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琴
摘妻:目的:探讨一体化管理在预防肾内科患者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为加强患者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3~2014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1579例患者,2014年1月开始实施一体化管理,将实施前(2013年)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后(2014年)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措施,研究组采用一体化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医院感染控制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住院48h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4%(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5.0%(P<0.05).结论:一体化管理有效提高了医护协作率,能够降低肾内科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改善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杨爱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患者满意度关系到患者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医院的声誉和利益.对沿海某公立二级院患者满意度较高,医疗技术与服务态度是影响患者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但在医院环境彭提高.建议加大医务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力度,提高其医疗技术水平;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境设施,提高管理效率;加强医患沟通,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
作者:黄庆辉;胡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科室护理绩效考核中实施关键指标法的效果.方法:把护理质量、护理工作量、岗位系数、年资系数、专业素质设置为关键指标,并赋予不同权重,结合临床护理工作对其进行评分.结果:临床护士满意度、护理质量以及病人满意度均得到提高(P<0.05).结论:关键指标护理绩效考核法既客观、公正,又容易操作,有利于促进护理工作的良性发展.
作者:陈莹;严丽娜;宋斌 刊期: 2015年第21期
通过总结入院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多疑、畏惧、依赖和孤独等.对老年人这一特殊入院人群的心理需求进行了相关分析,提出重视入院老年患者心理护理相关的管理措施.主动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有针对性地解决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终达到提高老年患者护理质量的目的.
作者:童贤芝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胸外科手术病人管道护理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探讨安全管理在胸外科手术病人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胸外科手术病人管道护理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实施安全管理,评估实施安全护理管理前后病区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纠纷及护理差错、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及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结果:在对护理风险的分析基础上,实施安全管理后,胸外科手术病人管道护理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纠纷及差错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对胸外科手术病人管道护理中的风险因素进行有效分析后,实施安全护理管理有利于护理服务质量的显著提高.
作者:徐晶晶;马燕;周爱玲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组织沟通是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尤其是在目前医患矛盾突出的大环境下,有效的组织沟通可构建积极和谐的医院形象,推动医院健康发展.重视与患者及其家属、当地社区、媒体的沟通,可避免或减轻医患矛盾,进而获得患者及其家属、当地社区及媒体、乃至公众的理解和信任.这样医院不仅能完成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使命,还能够在维护稳定、共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静;高燕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脊柱外科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6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实行脊柱外科手术的10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4年7~12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实行脊柱外科手术治疗的135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按常规程序进行脊柱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组在品管圈活动控制下对脊柱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的患者术前、术后压疮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患者术前、术后压疮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实行品管圈活动后,脊柱外科手术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的压疮管理水平和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提示品管圈活动是脊柱外科手术患者压疮护理的一项有效管理方法.
作者:吴祥娜;苏丽萍 刊期: 2015年第21期
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是一个拥有两家三甲医院、一家三乙医院和一家专科医院的综合性医疗中心,随着中心(集团)薪酬体系构建的不断完善,各种薪酬福利项目越来越多,但不同项目的发放时间存在随意性,员工对收到的收入项目内容不清,冲淡了薪酬项目激励设计的作用,因此,建立统一的中心(集团)各种薪酬福利的发放时间变得刻不容缓.文章通过运用六西格玛设计的方法,实现中心(集团)各种薪酬福利发放时间的统一.首先,从医院职工中了解其对于薪酬发放时间方面的需求.其次,建立项目范围(SIPOC),确认改革的方式,通过对现有薪酬项目发放时间的特点,明确统一薪酬发放的时间和操作步骤.再次,对取得的改革成果进行验证、规范,确保中心(集团)薪酬统一、集中发放的同时,减少发放差错,提高员工知晓率.
作者:潘喜喜;王喜丰;缪德桥 刊期: 2015年第21期
临床决策是根据准确、及时的信息,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价和分析,提出切实有效、安全高效的临床方案.在泌尿外科推广使用微创技术是一项对于泌尿外科患者的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推动临床决策具有着重大的影响.微创技术是一项效果明显、副作用较小的技术,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的应用.将这项技术应用于泌尿外科患者的治疗中更是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时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物质的基础进行合理的选择.
作者:张晓;邓金平;莫启旺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研究护理标示在手术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2年2月~2014年2月实施的护理标示应用效果与实施前的常规护理进行比较,手术室的护理标示主要包含患者信息标示、药物不良反应史标示、输液或引流管道标示、药物标示、手术室空间标示、手术室设备标示以及警示标志.结果:观察组风险概率为2.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66%,P<0.05.另外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实行护理标示能够有效降低护理风险.
