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平
摘妻:目的:探讨一体化管理在预防肾内科患者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为加强患者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3~2014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1579例患者,2014年1月开始实施一体化管理,将实施前(2013年)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后(2014年)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措施,研究组采用一体化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医院感染控制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住院48h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4%(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5.0%(P<0.05).结论:一体化管理有效提高了医护协作率,能够降低肾内科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改善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杨爱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组织沟通是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尤其是在目前医患矛盾突出的大环境下,有效的组织沟通可构建积极和谐的医院形象,推动医院健康发展.重视与患者及其家属、当地社区、媒体的沟通,可避免或减轻医患矛盾,进而获得患者及其家属、当地社区及媒体、乃至公众的理解和信任.这样医院不仅能完成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使命,还能够在维护稳定、共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静;高燕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开展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的措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方法:医护人员对重症监护室的内科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发现感染的病例要求填写医院感染登记表,并记人重症监护室病人日志.每月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结果:浙江省龙游县中医院450例重症监护室内科患者,采取措施前发生医院感染为36例,医院感染率为8.00%;采取措施后发生医院感染8例,医院感染率为1.78%.结论:针对重症监护室内科患者开展目标监测,能够提前找出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从而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陈水珍;叶红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三维护理管理在急危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3年1月~2015年1月,自2014年1月起实施三维护理管理,包括逻辑维、时间维、知识维三个方面,通过三维护理管理提高整体院前急救效率和质量,将实施前(2013年)和实施后(2014年)的抢救成功率进行对比.结果:实施后急危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86.4%,明显高于实施前的80.1%(P<0.05).结论:将三维护理管理用于急危患者院前急救,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效率.
作者:姜美华;梁羽婷 刊期: 2015年第21期
对急诊专科护士专业化发展需求进行系统分析,目的是为了保证急诊专科护士的专业化,对急诊专科护士进行详细调查后发现发展需求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如对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护理、物资管理与设备维护、分诊技术应用、突发事件应对、科研进步以及人才培养等.发展需求与护士所处的阶层有一定关系.由此可见对于不同层次的急诊专科护士采用分层次培训模式及发展急诊亚专业人才才是急诊护理末来的发展趋势.
作者:梁城英;陈晓燕;张漫漫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临床感染控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4年之间浙江省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364例尿路感染患者,取中段尿培养,均分离出大肠埃希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2例,观察组实施微生物检验,通过微生物检验指导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对照组则采取常规处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严重程度,并分析微生物检验在临床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出现重度感染12例,中度感染46例,分别占6.6%和25.3%;对照组患者中,出现重度感染43例,中度感染79例,分别占23.6%和43.4%.观察组患者的中重度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感染程度,并对临床用药做出指导,从而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林秀琴 刊期: 2015年第21期
危重症病例评分法在很多科室均有应用,采用危重病例评分,可有效消除不同医师对同一患者进行疾病诊断时出现的偏差,能够客观反映患者病情,并对患者的病情加以预测.儿科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大多为患病较重且危及生命或病情极不稳定需要密切观察的患儿,将危重症病例评分法用于儿科重症监护室的安全管理可消除不同医师间的判断偏差,为儿科患者提供准确、客观、全面的诊断,并能随时掌握儿科患者的病情,对病情进行预测,把握治疗时机,为儿科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
作者:林晓敏;林凌洁;梁亚峰;黄建芬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构建合理的妇产科护理教学评价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调查,通过自行设计问卷,对妇产科护理学教育者和临床妇产科专家26人进行调研.结果:问卷收回率100%,权威系数0.86,一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795,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737(P<0.05),各指标变异系数CV范围为0.063~0.187,分布较为集中.结论:本研究中构建的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体系可行,可靠性高,能够为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评价依据.
