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病人跌倒预防健康教育依从性分析

曹慧琴;孙庆玲

关键词:老年病人, 跌倒预防, 健康教育, 依从性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病人对跌倒预防的健康教育依从性情况,为老年病人正确实施风险防护避免伤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回顾2010年1月1日~2014年6月31日浙江省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病人跌倒发生数据资料,按发生跌倒的各项行为及造成伤害进行相关因素分析.自行设计调查表,对98例老年住院跌倒高风险病人进行认知调查.结果:54.23%老年病人在落实防范措施上依从性不强.老年病人中,48.21%老年病人对自身的高风险认知不到位.结论:大部分老年病人因自身对风险隐患的认知不足,导致对预防跌倒各项健康宣教措施实施的依从性不到位,需要继续强化针对性宣教与认知意识,提高病人的风险防范措施执行依从性.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的监测结果,分析相关因素并做出预防措施,以减少医院的感染发生率.方法:将浙江省宁海县第一医院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患者的医院感染通过目标性监测法调查,应用患者的病情平均严重程度整理医院感染率,分析相关的侵入性感染.结果:住院患者共420例,发生医院感染49例次,例次感染率为11.90%,日感染为32.67%.日感染经过ASIS调整后为6.19%,尿管留置的相关性泌尿感染为2.4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率为24.51‰,动静脉插管引起的相关性血液感染为0.79‰.下呼吸道部位为频繁发生感染的部位,其次是泌尿道;病原菌共6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92.75%.结论:各类导管是导致ICU医院感染发生率高的主要原因,其中呼吸机引发的相关性肺炎占主要因素.因此,加强目标性控制、监测和管理,并干预侵入性操作,可有效减少ICU医院感染率的发生.

    作者:施宗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模拟演练在提高急诊科应急处理水平的作用

    目的:探讨模拟演练在提高急诊科医护团队应急处理能力中的效果,为提升急诊科医疗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在科室内开展模拟演练,比较模拟演练前后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与进行模拟演练前相比,模拟演练后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包括急救知识、急救能力、技能操作、配合协调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等)显著提高(P<0.05);进行模拟演练前,就诊患者的满意度为72.62%,进行模拟演练后其满意度为86.90% (P<0.05).结论:在急诊科进行模拟演练,不仅能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提升医疗质量,还能显著提高就诊患者的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作者:葛超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护理文书质控中实施层级管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在护理文书质控中实施层级管理的效果.方法:从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第一人民医院未实施层级质控前(2013年8~12月)中随机选出运行病历和终末病历各600份当作对照组;实施层级质控后(2014年1~5月)的任意运行病历和终末病历各600份当作实验组.研究人员制作《护理文书质量检查表》对两组病历进行评分,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文书的质量情况.结果:两组的运行病历和终末病历质量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文书质控中实施层级管理,可以改善护理文书质量内涵,帮助护理人员专业技能进一步成长.

    作者:朱海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外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护士工作满意度情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对外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护士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以进一步提高优质护理服务水平.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表的方法,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84名护士进行调查问卷.结果:护士工作满意度得分均较高,工作年限5年以上,主管护师及大专及以下学历的护士满意度相对较高.结论:护理部应该不断的评估护士在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的需要,为其职业发展提供较好的帮助,促进护士工作满意度,也为促进优质护理服务创造有利条件.

    作者:汪红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泌尿外科患者术后效果

    目的:针对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存在的一些潜在风险因素,提出相应的安全护理管理措施,以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对浙江省永康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1~11月间150例泌尿外科患者术后进行观察,针对护理过程中患者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结果:结果术后150例患者无1例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均康复出院.结论:准确了解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出现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做好出院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胡兰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心胸外科管道安全管理中警示标识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在心胸外科管道安全管理中应用警示标识的价值.方法:收集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于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115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实施管道警示标识管理措施;另收集2012年6月之前收治1168例患者,未实施管道警示标识管理措施.结果:实施警示标识后,护理投诉、护理缺陷及潜在护理隐患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警示标识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0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2%(P<0.05).结论:在心胸外科中实施警示标识管理,能提高患者管道治疗的安全性,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金春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公立医院公益性和市场化并轨运行探讨

