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丽娟;胡丽娅;缪小红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ICU护生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6月为开展品管圈活动前,2013年7~12月为开展品管圈活动时段,两个阶段在ICU科进行实习的护生50例,其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前24例,开展品管圈活动后26例,对比分析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护生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及护生对带教满意率.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ICU护生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品管圈活动后ICU护生带教满意率明显高于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教学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于ICU带教中,能明显促进教学相长,提高护生实习带教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菊珍;张妙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产后家庭访视护理指导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与产后访视在母婴保健中的作用.方法:将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杭州市分娩并回米市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三次产后访视的605例产妇及其新生儿607例(双胎2例)作为观察组,将2010年9月~2011年9月在杭州市分娩并回米市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两次产后访视的585例产妇及其新生儿588例(双胎3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母婴健康情况.结果:对照组中产妇有异常情况204例,发生率34.9%;新生儿有异常情况193例,发生率32.8%.观察组中产妇有异常情况106例,发生率17.5%;新生儿有异常情况104例,发生率17.1%.结论:增加产后早期家庭访视,可提高产妇自护能力和护理新生儿的能力,及早发现母婴异常情况,降低了母婴产后发病率,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钮娟珍;高蔓莉;李霞;印雪芬;于红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需求情况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为住院患者提供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127例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健康需求情况进行调查.总发放132份问卷调查表,收回有效问卷调查表127份,并对收回的问卷调查表进行数据统计.结果:97.6%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认为了解与病情有关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调查显示,100%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都需要健康教育知识.处在入院初期、住院期间、出院后等不同阶段的患者希望得到合适的健康教育.结论:要给予患者人性化关怀,充分调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恢复健康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护理,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作者:朱利亚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探讨适合的护理管理措施.方法:选取122例新生儿窒息的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65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通过统一的临床研究表收集患者的母体因素、胎儿因素、胎盘因素、脐带因素和分娩因素,采用单因素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新生儿窒息的独立危险因素有胎盘因素、脐带因素、妊高征、高龄初产、严重贫血、呼吸系统疾病、早产儿、宫内感染、呼吸道梗阻、剖宫产、急产和产程用药不当.结论:新生儿窒息与多种因素有关,提示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这些高危因素,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作者:鲍丽娟;胡丽娅;缪小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外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护士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以进一步提高优质护理服务水平.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表的方法,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84名护士进行调查问卷.结果:护士工作满意度得分均较高,工作年限5年以上,主管护师及大专及以下学历的护士满意度相对较高.结论:护理部应该不断的评估护士在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的需要,为其职业发展提供较好的帮助,促进护士工作满意度,也为促进优质护理服务创造有利条件.
作者:汪红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慢性病人数逐年上升.如何有效预防慢性病,提高居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文章对居民自助式健康小屋进行了探讨,以期有效预防居民慢性病.
作者:王华;田桂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安全目标管理在高压氧治疗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开展安全目标管理前在我院实行高压氧治疗的10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1~12月开展安全目标管理后在我院实行高压氧治疗的135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按常规程序进行高压氧治疗,干预组在安全目标管理下进行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的患者身份识别失误率、未签知情同意书发生率、违禁物品入舱发生率和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患者身份识别失误率、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违禁物品入舱发生率、未签知情同意书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明显低与对照组.结论:实行安全目标管理后,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的安全缺陷显著减少,安全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提示安全目标管理是高压氧治疗的一项有效管理方法.
作者:肖青松;邱淑静;周卫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模拟演练在提高急诊科医护团队应急处理能力中的效果,为提升急诊科医疗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在科室内开展模拟演练,比较模拟演练前后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与进行模拟演练前相比,模拟演练后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包括急救知识、急救能力、技能操作、配合协调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等)显著提高(P<0.05);进行模拟演练前,就诊患者的满意度为72.62%,进行模拟演练后其满意度为86.90% (P<0.05).结论:在急诊科进行模拟演练,不仅能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提升医疗质量,还能显著提高就诊患者的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作者:葛超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急诊科的6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名,采取常规临床管理.观察组30名,采取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患者的满意度及临床护理管理效果(护理工作投诉率、急诊护理技能、自我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u=2.1213,P=0.0339).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工作投诉率分别为3.33%和20.00%,有统计学差异(x2=4.0431,P=0.0444);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急诊护理技能得分分别为(95.5士3.1)分和(85.6±6.7)分,有统计学差异(t=7.3451,P<0.0001);观察组的自我满意度高于对照组(t=9.2098,P<0.0001).结论: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用于急诊护理管理,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理人员的急诊护理技能和自我满意度.
