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控烟工作的探讨

黄海群;刘玲芬;朱蔚玲;唐慧琳;李香琴

关键词:医院, 控烟, 探讨
摘要:文章从医院开展控烟为背景,结合医院开展控烟活动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和对策,并加以实施,取得了一些成效.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内科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目标性监测分析与控制措施

    目的:探讨开展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的措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方法:医护人员对重症监护室的内科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发现感染的病例要求填写医院感染登记表,并记人重症监护室病人日志.每月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结果:浙江省龙游县中医院450例重症监护室内科患者,采取措施前发生医院感染为36例,医院感染率为8.00%;采取措施后发生医院感染8例,医院感染率为1.78%.结论:针对重症监护室内科患者开展目标监测,能够提前找出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从而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陈水珍;叶红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微生物检验在临床感染控制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临床感染控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4年之间浙江省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364例尿路感染患者,取中段尿培养,均分离出大肠埃希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2例,观察组实施微生物检验,通过微生物检验指导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对照组则采取常规处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严重程度,并分析微生物检验在临床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出现重度感染12例,中度感染46例,分别占6.6%和25.3%;对照组患者中,出现重度感染43例,中度感染79例,分别占23.6%和43.4%.观察组患者的中重度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感染程度,并对临床用药做出指导,从而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林秀琴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护理标示在手术室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护理标示在手术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2年2月~2014年2月实施的护理标示应用效果与实施前的常规护理进行比较,手术室的护理标示主要包含患者信息标示、药物不良反应史标示、输液或引流管道标示、药物标示、手术室空间标示、手术室设备标示以及警示标志.结果:观察组风险概率为2.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66%,P<0.05.另外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实行护理标示能够有效降低护理风险.

    作者:张素珍;王琼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分区管理模式在急诊科的应用

    分区管理模式可提高急诊分诊准确率,优化就诊流程,实现急重优先,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风险意识,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分区管理模式的实施主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分级,然后划分好区域进行治疗,由各个区域负责的护理人员从急救、病情观察、健康教育等方面对患者实行整体护理.

    作者:张漫漫;郑婷婷;梁城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人性化护理管理在妇科急腹症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在妇科急腹症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浙江省德清县第三人民医院妇科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急腹症手术患者11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两组妇科急腹症手术患者均行常规基础护理,而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方案,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舒适度情况和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感觉轻度不适的人数明显增多,而感觉重度不适的人数则明显降低,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很满意的比率和总满意度均显著提升,而不满意的比率则明显减少,P<0.05.结论: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对妇科急腹症手术患者具有积极意义,有效促进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的全面改善和提升.

    作者:钱红;徐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加强临床药学服务质量的措施与成效

    目的:加强临床药学服务,确保患者临床用药安全.方法:以湖州市中心医院2013年2~3月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先后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用药治疗,观察组实施临床药学服务方法,加强临床药学服务.具体方法包括对处方进行准确的分析、加强药品的监护、进行用药咨询以及药学宣教.对两组患者用药不良事件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用药事件25例.观察组出现不良用药事件6例.对照组患者不良用药情况发生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药学服务过程中提高药学服务质量,切实地做好患者的临床用药,可以有效地减少不良用药事故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汪培欢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城市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状况及对待中医保健知识态度的调查

    目的:为做好城市社区空巢老人的慢性病管理,为开展中医保健服务提供依据,为中医药管理部门的相关决策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随机选取杭州市西湖区西溪街道辖区内的498名空巢老人为空巢老人组,选取本辖区内500名非空巢老人为非空巢老人组,对其慢性病患病情况和中医防治知识需求情况进行调查、比较.结果:两组在慢性肺部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和脑血管病等常见慢性病的患病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慢性病防治效果的认知存在明显差异(P<0.05),高血压病、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心脏病、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的中医预防保健知识,睡眠养生和调节情志的中医知识及中医适宜技术相关知识等方面的得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城市社区空巢老人常见慢性病患病率显著高于非空巢老人,其已认识到中医保健的重要性,且对慢性病中医防治知识的需求度较高,应引起广泛关注.

    作者:王晓蕾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新医改背景下手术室护理的发展与护士角色的转变

    随着新医改的推行,医院的服务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在这种背景下,手术室护理也要做出改变,在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内涵以及其领域不断拓展的同时,护士也要做出对自身所处角色的新诠释.如何面对新时代对手术室护理要求的转变,这需要一名护士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服务态度,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

    作者:林双芝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干部科住院患者负性情绪状况调查与护理对策

    目的:对干部科住院患者的负性情绪状况进行调查,探讨对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60例干部科的住院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一阶段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为对照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的情绪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并制定针对的护理对策,以改善患者心理障碍.结果: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干部科住院患者存在较为严重的负性情绪,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患者进行人性化和科学化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减少患者的负性情绪.

