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神康复患者安全隐患分析与康复护理管理对策

徐伟琴

关键词:精神康复, 安全隐患, 康复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精神康复患者的安全隐患原因,提出相关的康复护理管理对策.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浙江省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康复住院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按照常规进行康复护理,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安全干预措施.对比两组康复护理的满意度,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两组康复护理满意度看,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4%,对照组为82%,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从安全隐患因素调查看,主要包括患者认知不足、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强、病房环境问题等.结论:针对精神康复住院患者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康复护理管理对策,可以改善护理质量,避免护理安全事件发生,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护理满意度.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科护士锐器伤调查与标准预防措施

    目的:通过对急诊科护士锐器伤现状的调查,探讨相应的标准预防和应对办法.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舟山市妇幼保健院的26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锐器伤经历与标准预防(Standard Precautions,简称“SP”)实施情况.结果:一年的时间,23名急诊科护士均有被锐器刺伤过的经历,刺伤率高达100.0%.使用锐器时,约七成的护士分离针头与注射器采用的是自己的手,约三成的护士术采用专用工具进行操作.近七成的急诊科护士认为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及排泄物具有传染性,不同工作时间、学历层次、职称级别和医院级别的急诊科护士对SP的认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八成的急诊科护士对患有血源性传播疾病的病人,能认真按照医院要求的标准方式进行隔离,未检出和未做相关传染疾病检查的患者,近五成的急诊科护士能按照患者的身份进行防护,防护的实施情况与SP的认识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锐器伤具有普遍性,按照以往模式进行隔离的护士人数较多,需进一步加强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的认识和实施.

    作者:刘晓燕;胡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在泌尿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44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十健康教育,后比较两组病例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前30分钟收缩压与脉搏均好于对照组,且差异比较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尿管留置时间、术后监护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差异比较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泌尿外科的入院指导、围术期护理及出院指导中实施健康教育,不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等心理,增强其遵医行为,还能够减少检查与治疗的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李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基层预防接种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及管理措施

    目的:讨论基层预防接种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方法:对基层预防接种工作进行调查研究,筛选在基层预防接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果:通过调查,发现基层预防接种人员、疫苗的管理工作、基层预防接种的管理、基层预防接种工作的重视度、流动儿童的管理、宣传教育工作等方面存在问题.结论:针对基层预防接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以规范接种行为,提高服务质量,使疫苗接种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以保障广大群众的安全.

    作者:虞琳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聚焦解决模式在眼科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聚焦解决模式在眼科临床医生带教的效果,探索眼科带教的新途径.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第二人民医院眼科轮转的48名学生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4名和对照组24名,观察组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法,1个月后比较学生沟通能力、理论知识与紧急处理问题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学生的沟通能力、理论知识与应急问题处理能力的3个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聚焦解决模式在眼科医生临床带教中较好效果,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各项素质,应在临床带教中推广.

    作者:胡静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运用“五常法”加强手术室规范化管理的实践

    目的:讨论运用“五常法”对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中医医院手术室采取规范化管理的结果,以改进手术室工作环境,提升手术室工作质量.方法:运用“五常法”管理理论对手术室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析.结果:手术室工作环境得到改善,工作空间得到明显增加,医疗用品的放置井然有序,医疗器材、重大仪器、特殊药品以及手术室工作质量等得到了显著改进,病人和医务人员的满意度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有效预防了医疗过错和医疗纠纷.结论:“五常法”是合适的、严谨的管理办法,值得推广.

    作者:马小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发挥海西优势 积极开展对台中医药交流——厦门市中医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对台中医药交流成果介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厦门市中医院积极开展对台中医药学术交流和中医药培训,建立了海峡两岸中医药交流平台,取得了良好的反响,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在厦门的唯一开展两岸中医药交流基地.

    作者:李沫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轻便式床边洗头车在急诊科手术患者感染预防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急诊科自行研制的轻便式床边洗头车在急诊颅脑手术患者中的使用,探讨其可行性和患者接受度,研究其对预防急诊颅脑手术患者颅内感染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11月到2012年12月在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急诊科行急诊颅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使用传统的马蹄式洗头法,观察组使用自行研制的轻便式床边洗头车.比较两组患者的颅内感染发生率和患者洗发护理舒适度、满意度、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颅内感染率(3.33%)与对照组(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93.00%)、满意度(90.00%)和对洗发护理的依从性(96.66%)明显高于对照组(舒适度为66.76%、满意度为63.33%、依从性为7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急诊科自行研制的轻便式床边洗头车能有效预防急诊颅脑手术患者的颅内感染,并且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优于传统的马蹄式洗头法.

    作者:俞宁平;章琦红;邱仙娣;陈剑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在泌尿外科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泌尿外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泌尿外科住院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术前、术后及出院健康教育,对患者心理应激,尿管的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监护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理应激性评级:治疗组1级39人,2级14人,3级7人,对照组1级22人,2级26人,3级12人;实验组留置导尿管时间(2.1±0.8天),术后监护时间(1.4±0.5)天,住院时间(9.8±1.5)天.对照组留置导尿管时间(4.1±0.7天),术后监护时间(2.8±0.6)天,住院平均时间(14.2±3.2天).结论:健康教育能促进泌尿系疾病患者康复,对患者心理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作者:戴灿英;詹娟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医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构建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无意识教育方式.简言之,就是把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都隐藏在载体中,比如环境载体、文化载体、制度载体等,通过教育者的引导和暗示,潜移默化地使教育内容在受教育者的内心凝结,内化为符合先前教育目标所要求的、所设定的、自己的东西.

