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文书质控中实施层级管理的效果分析

朱海英

关键词:护理文书, 层级管理, 质控, 运行病历, 终末病历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护理文书质控中实施层级管理的效果.方法:从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第一人民医院未实施层级质控前(2013年8~12月)中随机选出运行病历和终末病历各600份当作对照组;实施层级质控后(2014年1~5月)的任意运行病历和终末病历各600份当作实验组.研究人员制作《护理文书质量检查表》对两组病历进行评分,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文书的质量情况.结果:两组的运行病历和终末病历质量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文书质控中实施层级管理,可以改善护理文书质量内涵,帮助护理人员专业技能进一步成长.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管理

    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探讨适合的护理管理措施.方法:选取122例新生儿窒息的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65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通过统一的临床研究表收集患者的母体因素、胎儿因素、胎盘因素、脐带因素和分娩因素,采用单因素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新生儿窒息的独立危险因素有胎盘因素、脐带因素、妊高征、高龄初产、严重贫血、呼吸系统疾病、早产儿、宫内感染、呼吸道梗阻、剖宫产、急产和产程用药不当.结论:新生儿窒息与多种因素有关,提示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这些高危因素,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作者:鲍丽娟;胡丽娅;缪小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五场景模拟演练在急诊抢救护士团队心肺复苏配合中的应用

    目的:提高护士团队心肺复苏抢救配合能力.方法:对急诊常见的急危重病设计5个场景,并制定急诊护士团队心肺复苏配合流程,进行模拟演练培训和考核.结果:经过一年半的持续改进,急诊护士的抢救配合能力、各种抢救仪器使用的熟练程度、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变处理能力、实施抢救技术流程的正确性及对抢救患者的人性化关怀都得到了提高.结论:五场景模拟演练是提高急诊护士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能够规范、有序、熟练地实施团队心肺复苏配合技术,培养实用型抢救人才,满足临床抢救的需要,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

    作者:方剑俊;吕剑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走动式管理在门诊导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走动式管理在门诊导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期增强护理管理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方法:根据门诊特点制订3级走动式质控方式:护理部—护士长—质控组长,采取不定期、分区域巡查,制订护理质量标准及量化考核标准,评估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及患者、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经过1年的走动式管理实施,护理质量控制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患者满意度评分、医生满意度评分和护士工作满意度评分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结论:门诊导诊实施走动式管理有助于护理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亦可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作者:邵盛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三级护理查房模式在外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三级护理查房模式在外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外科病房的17名护理人员和该段时间内收治的200例外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由护理部成立护理查房小组,每月进行1次查房,护士长每周查房1次,责任护士每周查房两次.患者根据三级查房制度实施前后进行分组,比较实施前后外科护理质量评分、患者病情知晓率和满意度.结果:实施三级查房后,外科护理质量显著提高,基础外科护理、健康宣教和整体护理质量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的病情知晓率和满意度亦显著提高(P<0.05).结论:三级护理查房能有效提高外科病房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病情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周雪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分析与管理对策

    目的:对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进行分析,探讨降低感染的高效、科学的管理对策.方法:对浙江省长兴县妇幼保健院2011年2月~2014年2月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检测资料进行回顾统计,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感染特点.结果:2011~2014年这4年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率分别为3.25%、2.14%、0.97%和0.47%,平均感染率为1.73%.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率从2011到2014年下降了2.78%.感染部位主要集中在呼吸道,占总数的47.8%.此外,皮肤、脐部等部位感染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占总数的27.69%.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因素主要与护理操作、新生几用具、新生儿易感以及医务人员有关,需要加强这些方面的管理.结论: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做好新生儿用具以及病房的消毒,强化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可有效预防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

    作者:应建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医师承教育模式对中医人才培养的效果研究——对福建省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师承班的实证调查

    本研究以福建省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师承教育为例,通过对33位继承人3年师承学习的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探讨中医师承教育模式对培养高层次中医人才的重要性,对不足之处提出对策建议.

    作者:王建忠;曾真;金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用药安全管理程序在神经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用药安全管理程序在神经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绍兴市第二医院于2012年1月制定全面、科学的用药安全管理程序,包括药物说明书存档管理、药物学习制度、药物不良反应登记制度等内容,对实施前后用药安全事件及用药护理水平进行观察及分析.结果:实施前(2011年)用药安全事件发生率为21%,用药护理总满意率为80%;实施后(2012年)用药安全事件发生率为8%,用药护理总满意率为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老年患者护理中应用用药安全管理程序能有效降低用药安全事件,提高用药水平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细节护理管理对手术室感染的预防作用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管理对手术室感染的预防作用,旨在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瓯海区人民医院收治手术患者166例,按照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细节护理措施,而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措施.对比分析两组切口感染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物体表面菌落合格率、手术室空气菌落合适率和手表面菌落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共发生感染3例,发生率为1.81%.对照组术后共发生感染17例,发生率为10.24%.对照组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要比对照组高,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细节护理管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手术室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在临床护理过程中要切实的落实细节护理管理措施,提高护理的治疗降低手术室感染.

    作者:吴晓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妇幼保健医院检验工作全面质控管理与优化策略

    检验科室在妇幼保健医院日常职能行使中占有重要作用,检验工作的质量水平直接关系着妇幼保健群体的切身利益.文章结合工作实际、区域现状调查,就妇幼保健医院检验工作的一般性和常规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进一步提高妇幼保健医院检验工作的质量提出了全要素管控、高标准实施、专项性管控和精细化管理的全面质控管理和优化策略.

