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鱼露致胃粘膜上皮细胞DNA损伤作用

吴小南;陈洁;王春兰;郑亮

关键词:鱼露, 胃粘膜上皮细胞, DNA损伤, 单细胞凝胶电泳
摘要:目的 研究鱼露及亚硝化鱼露致胃粘膜上皮细胞DNA的损伤作用.方法 应用改良的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进行体外和体内试验,观察胃粘膜上皮细胞DNA损伤程度.结果 体外试验测定尾长、尾矩和OLIVE尾矩发现亚硝化鱼露高剂量组[(13.42±3.74),(1.12±0.67),(1.21±0.71),μm]、中剂量组[(12.68±4.44),(1.07±0.68),(1.12±0.69)μm]及低剂量组[(11.79±4.49),(0.98±0.72),(1.05±0.70)μm]均高于阴性对照组[(9.14±2.54),(0.62±0.60),(0.60+0.59)μm],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尾长=296.10;F尾距=27.62;X2 OLIVE尾矩=436.62;P<0.01).体内试验中尾长、尾矩和OLIVE尾矩50%亚硝化鱼露组[(14.51±4.54),(2.76±2.26),(3.03±2.32)μm]、25%亚硝化鱼露组[(13.49±4.42),(2.06±1.86),(2.25±1.98)μm]均高于阴性对照组(11.82±3.80),(1.12±0.80),(1.35±1.19)μm],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尾长=88.11;X2尾距=165.83;X2 OLIVE尾矩=198.11;P<0.01).体外试验还发现,亚硝化鱼露浓度越高致DNA损伤作用越强,存在剂量--反应关系(r尾长=0.999,P<0.05;rOLIVE尾矩=0.997,P<0.05).结论 鱼露经亚硝化后对胃粘膜上皮细胞DNA有损伤作用.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煤矿工人性病及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煤矿工人性病、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KAP)状况,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选择木城涧煤矿工人,采取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其性病、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情况.结果 共调查389人,性病、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71.49%,其知晓率高低与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来自本市或外地密切相关;对艾滋病患者持正确态度的占90.2%,有婚外性行为的占5.8%,安全套使用率占33.51%.结论 煤矿工人性病、艾滋病认知水平相对较高,但防范意识尚欠缺,应深入开展预防性病、艾滋病的宣传教育;人群的性观念发生了改变,对婚外性行为持宽容态度;应加大安全套使用的推广力度.

    作者:闫玉香;吕明月;李淑芳;庄国良;张延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大鼠生殖相关元素影响

    目的 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大鼠血液中生殖相关元素的影响.方法 6周龄雄性大鼠分为5组,其中4组为DBP实验组,1组为对照组.经口灌胃DBP,每天1次,连续30d.染毒结束后采血,摘取睾丸和附睾称重并计算脏/体比;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血液中锌、锰、镁和铜元素含量.结果 0.50 g/kg及以上DBP组睾丸脏/体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00和2.00 g/kg DBP组附睾脏/体比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00和2.00g/kg DBP组血液元素锌和锰水平[(45.52±6.60),(48.21±8.08)和(1.71±0.97),O.68±O.73)]明显低于对照组[(64.39±11.68)和(4.40±0.82)],呈剂量-反应关系(P<0.05);但血液中铜和镁元素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可能通过影响机体内锌、锰等元素水平而产生睾丸毒性.

    作者:李姿;张晓峰;张旸;李百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鱼露致胃粘膜上皮细胞DNA损伤作用

    目的 研究鱼露及亚硝化鱼露致胃粘膜上皮细胞DNA的损伤作用.方法 应用改良的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进行体外和体内试验,观察胃粘膜上皮细胞DNA损伤程度.结果 体外试验测定尾长、尾矩和OLIVE尾矩发现亚硝化鱼露高剂量组[(13.42±3.74),(1.12±0.67),(1.21±0.71),μm]、中剂量组[(12.68±4.44),(1.07±0.68),(1.12±0.69)μm]及低剂量组[(11.79±4.49),(0.98±0.72),(1.05±0.70)μm]均高于阴性对照组[(9.14±2.54),(0.62±0.60),(0.60+0.59)μm],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尾长=296.10;F尾距=27.62;X2 OLIVE尾矩=436.62;P<0.01).体内试验中尾长、尾矩和OLIVE尾矩50%亚硝化鱼露组[(14.51±4.54),(2.76±2.26),(3.03±2.32)μm]、25%亚硝化鱼露组[(13.49±4.42),(2.06±1.86),(2.25±1.98)μm]均高于阴性对照组(11.82±3.80),(1.12±0.80),(1.35±1.19)μm],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尾长=88.11;X2尾距=165.83;X2 OLIVE尾矩=198.11;P<0.01).体外试验还发现,亚硝化鱼露浓度越高致DNA损伤作用越强,存在剂量--反应关系(r尾长=0.999,P<0.05;rOLIVE尾矩=0.997,P<0.05).结论 鱼露经亚硝化后对胃粘膜上皮细胞DNA有损伤作用.