作者:张素珍;王琼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究在骨科住院患者临床护理管理中推行感受服务的效果.方法:2014年7~12月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骨科住院患者的护理管理中加强感受服务,研究共纳入患者80例,并与2014年1~6月间骨科住院部收治的80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情况优于同期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测评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观察组为97.5%,明显优于对照组(90.0%),两组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住院患者的护理管理中加强感受服务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作者:朱月英;孟佳萍;林秀丽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加强临床药学服务,确保患者临床用药安全.方法:以湖州市中心医院2013年2~3月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先后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用药治疗,观察组实施临床药学服务方法,加强临床药学服务.具体方法包括对处方进行准确的分析、加强药品的监护、进行用药咨询以及药学宣教.对两组患者用药不良事件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用药事件25例.观察组出现不良用药事件6例.对照组患者不良用药情况发生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药学服务过程中提高药学服务质量,切实地做好患者的临床用药,可以有效地减少不良用药事故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汪培欢 刊期: 2015年第21期
护理安全一直是护理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手术室护理安全,必须提高手术室护士对安全文化的重视,规范护理行为,从而减少差错和事故的发生率.文章从加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完善手术室管理制度、加强手术室感染管理、规范手术护理记录、确保手术室安全管理持续改进等方面提出了护理管理对策,以求进步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为患者提供更高效、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作者:林贺;周爱芽;马萍 刊期: 2015年第21期
中医护理学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学科,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才迎来飞速发展期,形成了中医护理理论和教学体系.目前中医院的护理主要以西医护理为主,缺少中医特色,这导致中医护理人员对中医护理缺乏信心.由于西医护理的发展形势较好,导致中医护理研究比较滞后.因此为了发展中医护理,有必要大力宣传中医护理的优势,同时不断吸收各家所长,走出一条中医护理的和谐之路.
作者:齐雪丽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日常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研究及探讨循证医学原理在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门诊药房中应用循证医学原理进行管理的监测资料,总结门诊药房管理中应用循证医学原理的具体实施策略及循证医学对药房管理的积极作用及实践应用价值.结果:将循证医学原理融人到门诊药房管理的日常工作中使门诊药房工作变得井然有序、有条不紊,不仅提高了患者对门诊药房的整体满意度,同时也提升了工作人员的整体工作效率及水平.结论:循证医学原理的应用优化了门诊药房的工作水准及质量,规范了工作人员的操作流程,使药房整体工作环境更加严谨化、科学化,故循证医学原理在药房管理中存在必然及确切的作用.
作者:沈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通过调查、分析、比较目前我国城市医院与乡镇医院的医用CT机配置及使用情况,发现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存在资源配置不均衡、盲目配置以及诊断技术治疗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三级公立医院对口帮扶下级医院、中小型医院CT室贯彻、实施QA和QC原则,实行目标化管理和责任制管理相结合,以提高基础县级医院CT的使用率,进而提高基础县级医院的诊疗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促使我国医院卫生资源配置区域均衡、合理.
作者:江灵敏;郑龙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在妇科急腹症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浙江省德清县第三人民医院妇科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急腹症手术患者11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两组妇科急腹症手术患者均行常规基础护理,而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方案,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舒适度情况和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感觉轻度不适的人数明显增多,而感觉重度不适的人数则明显降低,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很满意的比率和总满意度均显著提升,而不满意的比率则明显减少,P<0.05.结论: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对妇科急腹症手术患者具有积极意义,有效促进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的全面改善和提升.
作者:钱红;徐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在外科护理人力资源不变的前提下对医护人员的排班模式进行改革,探讨排班模式对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入院且给予外科护理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排班进行护理,实验组实行责任制整体排班模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和相关医护人员发放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护理过程满意度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0%,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0%.结论:将传统的排班模式改变为责任制整体排班,可显著提高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提高医护质量.
作者:吴丹萍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对干部科住院患者的负性情绪状况进行调查,探讨对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60例干部科的住院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一阶段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为对照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的情绪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并制定针对的护理对策,以改善患者心理障碍.结果: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干部科住院患者存在较为严重的负性情绪,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患者进行人性化和科学化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减少患者的负性情绪.
作者:苏小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加强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质量控制的管理措施与成效.方法:收集进行临床医学检验的患者412例,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6例.实验组在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采取质量控制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准确度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检验准确率为97.57%,对照组检验准确率为89.81%,实验组的检验结果准确度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满意度为98.54%,对照组的满意度为90.29%,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医学检验质量事关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通过加强对检验过程中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管理,为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精确检验数据,有效提高医院临床检验和诊疗水平.
作者:梁亚珠;娄赛赛 刊期: 2015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