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兰;吴民义;江庆远;周永林;王培桦;武鸣;赵金扣
目的 了解煤矿工人性病、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KAP)状况,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选择木城涧煤矿工人,采取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其性病、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情况.结果 共调查389人,性病、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71.49%,其知晓率高低与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来自本市或外地密切相关;对艾滋病患者持正确态度的占90.2%,有婚外性行为的占5.8%,安全套使用率占33.51%.结论 煤矿工人性病、艾滋病认知水平相对较高,但防范意识尚欠缺,应深入开展预防性病、艾滋病的宣传教育;人群的性观念发生了改变,对婚外性行为持宽容态度;应加大安全套使用的推广力度.
作者:闫玉香;吕明月;李淑芳;庄国良;张延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浙江省舟山市自1997年开始开展艾滋病(AIDS)监测,并从出国劳务输出渔民中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至2007年10月共发现1212例感染者.现将舟山市1997年以来的艾滋病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胜林;董宏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鱼露及亚硝化鱼露致胃粘膜上皮细胞DNA的损伤作用.方法 应用改良的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进行体外和体内试验,观察胃粘膜上皮细胞DNA损伤程度.结果 体外试验测定尾长、尾矩和OLIVE尾矩发现亚硝化鱼露高剂量组[(13.42±3.74),(1.12±0.67),(1.21±0.71),μm]、中剂量组[(12.68±4.44),(1.07±0.68),(1.12±0.69)μm]及低剂量组[(11.79±4.49),(0.98±0.72),(1.05±0.70)μm]均高于阴性对照组[(9.14±2.54),(0.62±0.60),(0.60+0.59)μm],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尾长=296.10;F尾距=27.62;X2 OLIVE尾矩=436.62;P<0.01).体内试验中尾长、尾矩和OLIVE尾矩50%亚硝化鱼露组[(14.51±4.54),(2.76±2.26),(3.03±2.32)μm]、25%亚硝化鱼露组[(13.49±4.42),(2.06±1.86),(2.25±1.98)μm]均高于阴性对照组(11.82±3.80),(1.12±0.80),(1.35±1.19)μm],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尾长=88.11;X2尾距=165.83;X2 OLIVE尾矩=198.11;P<0.01).体外试验还发现,亚硝化鱼露浓度越高致DNA损伤作用越强,存在剂量--反应关系(r尾长=0.999,P<0.05;rOLIVE尾矩=0.997,P<0.05).结论 鱼露经亚硝化后对胃粘膜上皮细胞DNA有损伤作用.
作者:吴小南;陈洁;王春兰;郑亮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直接面向服务群体,他们的健康与否关系着受服务对象的健康.由于从业人员携带病菌造成的疾病暴发和流行时有发生.
作者:张立伟;高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探索适合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预防控制艾滋病的教育措施,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选取安徽省濉溪县某乡镇外出务工人员408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来源主要是通过电视广播(77.7%)、宣传画(56.9%)、报刊杂志(55.0%)和卫生防疫人员(39.2)等途径.外出务工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为66.3%,其中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77.0%,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63.9%;不同性别以及初中文化程度的调查对象,其传播途径与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在不同文化程度间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只有21.3%的外出务工人员认为自己处于感染艾滋病的危险之中,大多数人仍觉得这种威胁离他们很遥远,但有91.2%的人能主动学习预防艾滋病知识.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在打工期间婚外性行为方面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以及在性生活中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在男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安全套的使用率高于女性.结论 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应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和有针对性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尤其是非传播途径的教育,以提高其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从而控制艾滋病的蔓延.
作者:赵存喜;文育锋;金岳龙;李永锋;叶冬青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工频磁场(50~60 Hz)作为一种污染源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并与人群癌症的发生率存在关联[1],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作者:张莹;李伯勤;董娟;辛华;朱传菊;逯素梅;刘鲁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20世纪70年代以来,动物源传染病发病在全球呈上升趋势,新发的30多种传染病中有相当部分属于动物源传染病[1],如禽流感、SARS、疯牛病、脘毒体病、埃博拉出血热、莱姆病等.
