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施流程管理对血透室工作质量的影响分析

郭丽艳

关键词:血透室, 医疗风险, 流程管理, 消毒
摘要:目的:在血透室实施流程管理,预防与控制感染的发生,减少或避免医疗发生纠纷,提高工作质量.方法:通过对血透室环境管理、血透机的管理、制度建设与改进、各种检测标准的管理、患者的管理、医护人员的管理实现流程规范和不断优化.结果:血透室实行流程管理后,血透室的布局更为合理,规范了血液净化的各项操作流程,减少了血透室感染危险,有效规避了医疗风险,患者的综合满意度由2011年的91.7%提高至2013年的99.5%,工作质量得到提高.结论:完善血透室的布局、制定并持续优化相关工作流程、加强培训、严格执行流程、规范化管理能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规避医疗风险.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行政查房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在临床护理中实施行政查房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的作用.方法: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从2012年1月开始实施护理行政查房,随机选择3个科室纳入研究,进行风险调查与质量评比.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督促其限期改正,下一个年度评比观察改进情况.结果:2012年、2013年被调查科室上报的护理风险隐患次数较查房前明显减少,护理质量逐步改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护理行政查房能够有效持续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护患纠纷率,减少护理过程的风险.

    作者:吴秀芬;陈静;郑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老年期痴呆应用社区康复管理方法的探索

    随着中国进入老年化社会,老年期痴呆的患病率逐年增高,目前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对于老年期痴呆的治疗,尚无特效治疗方法,药物治疗费用高昂,长期住院也给其带来沉重的卫生资源压力与卫生经济负担,患者家庭往往不堪重负.社区防治是目前防治老年期痴呆的根本方法,有利于合理分配卫生资源,文章对老年期痴呆社区管理的防治与管理策略进行了探讨.

    作者:韩翠兰;朱文波;连国民;于畅;徐婷;陈中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社区健康小屋工作模式的探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慢性病人数逐年上升.如何有效预防慢性病,提高居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文章对居民自助式健康小屋进行了探讨,以期有效预防居民慢性病.

    作者:王华;田桂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增加产后访视次数对母婴健康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产后家庭访视护理指导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与产后访视在母婴保健中的作用.方法:将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杭州市分娩并回米市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三次产后访视的605例产妇及其新生儿607例(双胎2例)作为观察组,将2010年9月~2011年9月在杭州市分娩并回米市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两次产后访视的585例产妇及其新生儿588例(双胎3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母婴健康情况.结果:对照组中产妇有异常情况204例,发生率34.9%;新生儿有异常情况193例,发生率32.8%.观察组中产妇有异常情况106例,发生率17.5%;新生儿有异常情况104例,发生率17.1%.结论:增加产后早期家庭访视,可提高产妇自护能力和护理新生儿的能力,及早发现母婴异常情况,降低了母婴产后发病率,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钮娟珍;高蔓莉;李霞;印雪芬;于红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在普外科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在普外科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2~3月在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实习的30名护生设为常规组,实施传统带教方法;2014年2~3月的30名护生设为研究组,在传统带教基础上实施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实习结束时,对两组护生进行理论知识考核和技能操作考核;师生双向评定,由护生评价带教老师的教学满意度,带教老师对两组护生实习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护生的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生对带教老师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常规组(P<0.01);带教老师对研究组护生的实习评价显著优于常规组(P<0.01).结论: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可以提高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教学满意度,减轻了护生的心理压力,提高了临床护理带教质量.

    作者:侯鸽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质控小组在妇产科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质控小组在丽水市中医院妇产科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妇产科成立3级质量控制体系,质控小组采取不定期、分区域巡查,制定质控方案及流程,根据评估后的结果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整措施.评价质控小组实施质量评估前后护理质量及患者、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质控小组实施1年后护理质量控制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患者满意度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医生满意度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妇产科实施质控小组模式有助于护理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作者:卢春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药炮制学在中药传承班的教学体会

    河南中医学院为了将传统的师承教育有机地融入现代高等中医教育体系之中,特在药学院设立了中药传承班.文章总结了河南中医学院中药传承班开设中药炮制学的教学体会和经验,并对课程设置、老师配备、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社会见习等进行了探讨.

    作者:李红伟;孟祥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住院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调查与对策

    目的:了解住院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并探讨教育方法及策略.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128例住院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53.1%住院中青年2型糖尿病对糖尿病不太了解或完全不了解,发病后几乎未再来院复诊的患者占42.2%;46.4%患者不太知道需要定期做哪些检查,12.5%的患者从不知道需要定期检查;近1次糖化血红蛋白10%以上的占20.7%,39.3%患者不清楚自己的糖化血红蛋白值;表示生活基本不规律者或极不规律者分别占53.9%、16.4%;认为当前所处的工作压力太大、不能承受者占24.2%.结论:住院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及自我管理状况不容乐观.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是目前开展住院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教育的当务之急,改变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是自我管理的重要内容,指导患者压力的正确应对方式至关重要,教育中还应注重改变患者对待疾病及自我管理的信念和态度,利用教育前评估制定个体化的教育策略同时结合多种教育形式是提高住院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者:刘良红;陈敏华;付丹;官常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依托中医药博物馆的中医药文化的教育与传播

    中医药博物馆是中医药文化传播的优势平台.文章梳理了国内中医药博物馆的发展概况,探讨了依托中医药博物馆的中医文化教育问题,认为应遵循科学与人文、传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布展.开馆后应针对不同年龄层次观众特征开展教育活动,并以青少年群体为例探讨其方法和内容.