    作者:吴小南;陈洁;王春兰;郑亮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布鲁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图谱分型方法建立

    目的 建立我国95株布鲁菌的染色体DNA脉冲场凝胶电泳图谱,进行布鲁菌的分子遗传学分类鉴定.方法 选择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限分离的布鲁菌100株(包括19株标准布鲁菌株),应用SeaKem Gold琼脂糖胶块纯化布鲁菌完整的染色体DNA,限制性内切酶XbaI消化后,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离(PFGE).结果 XbaI酶切布鲁菌基因组DNA后,可产生20~500kbp范围的15~25条酶切片段,并可以在PFGE凝胶上被很好的区分开.PFGE可在种的水平上区分布菌各种标准株,76株中国分离株可被分为39种PFGE类型,并聚为4大类.PFGE与传统分型方法比较,2者的一致性达63%.结论 脉冲场凝胶电泳图谱可对布鲁菌进行遗传学分类鉴定,在布鲁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骆利敏;夏虎;余宙耀;李灼亮;刘树人;李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男男性接触者社会网络与艾滋病高危行为关系

    目的 探讨年轻男男性接触者(MSM)社会网络与艾滋病高危行为的关系,为开展社会网络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应答者驱动方法在安徽合肥市招募研究对象,共有193名符合条件的男男性接触者接受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近6个月性伴数、性行为,个体核心社会网络等.结果 在个体近6个月肛交性伴数≥2个的预测模型中,若核心社会网络成员中女性成员达到半数及以上,报告肛交性伴数≥2个的危险性是核心网络成员均为男性的0.174倍(95%CI=0.043~0.705),若核心社会网络成员中大学及以上文化达到及超过半数者,报告肛交性伴数≥2个的危险性是核心社会网络成员中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未达到半数者的0.472倍(95%CI=0.236~0.947).若核心社会网络成员全都支持调查对象的性取向,报告肛交性伴数≥2个的危险性为核心社会网络成员不全支持者的2.141倍(95%CI=1.128~4.065);在个体近6个月无保护肛交(UAI)预测模型中,若核心社会网络成员均知道调查对象性取向、调查对象与核心社会网络成员间无性关系,报告UAI的危险性分别是调查对象性取向在其核心社会网络成员不全公开者的1.955倍(95%CI=1.071~3.716)、调查对象与核心社会网络成员间有性关系者的0.239倍(95%CI=0.126~0.454).结论 社会网络是艾滋病危险行为扩散的重要影响因素,社会网络是当前遏制艾滋病在MSM人群中扩散的重要资源和途径.

    作者:朱军礼;张洪波;郑迎军;Kyung-Hee Choi;朱义彬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煤工尘肺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煤工尘肺患者死亡规律及主要死亡原因,为进一步开展煤矿尘肺的三级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回顾性流行病学方法,对825例已经死亡的煤工尘肺患者进行死因分析.结果 死亡原因构成居前4位的是肺心病、恶性肿瘤、肺结核、尘肺;随着煤工尘肺期别的增高,煤工尘肺病死率、结核死亡专率、恶性肿瘤死亡专率有增高趋势;不同工种、不同矿区的煤工尘肺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影响尘肺患者身体健康的主要原因是各种并发症,导致煤工尘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尘肺并发症;不同矿区由于煤质、煤田地质构造等不同,其煤工尘肺病死率亦不同.

    作者:宋琦如;杨瑾;李吴萍;王发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食品中蛋白质纳氏剂法快速测定

    目前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有蛋白质自动分析仪[1],近红外自动测定仪[2],紫外分光光度法[3]以及凯氏定氮法[4]等.

    作者:彭科怀;廖应萍;赵年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女性性服务者艾滋病防制干预效果分析

    目前在艾滋病(AIDS)尚无有效疫苗预防的情况下,对娱乐场所高危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和高危行为干预是预防控制艾滋病传播的有效策略.

    作者:白广义;赵威;张新颖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餐饮单位配制药酒卫生质量调查

    近年来,沈阳市许多餐饮单位自行配制药酒供用餐者饮用,但<食品卫生法>对此并未做出明确规定.自制药酒的卫生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为了解沈阳市和平区餐饮单位自制药酒的卫生质量情况,加强对自制药酒的监督管理,沈阳市和平区卫生监督所于2007年7~9月对和平区32家公共餐饮单位配制药酒进行了卫生质量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渝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性病门诊就诊者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分析

    目的 了解2001~2006年广西性病门诊就诊者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的变化,为制订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1年和2006年(8~10月)前来17个卫九项目性病门诊就诊前50名就诊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由2001年70.6%上升到2006年73.6%;非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由2001年60.5%上升到2006年61.2%;能正确对待性病/艾滋病的由2001年11.2%上升到2006年31.6%.结论 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高,非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低,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较严重,宣传工作应从相关知识宣传向行为干预转变.

