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7-9203
  • 国内刊号:11-3070/R
  • 影响因子:0.59
  • 创刊:1993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5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5年21期文献
  • 品管圈在降低脊柱外科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脊柱外科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6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实行脊柱外科手术的10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4年7~12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实行脊柱外科手术治疗的135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按常规程序进行脊柱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组在品管圈活动控制下对脊柱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的患者术前、术后压疮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患者术前、术后压疮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实行品管圈活动后,脊柱外科手术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的压疮管理水平和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提示品管圈活动是脊柱外科手术患者压疮护理的一项有效管理方法.

    作者:吴祥娜;苏丽萍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加强手术室的清洁消毒隔离工作

    手术室作为医院治疗患者的重要场所之一,手术室的日常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手术室清洁消毒工作的质量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切断一切病原体传播途径的重要手段.在对手术室清洁消毒工作中,重要的环节是做好手术用物品以及手术室环境的清洁、消毒、灭菌工作.将完成手术的病人严格按照隔离安排,并做好清洁消毒等护理工作,以达到预防院内感染的目的,为患者的生命健康做出了保障,提高护理质量和治愈率.

    作者:蒋丹菁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护理标示在手术室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护理标示在手术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2年2月~2014年2月实施的护理标示应用效果与实施前的常规护理进行比较,手术室的护理标示主要包含患者信息标示、药物不良反应史标示、输液或引流管道标示、药物标示、手术室空间标示、手术室设备标示以及警示标志.结果:观察组风险概率为2.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66%,P<0.05.另外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实行护理标示能够有效降低护理风险.

    作者:张素珍;王琼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基层医院内科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价值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内科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措施和意义.方法:随机选取于2012年7月~2013年5月在浙江省慈溪市周巷镇天元医院内科就诊的患者112例.将其中的56例病患设为观察组,采取传统护理管理模式;另外56例病患设为对照组,采取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并在一段时间后,对这112例病患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病患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率、健康知识宣传度等.结果: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的病患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率、健康知识宣传度都要高于传统护理管理模式.结论:在基层医院内科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是有效且可行的,这对于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病患满意度极其有效.

    作者:邹央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医院控烟工作的探讨

    文章从医院开展控烟为背景,结合医院开展控烟活动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和对策,并加以实施,取得了一些成效.

    作者:黄海群;刘玲芬;朱蔚玲;唐慧琳;李香琴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医院内审工作的创新和转型

    在卫生经费供求矛盾及社会迫切要求改善医疗条件的背景下,迫使医院更加注重自身建设,严格控制支出,加强各方面管理,而内部审计是医院管理的一个视窗.文章试从内部审计自身的角度出发,提高审计执业意愿,转变工作思路,树立新型审计理念等方面着手,积极探索内部控制测评和风险导向审计的新思路.

    作者:张京英;金俊娇;徐伟锋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加强组织沟通以营造和谐医院

    组织沟通是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尤其是在目前医患矛盾突出的大环境下,有效的组织沟通可构建积极和谐的医院形象,推动医院健康发展.重视与患者及其家属、当地社区、媒体的沟通,可避免或减轻医患矛盾,进而获得患者及其家属、当地社区及媒体、乃至公众的理解和信任.这样医院不仅能完成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使命,还能够在维护稳定、共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静;高燕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入院老年患者心理需求量化分析与管理措施

    通过总结入院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多疑、畏惧、依赖和孤独等.对老年人这一特殊入院人群的心理需求进行了相关分析,提出重视入院老年患者心理护理相关的管理措施.主动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有针对性地解决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终达到提高老年患者护理质量的目的.

    作者:童贤芝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安全管理在胸外科手术病人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分析胸外科手术病人管道护理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探讨安全管理在胸外科手术病人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胸外科手术病人管道护理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实施安全管理,评估实施安全护理管理前后病区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纠纷及护理差错、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及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结果:在对护理风险的分析基础上,实施安全管理后,胸外科手术病人管道护理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纠纷及差错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对胸外科手术病人管道护理中的风险因素进行有效分析后,实施安全护理管理有利于护理服务质量的显著提高.

