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利萍;凌燕
目的:研究急诊外科实施患者分区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2月~2013年12月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急诊外科接诊的4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分区管理模式,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对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及危重患者的处理效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急诊分区管理之后,患者满意度及危重患者的处理效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急诊外科实施患者分区管理,可确保就诊顺序,改善服务质量,减少医患纠纷,提高危重病人的服务水平,是适宜的急诊救治模式.
作者:沈荷娟;彭娟娟;王兆丽;朱旗欢;吴文元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新上岗医务人员多重耐药菌感染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法:以问卷调查方式,对某三级甲等医院2013年新上岗的195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新上岗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知识知晓率>55%的共3项,<50%的共10项,六步洗手法和洗手指征知晓率高为84.10%,多重耐药菌的监测知晓率低为26.67%.结论:新上岗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知识严重缺乏,对其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十分必要.
作者:胡碎钗;郑晓彬;李贤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探讨中医药院校附属医院进行临床科研培训的模式,因为它是提高中医医院医师的科研水平、培养其临床科研能力的途径,也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5个方面进行论述,提出了提高中医医院医师临床科研创新综合能力的方法.
作者:张金生;赵珍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模拟演练在提高急诊科医护团队应急处理能力中的效果,为提升急诊科医疗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在科室内开展模拟演练,比较模拟演练前后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与进行模拟演练前相比,模拟演练后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包括急救知识、急救能力、技能操作、配合协调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等)显著提高(P<0.05);进行模拟演练前,就诊患者的满意度为72.62%,进行模拟演练后其满意度为86.90% (P<0.05).结论:在急诊科进行模拟演练,不仅能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提升医疗质量,还能显著提高就诊患者的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作者:葛超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了解胃癌患者中药治疗管理现状,分析其用药影响因素,为临床提高胃癌中药治疗用药依从性、保证治疗有效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电话随访,对龙游县中医院240例胃癌患者在出院后按照统一的随访流程和问卷调查患者出院后中药治疗的现状、服药行为、中药副反应、用药顾虑、中药治疗知识知晓等.结果:240例胃癌患者出院后尊医服药为88.75%,只有53.33%患者能正确服药,20.83%的患者有服药顾虑;服药副反应主要为便秘35.83%,恶心、呕吐为17.5%,嗜睡为8.33%,眩晕为5.0%,42.5%的患者出现至少1种药物副反应,中药治疗知识知晓率为70.0%.结论:胃癌患者出院后的中药治疗用药受到用药副反应、用药顾虑影响,对患者进行中药治疗的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
作者:曾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ICU护生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6月为开展品管圈活动前,2013年7~12月为开展品管圈活动时段,两个阶段在ICU科进行实习的护生50例,其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前24例,开展品管圈活动后26例,对比分析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护生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及护生对带教满意率.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ICU护生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品管圈活动后ICU护生带教满意率明显高于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教学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于ICU带教中,能明显促进教学相长,提高护生实习带教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菊珍;张妙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如何运用分层级管理实施“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提高“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在临床的应用性.方法:建立护理部与科室二级“中医护理方案”质量管理组织.护理部设立中医护理方案实施小组,负责全院中医护理方案实施质量标准制定、质量监控、专业知识培训和考核.科室设立“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实施组长,负责“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实施的连续性监控和改进,培训和指导科室护士.结果:“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为内分泌科在规范消渴病中医专科护理培训中提供了理论及技术指导,提高了临床护士对中医护理技术的实际应用和临证施护能力.结论:分层级管理,在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规范中医护理行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作者:章国英;金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用于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术前准备室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由11人组建成品管圈,通过品管圈的步骤及品管手法,分析患者对手术室术前准备室不满意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术前准备室病人满意度得到提高,从88%提高到98%(P<0.05).结论:将品管圈运用于提高手术室术前准备室病人满意度中可获得满意效果,可同时提高圈员的QCC手法运用、团队精神、专业知识、沟通技巧、护理品质意识和脑力开发.
作者:季清芬;韦爱芬;应泳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无痛人流手术用药差错的原因,并探讨相应的干预管理对策.方法:金华市妇幼保健院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开展流产关爱(PAC)服务,进行回顾分析了在此期间无痛人流术过程中的用药情况.结果:金华市妇幼保健院在此期间无痛人流手术总共2264例,用药差错出现106例,其中主要的用药差错事件为米索前列醇直接口服(应舌下含服)和双氯芬酸纳栓置入阴道(应经肛门纳入).结论:无痛人流术前用药差错事件与医患之间的交流以及护士的整体素质密切相关.
