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监护室开展护理风险管理的意义

沈蜓蜓

关键词:风险管理, 急诊监护室, 临床护理, 满意度, 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监护室在护理工作中开展风险管理的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4月在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监护室治疗的15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其实施常规管理;选择2013年5月~2014年4月该院急诊监护室治疗的150例患者为实验组,对其给予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合格率、护理缺陷和护理差错率.结果: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无菌灭菌、护理文书书写、三级考试和护理操作合格率显著增加,护理缺陷率和差错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对急诊监护室的护理工作采用风险管理,可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病患者使用PICC导管的风险因素与安全管理对策

    目的:分析血液病患者治疗中使用PICC导管的危险因素,提出有效的安全护理管理措施.方法:择取2014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100例血液病患者为研究组,对其采取PICC导管的风险管理;将2013年在该院行常规管理的100例血液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投诉率、患者满意度,以及静脉炎、导管脱管、局部渗液、堵管、静脉血栓、导管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2.00%,无护理投诉发生;对照组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10.00%,护理投诉率为7.00% (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79.00%(P<0.05);观察组中静脉炎、导管脱管、局部渗液、堵管、静脉血栓、导管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1%、0%、2%、1%、2%和2%,均低于对照组的7%、4%、9%、14%、6%和11%(P<0.05).结论:对血液病患者采取PICC导管的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危险因素,有助于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黄乐听;周士燕;林海玉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不同学历护士压力负荷与工作满意度相关性调查

    目的:了解不同学历护士压力负荷状况,分析压力负荷与所受教育程度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33人不同学历护士进行一般状况、压力负荷、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学历对护士的压力负荷及工作满意度有影响(P<0.01).结论:不同学历护士压力负荷均与工作满意度密切相关,应引起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寻求解决的方法帮助缓解不同学历护士的压力,促进身心健康,有利于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胡校云;孙爱玲;张小莉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风险导向审计在医院内部审计中的应用

    从医院自身发展角度和风险管理需要出发,内部审计应积极开展风险导向审计.文章介绍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内涵及特点和当前医院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需要解决的问题,后着重探讨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医院的应用实践,对医院健康、稳定地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张彬彬;陈灵巧;严佳璐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外科病区护理缺陷分析与管理对策

    目的:分析外科病区护理缺陷,探讨管理对策,以提高外科病区护理质量.方法:以浙江医院外科病区12个护理单元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护理质量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研究其管理对策.以实施管理对策前后病区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和护理满意度为考察指标,比较管理对策实施前后护理质量的变化.结果:实施护理缺陷管理后,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针对外科病区护理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对策,可有效降低安全隐患,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外科病区整体护理质量,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

    作者:陶菁;周爱珍;徐晶晶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术前加强口腔护理管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胸科手术肺部感染的影响

    目的:探讨前加强口腔护理管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胸科手术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120例糖尿病胸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术前生理盐水漱口)和观察组(术前口腔护理管理干预),每组各6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咽痛、咳嗽、咳痰症状发生率,咽痛、咳嗽、咳痰症状消失时间,咽拭子阳性率、痰培养阳性率,以及术后肺部感染、二重感染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咽痛、咳嗽、咳痰症状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咽痛、咳嗽、咳痰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咽拭子阳性率、痰培养阳性率均明显降低,术后肺部感染、二重感染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术前口腔护理干预能够降低糖尿病胸科手术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预后质量.

    作者:洪赛赛;单萍;丁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路径带教模式在轮转护士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路径带教模式在外科轮转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6月在浙江省新昌县中医院外科实行轮转的102名护士作为对照组,2014年7月~2015年1月在浙江省新昌县中医院外科轮转的1 35名护士作为干预组.对照组按常规程序进行带教,干预组在路径带教模式下进行带教,比较两组护士的护理操作方法失误率、护理操作流程不规范率、出科理论知识考核不合格率、出科技能考核不合格率.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护士的护理操作方法失误率、护理操作流程不规范率、出科理论知识考核不合格率、出科技能考核不合格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实行路径带教模式后,外科轮转护士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不合格率显著减少,外科专科技能操作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其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安全缺陷显著减少,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提示路径带教模式是外科轮转护士带教的一项有效教学方法.

    作者:王梅萍;许江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患者就诊特点对急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目的:探究在不同的月份、不同时间段以及不同的科别患者构成急诊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就诊规律,从中找寻加强急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方法:对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急诊科进行救治的18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在这一年中急诊科接收的患者不同科别患者的构成情况、在不同的月份以及在每个季度的不同的时间段的就诊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统计调查分析发现,在这些急诊科室中以内科和儿科多.不同的月份就诊量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其中在4~7月以及11~12月这几个月的就诊量较多.一般情况下载工作日的就诊量要显著大于周末,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1天之内10~16点以及18~20点这两个时间段的就诊量要显著高于其他时间段.结论:急诊科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科室不同时间段不同月份就诊量显著不同的特点,可以根据这些规律对急诊护理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规划.