    随着公立医院的改革,在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前提下,如何有效进行市场化运作,文章对此提出了建议和措施.文章以海南省三亚市中医院为例,医院在坚持公益性质的基础上,突出中医特色和优势,推进了医院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作者:陈小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加强我院ICU药品合理应用体会

    保证ICU安全合理用药对于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实际临床操作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不合理用药现象仍时有发生,给患者造成了严重损失.加强药物的安全合理使用,采用多种手段减少用药失误情况的发生,对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保证患者安全、提高临床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吕仙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实施流程管理对血透室工作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在血透室实施流程管理,预防与控制感染的发生,减少或避免医疗发生纠纷,提高工作质量.方法:通过对血透室环境管理、血透机的管理、制度建设与改进、各种检测标准的管理、患者的管理、医护人员的管理实现流程规范和不断优化.结果:血透室实行流程管理后,血透室的布局更为合理,规范了血液净化的各项操作流程,减少了血透室感染危险,有效规避了医疗风险,患者的综合满意度由2011年的91.7%提高至2013年的99.5%,工作质量得到提高.结论:完善血透室的布局、制定并持续优化相关工作流程、加强培训、严格执行流程、规范化管理能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规避医疗风险.

    作者:郭丽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安全目标管理在医院高压氧治疗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安全目标管理在高压氧治疗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开展安全目标管理前在我院实行高压氧治疗的10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1~12月开展安全目标管理后在我院实行高压氧治疗的135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按常规程序进行高压氧治疗,干预组在安全目标管理下进行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的患者身份识别失误率、未签知情同意书发生率、违禁物品入舱发生率和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患者身份识别失误率、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违禁物品入舱发生率、未签知情同意书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明显低与对照组.结论:实行安全目标管理后,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的安全缺陷显著减少,安全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提示安全目标管理是高压氧治疗的一项有效管理方法.

    作者:肖青松;邱淑静;周卫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医务社会工作本土化现状与推进策略研究

    社会工作是针对社会的弱势群体,通过科学方法开展的以协助个人、群体、社区去更好地与环境交流融合的专业活动.医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中非常重要的领域之一,也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不断升级的医闹事件反映我国医患关系已经上升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采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处理疾病导致的社会问题、如何建立和谐统一的新型医患关系,是推进医疗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和体现.

    作者:袁敏;朱惠蓉;李赣;姚政;黄铮;徐美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公立医院改革的再认识与思考

    公立医院是中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体,公立医院改革是新医改方案的重中之重.如何改革,促进医疗的可及性和公平性,是新一轮改革是否成功的关键.作者分析了中国公立医院改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先进国家的做法,提出了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加快国内公立医院改革进程的思考.

    作者:潘鑫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医院护理部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护理风险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护理安全的关键措施.大量护理实践证实,护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未严格执行核心制度、护理工作流程和制度存在缺陷、操作不规范、医院组织管理不到位和护理记录不细致是引发护理风险的主要原因.文章详细分析了护理风险的诱发因素和护理部在控制护理风险中的作用,提出了增强防范意识、建立护理风险报告制度、实现护理工作流程及制度标准化、严格管理和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等护理风险管理对策.

    作者:刘丽清;杨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品管圈在管理精神科老年病房护工手卫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精神科老年病房护工手卫生的影响.方法:通过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提高护工洗手依从性为活动主题,拟定计划,采用自制调查问卷、隐蔽式现场观察的方法,了解本病区9名护工手卫生依从率和洗手正确率,分析影响洗手的因素,根据原因制订干预措施.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护工手卫生依从率、洗手正确率.结果:品管圈活动使护工的手卫生依从率从干预前的50.8%,提高到干预后的90.1%;洗手正确率从干预前的13.3%,提高到干预后的68.6%.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提高了老年病房护工的手卫生依从性,增强了团队凝聚力,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热情,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俞琼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五场景模拟演练在急诊抢救护士团队心肺复苏配合中的应用