    作者:苏小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护理心理学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心理学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5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分娩的产妇15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分娩顺利度、产后恢复效果和产妇及产妇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顺利度和产后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及产妇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心理学用于妇产科护理成效明显,可提高产妇分娩顺利度和产妇产后恢复效果,提高产妇及产妇家属满意度,对产妇的身心健康及新生儿健康均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蒋乐萍;黄晓红;张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加强组织沟通以营造和谐医院

    组织沟通是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尤其是在目前医患矛盾突出的大环境下,有效的组织沟通可构建积极和谐的医院形象,推动医院健康发展.重视与患者及其家属、当地社区、媒体的沟通,可避免或减轻医患矛盾,进而获得患者及其家属、当地社区及媒体、乃至公众的理解和信任.这样医院不仅能完成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使命,还能够在维护稳定、共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静;高燕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血源性传播疾病孕妇剖宫产的手术管理措施

    目的:探究血源性传播疾病孕妇剖宫产的手术管理措施.方法:将温州医科大附属第二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期间进行了剖宫产的血源性传播疾病孕妇,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手术管理,观察组患者针对以往手术存在的问题加强管理提出综合性手术管理措施.管理措施包括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新和教育、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加强心理护理、严格规范各项规章制度等.结果:对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性管理措施之后,有效地控制住了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感染.对照组患者引发的医护人员感染率(3.63%)明显高于观察组(0.9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血源性传播疾病孕妇进行剖宫产,需要切实的加强对感染的防控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范制度,将感染情况控制在小的限度.

    作者:陈淑琼;陈优好;张雪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危重症患者的转运与安全管理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的转运和相关安全管理方法.方法:分析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心脑血管疾病及创伤性危重症患者院前和院内转运情况.结果:120例危重症患者均安全完成转运,转运过程中未发生意外和医患纠纷.结论:注重转运前安全评估,加强护理人员急救技能及专业知识培训,并制定科学的转运安全管理,可以有效保障危重症患者的安全转运.

    作者:胡丽燕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我国公立医院患者满意度调查——以沿海某二级甲等中医院为例

    患者满意度关系到患者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医院的声誉和利益.对沿海某公立二级院患者满意度较高,医疗技术与服务态度是影响患者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但在医院环境彭提高.建议加大医务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力度,提高其医疗技术水平;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境设施,提高管理效率;加强医患沟通,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

    作者:黄庆辉;胡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基层口腔医生的继续教育状况与建议

    目的:了解基层口腔医生的医学教育状况和医术水平,寻找基层口腔医学继续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有效解决方法.方法:统计分析浙江省余姚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近10年来基层进修医生的资料,包括学历、户籍、年龄组成和性别组成.结果:基层口腔医生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口腔专业知识不足.结论:提高基层口腔医生综合素质是促进我国基层口腔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作者:赵燕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

    目的:探讨加强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质量控制的管理措施与成效.方法:收集进行临床医学检验的患者412例,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6例.实验组在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采取质量控制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准确度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检验准确率为97.57%,对照组检验准确率为89.81%,实验组的检验结果准确度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满意度为98.54%,对照组的满意度为90.29%,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医学检验质量事关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通过加强对检验过程中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管理,为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精确检验数据,有效提高医院临床检验和诊疗水平.

    作者:梁亚珠;娄赛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实施产房与产前区一体化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产房与产前区一体化管理,就是将产前区与产后区分开,把产房与产前区作为一个护理单元进行管理,它对于工作中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保障产妇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作者在产科实施新型管理实践的体会,对产房与产前区一体化管理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作者:王威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县级医院CT诊断与技术质量管理

    通过调查、分析、比较目前我国城市医院与乡镇医院的医用CT机配置及使用情况,发现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存在资源配置不均衡、盲目配置以及诊断技术治疗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三级公立医院对口帮扶下级医院、中小型医院CT室贯彻、实施QA和QC原则,实行目标化管理和责任制管理相结合,以提高基础县级医院CT的使用率,进而提高基础县级医院的诊疗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促使我国医院卫生资源配置区域均衡、合理.

    作者:江灵敏;郑龙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金达标理论用于妇科手术患者术前访视的效果

    目的:探讨金达标理论用于妇科手术患者术前访视的效果.方法:对实施常规术前访视和金达标理论术前访视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焦虑、抑郁及生命体征进行调查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访视后的SAS得分及SDS得分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访视后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数值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金达标理论用于妇科手术患者术前访视,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焦虑及抑郁状况明显改善,相关生命体征更加平稳.

    作者:池溶冰;王飞筠;林慧萍;王琼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与控制分析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以有效防止医院感染.方法:通过对浙江省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加强培训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各项操作技能、完善和建立相应的制度措施等,加强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结果:加强管理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从多方面加强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感染防控能力,能够有效减少消毒供应室感染的发生.

    作者:居玲燕 刊期: 2015年第21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