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达州市医院资源配置与远行现状研究

朱丰年;杨仁明;张洪英

关键词:达州市, 医院资源, 医疗卫生事业, 卫生行政管理, 配置与利用, 核心竞争力, 政府举办, 硬件组成, 医院发展, 医疗机构, 医疗服务, 市场竞争, 平衡发展, 技术能力, 对比分析, 载体, 协调, 物资, 设施, 设备
摘要:资源是医院发展与建设的物资基础,主要由医院的房屋(包括院内环境)、设备设施、技术能力等三大硬件组成,以综合医疗服务为载体,形成医院的市场竞争品牌并代表其核心竞争力.笔者多年从事卫生行政管理,特别关注医院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本文通过对达州市市、县、乡三级公立(政府举办)医疗机构资源的构成进行对比分析,充分认识到:只有抓好医院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才能不断缩小城乡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差距,促进卫生事业的协调平衡发展.
卫生经济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试述对医院货币资金控制管理

    目前患者在医院支付医疗费用的方式主要有现金、支票、银行POSS划卡及社保划卡支付等,其中现金所占比例很大.因此,加强医院货币资金的控制管理,保证医院资金的安全完整,是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问题.

    作者:何芒;冯斌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基层医院医疗设备采购的风险和对策

    医疗设备是医院提高诊疗水平、创造综合效益的基本条件.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设备采购工作存在着相当的风险,需要采取一些防范措施.

    作者:黄兆云;黄爽;万素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乡镇卫生院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是可行的

    有专家认为,对政府举办的县及县以上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不仅成本高、难度大,而且未必能达到效果,甚至可能引发一些新的问题[1].笔者赞成这一观点.但当前社会上有一种倾向,将此观点推而广之,认为乡镇卫生院也不能搞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笔者认为,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设立乡镇卫生院会计核算中心,对其辖区内的乡镇卫生院实行收入全额上缴、支出由县级政府预算安排的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是可行的.

    作者:肖云昌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发达国家疾病管理的实施状况及启示

    疾病管理自1993年由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首先提出以来,受到美国医疗管理机构的广泛欢迎,有效控制了慢性疾病医疗费用的上升.在美国的成功应用推动了疾病管理在世界范围的发展,德国、英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相继引入疾病管理来改善慢性疾病的治疗.我国拥有世界22%的人口,而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医疗费用每年以30%的速度在增长.

    作者:常精华;孙利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论大型国有医院垄断的成因和影响

    一、我国大型国有医院的垄断特征目前我国医疗服务供给主体呈现多元化特征,除了国有、集体等公有制医院外,还包括私营、联营、股份合作、港澳台投资、中外合资等非公有制医院,国有大中型医院虽然在数量上不占优势,但它们垄断了大部分的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需求.2005年我国共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29.89万个,其中国有全资占32%,集体全资占18%,私营占46%,联营、股份合作、港澳台投资、中外合资等类型仅占4%.国有全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了全国95%以上的诊疗和住院服务,医院床位、设备和医务人员等卫生资源的96%以上都掌握在政府办的公立医院手中.我国大型国有医院的垄断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作者:吕本友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对卫生系统治理商业贿赂的思考

    2006年卫生系统根据国家的整体部署,自上而下首次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目前,自查自纠阶段的工作基本结束.回顾一年的工作,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需要思考的地方.如何在开展治理商业贿赂的同时确保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是目前大家共同关心和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笔者结合河南省安阳市的做法,谈谈自己的体会与看法.

    作者:蒋日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对建立医院成本控制系统的思考

    实行成本核算与控制,不断降低成本,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是医院经济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医院成本管理与控制为保障医患双方利益搭建了一个平台.

    作者:陈芬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政府介入医疗垃圾处置的理论分析和模型

    医疗垃圾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等有害物质.如不妥善处理,危害很大.我国政府对此十分重视,正在通过多项措施,努力解决医疗垃圾的处理和回收利用等问题.一、政府介入的理论分析

    作者:周小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浅谈建立健全医院会计核算质量控制标准

    近年来,随着我国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越来越注重追求成本效益,医院财务管理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促进了医院会计从传统的核算型向以核算管理为主转化,从而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结合医院实际,构建适宜的医院会计核算质量控制标准,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更好地为医院经济管理服务.