作者:常宪平;单广良;王卉呈;肖涣波;黄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居民营养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徐汇区抽取1060户核心家庭.并就饮食营养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对所抽取家庭的妻子、丈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基本营养知识答对率较低,平均知识得分为51.37分.妻子知识得分高于丈夫,教育程度越高的对象知识得分越高.调查对象日常饮食中新鲜蔬菜类、奶类、豆类及其制品摄入量不足者分别占74.06%,55.42%和44.91%.76.79%的对象选择食物时更注重营养价值,注重用营养原则指导膳食者占62.40%;66.73%和31.19%的对象愿意或可能愿意为健康改变饮食习惯.女性,年龄较大者、干部/技术人员,个人月收入在1000~2000元者以及营养知识得分较高者更注重用营养原则指导膳食.结论 上海市社区居民基本营养知识不足,部分居民营养观念不科学,居民膳食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
作者:刘宁;高尔生;武俊青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人类一直生活在充满电离辐射的环境中.除了宇宙射线和地壳陆地辐射等天然电离辐射照射(俗称天然本底照射)外,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近100多年来又来在医疗、能源、工业、地质、考古、军事等各行各业不断开发利用电离辐射技术,不断增加了各种人工电离辐射照射来源.
作者:郑钧正;卓维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健康人格特点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健康人格问卷和主观幸福感问卷对705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男、女生实践活动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5,P<0.01);不同年级大学生自我-社会和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70,P<0.05),低年级学生健康人格水平较高;不同生源地学生实践活动能力(F=2.987,P<0.05)及健康人格总分(F=2.88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市学生健康人格水平高于城镇、农村学生;自我和谐、自我-社会和谐、实践活动能力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结论 大学生健康人格与主观幸福感呈密切相关.
作者:余欣欣;郑雪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近年来,中国艾滋病(AIDS)流行形势日益严峻,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宣布,根据新评估结果,2005年因艾滋病死亡人数约为2.5万人[1].
作者:王素萍;马德坤;陈世哲;赵宇;辛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确立性服务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权重,从而建立和完善对艾滋病干预项目不同地区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方法 采用Delphi法由专家对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进行评分,并应用层次分析形成判断矩阵,从而计算指标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 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指标权重终确定,并且结果满足逻辑一致性的要求.结论 层次分析法用于艾滋病健康教育评价简单、科学、可行.
作者:方鹏骞;李翠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苯对小鼠胚胎肢芽发育和分化的影响,探讨苯的发育毒性.方法 应用恒温旋转培养装置对12 d孕龄小鼠胚胎前肢芽进行培养,观察不同浓度的苯对肢芽发育和分析的影响,并进行Neubert评分.结果 苯浓度在75μmoL/L以上时,前肢芽的发育和分化受到抑制,且随着苯浓度的增加,肢芽各软骨的发育分化越差,Neubert评分越少,剂量-效应关系良好.结论 苯可抑制小鼠胚胎肢芽发育和分化.
作者:李梓民;何爱桃;吴成秋;周沧海;张英彪;刘爱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汉坦病毒(HV)是人类重要的致病病毒,在临床上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PS),对人类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
作者:曹海霞;王志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社区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方法和模型,为社区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提供借鉴.方法 以湖北省12个行政区为评价对象,采用加权累加综合评分法、秩和比法和Topsis法对各地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并对结果进行组合.结果 3种综合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结果具有一致性.组合评价结果更加稳定、合理,4种组合评价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不同方法得出的评价结果基本接近,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评价对象的社区卫生服务绩效,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对综合评价结果好能加以适当的组合,以使评价结果更加稳定、合理.
作者:王芳;金建强;张全红;卢祖洵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随着艾滋病/性病(AIDS/STD)的流行,在高危、重点、敏感人群中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是预防艾滋病的当务之急[1].
