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专项档案管理思考

唐心怡;沈绍武;陈伟

关键词:中医药, 专项档案, 档案管理
摘要:文章从中医药专项档案管理的现状出发,总结了中医药专项的特点,分析了目前影响中医药行业专项档案管理的因素,提出了改善现状的建议,从而进一步促进中医药专项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保健服务中的作用

    随着人们医疗意识的逐步提高,基层医疗保健服务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全面落实和开展医疗保健服务,加强对全科医生的管理,凸显其在基层医疗保健服务中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全科医生的任务主要是为个人、社区以及家庭提供针对性的问诊咨询服务,他们可以持续性的为社区居民或者个人提供较为优质的医疗服务.文章主要从全科医生相关概念以及工作开展现状展开论述,对在医疗保健服务中所发挥的作用与所处的地位进行分析评价.

    作者:柳勇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近视激光手术的思考与建议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准分子激光手术已经成为了治疗近视的重要手段,而我国的准分子激光手术也基本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且处于稳步发展当中.客观地看待近视激光手术治疗的优缺点,是进一步提高近视激光手术的必要前提.作者从近视激光手术的优缺点人手,重点探讨了在系统思维指导下开展手术应把握的几条原则,即整体原则、优原则、动态原则,并为眼科近视患者提供了一些进行激光手术适应性与安全性的建议.

    作者:高帆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口腔种植治疗患者的安全管理

    目的:探讨安全管理措施在口腔种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到舟山医院接受口腔种植治疗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采取安全管理措施前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5.0%,观察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90.0%,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5%,且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种植治疗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和护理风险,与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通过完善并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强化质量管理,加强医院感染监控,加强护患沟通等措施,可有效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

    作者:黄晓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共情护理”模式在抑郁症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开展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在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开展“共情护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从2014年浙江省金华市第二医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中随机选择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两组患者临床中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共情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评分为(0.48±0.0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53±0.08)分(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环境与指导、关心与爱护、服务与技术满意度评分分别为(25.10±6.57)分、(37.19±7.05)分和(51.05±9.05)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23.38±6.60)分、(29.40±4.50)分和(42.09±7.80)分(P<0.05).结论:对抑郁症加强“共情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抑郁情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作者:沈荷红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加强新生儿监护室的院感管理

    目的:通过加强新生儿监护室的院感管理前后医疗质量的对比,探讨与分析加强院感管理对新生儿监护室的重要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1月在舟山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监护室进行治疗的102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2014年2月~2015年1月在新生儿监护室进行治疗的135例新生儿作为干预组.对照组按常规程序进行日常医护工作,干预组在强化院感管理模式下进行日常医护工作,对比两组的新生儿的呼吸道医院感染发生率、消化道医院感染发生率和其他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新生儿的呼吸道医院感染发生率、消化道医院感染发生率和其他医院感染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加强新生儿监护室院感管理后,新生儿监护过程中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下降,医疗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作者:陆丹琼;余霞;王金雅;王叶飞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加强新生儿科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

    目的:探究加强新生儿科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的措施,提高用药安全.方法:对舟山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在新生儿科高危药品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总结,找出安全隐患存在的原因,寻找加强新生儿科高危药品安全管理的方案.2013年舟山市妇幼保健院结合2012年安全隐患分析结果采取有效地措施,加强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对2012~2013年两年间发生高危药品安全事件的情况以及用药管理缺陷进行比较.结果:2013年采取高危药品安全管理措施后用药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的下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013年较2012年安全管理缺陷明显下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新生儿科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管理缺陷,不断地提高护理人员安全用药能力,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夏芬芬;王金燕;王素萍;黄烈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六西格玛管理法在妇产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法在妇产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妇产科病房护理质量和管理效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妇产科病房住院的患者246例作为对照组,201 3年4月~2014年5月在妇产科病房住院的患者251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法,观察组采用六西格玛管理法.比较两组患者对妇产科病房护理的满意度、平均住院天数,以护士满意度和病房护理质量等来评价六西格玛管理法在妇产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通过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对病房护理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也略少于对照组.结论:六西格玛管理法相比常规护理管理法具有显著优越性,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病房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病房护理质量,也能提高护士在工作中职业满意度和成就感,实现医、患双赢的目的.

    作者:沈亚红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1+3”模式在预防骨科患者跌倒与坠床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利用“1+3”模式,寻找本院骨科患者跌倒与坠床事件的原因,提出整改方案,分享一群人,从而预防和降低跌倒与坠床事件的发生.方法:对2014年1~6月骨科病区406例骨科患者填写的《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危险评估表》进行分析评估,对比“1+3”模式实施前后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发生情况.结果:骨科患者跌倒和坠床事件发生不仅与生理、心理、疾病因素有关,也与骨科医护人员对患者及家属的宣教和护理部管理模式有关.应用了“1+3”模式后,骨科住院患者的跌倒与坠床事件明显下降.结论:提高护士和患者及家属的认识是预防和降低骨科患者跌倒和坠床事件发生的关键环节.