    作者:雷鸣;邱晓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医院发展需注重节能

    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逐渐加剧,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医院提供的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治疗服务,患者对医院就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医院基本建设投入不断增加,建设标准、建筑规模、运行成本和能源消耗等方面的问题逐渐显现.因此,如何加强经济管理,降低能源消耗,是医院后勤管理部门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张群仁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论医疗服务市场的局部垄断性

    医疗服务交易中的质量、价格和数量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得现有的概念不能有效地刻画医疗服务市场的价格决策和竞争行为.本文用局部垄断性的概念来描述医疗服务市场有别于一般商品和服务市场的特殊性,并由此说明我国高价医疗服务的形成原因以及医疗体制改革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

    作者:孙洛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青岛市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剖析

    山东省青岛市在保留原有公立医院管理组织构架的基础上,通过明确政府与公立医院之间的职责安排,推行财务科长和审计科长的委派制,加强对公立医院院长的绩效考核等方式,在确保政府对公立医院宏观指导的同时提高了医院的自治化程度,有效地改进了公立医院的运行效率.

    作者:赵明;马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浅谈医院内部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

    一、医院内部建设项目实施跟踪审计的原因 1.医院内部建设项目变更的合理性难以确定.从目前医院内部建设项目预(决)算情况来看,大部分建设项目招投标价与工程实际竣工决算时的总投资额相差较大,有的甚至成倍增长.通过审计分析发现,主要是施工过程中建设项目子目和装饰材料的大量变更造成的,一方面导致事后竣工决算审计时对其变更的合理性难以确定,另一方面也给医院内部建设项目增加了更大的投资成本,不利于医院的发展.

    作者:张定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关于医疗保障领域引进市场机制的思考

    在讨论了医疗保障领域引进市场机制理论根据的基础上,分别从医疗保障产品的不同类型和产品提供的不同环节两个方面分析了医疗保障市场化的范围,后论述了医疗保障市场化的限制,认为政府机制同样不可缺位.

    作者:薛惠元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医院固定资产投资与核算方法的探讨

    一、医院固定资产投资的现状固定资产作为医院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医疗业务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是诊断和治疗疾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应加强对它的管理和核算.医院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主要有财政拨款、银行借款以及医院的自筹资金.改革开放20多年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加大了在基础设施建没方面的投入力度,为缓解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作者:曹黎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医院票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内部会计控制是医院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收费票据是会计核算的法定凭证,财务收支的重要依据,加强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我们首先需要从医院票据管理着手.

    作者:李精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医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签订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施工合同签汀管理是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环节,是确定合同双方经济关系、防范合同纠纷、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因此,施工合同的订立必须坚持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合同签订原则,充分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使施工合同真正成为严密、完整的法律文书.

    作者:严静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从管理走向经营是医院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医院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许多沿袭着传统行政管理模式的医院效率低下,生存和发展受到严峻的考验;而那些树立经营理念、引入市场机制、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医院,则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医院由管理走向经营.已是必然的选择.

    作者:徐万东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临床合理用药的发展及其实施策略

    目前,看病难、看病贵依然是医疗市场管理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而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生产和流通秩序混乱,则使该问题趋于严重.因此,合理用药逐渐成为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之一.

    作者:张丽松;潘伟;安建民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医疗慈善捐赠的失范与规避

    医疗慈善捐赠既包括社会组织及个人直接参与的、以医疗为主要目的的救助型慈善捐赠,又包含一般性慈善捐赠的资金用于医疗事业公益活动.目前,医疗慈善捐赠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有关医疗慈善捐赠活动的报道频频见诸于各种媒体.但是,在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缓慢和社会转型及文化日趋多元的环境下,由于慈善事业和医疗事业的双重弊端,引发了医疗慈善捐赠频发失范现象.

    作者:刘波;冯泽永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卫生经济研究杂志

卫生经济研究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华东卫生经济研究协作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