作者:王国芳;胡绍源;袁飞;杨金芝;李小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乡镇卫生院是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提高乡镇卫生院的竞争力,需要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
作者:王丽丹;江启成;陶意传;张冬梅;汪时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年轻男男性接触者(MSM)社会网络与艾滋病高危行为的关系,为开展社会网络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应答者驱动方法在安徽合肥市招募研究对象,共有193名符合条件的男男性接触者接受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近6个月性伴数、性行为,个体核心社会网络等.结果 在个体近6个月肛交性伴数≥2个的预测模型中,若核心社会网络成员中女性成员达到半数及以上,报告肛交性伴数≥2个的危险性是核心网络成员均为男性的0.174倍(95%CI=0.043~0.705),若核心社会网络成员中大学及以上文化达到及超过半数者,报告肛交性伴数≥2个的危险性是核心社会网络成员中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未达到半数者的0.472倍(95%CI=0.236~0.947).若核心社会网络成员全都支持调查对象的性取向,报告肛交性伴数≥2个的危险性为核心社会网络成员不全支持者的2.141倍(95%CI=1.128~4.065);在个体近6个月无保护肛交(UAI)预测模型中,若核心社会网络成员均知道调查对象性取向、调查对象与核心社会网络成员间无性关系,报告UAI的危险性分别是调查对象性取向在其核心社会网络成员不全公开者的1.955倍(95%CI=1.071~3.716)、调查对象与核心社会网络成员间有性关系者的0.239倍(95%CI=0.126~0.454).结论 社会网络是艾滋病危险行为扩散的重要影响因素,社会网络是当前遏制艾滋病在MSM人群中扩散的重要资源和途径.
作者:朱军礼;张洪波;郑迎军;Kyung-Hee Choi;朱义彬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受1,25二羟维生素素D3调控的雌激素受体α表达载体联合他莫西芬对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本室构建的含有4个拷贝维生素D反应元件(VDRE)和胸苷激酶启动子(Tk)的VDRE-Tk-ERα表达载体转染到MDA-MB-231细胞中,利用免疫荧光法检测1,25二羟维生素D3对雌激素受体α(ERα)的诱导表达并通过末端原位法检测1,25二羟维生素D3联合他莫西芬诱导转染该表达质粒的MDA-MB-231凋亡诱导效应.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核因子kB(NFkB)P65活性亚单位表达以及核转位情况的变化.结果 1,25二羟维生素D3能够有效诱导MDA-M-231VDRE-ERα细胞内ERα的表达,在此基础上与他莫西芬联合作用较对照和单独作用组能够有效诱导该乳腺癌细胞发生凋亡.与此同时,NFkB P65活性亚单位的表达以及核转位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结论 利用1,25二羟维生素D3可通过靶控外源性雌激素受体α的表达进而调控NFkB P65活性亚单位的表达及活性,从而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并终恢复乳腺癌细胞对他莫西芬的化疗敏感性.
作者:郎海滨;糜漫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广西城乡居民膳食摄入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发生的关系,为有针对性提出膳食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分别抽取广西4个城乡2 989名18岁及以上居民进行调查.结果 共查出代谢综合征患者101例,患病率为3.38%,其中城市居民为5.04%,农村1.82%,城市明显高于农村.单因素显示,城市MS患者畜禽肉、盐、酒和新鲜蔬菜摄入量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而Logistic多因素分析则表明,饮酒过多(每标准人日≥50 g)是城市MS的独立膳食危险因素(OR=1.409);农村MS患者畜禽肉、油脂、盐、调味品盐(酱油等)、酒及新鲜水果摄入量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Logistic多因素分析表明,禽畜肉(OR=3.082)、酒(OR=2.121)、油脂(OR=2.022)摄入过多是农村MS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膳食因素与广西城乡居民发生MS关系密切,应采取膳食营养干预措施,有效预防MS.
作者:唐振柱;陈兴乐;韩彦彬;黄兆勇;方志峰;阮青;黄林;杨娟;张洁宏;刘玄华;陈钦艳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