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山卫校实施卫Ⅳ项目综合效益评价

俞淑娴

关键词:黄山市, 卫校, 农村卫生, 卫生人力, 世界银行贷款, 健康状况, 项目实施, 卫生项目, 受援单位, 农村人口, 开发项目, 服务能力, 安徽省, 中国, 质量, 政府, 起动, 贵州
摘要:中国农村卫生人力开发项目(简称卫Ⅳ项目)是我国政府向世界银行贷款,用于改善农村卫生人力状况,改善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和质量,改善农村人口的健康状况的卫生项目.该项目于1993年正式起动,2000年底结束,项目覆盖安徽、贵州等六省,安徽省确定了黄山市等五个地市为项目地市,黄山卫校被列为卫Ⅳ项目的受援单位.项目实施8年来,取得了很大成效.
卫生经济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医疗机构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为加强医院财务管理,规范其经济行为,有效地控制药品费用不合理增长,促进合理用药.国家卫生部、财政部联合颁布了<医院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了医院在实行药品收支管理的各项制度,但是,我们在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专项检查中,发现有些医院在药品管理中存在各种各样的违规行为,直接影响了该制度的实施.

    作者:周德富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城镇医疗体制改革中的几个问题

    1.医疗机构所面临的艰难选择--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明确要求,对医疗机构将依据其经营目的、社会功能和承担的任务,划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并实行分类管理.两类不同性质的医疗机构将执行不同的经济政策.目前,每个医疗机构正面临着这一选择.那么,如何在两者之间作出明智选择呢?在选择前,应着重考虑哪些政策因素呢?通过政府干预或社会干预的方式,把现有医疗机构划分为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其目的就是为了克服医疗服务市场非完全竞争的缺陷,促进医疗机构之间公平、有序的竞争.因此,无论作为何种选择,首先,必须考虑是否有利于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其次,必须全面了解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特性.从政策和理论上讲,它们之问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经营目标、利润(盈利)分配、财产处置权、所执行的财政、税收、价格政策以及财务会计制度、职工工资管理制度等方面不同.

    作者:刘文鉴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试论农村医疗机构的分类管理

    作为<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配套政策之一,<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已于1999年9月1日开始实施.各地根据这一政策,制定了实施细则,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各项具体工作.城镇医疗机构进行分类管理,那么农村医疗机构需不需要分类管理?若需要又如何进行分类?城镇和农村医疗机构又如何划分?对诸如此类的问题,笔者进行了一些思考.

    作者:肖云昌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的薄弱点及对策

    薄弱点之一:固定资产的验收入库.固定资产是以实物形态存在的资产,而固定资产入库实际上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入库而应称为入账,因为大部分新购置的固定资产不进库房而直接被使用科室领用.正因为这样,固定资产入账前的验收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陈绍毅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刍议医院业务招待费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单位与单位、个人与单位的各种经济业务交往频繁.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财政部门设立了业务招待费这一会计核算明细科目,并规定了业务招待费的使用标准和范围,使正常业务往来中一些合理必要的招待费用有一个名正言顺的列支渠道.然而近年来,虽然上级有关部门三令五申,但请吃送礼标准不断升格,公款消费之风屡禁不止,业务招待费超支违规现象日趋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造成了不良影响.

    作者:王金根;盛静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浅谈当前卫生执法软弱的成因及对策

    卫生法制建设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基本形成了一套卫生法律、法规体系,对改善城乡卫生面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卫生执法还存在不少问题,卫生法规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就永定县而言,当前卫生执法还较软弱,因此,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扭转卫生执法软弱的局面是摆在我们卫生行政部门面前的一项紧迫的任务.

    作者:李进亮;陈元光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若干问题(上)

    本文分析了当前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形势,回顾了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发展历程,认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符合我国实际,顺应改革潮流,应积极推行,并提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应从机构设置、资格准入、许可制度、成本核算等方面加强管理.

    作者:徐杰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及管理

    本文就医院财务管理中容易被忽视的风险管理进行探讨.提出医院不能回避风险,但可以管理和控制风险.文章从市场风险和非市场风险两个方面对医院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旨在于提醒医院管理者对医院可能存在的风险有所了解,并注重在日常管理中的控制,以达到防范财务风险的目的.

    作者:苏红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武汉地区部分企业自办医院经济现状调查(上)

    通过对武汉地区部分企业自办医院经济状况的调查,在肯定企业职工医院的历史作用与取得成绩的同时,分析了新时期企业分离自办医院的客观必然性与必要性,并提出了做好分离企业自办医院的几点建议.

    作者:王斌;王保真;张义华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烟台市CT配置与利用分析

    为确定烟台市CT适宜配置数量,同时为<山东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标准>(试行)修订提供参考意见,我们对全市CT配置及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作者:王茂波;李培良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障制度促进经济发展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中,社会保障特别是医疗保障制度也在建立和完善中,但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主体的医疗保障制度还存在覆盖面窄,经费收缴困难等问题,此外占我国人口70%的农村居民尚未被医疗保障制度所覆盖,笔者就此谈点看法.

    作者:邹拥政;赵春鸣;徐娜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的对策

    医疗费用增长过快,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向人民群众提供价格合理、质量优良的医疗保健服务,是医院经营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作者:应青山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管理建议书的编制

    会计委派人员在完成财会工作的同时,对所服务单位内部存在的问题、弱点,以书面形式提出改进建议,这就是管理建议书(也称控制总评表).

    作者:张淼洪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构建医疗卫生系统新型财务管理体制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经过20余年的积极改革,在管理体制、服务模式、资产经营等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随着医药卫生体制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化,构建医疗卫生系统新型财务监管体制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卞正鹏;崔怡芳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改革分配制度推行绩效工资制

    随着卫生改革的深入,在医院推行绩效工资制,有利于充分调动医院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现将我市做法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苗瑞章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对卫生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现代化是一个以经济现代化为中心,以人的现代化为主体,以社会全面现代化为目标的综合发展过程.它既包括经济的现代化,也包括社会的现代化,环境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卫生事业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当地的卫生事业亦应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此,我们必须对卫生现代化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和工作思路.

    作者:吴圣明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医院医保管理机构的特点和作用刍议

    一、特点1.微观管理.在整个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体系中,医院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处于微观管理的地位.它主要是对基本医疗第一线的管理、对医院用药的指导、配合区县医保管理部门的管理等.

    作者:顾建英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医疗制度改革下医院之应对

    医疗保险从德国开始实施,经历了100多年,它对于医院来说就是要把成本控制好,这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加强内部管理,二是适应外环境.即适应不同的健康保险模式,因此我们要研究不同医疗制度下医院的应对之道.

    作者:庄逸洲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对医疗卫生单位实行会计委派制的思考

    会计委派制是由政府、财政部门直接向行政事业单位委派会计人员,为被委派单位提供会计业务服务并对其进行监督的一种管理体制.实行会计委派对医疗卫生单位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笔者就此问题与同仁探讨.

    作者:魏道阳;王玉堂;梁德民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对农村卫生体制改革的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卫生事业有很大发展,农村居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但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农村卫生工作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多方面配套改革:探索农村基层医疗机构产权形式多样化;实施新的分类管理制度;完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建立适应农村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多种形式医疗保障制度.

    作者:李厚坤;包章炎;何可忠 刊期: 2001年第09期

卫生经济研究杂志

卫生经济研究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华东卫生经济研究协作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