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雪;肖敏;林相如;张小鸥;林德光
目的:分析外科病区护理缺陷,探讨管理对策,以提高外科病区护理质量.方法:以浙江医院外科病区12个护理单元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护理质量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研究其管理对策.以实施管理对策前后病区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和护理满意度为考察指标,比较管理对策实施前后护理质量的变化.结果:实施护理缺陷管理后,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针对外科病区护理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对策,可有效降低安全隐患,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外科病区整体护理质量,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
作者:陶菁;周爱珍;徐晶晶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究加强新生儿科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的措施,提高用药安全.方法:对舟山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在新生儿科高危药品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总结,找出安全隐患存在的原因,寻找加强新生儿科高危药品安全管理的方案.2013年舟山市妇幼保健院结合2012年安全隐患分析结果采取有效地措施,加强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对2012~2013年两年间发生高危药品安全事件的情况以及用药管理缺陷进行比较.结果:2013年采取高危药品安全管理措施后用药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的下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013年较2012年安全管理缺陷明显下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新生儿科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管理缺陷,不断地提高护理人员安全用药能力,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夏芬芬;王金燕;王素萍;黄烈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Abstract创建于1863年的美国梅奥(Mayo)医学中心以卓越的服务质量和人性化的医疗护理给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造就了不朽的百年品牌.“患者需求第一”是Mayo医学中心的核心价值观.其服务和护理皆在其多领域的综合机构得以实践.Mayo的组织文化培育出高素质的员工,他们拥有令人信服的工作伦理和职业素养,如何将价值观演变为组织成员“DNA的一部分”培育高素养的护理人员,Mayo的实践值得借鉴.
作者:刘淑琼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安全管理措施在口腔种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到舟山医院接受口腔种植治疗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采取安全管理措施前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5.0%,观察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90.0%,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5%,且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种植治疗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和护理风险,与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通过完善并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强化质量管理,加强医院感染监控,加强护患沟通等措施,可有效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
作者:黄晓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探索,越来越多的医疗诊断技术开始出现.超声造影技术是临床疾病监测中常见的一种诊断技术,对肾脏、前列腺、卵巢、脾脏以及众多疾病的诊断有着较好效果.文章对超声造影的临床应用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对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王运来 刊期: 2015年第17期
良好的医患沟通是融洽医患关系、解决医患纠纷的关键所在.从医学生各阶段有意识地开展富有层次体系的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可以从源头上提高未来医疗从业人员的医患沟通水平.针对当前国内医学本科生医患沟通教育的相对缺失,加快推进相关医学教育体系的改革,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水平,对于未来缓和医患关系、改善医疗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曹玉净;李扬;付科达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社区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膳食,并提出合理的干预对策.方法:调查对象选取为2014年4~6月间的101例社区老年心血管病患者,采用食物频数法和24h膳食回顾法对其具体膳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被调查的101例患者中,谷物类比重较低,禽肉类和水产类的比重过高,与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城市居民各类食物平均摄入情况相近.提示社区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总体能量摄入过多,三大营养物质中的脂肪摄入量偏高,碳水化合物及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则未能达到标准.胆固醇摄入量严重超标,B族维生素和钙元素摄入量均较少.结论:社区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膳食结构不合理,对于脂质和胆同醇的摄入量过多,易对患者的疾病和身体状况造成不良影响,建议通过加强宣教的形式,提高患者的营养认知,控制脂肪和总体能量的摄入,提高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均衡营养,提高身体素质.
作者:蓝雷云;洪银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为进一步做好易班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需要掌握不同层级易班学生组织的建设和管理情况,在上海地区18所高校开展问卷调查,发现校、院、班三级易班学生组织中校级建设和管理功能较好,且更好地发挥了其自我教育管理功能,并据此提出各级易班学生组织建设和管理的建议.
作者:徐满成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研究助产士分成培训的效果.方法:根据助产士层级和核心能力标准进行分层培训,同时依据其知识、技能培训的目标制定相应的考核内容.结果:助产士在实施分层培训后,助产士的核心能力考核成绩是(91.2±4.0)分,与培训前的(80.0±4.5)分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初产妇的产后出血率、宫颈裂伤率以及会阴侧切率与培训前相比,差异较为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助产士实施分层培训能够有效的提升其理论基础知识、应急处理与抢救能力、专科知识、专科技能、教学与培训能力以及其综合能力,能有效的是产科护理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翁开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路径带教模式在外科轮转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6月在浙江省新昌县中医院外科实行轮转的102名护士作为对照组,2014年7月~2015年1月在浙江省新昌县中医院外科轮转的1 35名护士作为干预组.对照组按常规程序进行带教,干预组在路径带教模式下进行带教,比较两组护士的护理操作方法失误率、护理操作流程不规范率、出科理论知识考核不合格率、出科技能考核不合格率.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护士的护理操作方法失误率、护理操作流程不规范率、出科理论知识考核不合格率、出科技能考核不合格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实行路径带教模式后,外科轮转护士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不合格率显著减少,外科专科技能操作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其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安全缺陷显著减少,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提示路径带教模式是外科轮转护士带教的一项有效教学方法.