    作者:杭灵燕;沈兰娟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外科病区护理缺陷分析与管理对策

    目的:分析外科病区护理缺陷,探讨管理对策,以提高外科病区护理质量.方法:以浙江医院外科病区12个护理单元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护理质量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研究其管理对策.以实施管理对策前后病区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和护理满意度为考察指标,比较管理对策实施前后护理质量的变化.结果:实施护理缺陷管理后,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针对外科病区护理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对策,可有效降低安全隐患,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外科病区整体护理质量,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

    作者:陶菁;周爱珍;徐晶晶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妇产科医疗安全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目的:分析妇产科存在的安全隐患,总结相应的管理对策,以减少医疗纠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5月浙江省海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治疗与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性问题.结果:共发现15个安全性问题,通过实施及时的补救措施和安全管理对策,未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结论:妇产科的各个环节均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通过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可有效消除不良因素,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郝秋芬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科病房护理巾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新生儿科病房收治的800例患儿进行研究.未采用人性化护理的40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人性化护理的400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对这两组患儿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统计,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结果:对照组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86.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5.7%.实行人性化护理前后,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的护理质量比观察组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科病房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有效避免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虞争争;潘其芬;王素萍;黄烈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骨伤科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良好的医患沟通是融洽医患关系、解决医患纠纷的关键所在.从医学生各阶段有意识地开展富有层次体系的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可以从源头上提高未来医疗从业人员的医患沟通水平.针对当前国内医学本科生医患沟通教育的相对缺失,加快推进相关医学教育体系的改革,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水平,对于未来缓和医患关系、改善医疗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曹玉净;李扬;付科达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基于课程中心的中药化学网络及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探讨

    中药化学课程是中医药院校中药学专业中一门重要课程,“课程中心”项目可用于中药化学课程资源共享,让教师能够方便地建设课程网站及与学生网络上的答疑互动,终达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目标.

    作者:吴迎春;王瑞;贾琦;郭夫江;张刘强;李医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控制妇科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控制妇科不良事件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提高妇科的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长兴县妇幼保健院妇科住院的4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3年住院的20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将2014年住院的200例患者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待整个护理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并采用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66.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87.0% (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比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具有更大优势,可实现临床护理质量的不断循环、不断提高.在妇科护理管理中采取PDCA循环模式,不仅能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保证患者住院安全,还能显著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的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作者:叶萍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儿科门诊就诊患儿疾病种类与分布特点分析

    目的:文章旨在探究儿科门诊就诊患儿疾病的种类以及分布特点,为儿科门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提升其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儿科门诊的110 500例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患儿疾病种类以及分布特点.结果:儿科门诊患儿感染性疾病89 520例,占81.01%,其中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患儿非感染性疾病1 7 870例,占16.17%,其中以消化系统疾病较多.儿科门诊传染性疾病就诊人数为3110例,占2.81%,其中病毒性传染病居多,前三位疾病为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轮状病毒肠炎.所有就诊患儿中新生儿疾病占0.95%,患病多的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儿以及新生儿窒息.就诊患儿发病时间以11月份居多,2月份较少.结论:全面了解儿科就诊患儿疾病种类及分布特点十分重要,儿科门诊应当做好感染性疾病诊疗工作,尤其是呼吸道感染性相关的疾病,非感染疾病及病毒性传染病的诊疗也应当重视,以全面提升儿科门诊诊疗水平.

    作者:陈晓霞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骨科外来器械管理的安全问题分析与应对措施

    目的:分析目前骨科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安全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提高安全性.方法:对骨科进行人员管理、培训和考核及监督,加强器械的物流管理.结果:2012年骨科手术10000例,使用外来器械7000次,均未出现因外来器械而引起的手术推迟、感染、失败等.结论:通过在骨科实施全程的人员、物流和质量管理,提高了骨科的患者安全.

    作者:刘旭丽;李群丽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消化内科病房标本留取的管理

    目的:对消化内科病房标本的留取情况进行研究,寻求对标本留取的有效管理措施.方法:对舟山医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舟山医院消化内科病房标本留取的请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对其中的不合格检验标本进行统计.通过对标本留取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管理措施.将采取措施前后消化内科病房标本留取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12年3月~2013年3月舟山医院出现不合格检验标本数相对较多,在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舟山医院采取了具体的管理措施,不合格检验标本数明显下降.采取措施前后不合格检验标本差异显著(P<0.05).结论:消化内科病房在对检验标本进行留取时需要加强管理,针对留取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善措施,提高检验标本的合格率.

    作者:吴梦楚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ICU医院感染控制质量查检单的设计与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医院感染控制质量查检单的优化设计及其临床实际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3~8月,将医院感染控制质量查检单应用于ICU危重患者,对他们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实施每日查检,同时将查检单干预前的2013年7~12月的ICU患者相关情况作为对照,以ICU病房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呼吸机插管及留置导尿管等导管的使用率和每千导管日感染率为考察指标,比较质量查验单干预前后ICU医院感染控制情况的差异.结果:干预后,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呼吸机插管、留置导尿管的使用率较干预前有明显下降,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每千导管日感染率方面,中心静脉导管及呼吸机插管较干预前有明显降低,P<0.05,留置导尿管干预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将医院感染控制质量查验单应用于ICU,能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及保护患者,减轻对患者的伤害,提高ICU的监护质量和医院感染控制水平.

    作者:王其丽;边意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人性化护理在呼吸内科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呼吸内科收治的8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03%(P<0.05);护理效果比较:对照组有效213例,基本有效110例,无效77例;观察组有效265例,基本有效121例,无效14例(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用于呼吸内科护理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学群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风险导向审计在医院内部审计中的应用

    从医院自身发展角度和风险管理需要出发,内部审计应积极开展风险导向审计.文章介绍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内涵及特点和当前医院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需要解决的问题,后着重探讨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医院的应用实践,对医院健康、稳定地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张彬彬;陈灵巧;严佳璐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