    作者:徐晶晶;马燕;周爱玲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强化手术室护理安全文化建设以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安全一直是护理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手术室护理安全,必须提高手术室护士对安全文化的重视,规范护理行为,从而减少差错和事故的发生率.文章从加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完善手术室管理制度、加强手术室感染管理、规范手术护理记录、确保手术室安全管理持续改进等方面提出了护理管理对策,以求进步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为患者提供更高效、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作者:林贺;周爱芽;马萍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人性化护理在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将人性化护理应用到产科临床护理中,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在产科临床护理过程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为患者营造出人性化护理环境,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个性化护理服务,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以及出院指导力度.对实施人性化护理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采用人性化护理后患者的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医疗纠纷发生率显著下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了较大提高.结论:将人性化护理应用到产科临床护理之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碧凤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加强传统针灸疗法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传统针灸疗法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是很普遍.文章首先分析针灸医学的治疗方式以及康复医学的治疗方式,把两者相对比.提出在现代康复治疗医学中,如果配合传统针灸疗法,可以使得整体治疗得到大性的互补,而且治疗效果十分显著.此外,中医传统针灸在理论上也与现代康复医学有很大的互补性.目前,现代康复医学中的客观临床症状与一些疗效的标准比传统医学更加明确,而中医针灸的治疗效果比传统康复医学明显.加强传统针灸治疗方法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与研究,不仅能挖掘祖国医学的宝藏,还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作者:何光明;曹建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人性化护理管理在妇科急腹症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在妇科急腹症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浙江省德清县第三人民医院妇科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急腹症手术患者11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两组妇科急腹症手术患者均行常规基础护理,而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方案,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舒适度情况和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感觉轻度不适的人数明显增多,而感觉重度不适的人数则明显降低,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很满意的比率和总满意度均显著提升,而不满意的比率则明显减少,P<0.05.结论: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对妇科急腹症手术患者具有积极意义,有效促进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的全面改善和提升.

    作者:钱红;徐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手外伤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手外伤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浙江省瑞安市中医院行皮瓣修复术的手外伤患者50名作为对照组,2012年7月~2013年12月在浙江省瑞安市中医院行皮瓣修复术的手外伤患者48名作为干预组.对照组按常规程序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组在临床护理路径下进行患者的护理管理工作,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皮瓣感染发生率、皮瓣血液灌注不良发生率、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能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操作水平与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提示临床护理路径在手外伤患者护理管理中是一项有效的护理方法.

    作者:林恩胡;董智勇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关键指标法在科室护理绩效考核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科室护理绩效考核中实施关键指标法的效果.方法:把护理质量、护理工作量、岗位系数、年资系数、专业素质设置为关键指标,并赋予不同权重,结合临床护理工作对其进行评分.结果:临床护士满意度、护理质量以及病人满意度均得到提高(P<0.05).结论:关键指标护理绩效考核法既客观、公正,又容易操作,有利于促进护理工作的良性发展.

    作者:陈莹;严丽娜;宋斌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护理延伸服务模式对改善肾内科患者营养状况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延伸服务模式对改善肾内科患者营养状况的作用.方法:将杭州市中医院肾内科收治的120例行腹膜透析新置管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组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延伸服务.对这些患者连续观察3个月,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采用护理延伸服务后营养状况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对腹膜透析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延伸服务模式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对腹膜透析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作者:徐丹红;李月琴;俞芳洁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泌尿外科微创技术推广及其对临床决策的影响

    临床决策是根据准确、及时的信息,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价和分析,提出切实有效、安全高效的临床方案.在泌尿外科推广使用微创技术是一项对于泌尿外科患者的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推动临床决策具有着重大的影响.微创技术是一项效果明显、副作用较小的技术,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的应用.将这项技术应用于泌尿外科患者的治疗中更是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时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物质的基础进行合理的选择.