    作者:刘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风险管理教育在儿科护理的应用

    目的:加强儿科护理风险管理教育,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针对儿科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风险因素,制定风险管理教育计划,提高全科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并对实施风险管理教育前后儿科病房中的患儿及家属进行满意度情况、不良实践发生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实施风险管理教育后,患儿及家属满意度达到了96.5%,风险事件的发生率降低至1.2%.结论:在儿科实施风险管理教育,能够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儿科的护理质量.

    作者:宋凤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自我管理训练对焦虑症病人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训练法对焦虑症病人的依从性与生活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衙州市第三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32例焦虑症病人进行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66例.出院后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持续治疗及健康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自我管理训练.研究期限为12周,比较2组病人在随访期内的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生存质量方面,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功能的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焦虑症病人实施自我管理训练,有助于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为稳定病情提供保障.

    作者:谭素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妇幼保健医院检验工作全面质控管理与优化策略

    检验科室在妇幼保健医院日常职能行使中占有重要作用,检验工作的质量水平直接关系着妇幼保健群体的切身利益.文章结合工作实际、区域现状调查,就妇幼保健医院检验工作的一般性和常规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进一步提高妇幼保健医院检验工作的质量提出了全要素管控、高标准实施、专项性管控和精细化管理的全面质控管理和优化策略.

    作者:陈飞红;陈赛;许莹珂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胃癌中药治疗患者管理现状与对策

    目的:了解胃癌患者中药治疗管理现状,分析其用药影响因素,为临床提高胃癌中药治疗用药依从性、保证治疗有效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电话随访,对龙游县中医院240例胃癌患者在出院后按照统一的随访流程和问卷调查患者出院后中药治疗的现状、服药行为、中药副反应、用药顾虑、中药治疗知识知晓等.结果:240例胃癌患者出院后尊医服药为88.75%,只有53.33%患者能正确服药,20.83%的患者有服药顾虑;服药副反应主要为便秘35.83%,恶心、呕吐为17.5%,嗜睡为8.33%,眩晕为5.0%,42.5%的患者出现至少1种药物副反应,中药治疗知识知晓率为70.0%.结论:胃癌患者出院后的中药治疗用药受到用药副反应、用药顾虑影响,对患者进行中药治疗的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

    作者:曾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360度评估方法在新助产士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360度评估方法在新助产士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360度评估方法,对12名新助产士分别从护士长、带教老师、科室同事、患者与新助产士本人5个层面进行评价,根据测评结果及时反馈,调整带教措施,纠正不足.在带教期结束时予以终末评价,根据考核结果确认能否胜任工作.结果:12名新助产士中有10名通过终末考核,走上助产士的工作岗位,1名新助产士调离产科,1名提前解聘.结论:实施360度评估法能够更加客观、真实地反应新助产士的临床综合能力,为医院培养优秀的助产士队伍.

    作者:王仙;余莉梅;陈颖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无痛人流术前用药差错原因与干预管理对策

    目的:分析无痛人流手术用药差错的原因,并探讨相应的干预管理对策.方法:金华市妇幼保健院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开展流产关爱(PAC)服务,进行回顾分析了在此期间无痛人流术过程中的用药情况.结果:金华市妇幼保健院在此期间无痛人流手术总共2264例,用药差错出现106例,其中主要的用药差错事件为米索前列醇直接口服(应舌下含服)和双氯芬酸纳栓置入阴道(应经肛门纳入).结论:无痛人流术前用药差错事件与医患之间的交流以及护士的整体素质密切相关.

    作者:何春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医药院校附属医院临床科研培训模式的思考

    探讨中医药院校附属医院进行临床科研培训的模式,因为它是提高中医医院医师的科研水平、培养其临床科研能力的途径,也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5个方面进行论述,提出了提高中医医院医师临床科研创新综合能力的方法.

    作者:张金生;赵珍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心胸外科管道安全管理中警示标识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在心胸外科管道安全管理中应用警示标识的价值.方法:收集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于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115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实施管道警示标识管理措施;另收集2012年6月之前收治1168例患者,未实施管道警示标识管理措施.结果:实施警示标识后,护理投诉、护理缺陷及潜在护理隐患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警示标识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0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2%(P<0.05).结论:在心胸外科中实施警示标识管理,能提高患者管道治疗的安全性,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金春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护理文书质控中实施层级管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在护理文书质控中实施层级管理的效果.方法:从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第一人民医院未实施层级质控前(2013年8~12月)中随机选出运行病历和终末病历各600份当作对照组;实施层级质控后(2014年1~5月)的任意运行病历和终末病历各600份当作实验组.研究人员制作《护理文书质量检查表》对两组病历进行评分,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文书的质量情况.结果:两组的运行病历和终末病历质量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文书质控中实施层级管理,可以改善护理文书质量内涵,帮助护理人员专业技能进一步成长.

    作者:朱海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走动式管理在门诊导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走动式管理在门诊导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期增强护理管理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方法:根据门诊特点制订3级走动式质控方式:护理部—护士长—质控组长,采取不定期、分区域巡查,制订护理质量标准及量化考核标准,评估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及患者、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经过1年的走动式管理实施,护理质量控制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患者满意度评分、医生满意度评分和护士工作满意度评分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结论:门诊导诊实施走动式管理有助于护理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亦可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作者:邵盛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护士长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作为临床科室护理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与实践者,护士长自身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于科室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护理团队、优异的护理质量、和谐的护患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护士长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医院护理队伍思想观念、业务技能和水平.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护理管理工作经验,分析了新形势下作为一名护士长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精湛的业务技能、良好的人格魅力、较强的学习能力、良好的管理能力、牢固的安全意识.

    作者:王淑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