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感受服务在骨科住院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朱月英;孟佳萍;林秀丽

关键词:骨科, 住院患者, 护理管理, 感受服务
摘要:目的:探究在骨科住院患者临床护理管理中推行感受服务的效果.方法:2014年7~12月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骨科住院患者的护理管理中加强感受服务,研究共纳入患者80例,并与2014年1~6月间骨科住院部收治的80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情况优于同期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测评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观察组为97.5%,明显优于对照组(90.0%),两组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住院患者的护理管理中加强感受服务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实施产房与产前区一体化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产房与产前区一体化管理,就是将产前区与产后区分开,把产房与产前区作为一个护理单元进行管理,它对于工作中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保障产妇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作者在产科实施新型管理实践的体会,对产房与产前区一体化管理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作者:王威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人性化护理在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将人性化护理应用到产科临床护理中,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在产科临床护理过程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为患者营造出人性化护理环境,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个性化护理服务,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以及出院指导力度.对实施人性化护理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采用人性化护理后患者的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医疗纠纷发生率显著下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了较大提高.结论:将人性化护理应用到产科临床护理之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碧凤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护理人员关怀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

    目的:对护理人员关怀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讨提高护理人员关怀能力的措施.方法:于2014年1~12月期间,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杭州市10所二甲以上医院的360名护理人员关怀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采用自制的患者关怀感受问卷对在以上医院进行治疗的患者共计300例进行患者关怀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调查.结果:360名护士的CAI评分,认知维度(66.47±6.39),勇气维度(63.34±10.86),耐心维度(56.79±4.56),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调查护理人员的CAI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国内常模;护理人员开展关怀护理工作的影响因素调查中,选择工作任务的有236人(65.56%),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护理人员自身素质(选择人数198,占55.00%);患者满意度调查中,收回有效问卷296份,对护理人员的关怀护理服务表示满意的有177例(59.80%).结论:护理人员关怀能力现状欠佳,患者的关怀护理服务感受度不高.影响护理人员关怀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跟工作任务、护理人员自身素质有关系,医院及护理人员应该重视患者的关怀护理工作,并针对相关因素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以改善关怀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患者的关怀护理感受,提升其满意度.

    作者:张笑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急诊患者安全转运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

    目的:探讨影响急诊患者安全转运的因素,从而针对性的进行改进,提高医疗安全.方法:通过查询文献和咨询专家,设计《急诊患者转运安全评估表》,对宁波市第六医院的390例急诊病人进行调查,回顾性分析其调查结果.结果:有120例(占30.77%)患者是不符合安全转运的.其中对急诊患者安全转运大的影响因素是患者转运时间和护士工作年限及其工作经验.结论:在急诊患者安全转运的过程中,仍有一部分是不符合安全转运操作的,作者认为应加强对工作年龄低、工作经验少的医护人员的培训,以此确保急诊病人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

    作者:朱珊莉;黄维维;贺赛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中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环境现状的调查——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为例

    教育环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方法、学术成就,及时了解中医院校教育环境的现状,有助于促进研究生学习行为的改变,提高学习质量.本研究采用国内公认的医学教育环境测量量表,以中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为调查对象,评价中医院校教育环境的现状与不足,并进行分析讨论,为中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提供指导.

    作者:李英;沈宇弘;曾雪萍;李芳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感受服务在骨科住院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在骨科住院患者临床护理管理中推行感受服务的效果.方法:2014年7~12月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骨科住院患者的护理管理中加强感受服务,研究共纳入患者80例,并与2014年1~6月间骨科住院部收治的80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情况优于同期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测评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观察组为97.5%,明显优于对照组(90.0%),两组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住院患者的护理管理中加强感受服务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作者:朱月英;孟佳萍;林秀丽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内科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目标性监测分析与控制措施

    目的:探讨开展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的措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方法:医护人员对重症监护室的内科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发现感染的病例要求填写医院感染登记表,并记人重症监护室病人日志.每月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结果:浙江省龙游县中医院450例重症监护室内科患者,采取措施前发生医院感染为36例,医院感染率为8.00%;采取措施后发生医院感染8例,医院感染率为1.78%.结论:针对重症监护室内科患者开展目标监测,能够提前找出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从而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陈水珍;叶红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护理标示在手术室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护理标示在手术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2年2月~2014年2月实施的护理标示应用效果与实施前的常规护理进行比较,手术室的护理标示主要包含患者信息标示、药物不良反应史标示、输液或引流管道标示、药物标示、手术室空间标示、手术室设备标示以及警示标志.结果:观察组风险概率为2.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66%,P<0.05.另外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实行护理标示能够有效降低护理风险.

    作者:张素珍;王琼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加强传统针灸疗法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传统针灸疗法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是很普遍.文章首先分析针灸医学的治疗方式以及康复医学的治疗方式,把两者相对比.提出在现代康复治疗医学中,如果配合传统针灸疗法,可以使得整体治疗得到大性的互补,而且治疗效果十分显著.此外,中医传统针灸在理论上也与现代康复医学有很大的互补性.目前,现代康复医学中的客观临床症状与一些疗效的标准比传统医学更加明确,而中医针灸的治疗效果比传统康复医学明显.加强传统针灸治疗方法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与研究,不仅能挖掘祖国医学的宝藏,还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作者:何光明;曹建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金达标理论用于妇科手术患者术前访视的效果

    目的:探讨金达标理论用于妇科手术患者术前访视的效果.方法:对实施常规术前访视和金达标理论术前访视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焦虑、抑郁及生命体征进行调查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访视后的SAS得分及SDS得分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访视后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数值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金达标理论用于妇科手术患者术前访视,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焦虑及抑郁状况明显改善,相关生命体征更加平稳.