    作者:刘军卫;贾典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住院精神病患者病耻感水平影响因素与对策

    目的:研究住院精神病患者的病耻感水平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针对所研究的内容采用自拟基本情况调查表和Link病耻感量表中的“贬低-歧视感知”、“羞耻感”两个分量表对152例住院的精神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精神病患者中有67.76%存在病耻感;患者同时存在贬低-歧视感(P<0.01)和羞耻感(P<0.05).学历越高的病耻感越低(P=0.043);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耻感高于其他精神疾病患者(P=0.022);病程5年及以内的精神病患者病耻感比5年以上的患者高(P=0.005).结论:精神病患者的病耻感水平较高,同时存在贬低一歧视感和羞耻感,其病耻感与学历、病程以及精神疾病类型相关.

    作者:高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儿科护理中潜在医疗纠纷的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

    目的:探讨和研究儿科护理中潜在医疗纠纷的发生因素,并以此为依据为临床防护提供对策.方法:结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提出的相关要求,对近年来儿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就目前来看,可能导致医疗纠纷的因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不足、护理文书处理不当、护理人员素质问题、护患之间缺乏沟通以及急救药品、仪器准备不足等.针对潜在因素制定相关对策,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结论: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应当以患者为重心,护理人员应当了解儿科工作的特殊性,有高度的责任心,提高自我业务水平,改善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高自身法律意识,避免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

    作者:邱淑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教务管理系统中毕业生管理模块的个性化定制构想与探索

    近年来,福建中医药大学历经正方教务管理系统的使用和青果教务管理系统的试用,迄今尚未有适合的毕业生管理模块.文章重点介绍了学校在教务管理系统毕业生管理模块应用方面进行个性化定制的构想与探索,以期更好地实现毕业生管理信息化,进而极大提高日常教务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作者:周媛;林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规范急诊病案书写以减少医疗纠纷

    规范书写病历是职业医生的基本素养,经得起法律检验的文件在医疗纠纷时既保护患者也保护医生.及时、全面、准确的病历记录可以减少医患间的误会,更可以规避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作者:董宏;穆芳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人性化管理对中医院骨科护士工作压力与工作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在中医院骨科护士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余姚市中医院骨科2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人性化管理,具体措施有弹性排班、层级管理、组织关怀等措施,比较管理前后该组护士的工作压力和护理工作质量的变化.结果:实施人性化管理后,护士的压力总分显著低于实施前,轻度压力的比例高于实施前,重度压力的比例比实施前降低(P<0.05).实施人性化管理后,护士的基础护理、病房管理和护士素质等护理质量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必须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人性化管理能够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护理质量,优质、高效地服务于患者.

    作者:姜华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内科老年患者异常心理状况分析及干预管理对策探讨

    通过问卷调查并结合责任护士谈话总结分析内科老年患者常存在的心理状况,对其进行归纳分析并探讨应对措施.

    作者:陈小青;钭志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专科备用器械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规范手术室专科备用器械的管理.方法:成立品管圈,选定活动主题,拟定活动计划,分析现状及影响因素,拟定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手术室专科备用器械内差数由50件/周减少至7件/周.结论:此次品管圈活动,优化了手术室专科备用器械的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个人能力,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范海霞;陈旭慧;艾梦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普外科护士工作倦怠感与自我效能感的关联性研究

    目的:了解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护士工作倦怠感与自我效能的现状,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为解决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运用成熟量表工作倦怠量表(MBI)和自我效能量表(GSES)对90名普外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90名普外科护士工作倦怠感中情绪倦怠感得分为(26.85±9.64)分,工作冷漠感得分为(7.87±2.75)分,两者属于中度倦怠;个人成就感得分为(29.44±7.26分),达到高度倦怠水平;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54土0.32分).自我效能感得分与情绪倦怠感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247,P<0.01),自我效能感得分与个人成就感得分呈正相关(r=0.532,P<0.01).结论:普外科护士工作倦怠感较高,管理者应重视其自我效能感的提高.

    作者:温婧吉;汤桂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二级护理查房模式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二级护理查房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在我科进行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的患者均为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二级护理查房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患者知识知晓率、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知晓率、总体护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满意度和知晓率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P<0.05).实验组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知晓率和总体护理质量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针对大肠外科手术患者应用二级护理查房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知识知晓率,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二级护理查房模式在外科临床护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顾春燕;谢玲女;温春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感染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与防范措施

    传染病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极大,医院感染科担负着各类传染病的诊疗和护理工作.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医疗模式的转变,传染病格局也发生了变化.感染科护士因其职业的性质、超负荷的工作、特殊的环境氛围和社会偏见等,面临更多的职业危害,存在很多职业性风险,危害了感染科护理人员的健康,干扰了护理人员的正常工作.文章就感染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作者:杨斐;杨小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电话回访式健康管理指导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话回访式健康指导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08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同一责任护士进行健康教育、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和出院指导.干预组出院后即采用电话回访式健康指导,出院后第1、3、6、12个月通过随访了解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饮食控制情况.结果:随访6、12个月干预组血糖控制达标率、定期复查、坚持适量运动、按时用药、坚持合理饮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电话回访式健康指导既节省时间,又节省人力资源,效果良好.

    作者:陈水珍;方惠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