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鸽平
目的:探讨质控小组在丽水市中医院妇产科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妇产科成立3级质量控制体系,质控小组采取不定期、分区域巡查,制定质控方案及流程,根据评估后的结果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整措施.评价质控小组实施质量评估前后护理质量及患者、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质控小组实施1年后护理质量控制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患者满意度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医生满意度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妇产科实施质控小组模式有助于护理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作者:卢春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苏南地区基层医院面临激烈的行业竞争态势,文章建议可从牢固确立“患者至上”服务理念、采取与宏观环境相适应的管理手段、积极构建健康的单位文化、注重把握新时期医务人员的特点、把强化沟通作为提升医德医风水平的重要形式、将医德医风水平作为医院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力砝码等六个方面,来加强新时期医德医风建设,为医院发展培育核心竞争力.
作者:周静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在肝胆外科80后护士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衢州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20名在职护士为研究对象,通过成立品管圈,选定活动主题,把握现状,设定目的,制定对策,进行品管圈管理,比较品管圈管理前后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自我效能感、工作压力以及护理质量分变化.结果:品管圈管理后护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自我效能感高于管理前,压力感小于管理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管理后,护士的护理文书、基础护理、行为规范、操作技能等护理质量方面的评分均高于管理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管理充分发挥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尽其才,减轻工作压力,改善护理质量.
作者:徐利萍;凌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低年资护士中医护理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PDCA循环引入低年资护士中医护理操作技能培训工作中,通过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ek)、处理(Action)等具体措施的实施,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和考核.结果: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低年资护士中医护理操作技能进行培训的实验组,在护理技术操作能力、患者满意度测评(称呼、语言表达、患者对护士信任度)分别与采用传统方法培训的观察组比较,明显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科学的培训方法可提高中医护理技能操作水平.
作者:杨蓉;陈巧巧;蔡微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针对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存在的一些潜在风险因素,提出相应的安全护理管理措施,以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对浙江省永康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1~11月间150例泌尿外科患者术后进行观察,针对护理过程中患者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结果:结果术后150例患者无1例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均康复出院.结论:准确了解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出现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做好出院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胡兰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改革药理实验课程考核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方法:以06级药学专业毕业实习前的“中药综合性药理实验”作为考核对象,建立操作、口试、笔试、实验报告和实验设计考核体系进行考核.结果与结论:全班60人及格率为100%(84.6士5.5);低分65分,高分96分,有很好的区分度,并在07级、08级、09级医药专业推广,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南丽红;贾铷;吴符火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管理对手术室感染的预防作用,旨在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瓯海区人民医院收治手术患者166例,按照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细节护理措施,而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措施.对比分析两组切口感染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物体表面菌落合格率、手术室空气菌落合适率和手表面菌落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共发生感染3例,发生率为1.81%.对照组术后共发生感染17例,发生率为10.24%.对照组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要比对照组高,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细节护理管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手术室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在临床护理过程中要切实的落实细节护理管理措施,提高护理的治疗降低手术室感染.
作者:吴晓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在普外科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2~3月在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实习的30名护生设为常规组,实施传统带教方法;2014年2~3月的30名护生设为研究组,在传统带教基础上实施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实习结束时,对两组护生进行理论知识考核和技能操作考核;师生双向评定,由护生评价带教老师的教学满意度,带教老师对两组护生实习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护生的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生对带教老师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常规组(P<0.01);带教老师对研究组护生的实习评价显著优于常规组(P<0.01).结论: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可以提高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教学满意度,减轻了护生的心理压力,提高了临床护理带教质量.
作者:侯鸽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为临床科室护理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与实践者,护士长自身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于科室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护理团队、优异的护理质量、和谐的护患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护士长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医院护理队伍思想观念、业务技能和水平.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护理管理工作经验,分析了新形势下作为一名护士长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精湛的业务技能、良好的人格魅力、较强的学习能力、良好的管理能力、牢固的安全意识.
作者:王淑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训练法对焦虑症病人的依从性与生活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衙州市第三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32例焦虑症病人进行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66例.出院后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持续治疗及健康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自我管理训练.研究期限为12周,比较2组病人在随访期内的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生存质量方面,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功能的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焦虑症病人实施自我管理训练,有助于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为稳定病情提供保障.
作者:谭素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外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护士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以进一步提高优质护理服务水平.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表的方法,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84名护士进行调查问卷.结果:护士工作满意度得分均较高,工作年限5年以上,主管护师及大专及以下学历的护士满意度相对较高.结论:护理部应该不断的评估护士在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的需要,为其职业发展提供较好的帮助,促进护士工作满意度,也为促进优质护理服务创造有利条件.