    作者:池溶冰;王飞筠;林慧萍;王琼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医院基层党组织情感关怀工作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人民群众物质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时带来了心理的失衡.对医务工作者而言,情绪压力、情感困扰更为普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基层党组织对支部内部的党员和群众进行情感关怀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情感关怀为分析视角,提出基层党支部情感关怀工作机制包括群众-环境、支部-环境、支部-群众三个子系统.支部要加强党群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加强思想引领,帮助群众树立正确价值观,改变群众对外界刺激的评价并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主观地改造群众所处的环境.

    作者:马继福;赵静;刘晓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

    目的:探讨加强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质量控制的管理措施与成效.方法:收集进行临床医学检验的患者412例,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6例.实验组在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采取质量控制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准确度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检验准确率为97.57%,对照组检验准确率为89.81%,实验组的检验结果准确度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满意度为98.54%,对照组的满意度为90.29%,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医学检验质量事关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通过加强对检验过程中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管理,为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精确检验数据,有效提高医院临床检验和诊疗水平.

    作者:梁亚珠;娄赛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排班模式对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在外科护理人力资源不变的前提下对医护人员的排班模式进行改革,探讨排班模式对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入院且给予外科护理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排班进行护理,实验组实行责任制整体排班模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和相关医护人员发放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护理过程满意度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0%,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0%.结论:将传统的排班模式改变为责任制整体排班,可显著提高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提高医护质量.

    作者:吴丹萍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医院控烟工作的探讨

    文章从医院开展控烟为背景,结合医院开展控烟活动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和对策,并加以实施,取得了一些成效.

    作者:黄海群;刘玲芬;朱蔚玲;唐慧琳;李香琴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县级医院CT诊断与技术质量管理

    通过调查、分析、比较目前我国城市医院与乡镇医院的医用CT机配置及使用情况,发现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存在资源配置不均衡、盲目配置以及诊断技术治疗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三级公立医院对口帮扶下级医院、中小型医院CT室贯彻、实施QA和QC原则,实行目标化管理和责任制管理相结合,以提高基础县级医院CT的使用率,进而提高基础县级医院的诊疗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促使我国医院卫生资源配置区域均衡、合理.

    作者:江灵敏;郑龙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杭州市社区居民中医适宜技术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杭州市社区居民对中医适宜技术的认知、参与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量表,对1800名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其中医适宜技术满意度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社区居民对中医适宜技术水平的好评率为33.0%,对中医适宜技术服务的满意度为28.8%,中医适宜技术水平与服务满意度呈中度相关关系.退休人员、对中医持正面看法的社区居民对中医适宜技术的满意情况较高;教师、不愿意学习中医技术、认为中医就诊不方便、不参加中医讲座的社区居民对中医适宜技术的满意情况偏低.结论:杭州市社区居民对中医持正面看法的比例偏低,但偏好中医适宜技术.社区居民认为中医适宜技术水平一般,满意度偏低.职业、自评经济状况、对中医是否持正面看法、是否愿意学习中医技术、就诊是否方便和是否参加中医讲座是社区居民对中医适宜技术是否满意的影响因素.

    作者:金爱军;刘新功;裘霞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加强组织沟通以营造和谐医院

    组织沟通是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尤其是在目前医患矛盾突出的大环境下,有效的组织沟通可构建积极和谐的医院形象,推动医院健康发展.重视与患者及其家属、当地社区、媒体的沟通,可避免或减轻医患矛盾,进而获得患者及其家属、当地社区及媒体、乃至公众的理解和信任.这样医院不仅能完成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使命,还能够在维护稳定、共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静;高燕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入院老年患者心理需求量化分析与管理措施

    通过总结入院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多疑、畏惧、依赖和孤独等.对老年人这一特殊入院人群的心理需求进行了相关分析,提出重视入院老年患者心理护理相关的管理措施.主动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有针对性地解决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终达到提高老年患者护理质量的目的.

    作者:童贤芝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加强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

    目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措施和作用进行评价.方法:从社区门诊中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控制血压药物,实验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控制血压药物外,再进行健康管理.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情况、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行为改变率、规律服药率.结果:经过9个月的健康管理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血压控制良好率更高;实验组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防范意识比对照组明显增强,且实验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两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率,提高高血压人群的生存质量,促进社会和谐.

    作者:周丽;翁建丽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调查——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为例

    法律素养是医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也是医学职业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之一.中医药院校的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法律素养,是实现中医药事业传承和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重要保证.研究旨在了解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的法律素养现状,为提升医学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打下基础,为实现育人功能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邢曼;陈跃来;沈宇弘;曾雪萍;李英;解雪云 刊期: 2015年第21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