作者:徐小燕;陈岚;郑寒;何龙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在临床护理中实施行政查房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的作用.方法: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从2012年1月开始实施护理行政查房,随机选择3个科室纳入研究,进行风险调查与质量评比.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督促其限期改正,下一个年度评比观察改进情况.结果:2012年、2013年被调查科室上报的护理风险隐患次数较查房前明显减少,护理质量逐步改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护理行政查房能够有效持续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护患纠纷率,减少护理过程的风险.
作者:吴秀芬;陈静;郑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护理风险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护理安全的关键措施.大量护理实践证实,护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未严格执行核心制度、护理工作流程和制度存在缺陷、操作不规范、医院组织管理不到位和护理记录不细致是引发护理风险的主要原因.文章详细分析了护理风险的诱发因素和护理部在控制护理风险中的作用,提出了增强防范意识、建立护理风险报告制度、实现护理工作流程及制度标准化、严格管理和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等护理风险管理对策.
作者:刘丽清;杨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急诊外科实施患者分区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2月~2013年12月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急诊外科接诊的4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分区管理模式,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对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及危重患者的处理效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急诊分区管理之后,患者满意度及危重患者的处理效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急诊外科实施患者分区管理,可确保就诊顺序,改善服务质量,减少医患纠纷,提高危重病人的服务水平,是适宜的急诊救治模式.
作者:沈荷娟;彭娟娟;王兆丽;朱旗欢;吴文元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走动式管理在门诊导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期增强护理管理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方法:根据门诊特点制订3级走动式质控方式:护理部—护士长—质控组长,采取不定期、分区域巡查,制订护理质量标准及量化考核标准,评估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及患者、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经过1年的走动式管理实施,护理质量控制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患者满意度评分、医生满意度评分和护士工作满意度评分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结论:门诊导诊实施走动式管理有助于护理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亦可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作者:邵盛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及防范管理措施.方法:通过对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普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76例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同期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进行普外科手术治疗的无切口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影响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结果:实验组患者年 龄、体质指数、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心理反应、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Ⅲ类手术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增加,血红蛋白水平和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切口长度和性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不良心理状态、体质指数、手术时间、血红蛋白、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Ⅲ类手术均是引发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针对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采取积极的防护干预措施,降低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
作者:吴晓英;詹卫华;石建锋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河南中医学院为了将传统的师承教育有机地融入现代高等中医教育体系之中,特在药学院设立了中药传承班.文章总结了河南中医学院中药传承班开设中药炮制学的教学体会和经验,并对课程设置、老师配备、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社会见习等进行了探讨.
作者:李红伟;孟祥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如何运用分层级管理实施“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提高“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在临床的应用性.方法:建立护理部与科室二级“中医护理方案”质量管理组织.护理部设立中医护理方案实施小组,负责全院中医护理方案实施质量标准制定、质量监控、专业知识培训和考核.科室设立“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实施组长,负责“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实施的连续性监控和改进,培训和指导科室护士.结果:“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为内分泌科在规范消渴病中医专科护理培训中提供了理论及技术指导,提高了临床护士对中医护理技术的实际应用和临证施护能力.结论:分层级管理,在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规范中医护理行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作者:章国英;金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苏南地区基层医院面临激烈的行业竞争态势,文章建议可从牢固确立“患者至上”服务理念、采取与宏观环境相适应的管理手段、积极构建健康的单位文化、注重把握新时期医务人员的特点、把强化沟通作为提升医德医风水平的重要形式、将医德医风水平作为医院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力砝码等六个方面,来加强新时期医德医风建设,为医院发展培育核心竞争力.
作者:周静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山东省平邑县地处沂蒙革命老区,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中医医院努力加快建设和发展,积极发展中医药特色治疗,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服务需求.
作者:张庆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心血管内科多为老年患者,病情复杂,易发生突发状况,以上因素给临床护理及用药安全带来了极大挑战.提高护理质量能够帮助患者康复,改善护患关系.同时,加强用药安全管理有助于缓解病情,避免用药错误,减少医患纠纷.文章详细阐述了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及用药安全的方法,以提高医院管理水平,降低护理及用药风险.
作者:尹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老年病人对跌倒预防的健康教育依从性情况,为老年病人正确实施风险防护避免伤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回顾2010年1月1日~2014年6月31日浙江省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病人跌倒发生数据资料,按发生跌倒的各项行为及造成伤害进行相关因素分析.自行设计调查表,对98例老年住院跌倒高风险病人进行认知调查.结果:54.23%老年病人在落实防范措施上依从性不强.老年病人中,48.21%老年病人对自身的高风险认知不到位.结论:大部分老年病人因自身对风险隐患的认知不足,导致对预防跌倒各项健康宣教措施实施的依从性不到位,需要继续强化针对性宣教与认知意识,提高病人的风险防范措施执行依从性.
作者:曹慧琴;孙庆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