    作者:张晓;邓金平;莫启旺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人文关怀护理在产房的实施效果

    目的:通过对产房实行人文关怀护理前后护理效果的对比,探讨与分析人文关怀护理在产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6月在奉化市人民医院产房进行分娩的产妇150例作为对照组,2014年7~12月在奉化市人民医院院产房进行分娩的产妇150例作为干预组.对照组按常规程序进行分娩过程中的护理,干预组在人文关怀护理下进行分娩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第二产程时间及产后2小时出血量,同时比较两组分娩满意度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第二产程时间及产后2小时出血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娩满意度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行人文关怀护理后,产妇分娩过程中的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产妇分娩满意度也有了显著提升,提示人文关怀护理是一项有效的产房护理方法.

    作者:施美儿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微信平台在儿童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在儿童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分析其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通过建立微信群搭建护理团队的沟通平台,及时有效的传递信息,实施资源共享.结果:实施后与实施前比较,护理的质控成绩及理论成绩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信平台的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有现实意义,可加强交流互动,节约时间,稳定护理队伍,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黄伟群;郑薪薪;张小鸥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急诊患者安全转运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

    目的:探讨影响急诊患者安全转运的因素,从而针对性的进行改进,提高医疗安全.方法:通过查询文献和咨询专家,设计《急诊患者转运安全评估表》,对宁波市第六医院的390例急诊病人进行调查,回顾性分析其调查结果.结果:有120例(占30.77%)患者是不符合安全转运的.其中对急诊患者安全转运大的影响因素是患者转运时间和护士工作年限及其工作经验.结论:在急诊患者安全转运的过程中,仍有一部分是不符合安全转运操作的,作者认为应加强对工作年龄低、工作经验少的医护人员的培训,以此确保急诊病人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

    作者:朱珊莉;黄维维;贺赛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药物管理技能培训

    随着国民社会压力的不断加大,中国的精神分裂症病况呈高发态势.该病常反复发作,需要患者再次住院治疗.其原因在于,很多患者在长期药物治疗过程中缺乏主动性,更有甚者对自己的病情认识严重不足.这种情况导致其服药依从性不够理想,从而使疾病的治疗效果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引起疾病的反复发作,出现人格改变等严重后果.文章介绍了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病人采用药物管理技能培训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方法,为日后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吴雪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血源性传播疾病孕妇剖宫产的手术管理措施

    目的:探究血源性传播疾病孕妇剖宫产的手术管理措施.方法:将温州医科大附属第二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期间进行了剖宫产的血源性传播疾病孕妇,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手术管理,观察组患者针对以往手术存在的问题加强管理提出综合性手术管理措施.管理措施包括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新和教育、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加强心理护理、严格规范各项规章制度等.结果:对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性管理措施之后,有效地控制住了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感染.对照组患者引发的医护人员感染率(3.63%)明显高于观察组(0.9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血源性传播疾病孕妇进行剖宫产,需要切实的加强对感染的防控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范制度,将感染情况控制在小的限度.

    作者:陈淑琼;陈优好;张雪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标杆管理理论在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标杆管理理论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效率,规范护理行为.方法:将标杆管理理论应用到内科护理管理中,全科护理人员向标杆学习.并对标杆管理理论运用前后病房护理质量、基本理论、技术操作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并评出明星护士.结果:将标杆管理理论运用到内科护理管理后,内科病房的护理质量总分平均分为(97.24±2.31)分,实施前得分为(84.24±4.21)分,护理质量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护士基本理论及技术操作考核总分也较实施前有了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比也有之前的76.43%上升到了93.54%,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全科共评出2名明星护士.结论:将标杆管理运用到内科临床护理管理实践中,可有效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病房的整体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护理管理的发展.

    作者:洪珊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感受服务在骨科住院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在骨科住院患者临床护理管理中推行感受服务的效果.方法:2014年7~12月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骨科住院患者的护理管理中加强感受服务,研究共纳入患者80例,并与2014年1~6月间骨科住院部收治的80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情况优于同期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测评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观察组为97.5%,明显优于对照组(90.0%),两组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住院患者的护理管理中加强感受服务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作者:朱月英;孟佳萍;林秀丽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排班模式对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在外科护理人力资源不变的前提下对医护人员的排班模式进行改革,探讨排班模式对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入院且给予外科护理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排班进行护理,实验组实行责任制整体排班模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和相关医护人员发放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护理过程满意度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0%,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0%.结论:将传统的排班模式改变为责任制整体排班,可显著提高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提高医护质量.

