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娟;张岩松;佟林全;马奎;张春明;贾晋阳;于然旗
为了解我市职业性噪声聋申请诊断现状和病例特点,探讨职业性噪声聋诊断要点的把握,进一步提高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水平,我们对2011-2016年本中心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申请情况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对2011-2016年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诊的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有关的档案资料及在本市感知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中检索相关70家用人单位信息进行整理分析,采用SPSS21.0、Openepi3.01对诊断结论、噪声接触、临床检查、用人单位性质、行业分布等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作者:张金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通过现场复核和问卷调查,结合工作场所放射防护检测资料,分析2014-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中出现剂量异常增高的原因.结果显示,三年共计调查26人次,其中医学应用22人次、非医学应用4人次,产生异常剂量的主要原因有剂量计留置机房内、介入工作人员将剂量计佩戴在铅衣外、剂量计被水洗、工作量大、佩戴剂量计床旁扶持受检者照射、佩戴剂量计接受放射性体检和非工作目的个人实验等.工作场所的辐射水平均为环境本底值,不是导致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异常增高的原因.提示,应加强放射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放射工作人员管理,加大监督执法力度,提高个人防护意识.
作者:关坤;于久愿;刘宇光;吕兑财;方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与作业场所噪声检测相结合方法,对某抽水蓄能电站作业场所的不同工况下的噪声超标点位进行频谱分析.结果显示,该抽水蓄能电站抽水工况及发电工况下的噪声危害远大于备用工况,在抽水及发电工况时的中间层、水轮机层、蜗壳层及空压机室存在噪声超标现象.频谱分析表明,500~2 000 Hz频率的噪声是该抽水蓄能电站噪声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可考虑采用隔声降噪工程防控技术及加强个人防护等控制噪声危害.
作者:万静英;衣传宝;张华飞;陈涛;高阳;孙成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核转录因子-κappa 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 κappa B,NF-κB)在1,2-二氯乙烷(1,2-dichloroethane,1,2-DCE)中毒引起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表达上调以及脑水肿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40只雌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3个染毒组.染毒组小鼠置于100 L静式染毒柜中,每天染毒1,2-DCE 1.2 mg/L×3.5 h,分别染毒1d、2d和3d.观察脑组织病理切片,检测各组小鼠的脑含水量、MMP-9以及NF-κB的P65、P50亚基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 染毒3d组的小鼠出现抱抓现象,染毒2d和3d组小鼠出现典型脑水肿病理改变,脑含水量、MMP-9以及NF-κB的P65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1,2-DCE可通过诱导小鼠脑组织中NF-κB的活性亚基(P65)表达增强上调MMP-9的表达,从而导致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终引起脑水肿的发生.
作者:朴杰;王凌霄;唐宏阁;金晓霞;王高阳;赵凤红;金亚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本文从妊娠早期、妊娠经过、妊娠结局等几个方面系统阐述噪声对女性妊娠的影响,为防治噪声对女性生殖机能的损害提供依据.噪声对妊娠早期的危害以自然流产、胚胎停止发育为主,对妊娠中晚期的影响则以妊娠高血压、胎儿发育迟缓、低出生体重儿为主要表现.噪声与其他职业危害因素联合作用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增加.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防噪降噪措施,降低噪声等职业危害因素对妊娠安全及子代健康的影响.
