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幼保健医院检验工作全面质控管理与优化策略

陈飞红;陈赛;许莹珂

关键词:妇幼保健, 检验, 质量, 控制, 优化
摘要:检验科室在妇幼保健医院日常职能行使中占有重要作用,检验工作的质量水平直接关系着妇幼保健群体的切身利益.文章结合工作实际、区域现状调查,就妇幼保健医院检验工作的一般性和常规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进一步提高妇幼保健医院检验工作的质量提出了全要素管控、高标准实施、专项性管控和精细化管理的全面质控管理和优化策略.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细节护理管理对手术室感染的预防作用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管理对手术室感染的预防作用,旨在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瓯海区人民医院收治手术患者166例,按照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细节护理措施,而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措施.对比分析两组切口感染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物体表面菌落合格率、手术室空气菌落合适率和手表面菌落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共发生感染3例,发生率为1.81%.对照组术后共发生感染17例,发生率为10.24%.对照组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要比对照组高,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细节护理管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手术室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在临床护理过程中要切实的落实细节护理管理措施,提高护理的治疗降低手术室感染.

    作者:吴晓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社区健康小屋工作模式的探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慢性病人数逐年上升.如何有效预防慢性病,提高居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文章对居民自助式健康小屋进行了探讨,以期有效预防居民慢性病.

    作者:王华;田桂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护理主管负责制在乳腺外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主管负责制在乳腺外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乳腺外科实施小组责任制护理,每个小组选出组长担任护理主管,制订护理主管的职责,在护理主管的带领下对乳腺外科病房实施责任制管理.比较管理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医生及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士工作的积极性.结果:护理主管负责制实施后,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书书写、行为规范、危重患者护理、急救物品管理的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在服务态度、入院宣教、巡视病房、护理操作、出院指导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医生的满意度和护士的积极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主管负责制能够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提高病房管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丁菲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加强我院ICU药品合理应用体会

    保证ICU安全合理用药对于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实际临床操作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不合理用药现象仍时有发生,给患者造成了严重损失.加强药物的安全合理使用,采用多种手段减少用药失误情况的发生,对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保证患者安全、提高临床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吕仙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基层医院产房护理不良事件的探析

    目的:探讨产房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从而制定安全管理对策,减少和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浙江省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产房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并探讨相应安全管理对策.结果:发生产房护理不良事件主要有产妇自身因素、医护人员因素、医院及科室管理层面的因素等.结论:针对产房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积极采取安全管理防范对策,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母婴平安.

    作者:徐娟珍;蔡惠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消化内科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与分析

    目的:对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需求情况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为住院患者提供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127例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健康需求情况进行调查.总发放132份问卷调查表,收回有效问卷调查表127份,并对收回的问卷调查表进行数据统计.结果:97.6%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认为了解与病情有关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调查显示,100%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都需要健康教育知识.处在入院初期、住院期间、出院后等不同阶段的患者希望得到合适的健康教育.结论:要给予患者人性化关怀,充分调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恢复健康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护理,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作者:朱利亚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ICU患儿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研究与对策

    目的:对ICU患儿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防控对策.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4年5月浙江省温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589例ICU患儿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性别、体重、基础疾病、激素使用、抗生素使用等18项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589例ICU患儿中发生医院感染的184例,占11.58%,危险因素主要包括ICU住院时间>7天、抗菌药物使用>两种、抗菌药物使用时间>7天、基础疾病≥3种、机械通气、使用激素类药物、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肺炎、早产儿、低体重儿共10项.结论:应当加强ICU患儿的基础病治疗,合理应用抗生素,缩短ICU住院时间,减少侵入性操作,以控制ICU患儿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周小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妇幼保健医院检验工作全面质控管理与优化策略

    检验科室在妇幼保健医院日常职能行使中占有重要作用,检验工作的质量水平直接关系着妇幼保健群体的切身利益.文章结合工作实际、区域现状调查,就妇幼保健医院检验工作的一般性和常规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进一步提高妇幼保健医院检验工作的质量提出了全要素管控、高标准实施、专项性管控和精细化管理的全面质控管理和优化策略.

    作者:陈飞红;陈赛;许莹珂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分析与管理对策

    目的:对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进行分析,探讨降低感染的高效、科学的管理对策.方法:对浙江省长兴县妇幼保健院2011年2月~2014年2月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检测资料进行回顾统计,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感染特点.结果:2011~2014年这4年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率分别为3.25%、2.14%、0.97%和0.47%,平均感染率为1.73%.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率从2011到2014年下降了2.78%.感染部位主要集中在呼吸道,占总数的47.8%.此外,皮肤、脐部等部位感染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占总数的27.69%.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因素主要与护理操作、新生几用具、新生儿易感以及医务人员有关,需要加强这些方面的管理.结论: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做好新生儿用具以及病房的消毒,强化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可有效预防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

    作者:应建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新上岗医务人员多重耐药菌感染知识调查

    目的:了解新上岗医务人员多重耐药菌感染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法:以问卷调查方式,对某三级甲等医院2013年新上岗的195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新上岗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知识知晓率>55%的共3项,<50%的共10项,六步洗手法和洗手指征知晓率高为84.10%,多重耐药菌的监测知晓率低为26.67%.结论:新上岗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知识严重缺乏,对其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十分必要.