    作者:吴丹萍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护理心理学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心理学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5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分娩的产妇15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分娩顺利度、产后恢复效果和产妇及产妇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顺利度和产后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及产妇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心理学用于妇产科护理成效明显,可提高产妇分娩顺利度和产妇产后恢复效果,提高产妇及产妇家属满意度,对产妇的身心健康及新生儿健康均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蒋乐萍;黄晓红;张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安全护理模式在骨科创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安全护理模式在骨科创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3年3月在浙江省温州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70例骨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安全护理.比较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次数、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全护理模式用于骨科创伤患者护理,可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叶琼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危机管理在呼吸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危机管理在呼吸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建立危机管理小组,加强相关人员培训,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危机发生时的处理机制、危机后的学习机制、危机处理的社会支持机制等,预防危机的发生,使危机的损失降到低.结果:危机管理可有效减少呼吸科危机事件的发生,减小危机损失和影响范围.结论:呼吸科护理安全中引入危机管理理论,可有效化解和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并将危机损失降到低,从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李丹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三维护理管理在急危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三维护理管理在急危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3年1月~2015年1月,自2014年1月起实施三维护理管理,包括逻辑维、时间维、知识维三个方面,通过三维护理管理提高整体院前急救效率和质量,将实施前(2013年)和实施后(2014年)的抢救成功率进行对比.结果:实施后急危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86.4%,明显高于实施前的80.1%(P<0.05).结论:将三维护理管理用于急危患者院前急救,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效率.

    作者:姜美华;梁羽婷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金达标理论用于妇科手术患者术前访视的效果

    目的:探讨金达标理论用于妇科手术患者术前访视的效果.方法:对实施常规术前访视和金达标理论术前访视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焦虑、抑郁及生命体征进行调查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访视后的SAS得分及SDS得分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访视后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数值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金达标理论用于妇科手术患者术前访视,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焦虑及抑郁状况明显改善,相关生命体征更加平稳.

    作者:池溶冰;王飞筠;林慧萍;王琼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内科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目标性监测分析与控制措施

    目的:探讨开展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的措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方法:医护人员对重症监护室的内科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发现感染的病例要求填写医院感染登记表,并记人重症监护室病人日志.每月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结果:浙江省龙游县中医院450例重症监护室内科患者,采取措施前发生医院感染为36例,医院感染率为8.00%;采取措施后发生医院感染8例,医院感染率为1.78%.结论:针对重症监护室内科患者开展目标监测,能够提前找出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从而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陈水珍;叶红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实施产房与产前区一体化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产房与产前区一体化管理,就是将产前区与产后区分开,把产房与产前区作为一个护理单元进行管理,它对于工作中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保障产妇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作者在产科实施新型管理实践的体会,对产房与产前区一体化管理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作者:王威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与控制分析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以有效防止医院感染.方法:通过对浙江省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加强培训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各项操作技能、完善和建立相应的制度措施等,加强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结果:加强管理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从多方面加强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感染防控能力,能够有效减少消毒供应室感染的发生.

    作者:居玲燕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一体化管理在预防肾内科患者医院感染中的效果评价

    摘妻:目的:探讨一体化管理在预防肾内科患者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为加强患者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3~2014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1579例患者,2014年1月开始实施一体化管理,将实施前(2013年)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后(2014年)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措施,研究组采用一体化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医院感染控制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住院48h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4%(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5.0%(P<0.05).结论:一体化管理有效提高了医护协作率,能够降低肾内科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改善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杨爱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分区管理模式在急诊科的应用

    分区管理模式可提高急诊分诊准确率,优化就诊流程,实现急重优先,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风险意识,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分区管理模式的实施主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分级,然后划分好区域进行治疗,由各个区域负责的护理人员从急救、病情观察、健康教育等方面对患者实行整体护理.