作者:何春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文章探索采用定额管理、规范管理流程、应用于一次性不计价低值耗材管理,以达到降低医院运营成本、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目的.通过前期探讨研究,采用定额管理、流程改造是医院一次性不计价低值耗材管理一种重要方法,是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作者:王凤;谭天林;王瑷萍;李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为临床科室护理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与实践者,护士长自身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于科室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护理团队、优异的护理质量、和谐的护患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护士长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医院护理队伍思想观念、业务技能和水平.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护理管理工作经验,分析了新形势下作为一名护士长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精湛的业务技能、良好的人格魅力、较强的学习能力、良好的管理能力、牢固的安全意识.
作者:王淑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加强儿科护理风险管理教育,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针对儿科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风险因素,制定风险管理教育计划,提高全科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并对实施风险管理教育前后儿科病房中的患儿及家属进行满意度情况、不良实践发生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实施风险管理教育后,患儿及家属满意度达到了96.5%,风险事件的发生率降低至1.2%.结论:在儿科实施风险管理教育,能够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儿科的护理质量.
作者:宋凤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保证ICU安全合理用药对于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实际临床操作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不合理用药现象仍时有发生,给患者造成了严重损失.加强药物的安全合理使用,采用多种手段减少用药失误情况的发生,对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保证患者安全、提高临床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吕仙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河南中医学院为了将传统的师承教育有机地融入现代高等中医教育体系之中,特在药学院设立了中药传承班.文章总结了河南中医学院中药传承班开设中药炮制学的教学体会和经验,并对课程设置、老师配备、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社会见习等进行了探讨.
作者:李红伟;孟祥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随着中国进入老年化社会,老年期痴呆的患病率逐年增高,目前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对于老年期痴呆的治疗,尚无特效治疗方法,药物治疗费用高昂,长期住院也给其带来沉重的卫生资源压力与卫生经济负担,患者家庭往往不堪重负.社区防治是目前防治老年期痴呆的根本方法,有利于合理分配卫生资源,文章对老年期痴呆社区管理的防治与管理策略进行了探讨.
作者:韩翠兰;朱文波;连国民;于畅;徐婷;陈中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安全目标管理在高压氧治疗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开展安全目标管理前在我院实行高压氧治疗的10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1~12月开展安全目标管理后在我院实行高压氧治疗的135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按常规程序进行高压氧治疗,干预组在安全目标管理下进行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的患者身份识别失误率、未签知情同意书发生率、违禁物品入舱发生率和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患者身份识别失误率、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违禁物品入舱发生率、未签知情同意书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明显低与对照组.结论:实行安全目标管理后,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的安全缺陷显著减少,安全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提示安全目标管理是高压氧治疗的一项有效管理方法.
作者:肖青松;邱淑静;周卫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护理主管负责制在乳腺外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乳腺外科实施小组责任制护理,每个小组选出组长担任护理主管,制订护理主管的职责,在护理主管的带领下对乳腺外科病房实施责任制管理.比较管理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医生及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士工作的积极性.结果:护理主管负责制实施后,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书书写、行为规范、危重患者护理、急救物品管理的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在服务态度、入院宣教、巡视病房、护理操作、出院指导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医生的满意度和护士的积极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主管负责制能够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提高病房管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丁菲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医专业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和解决途径.方法:通过收集信息、走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现状,通过查阅中医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文献提出对策.结果:当前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有待完善,需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结论:加强中医专业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作者:贾成祥;王应;姚明超;孙海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探讨安全质量管理理念在医院药剂科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米市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剂科实施安全质量管理前后各1年时间中的患者资料共2000份作为研究对象,每年1000份,统计药剂科的药品储存调配过程中发生药品损坏、过期、滥用的情况以及门诊和住院患者对药物使用的满意度的情况,分析安全管理理念在医院药剂科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和应用价值.结果:比较两组中发生药品过期、药品损坏和药品滥用的情况,实施前发生率分别为2.7%、1.9%和3.4%;实施后,发生率分别为0.1%、0.2%和0.5%;这三项指标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施前后前后,患者的满意度分别为69.1%和96.4%,满意度显著提高,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树立安全质量管理理念在医院药剂科管理和实施安全质量管理对于药剂科药品的储存调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实现药剂科药品的规范化管理,有利于药品质量的改善和患者用药满意度的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得到显著提升.
作者:安建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在口腔专科医院中针对护理不良事件PDCA循环管理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月绍兴市口腔医院口腔外科病房上报的60例护理不良事件,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通过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4个阶段,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科学精细管理和动态监管.结果:实施PDCA持续质量改进以来,2011年1月~2012年1月护理不良事件发生10例,病房总住院人数5860人次,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0.17%,对比2010年1月~2011年1月的1.53%,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既可以显著提升院方管理效率,又能减少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大大提升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朱小青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