作者:梁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噪声对作业工人窦性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公司动力车间单纯接触噪声的作业人员96人、不接触噪声的工作人员95人,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动态心电图检查有室性早搏能够测量HRT的51名接触噪声的作业人员作为接触组、49名不接触噪声的工作人员作为对照组,两组人员经动态心电图分析软件得出HRT的两个指标——震荡初始(turbulence onset,TO)及震荡斜率(turbulence slope,TS),HRT阳性标准为TO≥0,TS≤2.5 ms/RRI.按照TO及TS的结果可将HRT分为三类,HRT 0类,TO<0且TS>2.5 ms/RRI;HRT 1类,TO≥0或TS≤2.5 ms/RRI;HRT 2类,TO≥0并且TS≤2.5 ms/RRI.结果 TO值接触组[(-0.01±3.18)%]较对照组[(-1.72±2.09)%]增高(P<0.05);TS值接触组[(7.23±4.33)ms/RRI]较对照组[(9.72±5.03) ms/RRI]降低(P<0.05);HRT 0在接触组中的构成比(41.2%)明显低于对照组(79.6%)(P<0.05);HRT1、HRT2在接触组中的构成比(39.2%、19.6%)明显高于对照组(16.3%、4.1%)(P<0.05).结论噪声作业工人窦性心率震荡现象减弱,提示噪声接触可引起作业工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作者:闫若玉;郑小红;王伟慧;闫宛玉;黄简抒;张雪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将2016年1-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血脂及血流变异常的职业性矽肺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饮食控制加职业性尘肺病的常规药物治疗,停用其它降脂、抗凝、降血粘度等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一个疗程10~ 14 d,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变、血脂的变化.结果显示,治疗组全血比粘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粘附率、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5),高密度脂蛋白较治疗前上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流变指标变化不明显,血脂变化不明显(P>0.05).提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能够改善职业性矽肺患者血流变及血脂水平.
作者:谷晓新;李巧玲;宁琼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对2016年北京市某煤矿职业病危害现状展开调查.结果显示,该煤矿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煤矿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及噪声等.掘进工作面打眼工、回采工作面的采煤司机、接车工8h等效噪声不合格,其它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强)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该煤矿总体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较好,少数岗位煤尘及噪声的危害控制效果较差,需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和个体防护工作.
作者:张雪娟;张岩松;佟林全;马奎;张春明;贾晋阳;于然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大容量单侧肺灌洗术治疗煤工尘肺病可延迟病变进展,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2010-2016年我院对36例煤工尘肺患者采用静脉复合麻醉下行大容量单侧肺灌洗术,在围术期的麻醉安全性上取得一定的经验.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2010-2016年我院住院的36例煤工尘肺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5~65岁,身高165~174 cm,体重58~80 kg,依据《尘肺病诊断标准》(GBZ 70-2009、2012、2015)诊断为煤工尘肺壹期,接尘史10~30年,病程1~5年.患者无并发呼吸系统外的其它系统疾病,无合并肺结核、肺部感染、恶性肿瘤等,无胸膜下直径>2cm肺大泡,肺功能检查提示通气功能障碍MVV达到预计值65%、FEF1.0达到预计值65%、PaO2>70 mm Hg.术前常规检查免疫系列、血型、胸片、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必要时心脏彩超)、血尿常规、凝血四项、肝功、肾功能,均无明显异常.
作者:张锐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乙烯利是植物生长激素催熟类农药,目前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本文报道1例因口服大量乙烯利致多器官功能不全而死亡的病例,并对乙烯利中毒救治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
作者:王军辉;张延威;李志涛;王金利;赵麦良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微孔滤膜采集空气中三乙基铝转化物(以铝计),加酸消解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三乙基铝空气转化物中含铝量,以间接获得三乙基铝释放到空气的浓度.铝浓度在0~ 100 μg/ml范围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y=863.4x+98.9,相关系数r=0.9995,检出限为0.19 μg/ml.若采集45 L空气样品,则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04 mg/m3.相对标准偏差(RSD)2.9%~6.5%,平均采样效率100.0%,平均消解效率93.3%~ 103.9%.
作者:李小娟;刘德晔;朱宝立;吴健;周长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对江西省6家大型新型干法回转窑水泥生产企业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粉尘检测及接尘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监护状况分析.结果显示,江西省水泥生产企业粉尘浓度检测超标率为26.22%,其工种主要为叠包装车工、包装机插袋工和水泥散装工.2013-2016年6家企业共检出职业性尘肺病患者2例,与粉尘有关的职业禁忌证(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6例.江西省6家大型水泥生产企业,工作场所空气中水泥叠包装车、包装机插袋及散装装车岗位粉尘浓度较高,职业危害严重.提示水泥生产企业应加强对接尘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监护,叠包装车处应加装移动式除尘器,重视对除尘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增加路面湿式作业,同时加强职业卫生宣传教育.