    作者:付志智;唐中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探索适合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预防控制艾滋病的教育措施,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选取安徽省濉溪县某乡镇外出务工人员408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来源主要是通过电视广播(77.7%)、宣传画(56.9%)、报刊杂志(55.0%)和卫生防疫人员(39.2)等途径.外出务工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为66.3%,其中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77.0%,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63.9%;不同性别以及初中文化程度的调查对象,其传播途径与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在不同文化程度间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只有21.3%的外出务工人员认为自己处于感染艾滋病的危险之中,大多数人仍觉得这种威胁离他们很遥远,但有91.2%的人能主动学习预防艾滋病知识.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在打工期间婚外性行为方面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以及在性生活中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在男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安全套的使用率高于女性.结论 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应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和有针对性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尤其是非传播途径的教育,以提高其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从而控制艾滋病的蔓延.

    作者:赵存喜;文育锋;金岳龙;李永锋;叶冬青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女性性服务者艾滋病性病干预效果评价

    随着艾滋病/性病(AIDS/STD)的流行,在高危、重点、敏感人群中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是预防艾滋病的当务之急[1].

    作者:王国芳;胡绍源;袁飞;杨金芝;李小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舟山市1997~2007年艾滋病监测分析

    浙江省舟山市自1997年开始开展艾滋病(AIDS)监测,并从出国劳务输出渔民中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至2007年10月共发现1212例感染者.现将舟山市1997年以来的艾滋病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胜林;董宏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青岛市崂山区乡镇卫生院人力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青岛市崂山区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现况,为合理配置乡镇卫生人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162名乡镇卫生院的卫生技术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2.0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崂山区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平均年龄36.3岁,其中男性占36.4%;本科学历仅占11.8%,5.9%的人没有学历;中高级职称人数占总人数的30.2%.结论 崂山区乡镇卫生人员的学历、职称偏低,应加强培训及人才引进.

    作者:姜秀波;吴义丽;张东峰;刘金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与血清铁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铁与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及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哈尔滨报社人群为调查对象,对该人群进行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的测量及吸烟、饮酒的调查及血清铁的检测.结果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的年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吸烟率、饮酒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空腹血糖、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控制混杂因素时,血清铁和超重、空腹血糖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存在交互作用,但调整混杂因素后,不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血清铁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可能无关联.

    作者:杨利婷;王建炳;赵景波;王付曼;李素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层次分析法在艾滋病健康教育评价体系中应用

    目的 确立性服务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权重,从而建立和完善对艾滋病干预项目不同地区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方法 采用Delphi法由专家对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进行评分,并应用层次分析形成判断矩阵,从而计算指标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 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指标权重终确定,并且结果满足逻辑一致性的要求.结论 层次分析法用于艾滋病健康教育评价简单、科学、可行.

    作者:方鹏骞;李翠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大豆异黄酮对雄性子代大鼠生殖系统影响

    目的 探讨雌性孕期大鼠大豆异黄酮暴露对雄性子代生殖系统的影响.方法 SD雌性大鼠按2:1比例与雄性大鼠同笼交配获取40只孕鼠.将孕鼠随机分为4组,在孕期13~19 d将大豆异黄酮以花生油为溶剂灌胃染毒,子一代雄鼠继续饲喂至90 d剖杀.结果 150及450mg/kg大豆异黄酮组子代大鼠睾丸重量分别为2.68和216g,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为1 078.88和1058.88U乳酸脱氢酶水平分别为2 678.88和1 529.38U,精子活动度分别为20.12%和2 413%,附睾尾精子计数分别为50×106g和40.5×106%,睾丸每日精子生成量分别为19.46106/(g·d)和6.21106/(g·d),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且表现出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大鼠孕期较大剂量大豆异黄酮暴露对雄性子代生殖系统具有损伤作用.

    作者:周远忠;申旭波;袁国平;许洁;范奇元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常山县一起小学生流行性腮腺炎调查

    2006年4月20日~7月24日,浙江省常山县某镇中心小学发生一起流性腮腺炎暴发.为了解该校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谦信;付美华;李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农民工对HIV感染者歧视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农民工艾滋病歧视现状及探索引起歧视的可能因素.方法 自行编制调查问卷.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农民工147人进行调查.结果 被调查农民工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78.7%,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正确回答率为91.2%,非传播途径的正确回答率为73.3%;农民工普遍存在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歧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艾滋病歧视与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识的掌握程度呈负相关.结论 农民工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识的缺乏,是导致对艾滋病恐惧和相关社会歧视的主要原因.

    作者:张爱莲;王艳军;董海原;杨勇;陈永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蝇蛆壳聚糖对高脂血症大鼠降脂作用

    目的 研究不同脱乙酰度的蝇蛆壳聚糖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血脂作用.方法 采用酸碱化学法制备72.3%,80.5%,96.1%脱乙酰度的蝇蛆壳聚糖,并用红外扫描鉴定其结构.取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蝇蛆壳聚糖72.3%,80.5%,96.1%脱乙酰度组,给高脂饲料造模的同时连续给予蝇蛆壳聚搪8周,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同时观察对大鼠体重影响.结果 各脱乙酰度组蝇蛆壳聚糖均能显著降低血清TC、TG、LDL-C含量(P<0.01),显著升高HDL-C(P<0.01),降低大鼠体重(P<0.01).结论 蝇蛆壳聚糖具有明显降血脂作用,其作用与脱乙酰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覃容贵;吴建伟;国果;付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