益搭建了一个平台.
作者:陈芬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医疗慈善捐赠既包括社会组织及个人直接参与的、以医疗为主要目的的救助型慈善捐赠,又包含一般性慈善捐赠的资金用于医疗事业公益活动.目前,医疗慈善捐赠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有关医疗慈善捐赠活动的报道频频见诸于各种媒体.但是,在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缓慢和社会转型及文化日趋多元的环境下,由于慈善事业和医疗事业的双重弊端,引发了医疗慈善捐赠频发失范现象.
作者:刘波;冯泽永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理想是人和社会行动的方向、奋斗的目标.理想可以分为宏观理想和微观理想两大类.宏观理想,也就是社会的整体理想,例如共产主义理想、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大同社会理想.微观理想,也就是个体化的生活理想,例如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这是与共产主义理想相对应的、个体化的生活理想.
作者:杨国利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施工合同签汀管理是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环节,是确定合同双方经济关系、防范合同纠纷、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因此,施工合同的订立必须坚持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合同签订原则,充分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使施工合同真正成为严密、完整的法律文书.
作者:严静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在讨论了医疗保障领域引进市场机制理论根据的基础上,分别从医疗保障产品的不同类型和产品提供的不同环节两个方面分析了医疗保障市场化的范围,后论述了医疗保障市场化的限制,认为政府机制同样不可缺位.
作者:薛惠元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前患者在医院支付医疗费用的方式主要有现金、支票、银行POSS划卡及社保划卡支付等,其中现金所占比例很大.因此,加强医院货币资金的控制管理,保证医院资金的安全完整,是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问题.
作者:何芒;冯斌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无锡市在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中,通过建立与卫生行政部门平行的医院管理中心来承担政府办医的职能.这种模式力图在提高公立医院内部管理的自治化水平的同时,增强政府监管的力度与公平性,从而促进政府办医目标的全面实现.
作者:赵明;马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越来越注重追求成本效益,医院财务管理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促进了医院会计从传统的核算型向以核算管理为主转化,从而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结合医院实际,构建适宜的医院会计核算质量控制标准,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更好地为医院经济管理服务.
作者:雷鸣;邱晓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一、医院固定资产投资的现状固定资产作为医院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医疗业务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是诊断和治疗疾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应加强对它的管理和核算.医院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主要有财政拨款、银行借款以及医院的自筹资金.改革开放20多年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加大了在基础设施建没方面的投入力度,为缓解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作者:曹黎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内部会计控制是医院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收费票据是会计核算的法定凭证,财务收支的重要依据,加强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我们首先需要从医院票据管理着手.
作者:李精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有专家认为,对政府举办的县及县以上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不仅成本高、难度大,而且未必能达到效果,甚至可能引发一些新的问题[1].笔者赞成这一观点.但当前社会上有一种倾向,将此观点推而广之,认为乡镇卫生院也不能搞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笔者认为,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设立乡镇卫生院会计核算中心,对其辖区内的乡镇卫生院实行收入全额上缴、支出由县级政府预算安排的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是可行的.
作者:肖云昌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一、关于社区卫生 《关于加快发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明确,县(市、区)财政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人员经费,按每万服务人口配备3人的标准给予全额补助;对其他在编人员养老、失业、医疗(含退休人员)、工伤和生育保险费用(以下简称五项保险)给予全额补助;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按每年每服务人口(包括外来人员)不低于20元的标准投入,其中市财政按每年每服务人口5元(奉化市、宁海县、象山县和余姚市欠发达地区8元)的标准设立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根据绩效考核结果予以补助;市财政每年安排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经费1000万元,县(市、区)财政给予相应配套,重点用于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涵建设及扶持欠发达乡镇应建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运行.
作者:严敏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疾病管理自1993年由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首先提出以来,受到美国医疗管理机构的广泛欢迎,有效控制了慢性疾病医疗费用的上升.在美国的成功应用推动了疾病管理在世界范围的发展,德国、英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相继引入疾病管理来改善慢性疾病的治疗.我国拥有世界22%的人口,而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医疗费用每年以30%的速度在增长.
作者:常精华;孙利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前,看病难、看病贵依然是医疗市场管理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而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生产和流通秩序混乱,则使该问题趋于严重.因此,合理用药逐渐成为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之一.
作者:张丽松;潘伟;安建民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医疗服务交易中的质量、价格和数量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得现有的概念不能有效地刻画医疗服务市场的价格决策和竞争行为.本文用局部垄断性的概念来描述医疗服务市场有别于一般商品和服务市场的特殊性,并由此说明我国高价医疗服务的形成原因以及医疗体制改革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
作者:孙洛平 刊期: 200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