    作者:张漫漫;郑婷婷;梁城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危重症病例评分在儿科重症监护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危重症病例评分法在很多科室均有应用,采用危重病例评分,可有效消除不同医师对同一患者进行疾病诊断时出现的偏差,能够客观反映患者病情,并对患者的病情加以预测.儿科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大多为患病较重且危及生命或病情极不稳定需要密切观察的患儿,将危重症病例评分法用于儿科重症监护室的安全管理可消除不同医师间的判断偏差,为儿科患者提供准确、客观、全面的诊断,并能随时掌握儿科患者的病情,对病情进行预测,把握治疗时机,为儿科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

    作者:林晓敏;林凌洁;梁亚峰;黄建芬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危重症患者的转运与安全管理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的转运和相关安全管理方法.方法:分析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心脑血管疾病及创伤性危重症患者院前和院内转运情况.结果:120例危重症患者均安全完成转运,转运过程中未发生意外和医患纠纷.结论:注重转运前安全评估,加强护理人员急救技能及专业知识培训,并制定科学的转运安全管理,可以有效保障危重症患者的安全转运.

    作者:胡丽燕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新医改背景下药学在医院工作中的延承与变革

    作者对于中国现在的药学服务现状,新医改背景下药学在医院工作中的延承和转变进行系统分析,对临床药学的发展前景做出预测.

    作者:陈勍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循证医学原理在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日常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研究及探讨循证医学原理在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门诊药房中应用循证医学原理进行管理的监测资料,总结门诊药房管理中应用循证医学原理的具体实施策略及循证医学对药房管理的积极作用及实践应用价值.结果:将循证医学原理融人到门诊药房管理的日常工作中使门诊药房工作变得井然有序、有条不紊,不仅提高了患者对门诊药房的整体满意度,同时也提升了工作人员的整体工作效率及水平.结论:循证医学原理的应用优化了门诊药房的工作水准及质量,规范了工作人员的操作流程,使药房整体工作环境更加严谨化、科学化,故循证医学原理在药房管理中存在必然及确切的作用.

    作者:沈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加强临床药学服务质量的措施与成效

    目的:加强临床药学服务,确保患者临床用药安全.方法:以湖州市中心医院2013年2~3月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先后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用药治疗,观察组实施临床药学服务方法,加强临床药学服务.具体方法包括对处方进行准确的分析、加强药品的监护、进行用药咨询以及药学宣教.对两组患者用药不良事件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用药事件25例.观察组出现不良用药事件6例.对照组患者不良用药情况发生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药学服务过程中提高药学服务质量,切实地做好患者的临床用药,可以有效地减少不良用药事故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汪培欢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中医护理的优势与展望

    中医护理学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学科,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才迎来飞速发展期,形成了中医护理理论和教学体系.目前中医院的护理主要以西医护理为主,缺少中医特色,这导致中医护理人员对中医护理缺乏信心.由于西医护理的发展形势较好,导致中医护理研究比较滞后.因此为了发展中医护理,有必要大力宣传中医护理的优势,同时不断吸收各家所长,走出一条中医护理的和谐之路.

    作者:齐雪丽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美国医学科研管理值得借鉴的特点

    了解美国现有医学科研管理的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美国医学科研体系的用人机制、知识产权意识、基础与临床的紧密关联、实验室的管理和科研经费的来源五个方面谈了美国医学科研管理的做法,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我国医学科研管理人员有所启迪.

    作者:毛超一;刘嘉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问题和预防管理措施

    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劳动保护法》的完善,职业危害已逐渐引起各方的关注.近年,对于医护人员的职业危害,尤其是手术室中护理人员长期接触病人及手术器械、药物等,由于防护意识薄弱以及药物、器械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文章通过分析手术室职业危害问题同时结合临床观察、查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所得出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共有4类,分别提出相对应的预防管理措施.

    作者:邹新红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基于六西格玛设计的方法统一各种薪酬福利的发放时间

    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是一个拥有两家三甲医院、一家三乙医院和一家专科医院的综合性医疗中心,随着中心(集团)薪酬体系构建的不断完善,各种薪酬福利项目越来越多,但不同项目的发放时间存在随意性,员工对收到的收入项目内容不清,冲淡了薪酬项目激励设计的作用,因此,建立统一的中心(集团)各种薪酬福利的发放时间变得刻不容缓.文章通过运用六西格玛设计的方法,实现中心(集团)各种薪酬福利发放时间的统一.首先,从医院职工中了解其对于薪酬发放时间方面的需求.其次,建立项目范围(SIPOC),确认改革的方式,通过对现有薪酬项目发放时间的特点,明确统一薪酬发放的时间和操作步骤.再次,对取得的改革成果进行验证、规范,确保中心(集团)薪酬统一、集中发放的同时,减少发放差错,提高员工知晓率.