作者:汪红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急诊科的6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名,采取常规临床管理.观察组30名,采取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患者的满意度及临床护理管理效果(护理工作投诉率、急诊护理技能、自我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u=2.1213,P=0.0339).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工作投诉率分别为3.33%和20.00%,有统计学差异(x2=4.0431,P=0.0444);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急诊护理技能得分分别为(95.5士3.1)分和(85.6±6.7)分,有统计学差异(t=7.3451,P<0.0001);观察组的自我满意度高于对照组(t=9.2098,P<0.0001).结论: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用于急诊护理管理,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理人员的急诊护理技能和自我满意度.
作者:徐小燕;陈岚;郑寒;何龙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的监测结果,分析相关因素并做出预防措施,以减少医院的感染发生率.方法:将浙江省宁海县第一医院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患者的医院感染通过目标性监测法调查,应用患者的病情平均严重程度整理医院感染率,分析相关的侵入性感染.结果:住院患者共420例,发生医院感染49例次,例次感染率为11.90%,日感染为32.67%.日感染经过ASIS调整后为6.19%,尿管留置的相关性泌尿感染为2.4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率为24.51‰,动静脉插管引起的相关性血液感染为0.79‰.下呼吸道部位为频繁发生感染的部位,其次是泌尿道;病原菌共6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92.75%.结论:各类导管是导致ICU医院感染发生率高的主要原因,其中呼吸机引发的相关性肺炎占主要因素.因此,加强目标性控制、监测和管理,并干预侵入性操作,可有效减少ICU医院感染率的发生.
作者:施宗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产房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从而制定安全管理对策,减少和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浙江省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产房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并探讨相应安全管理对策.结果:发生产房护理不良事件主要有产妇自身因素、医护人员因素、医院及科室管理层面的因素等.结论:针对产房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积极采取安全管理防范对策,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母婴平安.
作者:徐娟珍;蔡惠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在口腔专科医院中针对护理不良事件PDCA循环管理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月绍兴市口腔医院口腔外科病房上报的60例护理不良事件,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通过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4个阶段,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科学精细管理和动态监管.结果:实施PDCA持续质量改进以来,2011年1月~2012年1月护理不良事件发生10例,病房总住院人数5860人次,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0.17%,对比2010年1月~2011年1月的1.53%,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既可以显著提升院方管理效率,又能减少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大大提升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朱小青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在临床护理中实施行政查房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的作用.方法: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从2012年1月开始实施护理行政查房,随机选择3个科室纳入研究,进行风险调查与质量评比.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督促其限期改正,下一个年度评比观察改进情况.结果:2012年、2013年被调查科室上报的护理风险隐患次数较查房前明显减少,护理质量逐步改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护理行政查房能够有效持续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护患纠纷率,减少护理过程的风险.
作者:吴秀芬;陈静;郑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中医药博物馆是中医药文化传播的优势平台.文章梳理了国内中医药博物馆的发展概况,探讨了依托中医药博物馆的中医文化教育问题,认为应遵循科学与人文、传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布展.开馆后应针对不同年龄层次观众特征开展教育活动,并以青少年群体为例探讨其方法和内容.
作者:刘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急诊外科实施患者分区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2月~2013年12月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急诊外科接诊的4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分区管理模式,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对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及危重患者的处理效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急诊分区管理之后,患者满意度及危重患者的处理效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急诊外科实施患者分区管理,可确保就诊顺序,改善服务质量,减少医患纠纷,提高危重病人的服务水平,是适宜的急诊救治模式.
作者:沈荷娟;彭娟娟;王兆丽;朱旗欢;吴文元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无痛人流手术用药差错的原因,并探讨相应的干预管理对策.方法:金华市妇幼保健院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开展流产关爱(PAC)服务,进行回顾分析了在此期间无痛人流术过程中的用药情况.结果:金华市妇幼保健院在此期间无痛人流手术总共2264例,用药差错出现106例,其中主要的用药差错事件为米索前列醇直接口服(应舌下含服)和双氯芬酸纳栓置入阴道(应经肛门纳入).结论:无痛人流术前用药差错事件与医患之间的交流以及护士的整体素质密切相关.
作者:何春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探讨适合的护理管理措施.方法:选取122例新生儿窒息的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65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通过统一的临床研究表收集患者的母体因素、胎儿因素、胎盘因素、脐带因素和分娩因素,采用单因素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新生儿窒息的独立危险因素有胎盘因素、脐带因素、妊高征、高龄初产、严重贫血、呼吸系统疾病、早产儿、宫内感染、呼吸道梗阻、剖宫产、急产和产程用药不当.结论:新生儿窒息与多种因素有关,提示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这些高危因素,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作者:鲍丽娟;胡丽娅;缪小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