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量元素铁、锌、铜与4~7岁儿童智商关系的研究

李波;于雅琴;史洁萍;杨明堂;张庆武

关键词:铁、锌、铜, 儿童智商
摘要:对吉林省梅河口市(县)315名儿童发中铁、锌、铜含量与智商关系调查发现除铁外,锌、铜含量与智商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不同幼儿园智商水平有差异.提示微量元素Zn、Cu水平影响儿童智力水平.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ICP-AES 同时测定白酒中Sr、Se等5种元素

    测定微量元素的方法很多,如原子吸收法、比色法、荧光法等.这些方法均需样品前处理,操作繁琐,且精密度较差[1].本文采用ICP-AES技术[2],同时测定各种白酒中Sr、Se等5种微量元素.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文杰;郑俊荣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现状与对策探讨

    在公共卫生监督领域,与贯彻<食品卫生法>相比,无论在认识的深度、重视的高度,还是监督的频率与力度,监测的技术含量等诸多方面都有差异,还存在一些需提高认识、探讨解决的问题.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作者:崔莉;张洪涛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徐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疫区类型变化趋势及相关因素研究

    徐州市地处江苏西北部,为平原农业区,地势西高东低,年均降水量620~900mm,相对湿度63%~67%,平均气温14~15℃.1966年首次报告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之后每年均有病例报告,1983~1990年列为全国HFRS监测点.监测结果显示,徐州市为以家鼠型为主的混合疫区[1],随着监测工作的继续深入开展,发现全市疫区类型有转型变化趋势.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

    作者:周长月;杨晋川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上海市长宁区47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预防食物中毒历来是食品卫生工作重点.为探索我区食物中毒发生规律和特征,采取有效的防制措施,现将上海市长宁区1952年~1998年食物中毒发生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周汉文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香菇多糖测定的方法学研究

    为选出一种比较准确、方便的香菇多糖的测定方法,对蒽酮-硫酸法、苯酚-硫酸法、直接滴定法三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蒽酮-硫酸法所测香菇多糖含量偏高,回收率过高(113.6%~145.1%);直接滴定法灵敏度不高,回收率偏低(42.8%~85.8%);而苯酚-硫酸法不仅灵敏度高,回收试验也较理想(92.5%~110.2%).因而,可认为苯酚-硫酸法是测定香菇多糖含量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于村;丁钢强;俞莎;张双凤;吕鑫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不同浓度茶水对高脂饮食大鼠血脂和体重的影响

    高脂血症和肥胖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的主要危险因素,受膳食因素的影响较大.茶对健康的影响备受关注[1~3],但茶水特别是不同浓度时对高脂饮食所致肥胖及高血脂的影响少见报道.本文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廖惠珍;张镜源;朱萍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免疫持久性研究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灭活疫苗的问世,为该病提供了为有效的预防措施.近年来国产疫苗已在疫区的人群中使用,近期的防病效果较为理想[1],然而远期的防病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疫苗接种后的免疫持久性.我省自1994年底在野鼠型出血热疫区东海县桃林乡,家鼠型疫区赣榆县厉庄乡和混合疫区灌云县东辛农场分别进行了HFRS沙鼠肾Ⅰ型灭活疫苗和地鼠肾Ⅱ型灭活疫苗的大规模人群免疫接种,并进行了连续4年的血清抗体追踪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扬生;朱凤才;祖荣强;王庆奎;祁洪山;汪杰;胡静;刘光中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不同地区HCV感染病人同一基因型(1b)膜区(E2)序列比较和分析

    用采自中国河南省(HN)、河北省(HB)及瑞典(SW)HCV感染者的血清标本,研究不同地区HCV感染病人同一基因型(1b)膜区(E2)基因变化.利用RT-PCR对HCV膜区基因扩增并测定序列.结果显示不同地区分离的同一基因型HCV膜区序列各异,相同地域基因同源性较高.变化大的区域是HVR区,核苷酸变化导致了氨基酸序列改变.提示区域性变化可能是HCV变异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者:张庶民;庄辉;李河民;Anders Widell;祁自柏;张华远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深圳市文化娱乐及休闲场所水果拼盘制作的卫生学监测

    我们于1997年8月至1998年7月对深圳市的58间歌舞厅、卡拉OK厅、中餐厅、桑拿浴等单位的水果拼盘的制作进行了卫生学评价,为制定水果及水果拼盘的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黄清明;张志诚;叶宝英;劲蕻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同时注射结核菌素和麻疹疫苗后偶发川崎病1例报告

    患儿,男,1998年10月6日出生.1999年1月8日接种卡介苗,正常结痂.1999年6月29日肺炎痊愈出院.7月6日到地段计免门诊注射疫苗,左前臂注射结核菌素0.1ml,右上臂注射麻疹疫苗0.2ml.7月8日晚患儿开始发烧,口服扑热息痛常量后,热退而复升,体温波动在38.5~39.5℃之间,结核菌素判定阳性,左上臂卡介苗接种处呈复强反应,红肿达1cm×1cm,口服羟氨苄干糖浆,静点磷霉素钠治疗两日,无效,改先锋霉素静滴,至7月13日卡介苗复强反应红肿达3cm×3cm,发烧不退,躯干出现充血疹,患儿家长以疫苗接种反应将该病例报告到疫苗接种门诊.