    作者:潘喜喜;王喜丰;缪德桥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急诊专科护士专业化发展需求分析

    对急诊专科护士专业化发展需求进行系统分析,目的是为了保证急诊专科护士的专业化,对急诊专科护士进行详细调查后发现发展需求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如对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护理、物资管理与设备维护、分诊技术应用、突发事件应对、科研进步以及人才培养等.发展需求与护士所处的阶层有一定关系.由此可见对于不同层次的急诊专科护士采用分层次培训模式及发展急诊亚专业人才才是急诊护理末来的发展趋势.

    作者:梁城英;陈晓燕;张漫漫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护理人员关怀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

    目的:对护理人员关怀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讨提高护理人员关怀能力的措施.方法:于2014年1~12月期间,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杭州市10所二甲以上医院的360名护理人员关怀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采用自制的患者关怀感受问卷对在以上医院进行治疗的患者共计300例进行患者关怀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调查.结果:360名护士的CAI评分,认知维度(66.47±6.39),勇气维度(63.34±10.86),耐心维度(56.79±4.56),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调查护理人员的CAI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国内常模;护理人员开展关怀护理工作的影响因素调查中,选择工作任务的有236人(65.56%),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护理人员自身素质(选择人数198,占55.00%);患者满意度调查中,收回有效问卷296份,对护理人员的关怀护理服务表示满意的有177例(59.80%).结论:护理人员关怀能力现状欠佳,患者的关怀护理服务感受度不高.影响护理人员关怀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跟工作任务、护理人员自身素质有关系,医院及护理人员应该重视患者的关怀护理工作,并针对相关因素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以改善关怀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患者的关怀护理感受,提升其满意度.

    作者:张笑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新医改背景下手术室护理的发展与护士角色的转变

    随着新医改的推行,医院的服务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在这种背景下,手术室护理也要做出改变,在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内涵以及其领域不断拓展的同时,护士也要做出对自身所处角色的新诠释.如何面对新时代对手术室护理要求的转变,这需要一名护士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服务态度,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

    作者:林双芝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目的:构建合理的妇产科护理教学评价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调查,通过自行设计问卷,对妇产科护理学教育者和临床妇产科专家26人进行调研.结果:问卷收回率100%,权威系数0.86,一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795,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737(P<0.05),各指标变异系数CV范围为0.063~0.187,分布较为集中.结论:本研究中构建的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体系可行,可靠性高,能够为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评价依据.

    作者:金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调查——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为例

    法律素养是医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也是医学职业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之一.中医药院校的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法律素养,是实现中医药事业传承和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重要保证.研究旨在了解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的法律素养现状,为提升医学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打下基础,为实现育人功能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邢曼;陈跃来;沈宇弘;曾雪萍;李英;解雪云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基层口腔医生的继续教育状况与建议

    目的:了解基层口腔医生的医学教育状况和医术水平,寻找基层口腔医学继续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有效解决方法.方法:统计分析浙江省余姚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近10年来基层进修医生的资料,包括学历、户籍、年龄组成和性别组成.结果:基层口腔医生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口腔专业知识不足.结论:提高基层口腔医生综合素质是促进我国基层口腔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作者:赵燕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中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环境现状的调查——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为例

    教育环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方法、学术成就,及时了解中医院校教育环境的现状,有助于促进研究生学习行为的改变,提高学习质量.本研究采用国内公认的医学教育环境测量量表,以中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为调查对象,评价中医院校教育环境的现状与不足,并进行分析讨论,为中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提供指导.