    目的:提高护士团队心肺复苏抢救配合能力.方法:对急诊常见的急危重病设计5个场景,并制定急诊护士团队心肺复苏配合流程,进行模拟演练培训和考核.结果:经过一年半的持续改进,急诊护士的抢救配合能力、各种抢救仪器使用的熟练程度、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变处理能力、实施抢救技术流程的正确性及对抢救患者的人性化关怀都得到了提高.结论:五场景模拟演练是提高急诊护士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能够规范、有序、熟练地实施团队心肺复苏配合技术,培养实用型抢救人才,满足临床抢救的需要,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

    作者:方剑俊;吕剑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胃癌中药治疗患者管理现状与对策

    目的:了解胃癌患者中药治疗管理现状,分析其用药影响因素,为临床提高胃癌中药治疗用药依从性、保证治疗有效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电话随访,对龙游县中医院240例胃癌患者在出院后按照统一的随访流程和问卷调查患者出院后中药治疗的现状、服药行为、中药副反应、用药顾虑、中药治疗知识知晓等.结果:240例胃癌患者出院后尊医服药为88.75%,只有53.33%患者能正确服药,20.83%的患者有服药顾虑;服药副反应主要为便秘35.83%,恶心、呕吐为17.5%,嗜睡为8.33%,眩晕为5.0%,42.5%的患者出现至少1种药物副反应,中药治疗知识知晓率为70.0%.结论:胃癌患者出院后的中药治疗用药受到用药副反应、用药顾虑影响,对患者进行中药治疗的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

    作者:曾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护理行政查房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在临床护理中实施行政查房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的作用.方法: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从2012年1月开始实施护理行政查房,随机选择3个科室纳入研究,进行风险调查与质量评比.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督促其限期改正,下一个年度评比观察改进情况.结果:2012年、2013年被调查科室上报的护理风险隐患次数较查房前明显减少,护理质量逐步改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护理行政查房能够有效持续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护患纠纷率,减少护理过程的风险.

    作者:吴秀芬;陈静;郑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360度评估方法在新助产士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360度评估方法在新助产士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360度评估方法,对12名新助产士分别从护士长、带教老师、科室同事、患者与新助产士本人5个层面进行评价,根据测评结果及时反馈,调整带教措施,纠正不足.在带教期结束时予以终末评价,根据考核结果确认能否胜任工作.结果:12名新助产士中有10名通过终末考核,走上助产士的工作岗位,1名新助产士调离产科,1名提前解聘.结论:实施360度评估法能够更加客观、真实地反应新助产士的临床综合能力,为医院培养优秀的助产士队伍.

    作者:王仙;余莉梅;陈颖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ICU患儿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研究与对策

    目的:对ICU患儿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防控对策.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4年5月浙江省温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589例ICU患儿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性别、体重、基础疾病、激素使用、抗生素使用等18项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589例ICU患儿中发生医院感染的184例,占11.58%,危险因素主要包括ICU住院时间>7天、抗菌药物使用>两种、抗菌药物使用时间>7天、基础疾病≥3种、机械通气、使用激素类药物、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肺炎、早产儿、低体重儿共10项.结论:应当加强ICU患儿的基础病治疗,合理应用抗生素,缩短ICU住院时间,减少侵入性操作,以控制ICU患儿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周小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三级护理查房模式在外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三级护理查房模式在外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外科病房的17名护理人员和该段时间内收治的200例外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由护理部成立护理查房小组,每月进行1次查房,护士长每周查房1次,责任护士每周查房两次.患者根据三级查房制度实施前后进行分组,比较实施前后外科护理质量评分、患者病情知晓率和满意度.结果:实施三级查房后,外科护理质量显著提高,基础外科护理、健康宣教和整体护理质量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的病情知晓率和满意度亦显著提高(P<0.05).结论:三级护理查房能有效提高外科病房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病情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周雪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