    作者:何佳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以科技创新为导向的针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对新时期人才培养有重要意义.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为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新需求,以科技创新为导向,探索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意义及实施途径,为针推专业教学计划设计、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教学质量评估等提供依据.该研究通过启发思维、培养科技创新能力、搭建交流平台等途径,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和意识,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构建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余阳;成词松;朱天民;曾芳;李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构建高等中医药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初探

    通识教育可以有效弥补中医药院校学生所欠缺的“大而全”的宽广视野和跨学科思维能力.河南中医学院积极探索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走出富有我校特色的通识教育道路.但是在教学计划空间局限性、课程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通识教育教学方法陈旧、授课效果不理想等方面存在不足.

    作者:霍磊;张大伟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1+3”模式在预防骨科患者跌倒与坠床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利用“1+3”模式,寻找本院骨科患者跌倒与坠床事件的原因,提出整改方案,分享一群人,从而预防和降低跌倒与坠床事件的发生.方法:对2014年1~6月骨科病区406例骨科患者填写的《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危险评估表》进行分析评估,对比“1+3”模式实施前后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发生情况.结果:骨科患者跌倒和坠床事件发生不仅与生理、心理、疾病因素有关,也与骨科医护人员对患者及家属的宣教和护理部管理模式有关.应用了“1+3”模式后,骨科住院患者的跌倒与坠床事件明显下降.结论:提高护士和患者及家属的认识是预防和降低骨科患者跌倒和坠床事件发生的关键环节.

    作者:杭灵燕;沈兰娟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医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查与分析

    通过对医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找出医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作者:罗一民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中医内科学经方教学体会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的桥梁课,是中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中医各临床课程的基础.中医内科学具有内容多,重点、难点多的特点,如何提高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效果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作者在总结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将经方引入中医内科学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社区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膳食分析与对策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社区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膳食,并提出合理的干预对策.方法:调查对象选取为2014年4~6月间的101例社区老年心血管病患者,采用食物频数法和24h膳食回顾法对其具体膳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被调查的101例患者中,谷物类比重较低,禽肉类和水产类的比重过高,与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城市居民各类食物平均摄入情况相近.提示社区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总体能量摄入过多,三大营养物质中的脂肪摄入量偏高,碳水化合物及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则未能达到标准.胆固醇摄入量严重超标,B族维生素和钙元素摄入量均较少.结论:社区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膳食结构不合理,对于脂质和胆同醇的摄入量过多,易对患者的疾病和身体状况造成不良影响,建议通过加强宣教的形式,提高患者的营养认知,控制脂肪和总体能量的摄入,提高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均衡营养,提高身体素质.

    作者:蓝雷云;洪银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健康教育在产科新生儿安全护理中的开展效果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产科新生儿安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浙江省余姚市第四人民医院分娩的产妇2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以两组新生儿意外情况发生率、产妇及家属的健康教育达标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考察指标,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意外情况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妇及家属的健康教育达标率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亦显著(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运用到产科新生儿安全护理工作中,能有效降低新生儿意外情况发生率,提高家长健康教育达标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有利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作者:陈苏娜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人性化护理在呼吸内科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呼吸内科收治的8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03%(P<0.05);护理效果比较:对照组有效213例,基本有效110例,无效77例;观察组有效265例,基本有效121例,无效14例(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用于呼吸内科护理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学群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医院放射科感染的预防与管理策略

    放射科属于常见的辅助科室之一,在医院的整体发展过程中,放射科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放射科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显示其人员较多,病种比较复杂,要求放射科全天开诊,一般医院放射科交叉感染的发生率较高,给患者临床治疗带来了较大的危险.因此,需要针对医院放射科感染进行有效的预防和管理.

    作者:凌洪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品管圈活动在科室备用药管理中的应用与体会

    目的:分析儿科备用药管理中的品管圈活动应用.方法:2015年1~12月,平阳县人民医院在儿科备用药管理中成立品管圈,对儿科备用药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有效的改进措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在儿科备用药管理中的应用明显使其满意率由原来的77%上升至95%,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科备用药品的管理中加强品管圈的应用可有效提高药物使用满意率和护士的管理能力,对于提高医院工作效率也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爱雪;肖敏;林相如;张小鸥;林德光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护士学生对PBL教学反馈的调查

    目的:调查接受PBL教学的护理本科学生对PBL教学的认识与评价.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了76位学生对在外科护理学中实施PBL教学后的反馈情况.结果:PBL教学有利于专业知识学习,其次是自我导向学习培养问题解决能力,但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相对较弱.结论:PBL教学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深入学习,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但是在调动学习积极性方面有待挖掘.

    作者:潘兰霞;宋晓燕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妇产科医疗安全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目的:分析妇产科存在的安全隐患,总结相应的管理对策,以减少医疗纠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5月浙江省海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治疗与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性问题.结果:共发现15个安全性问题,通过实施及时的补救措施和安全管理对策,未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结论:妇产科的各个环节均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通过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可有效消除不良因素,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郝秋芬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近视激光手术的思考与建议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准分子激光手术已经成为了治疗近视的重要手段,而我国的准分子激光手术也基本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且处于稳步发展当中.客观地看待近视激光手术治疗的优缺点,是进一步提高近视激光手术的必要前提.作者从近视激光手术的优缺点人手,重点探讨了在系统思维指导下开展手术应把握的几条原则,即整体原则、优原则、动态原则,并为眼科近视患者提供了一些进行激光手术适应性与安全性的建议.

    作者:高帆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