    作者:李英;沈宇弘;曾雪萍;李芳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住院患者对中医护理认知与需求情况的调查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对中医护理的了解情况,根据结果对中医护理服务做出相应改进,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方法:随机选取浙江省金华市10家中医医疗机构,对其中的120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针对患者对中医护理的认知、对中医护理服务的态度、对中医护理方法的感受、对中医护理的需求度等.结果:患者对中医护理的认可度达到69.2%,对中医护理的了解程度不足,对中医护理服务的态度持中肯态度,对中医护理方法多数人并不知道具体原理,但是91.3%的患者表示对中医护理需求.结论:患者对于中医护理的需求是极大的,对中医护理的认知及服务态度持中肯意见,应加强中医护理人员的相关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发挥中医护理特色,推进优质护理.

    作者:马巧燕;方伟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干部科住院患者负性情绪状况调查与护理对策

    目的:对干部科住院患者的负性情绪状况进行调查,探讨对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60例干部科的住院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一阶段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为对照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的情绪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并制定针对的护理对策,以改善患者心理障碍.结果: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干部科住院患者存在较为严重的负性情绪,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患者进行人性化和科学化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减少患者的负性情绪.

    作者:苏小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城市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状况及对待中医保健知识态度的调查

    目的:为做好城市社区空巢老人的慢性病管理,为开展中医保健服务提供依据,为中医药管理部门的相关决策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随机选取杭州市西湖区西溪街道辖区内的498名空巢老人为空巢老人组,选取本辖区内500名非空巢老人为非空巢老人组,对其慢性病患病情况和中医防治知识需求情况进行调查、比较.结果:两组在慢性肺部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和脑血管病等常见慢性病的患病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慢性病防治效果的认知存在明显差异(P<0.05),高血压病、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心脏病、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的中医预防保健知识,睡眠养生和调节情志的中医知识及中医适宜技术相关知识等方面的得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城市社区空巢老人常见慢性病患病率显著高于非空巢老人,其已认识到中医保健的重要性,且对慢性病中医防治知识的需求度较高,应引起广泛关注.

    作者:王晓蕾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我国公立医院患者满意度调查——以沿海某二级甲等中医院为例

    患者满意度关系到患者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医院的声誉和利益.对沿海某公立二级院患者满意度较高,医疗技术与服务态度是影响患者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但在医院环境彭提高.建议加大医务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力度,提高其医疗技术水平;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境设施,提高管理效率;加强医患沟通,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

    作者:黄庆辉;胡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乳腺手术患者心理状态调查与护理对策

    目的:调查乳腺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为加强护患者健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进行乳腺癌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分析.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估,对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比较,找出影响患者心理状况的因素,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乳腺癌患者术后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术前(P<0.05).众多影响因素中,经济条件和文化水平对患者心理状况影响较为明显,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相对较高.结论: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存在较为明显的心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加强健康教育,鼓励患者家属和朋友进行安慰支持,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作者:吴莉莉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医院基层党组织情感关怀工作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人民群众物质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时带来了心理的失衡.对医务工作者而言,情绪压力、情感困扰更为普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基层党组织对支部内部的党员和群众进行情感关怀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情感关怀为分析视角,提出基层党支部情感关怀工作机制包括群众-环境、支部-环境、支部-群众三个子系统.支部要加强党群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加强思想引领,帮助群众树立正确价值观,改变群众对外界刺激的评价并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主观地改造群众所处的环境.

    作者:马继福;赵静;刘晓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中医院名医堂建设初探

    文章从江阴市中医院名医堂建设入手:古朴典雅,内涵为先;传承创新,人才为重;优质品牌,管理为要,梳理了江阴中医流派、整理了代表医家学术经验、研究丰富传承内容、建设成果支持可持续发展,推进了区域中医药发展和专业学科发展,储备了中医药传承人才,对弘扬和传播江阴中医文化、传承和创新江阴中医学术、培养和教育江阴中医人才具有创新和现实意义.

    作者:龚伟;花海兵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疾病诊断编码对实施DRGs-PPS的影响

    DRGs-PPS是目前国际上具代表性的付费模式,具备相对合理的医疗费用控制和医疗质量评价功能,其推广和实施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一个较为明确的预期目标.疾病诊断编码工作的完善是DRGs-PPS实施的基础和核心要素.文章就疾病诊断编码对DRGs-PPS推广实施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作者:穆芳洁;谢春娥;张丽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加强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

    目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措施和作用进行评价.方法:从社区门诊中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控制血压药物,实验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控制血压药物外,再进行健康管理.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情况、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行为改变率、规律服药率.结果:经过9个月的健康管理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血压控制良好率更高;实验组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防范意识比对照组明显增强,且实验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两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率,提高高血压人群的生存质量,促进社会和谐.