    作者:杜彦克;刘险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济南市供管水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效果评价

    根据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济南市每年都对供管水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为了解本市供管水人员掌握卫生知识的实际情况,评价供管水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效果,我们于1998年11月份对有关人员进行了相关卫生知识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金姝;吕晓玲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含钙营养面粉的研制

    中国营养学会规定钙的供给标准(RDA)为800~2000mg/人·日.辽宁省城市居民食物结构分析资料表明1980~1989年辽宁省城市居民钙摄入量仅为360mg/人·日,不足标准摄入量的50%.为解决食物中钙营养状况,我们研制了含钙营养面粉.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桂萍;贾天舒;吴作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正常人两种冷水复温试验的比较研究

    对30名正常人在两种冷水试验后复温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0℃、10min和4℃、2min冷水试验比较,只有冷水试后即刻和5min时二者皮温有显著性差异,4℃组皮温下降更明显,恢复较快,但二者的复温趋势基本一致,两种方法的复温率比较,在冷试后前15min以4℃组较高,但20min后二者无差别,表明两种冷试方法用于评价正常人末梢血管机能有一致性.

    作者:张春之;聂继池;林立;张凯;曾晓立;张强;王林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抚顺市区肺癌职业配对调查分析

    抚顺地区肺癌死亡率为9.9/10万(1986~1989年),居恶性肿瘤死亡构成的18%,占恶性肿瘤死亡的第2位.为探索抚顺市肺癌与职业的关系,整群抽取1989年肺癌死亡者56例,采用1:1病例配对,在死亡登记册中(随机)抽取第1例条件相同的非肺癌死者做对照.使每对间除职业外其它因素(年龄、性别、死亡年度、常住地区、居住年限、吸烟等)均相似.通过死者家属及死者所在厂矿对肺癌组及对照组同时进行职业回顾调查.

    作者:罗贵武;闫中集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军团菌PCR检测中模板制备优化

    对8种常见的模板制备方法进行了探讨和改良,结果显示在军团菌PCR检测中,对临床血标本的处理以煮沸-离心法优,它可促使军团菌PCR操作步骤简化,时间缩短,成本降低,且敏感、稳定.

    作者:白羽;孙立华;郭军巧;邱琼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香烟烟雾水溶物对雌性小鼠生殖毒性的研究

    为了研究香烟的生殖毒性,采用灌服香烟烟雾水溶物后观察其对小鼠怀孕率和胚胎发育的影响,以及取出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体外受精的方法,观察香烟烟雾水溶物对超排卵的卵母细胞数目、卵母细胞的成熟和受精能力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香烟烟雾水溶物可以极显著地降低小鼠的妊娠率,抑制胚胎发育,显著性地抑制卵母细胞的体内成熟,降低第一极体的释放率和卵母细胞的体外受精率,使卵母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结果还显示,香烟烟雾水溶物对小鼠生殖作用的损害和对卵母细胞成熟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可逆的,停止灌服香烟烟雾水溶物和将卵母细胞以及受精卵培养在正常的培养液中,小鼠的生育能力又能基本恢复正常,卵母细胞的第一极体的释放率以及体外受精率都明显提高.提示,香烟烟雾水溶物可以破坏卵母细胞的成熟和减数分裂,降低小鼠的生殖能力和生育能力,但这种毒性作用是可以逆转的,戒烟后又可恢复正常.香烟中对生殖毒性较大的物质可能是其中的一些含量较高的重金属元素.

    作者:沈维干;李朝军;陈彦;毕春明;张锡然;贡昌春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HBsAg快速免疫试纸条检测血清中HBsAg初步评价

    据1992~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调查,我国一般人群中HBsAg携带率为9.8%,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为57.6%[1],因此临床上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尤其是HBsAg的工作量很大.目前临床上多采用EIA法检测HBsAg.但该法所需时间较长,且需特殊的仪器设备,对急诊病人检测及基层医疗单位应用有一定困难.

    作者:张钦凤;朱万孚;庄辉;万宝美;肖德明;张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果蝇体内SOD和MDA随增龄变化及其与寿命的关系

    每日观察记录果蝇生存数和死亡数;将不同天龄雌雄果蝇分别制成匀浆,测定匀浆中SOD活力和MDA含量.结果显示果蝇体内SOD活力在40、50天龄以前是随增龄而上升,进入老龄后开始下降;MDA含量随增龄而增加;各天龄雄蝇的SOD均高于雌蝇(P<0.01);40天龄后雄蝇的存活率明显低于雌蝇(P<0.05或P<0.01).表明果蝇体内SOD活力与MDA含量的平衡失调可能是引起衰老和死亡的原因之一.

    作者:张欣文;徐思红;厉曙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放射性核素使用中的辐射水平测试结果分析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核辐射技术在高分子材料的改型、工业部件无损探伤、医药卫生用品及食品的灭菌保鲜、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领域广泛应用.主要使用的放射性核素有封闭型核素如137Cs、60Co,开放型核素99mTc、153Sm、125I、131I等.这些放射性核素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辐射污染日益引起公众的关注.为防止放射性污染,加强核技术在使用中的环境管理保护环境和保障公众健康,我们对部分放射性核素使用单位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俊才;张绍华;徐绍琴;刘勇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血浆β-EP在急性高原反应中的效应

    对世居平原的健康男性青年急进高原低氧环境后血浆β-内啡肽(β-EP)的变化水平与高原病的发生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进入高原前血浆β-EP浓度越高,急性高原反病发病率越高.血浆β-EP的浓度与发病率呈正相关,血浆β-EP水平的变化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急性高原反应可被纳洛酮所反转.提示,急性缺氧引起血浆β-EP升高,可能是急性高山病的重要因素.血浆β-EP的变化水平可作为缺氧程度和诊断急性高山反应的一项重要指标,亦可作为评价急性高山反应轻重的一项参考指标.β-EP可能参与高山反应的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谢新民;刘永年;赵芳玲;吴英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