作者:金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传统针灸疗法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是很普遍.文章首先分析针灸医学的治疗方式以及康复医学的治疗方式,把两者相对比.提出在现代康复治疗医学中,如果配合传统针灸疗法,可以使得整体治疗得到大性的互补,而且治疗效果十分显著.此外,中医传统针灸在理论上也与现代康复医学有很大的互补性.目前,现代康复医学中的客观临床症状与一些疗效的标准比传统医学更加明确,而中医针灸的治疗效果比传统康复医学明显.加强传统针灸治疗方法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与研究,不仅能挖掘祖国医学的宝藏,还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作者:何光明;曹建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在儿童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分析其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通过建立微信群搭建护理团队的沟通平台,及时有效的传递信息,实施资源共享.结果:实施后与实施前比较,护理的质控成绩及理论成绩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信平台的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有现实意义,可加强交流互动,节约时间,稳定护理队伍,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黄伟群;郑薪薪;张小鸥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了解基层口腔医生的医学教育状况和医术水平,寻找基层口腔医学继续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有效解决方法.方法:统计分析浙江省余姚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近10年来基层进修医生的资料,包括学历、户籍、年龄组成和性别组成.结果:基层口腔医生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口腔专业知识不足.结论:提高基层口腔医生综合素质是促进我国基层口腔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作者:赵燕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将人性化护理应用到产科临床护理中,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在产科临床护理过程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为患者营造出人性化护理环境,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个性化护理服务,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以及出院指导力度.对实施人性化护理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采用人性化护理后患者的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医疗纠纷发生率显著下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了较大提高.结论:将人性化护理应用到产科临床护理之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碧凤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调查乳腺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为加强护患者健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进行乳腺癌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分析.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估,对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比较,找出影响患者心理状况的因素,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乳腺癌患者术后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术前(P<0.05).众多影响因素中,经济条件和文化水平对患者心理状况影响较为明显,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相对较高.结论: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存在较为明显的心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加强健康教育,鼓励患者家属和朋友进行安慰支持,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作者:吴莉莉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在妇科急腹症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浙江省德清县第三人民医院妇科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急腹症手术患者11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两组妇科急腹症手术患者均行常规基础护理,而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方案,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舒适度情况和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感觉轻度不适的人数明显增多,而感觉重度不适的人数则明显降低,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很满意的比率和总满意度均显著提升,而不满意的比率则明显减少,P<0.05.结论: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对妇科急腹症手术患者具有积极意义,有效促进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的全面改善和提升.
作者:钱红;徐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分区管理模式可提高急诊分诊准确率,优化就诊流程,实现急重优先,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风险意识,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分区管理模式的实施主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分级,然后划分好区域进行治疗,由各个区域负责的护理人员从急救、病情观察、健康教育等方面对患者实行整体护理.
作者:张漫漫;郑婷婷;梁城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金达标理论用于妇科手术患者术前访视的效果.方法:对实施常规术前访视和金达标理论术前访视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焦虑、抑郁及生命体征进行调查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访视后的SAS得分及SDS得分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访视后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数值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金达标理论用于妇科手术患者术前访视,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焦虑及抑郁状况明显改善,相关生命体征更加平稳.
作者:池溶冰;王飞筠;林慧萍;王琼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究血源性传播疾病孕妇剖宫产的手术管理措施.方法:将温州医科大附属第二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期间进行了剖宫产的血源性传播疾病孕妇,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手术管理,观察组患者针对以往手术存在的问题加强管理提出综合性手术管理措施.管理措施包括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新和教育、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加强心理护理、严格规范各项规章制度等.结果:对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性管理措施之后,有效地控制住了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感染.对照组患者引发的医护人员感染率(3.63%)明显高于观察组(0.9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血源性传播疾病孕妇进行剖宫产,需要切实的加强对感染的防控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范制度,将感染情况控制在小的限度.
作者:陈淑琼;陈优好;张雪 刊期: 2015年第21期
护理安全一直是护理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手术室护理安全,必须提高手术室护士对安全文化的重视,规范护理行为,从而减少差错和事故的发生率.文章从加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完善手术室管理制度、加强手术室感染管理、规范手术护理记录、确保手术室安全管理持续改进等方面提出了护理管理对策,以求进步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为患者提供更高效、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作者:林贺;周爱芽;马萍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对中医护理的了解情况,根据结果对中医护理服务做出相应改进,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方法:随机选取浙江省金华市10家中医医疗机构,对其中的120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针对患者对中医护理的认知、对中医护理服务的态度、对中医护理方法的感受、对中医护理的需求度等.结果:患者对中医护理的认可度达到69.2%,对中医护理的了解程度不足,对中医护理服务的态度持中肯态度,对中医护理方法多数人并不知道具体原理,但是91.3%的患者表示对中医护理需求.结论:患者对于中医护理的需求是极大的,对中医护理的认知及服务态度持中肯意见,应加强中医护理人员的相关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发挥中医护理特色,推进优质护理.
作者:马巧燕;方伟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人民群众物质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时带来了心理的失衡.对医务工作者而言,情绪压力、情感困扰更为普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基层党组织对支部内部的党员和群众进行情感关怀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情感关怀为分析视角,提出基层党支部情感关怀工作机制包括群众-环境、支部-环境、支部-群众三个子系统.支部要加强党群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加强思想引领,帮助群众树立正确价值观,改变群众对外界刺激的评价并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主观地改造群众所处的环境.
作者:马继福;赵静;刘晓英 刊期: 2015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