    作者:胡碎钗;郑晓彬;李贤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档案管理在县级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传承与创新

    在中国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医院之间的竞争已经从单纯的医疗技术与医疗收入的比较,上升为以医院文化为核心竞争力的综合实力竞争.绍兴第二医院作为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县级综合性公立医院,有着宝贵的历史资料和丰富的档案资源.紧密结合医疗行业特点,通过深度挖掘医院得天独厚的历史遗产,通过崭新的视角与管理手段,既有传承又有创新,建立医院独特文化,充分发挥档案管理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作者:胡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管理

    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探讨适合的护理管理措施.方法:选取122例新生儿窒息的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65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通过统一的临床研究表收集患者的母体因素、胎儿因素、胎盘因素、脐带因素和分娩因素,采用单因素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新生儿窒息的独立危险因素有胎盘因素、脐带因素、妊高征、高龄初产、严重贫血、呼吸系统疾病、早产儿、宫内感染、呼吸道梗阻、剖宫产、急产和产程用药不当.结论:新生儿窒息与多种因素有关,提示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这些高危因素,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作者:鲍丽娟;胡丽娅;缪小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药理实验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

    目的:改革药理实验课程考核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方法:以06级药学专业毕业实习前的“中药综合性药理实验”作为考核对象,建立操作、口试、笔试、实验报告和实验设计考核体系进行考核.结果与结论:全班60人及格率为100%(84.6士5.5);低分65分,高分96分,有很好的区分度,并在07级、08级、09级医药专业推广,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南丽红;贾铷;吴符火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用药安全管理程序在神经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用药安全管理程序在神经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绍兴市第二医院于2012年1月制定全面、科学的用药安全管理程序,包括药物说明书存档管理、药物学习制度、药物不良反应登记制度等内容,对实施前后用药安全事件及用药护理水平进行观察及分析.结果:实施前(2011年)用药安全事件发生率为21%,用药护理总满意率为80%;实施后(2012年)用药安全事件发生率为8%,用药护理总满意率为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老年患者护理中应用用药安全管理程序能有效降低用药安全事件,提高用药水平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医用低值不计价耗材的管理

    文章探索采用定额管理、规范管理流程、应用于一次性不计价低值耗材管理,以达到降低医院运营成本、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目的.通过前期探讨研究,采用定额管理、流程改造是医院一次性不计价低值耗材管理一种重要方法,是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作者:王凤;谭天林;王瑷萍;李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对中医学大学生专业认同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并分析中医学专业大学生在专业认同方面的特点及现状.方法: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级和2012级中医学专业本科、本硕连读、本博连读的52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总体专业认同平均分为3.56;五年制学生相比长学制学生在认知性因子(P<0.05)、情感性和适切性因子(P<0.01)方面存在差异;有家庭医学背景的学生在认知和行为因子上认同程度相对较高(P<0.05),在适切性自我专业匹配方面差异更加显著(P<0.01).结论:中医学专业学生总体专业认同水平总体较高;应加强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的专业教育引导,并要发扬中医传承特色,积极引导在校生的师承教育.

    作者:李玮;杜伟;李蔓获;李阳;谷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360度评估方法在新助产士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360度评估方法在新助产士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360度评估方法,对12名新助产士分别从护士长、带教老师、科室同事、患者与新助产士本人5个层面进行评价,根据测评结果及时反馈,调整带教措施,纠正不足.在带教期结束时予以终末评价,根据考核结果确认能否胜任工作.结果:12名新助产士中有10名通过终末考核,走上助产士的工作岗位,1名新助产士调离产科,1名提前解聘.结论:实施360度评估法能够更加客观、真实地反应新助产士的临床综合能力,为医院培养优秀的助产士队伍.

    作者:王仙;余莉梅;陈颖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走动式管理在门诊导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走动式管理在门诊导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期增强护理管理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方法:根据门诊特点制订3级走动式质控方式:护理部—护士长—质控组长,采取不定期、分区域巡查,制订护理质量标准及量化考核标准,评估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及患者、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经过1年的走动式管理实施,护理质量控制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患者满意度评分、医生满意度评分和护士工作满意度评分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结论:门诊导诊实施走动式管理有助于护理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亦可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作者:邵盛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的监测结果,分析相关因素并做出预防措施,以减少医院的感染发生率.方法:将浙江省宁海县第一医院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患者的医院感染通过目标性监测法调查,应用患者的病情平均严重程度整理医院感染率,分析相关的侵入性感染.结果:住院患者共420例,发生医院感染49例次,例次感染率为11.90%,日感染为32.67%.日感染经过ASIS调整后为6.19%,尿管留置的相关性泌尿感染为2.4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率为24.51‰,动静脉插管引起的相关性血液感染为0.79‰.下呼吸道部位为频繁发生感染的部位,其次是泌尿道;病原菌共6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92.75%.结论:各类导管是导致ICU医院感染发生率高的主要原因,其中呼吸机引发的相关性肺炎占主要因素.因此,加强目标性控制、监测和管理,并干预侵入性操作,可有效减少ICU医院感染率的发生.

    作者:施宗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模拟演练在提高急诊科应急处理水平的作用

    目的:探讨模拟演练在提高急诊科医护团队应急处理能力中的效果,为提升急诊科医疗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在科室内开展模拟演练,比较模拟演练前后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与进行模拟演练前相比,模拟演练后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包括急救知识、急救能力、技能操作、配合协调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等)显著提高(P<0.05);进行模拟演练前,就诊患者的满意度为72.62%,进行模拟演练后其满意度为86.90% (P<0.05).结论:在急诊科进行模拟演练,不仅能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提升医疗质量,还能显著提高就诊患者的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作者:葛超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