作者:王梅萍;许江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提高风湿免疫病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择浙江省温州市中心医院2013年4月~2014年2月收治的500例风湿免疫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与优质护理服务相结合,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服务,比较两组的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8.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63% (P<0.05).结论:对风湿免疫病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郭辉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总结妊娠期用药原则,加强管理,做到合理用药,保证孕妇和胎儿双重安全.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枣庄市中医医院孕妇门诊接诊的由不合理用药对孕妇或胎儿造成伤害的病例,共计13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药物对孕妇或胎儿造成的影响及孕妇的用药原则.结果:调查发现,妊娠期不安全不合理使用药物包括选药不当48例、重复性用药28例、不良反应23例、用法用量不当16例,以及其他不安全因素1 7例.其中选药不当占的比重较大,占36.4%.妊娠期不合理用药造成的后果包括早产48例,胎儿唇裂15例,胎儿肢体短缺7例,胎儿智力低下15例,胎儿心动过缓33例和其他症状14例.结论:对于妊娠期用药要加强管理,选择安全有效药物,做到合理用药,并兼顾孕妇和胎儿双重安全,减少伤害.
作者:郎潞燕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开设外籍门诊在外籍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份开设外籍门诊后来义乌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00例外籍患者与2013年份开设外籍门诊前就诊的100例外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病例资料并做回顾性分析.对开设外籍门诊前和开设外籍门诊后的满意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开设外籍门诊后,患者对就诊环境(4.6±0.4分)、导诊安排(4.9±0.1分)及隐私保护(4.2±0.8分)等多个方面的满意度得分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开设外籍门诊可有效提高外籍患者对门诊及医院整体的满意度,充分满足外籍患者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作者:李艳迪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急诊监护室在护理工作中开展风险管理的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4月在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监护室治疗的15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其实施常规管理;选择2013年5月~2014年4月该院急诊监护室治疗的150例患者为实验组,对其给予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合格率、护理缺陷和护理差错率.结果: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无菌灭菌、护理文书书写、三级考试和护理操作合格率显著增加,护理缺陷率和差错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对急诊监护室的护理工作采用风险管理,可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
作者:沈蜓蜓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究出院指导对提高内科老年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对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出院之前进行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出院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以及疾病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观察组较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为26.4%,对照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为43.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内科老年病人的出院指导,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减少疾病复发的可能性,对于患者出院后的病情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邱晶晶;周海萍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通过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手术室物品清点差错事件中的应用分析,大程度减少手术室物品清点差错事件的发生.方法: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分析手术室物品清点差错事件,通过事件调查,找出近端原因,确认根本原因,制定和执行改善行动计划.认为发生手术室物品清点差错事件的根本原因有人员因素、制度因素、环境因素和物品质量因素,从而从加强人员管理、完善制度、改善环境、规范物品管理着手应用.结果: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后手术室物品清点差错事件明显减少结论:通过根本原因分析法的应用手术室物品清点差错事件的发生率和类似事件的重犯率都大大降低,从而保证了病人在手术过程的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提升了手术室整体护理水平.
作者:陈海丽;陈素娥;王佩佩;朱秀静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分析血液病患者治疗中使用PICC导管的危险因素,提出有效的安全护理管理措施.方法:择取2014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100例血液病患者为研究组,对其采取PICC导管的风险管理;将2013年在该院行常规管理的100例血液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投诉率、患者满意度,以及静脉炎、导管脱管、局部渗液、堵管、静脉血栓、导管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2.00%,无护理投诉发生;对照组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10.00%,护理投诉率为7.00% (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79.00%(P<0.05);观察组中静脉炎、导管脱管、局部渗液、堵管、静脉血栓、导管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1%、0%、2%、1%、2%和2%,均低于对照组的7%、4%、9%、14%、6%和11%(P<0.05).结论:对血液病患者采取PICC导管的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危险因素,有助于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黄乐听;周士燕;林海玉 刊期: 2015年第17期
高等中医院校掌握了良好的中医药资源,承担着推广传统中医文化的的艰巨任务,是我国开展中医药对外教育的重要保障.文章从我国中医药院校对外教育的发展历史、现状等问题人手,讨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我国的中医药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作者:左艇;陈占科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的桥梁课,是中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中医各临床课程的基础.中医内科学具有内容多,重点、难点多的特点,如何提高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效果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作者在总结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将经方引入中医内科学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分析在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开展“共情护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从2014年浙江省金华市第二医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中随机选择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两组患者临床中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共情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评分为(0.48±0.0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53±0.08)分(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环境与指导、关心与爱护、服务与技术满意度评分分别为(25.10±6.57)分、(37.19±7.05)分和(51.05±9.05)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23.38±6.60)分、(29.40±4.50)分和(42.09±7.80)分(P<0.05).结论:对抑郁症加强“共情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抑郁情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作者:沈荷红 刊期: 2015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