    作者:陈飞红;陈赛;许莹珂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在普外科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在普外科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2~3月在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实习的30名护生设为常规组,实施传统带教方法;2014年2~3月的30名护生设为研究组,在传统带教基础上实施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实习结束时,对两组护生进行理论知识考核和技能操作考核;师生双向评定,由护生评价带教老师的教学满意度,带教老师对两组护生实习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护生的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生对带教老师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常规组(P<0.01);带教老师对研究组护生的实习评价显著优于常规组(P<0.01).结论: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可以提高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教学满意度,减轻了护生的心理压力,提高了临床护理带教质量.

    作者:侯鸽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以分层级管理推进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

    目的:探讨如何运用分层级管理实施“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提高“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在临床的应用性.方法:建立护理部与科室二级“中医护理方案”质量管理组织.护理部设立中医护理方案实施小组,负责全院中医护理方案实施质量标准制定、质量监控、专业知识培训和考核.科室设立“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实施组长,负责“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实施的连续性监控和改进,培训和指导科室护士.结果:“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为内分泌科在规范消渴病中医专科护理培训中提供了理论及技术指导,提高了临床护士对中医护理技术的实际应用和临证施护能力.结论:分层级管理,在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规范中医护理行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作者:章国英;金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无痛人流术前用药差错原因与干预管理对策

    目的:分析无痛人流手术用药差错的原因,并探讨相应的干预管理对策.方法:金华市妇幼保健院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开展流产关爱(PAC)服务,进行回顾分析了在此期间无痛人流术过程中的用药情况.结果:金华市妇幼保健院在此期间无痛人流手术总共2264例,用药差错出现106例,其中主要的用药差错事件为米索前列醇直接口服(应舌下含服)和双氯芬酸纳栓置入阴道(应经肛门纳入).结论:无痛人流术前用药差错事件与医患之间的交流以及护士的整体素质密切相关.

    作者:何春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ICU患儿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研究与对策

    目的:对ICU患儿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防控对策.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4年5月浙江省温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589例ICU患儿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性别、体重、基础疾病、激素使用、抗生素使用等18项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589例ICU患儿中发生医院感染的184例,占11.58%,危险因素主要包括ICU住院时间>7天、抗菌药物使用>两种、抗菌药物使用时间>7天、基础疾病≥3种、机械通气、使用激素类药物、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肺炎、早产儿、低体重儿共10项.结论:应当加强ICU患儿的基础病治疗,合理应用抗生素,缩短ICU住院时间,减少侵入性操作,以控制ICU患儿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周小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质控小组在妇产科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质控小组在丽水市中医院妇产科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妇产科成立3级质量控制体系,质控小组采取不定期、分区域巡查,制定质控方案及流程,根据评估后的结果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整措施.评价质控小组实施质量评估前后护理质量及患者、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质控小组实施1年后护理质量控制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患者满意度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医生满意度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妇产科实施质控小组模式有助于护理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作者:卢春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门诊患儿雾化吸入依从性的分析与护理管理对策

    目的:探讨门诊科室患儿雾化吸入的依从性,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方法:选择丽水市妇幼保健院门诊2012年9月~2013年9月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124例患儿进行研究,将所有患儿随机均分威两组,研究组患儿采取个性化护理,并设置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进行对比分析,观察两组患儿护理后治疗依从性总优良率、患儿态度行为情况、患儿及其家属满意率.结果:患儿经护理后治疗依从性总优良率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护理后态度行为情况比较,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非常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将两组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总满意率进行比较(P<0.01),差异十分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门诊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一般较差,对患儿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显著提升治疗依从性,改善护理质量及患儿态度行为,且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较高.

    作者:杨雁;王林丽;郑聪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模拟演练在提高急诊科应急处理水平的作用

    目的:探讨模拟演练在提高急诊科医护团队应急处理能力中的效果,为提升急诊科医疗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在科室内开展模拟演练,比较模拟演练前后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与进行模拟演练前相比,模拟演练后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包括急救知识、急救能力、技能操作、配合协调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等)显著提高(P<0.05);进行模拟演练前,就诊患者的满意度为72.62%,进行模拟演练后其满意度为86.90% (P<0.05).结论:在急诊科进行模拟演练,不仅能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提升医疗质量,还能显著提高就诊患者的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作者:葛超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泌尿外科患者术后效果

    目的:针对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存在的一些潜在风险因素,提出相应的安全护理管理措施,以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对浙江省永康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1~11月间150例泌尿外科患者术后进行观察,针对护理过程中患者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结果:结果术后150例患者无1例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均康复出院.结论:准确了解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出现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做好出院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胡兰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依托中医药博物馆的中医药文化的教育与传播

    中医药博物馆是中医药文化传播的优势平台.文章梳理了国内中医药博物馆的发展概况,探讨了依托中医药博物馆的中医文化教育问题,认为应遵循科学与人文、传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布展.开馆后应针对不同年龄层次观众特征开展教育活动,并以青少年群体为例探讨其方法和内容.

    作者:刘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药理实验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

    目的:改革药理实验课程考核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方法:以06级药学专业毕业实习前的“中药综合性药理实验”作为考核对象,建立操作、口试、笔试、实验报告和实验设计考核体系进行考核.结果与结论:全班60人及格率为100%(84.6士5.5);低分65分,高分96分,有很好的区分度,并在07级、08级、09级医药专业推广,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南丽红;贾铷;吴符火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护士长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作为临床科室护理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与实践者,护士长自身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于科室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护理团队、优异的护理质量、和谐的护患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护士长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医院护理队伍思想观念、业务技能和水平.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护理管理工作经验,分析了新形势下作为一名护士长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精湛的业务技能、良好的人格魅力、较强的学习能力、良好的管理能力、牢固的安全意识.

    作者:王淑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