    作者:周丽;翁建丽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区县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控模式思考

    文章通过分析区县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原因与特点,提出了较为完善的防控模式.针对目前区县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现状,加大基层投入、提高医疗水平、组建专业团队、加大宣传力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杭州市社区居民中医适宜技术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杭州市社区居民对中医适宜技术的认知、参与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量表,对1800名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其中医适宜技术满意度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社区居民对中医适宜技术水平的好评率为33.0%,对中医适宜技术服务的满意度为28.8%,中医适宜技术水平与服务满意度呈中度相关关系.退休人员、对中医持正面看法的社区居民对中医适宜技术的满意情况较高;教师、不愿意学习中医技术、认为中医就诊不方便、不参加中医讲座的社区居民对中医适宜技术的满意情况偏低.结论:杭州市社区居民对中医持正面看法的比例偏低,但偏好中医适宜技术.社区居民认为中医适宜技术水平一般,满意度偏低.职业、自评经济状况、对中医是否持正面看法、是否愿意学习中医技术、就诊是否方便和是否参加中医讲座是社区居民对中医适宜技术是否满意的影响因素.

    作者:金爱军;刘新功;裘霞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

    目的:探讨加强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质量控制的管理措施与成效.方法:收集进行临床医学检验的患者412例,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6例.实验组在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采取质量控制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准确度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检验准确率为97.57%,对照组检验准确率为89.81%,实验组的检验结果准确度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满意度为98.54%,对照组的满意度为90.29%,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医学检验质量事关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通过加强对检验过程中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管理,为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精确检验数据,有效提高医院临床检验和诊疗水平.

    作者:梁亚珠;娄赛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规范化管理在腔镜手术管理中的措施与效果

    目的:总结腔镜手术管理中的规范化管理措施.方法:将180例接受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接受常规手术管理的对照组与接受规范化手术管理的观察组,每组90例.比较各组各类型腔镜手术的临床治疗情况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腔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腔镜手术的规范化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证患者安全,从而提高临床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俞利群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微生物检验在临床感染控制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临床感染控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4年之间浙江省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364例尿路感染患者,取中段尿培养,均分离出大肠埃希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2例,观察组实施微生物检验,通过微生物检验指导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对照组则采取常规处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严重程度,并分析微生物检验在临床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出现重度感染12例,中度感染46例,分别占6.6%和25.3%;对照组患者中,出现重度感染43例,中度感染79例,分别占23.6%和43.4%.观察组患者的中重度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感染程度,并对临床用药做出指导,从而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林秀琴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县级医院CT诊断与技术质量管理

    通过调查、分析、比较目前我国城市医院与乡镇医院的医用CT机配置及使用情况,发现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存在资源配置不均衡、盲目配置以及诊断技术治疗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三级公立医院对口帮扶下级医院、中小型医院CT室贯彻、实施QA和QC原则,实行目标化管理和责任制管理相结合,以提高基础县级医院CT的使用率,进而提高基础县级医院的诊疗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促使我国医院卫生资源配置区域均衡、合理.

    作者:江灵敏;郑龙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放射科医疗服务投诉原因与预防措施

    医疗服务投诉是医院整体服务质量的一个反面体现,只有认真提升工作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才能减少医疗服务投诉的发生.目前放射科出现医疗服务投诉的原因主要包括医务人员服务意识淡薄、法律观念淡薄、费用问题解释不清、业务水平不高、检查申请与结果书写不规范、违规操作等,针对性的实施改进策略.从加强医患沟通、重视法律学习、合理规范收费、提高业务素质、规范检查单书写、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履行告知义务、做好检查分流等方面入手,全面改善放射科的医疗服务质量,减少投诉事件的发生.

    作者:沈方明 刊期: 2015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