作者:汪玉清;谌莉莎;朱若凯;徐宇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煤矿作业劳动强度大、环境条件差,除导致尘肺外,亦可引发多种慢性病.整理分析某煤矿集团2009年职工的体检资料进行横断面研究,探讨作业环境、工龄对工人健康的影响.该企业当年共10 219名煤工,井上614人、井下9 605人,平均工龄20.93年,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皮肤、心电图和血压的异常率分别为2.3%、3.3%、2.1%、16.0%和57.3%,血压和神经系统异常率较高;井下工人的皮肤健康状况比井上工人的皮肤健康状况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孟见;张群;张政;韩科;王焕;唐亚丽;刘建华;齐慧生;沈福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对某蓄电池厂632名铅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血铅含量测定.结果显示,632名铅作业工人中血铅>600 μg/L者68人(10.76%),400~ 600 μg/L者201人(31.80%).男性血铅异常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男性心电图、血红蛋白、血常规各项异常率均高于女性(P>0.05);尿常规异常率女性高于男性(P<0.05).提示该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职业危害现状较为严峻,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控制铅中毒的发生.
作者:何杨;王凯;张瑶瑶;庞妍;彭珊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急性铍病是短期内吸入高浓度铍及其化合物所致,主要引起急性呼吸道损害,严重程度与接触剂量有关[1].吸入氧化铍表现为明显的咳嗽、咳痰、咳血、胸痛、气促、发绀、发热,部分患者可伴有黄疸、肝肿大、肝区压痛、肝功能异常[2].我科于2016年收治1例急性氧化铍吸入的患者,现将治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33岁,在某研发中心实验室工作.2016年12月10-20日实验室技术人员使用含氧化铍成分的陶瓷,手工碾磨成粉末.患者在无防护措施下持续吸入氧化铍烟雾后出现高热、咳嗽、咳痰等症状,体温高达39.5℃.患者于附近医院就诊,给予抗炎治疗3d后体温恢复正常,但咳嗽、咳痰症状未见好转,遂来我院就诊.于2016年12月24日以“铍接触检查”收入院.
作者:王小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对2016年某区重点职业病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区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苯、二甲苯;且主要分布在制造业、私有企业、小型企业中.该区职业病危害风险严重的企业较少,占6.7%;工作场所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合格率较高;职业健康检查异常检出率较低;职业病痛例较少(2例)且散发;重点职业病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等级较低.应将噪声、苯、二甲苯作为重点监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将制造业、私有企业、小型企业作为重点管控对象.
作者:闫革彬;张林利;李蓓;钱旭东;高金鑫;申海旺;孙立伟;王悦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乙醚,临床上曾用作吸入类麻醉剂[1],因其具有诱导期长,刺激性气味,以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高等特性,现已被卤类及氟原子类麻醉药物代替.但在工业某些领域和实验室中,乙醚常用作清洗剂和动物实验麻醉剂.目前国内外乙醚急慢性中毒报道罕见,本中心曾确诊1例急性轻度乙醚中毒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志文;陆春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按照《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JJF1059.1-2012),采用气相色谱法同时检测活性炭管中26种毒物浓度的不确定度.26种物质的相对不确定度范围为2.68% ~7.55%;对不确定度影响大的因子为解吸效率,其次为空气体积.
作者:孙荣斌;吴家兵;张耕;许兵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选取天津三个大型企业的锅炉烟气脱硝装置为研究对象,通过职业卫生学调查、检测检验、化学毒物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等方法,对不同脱硝工艺导致的职业病危害风险进行评估与分析.充分阐述各脱硝工艺在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危害程度、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关键控制措施等方面的各自特点.化学毒物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氨可能发生职业病危害风险在中等风险水平,直接使用液氨或氨气作为还原剂的脱硝工艺风险指数较高;液氨卸车工况下氨可能导致职业病危害的风险指数高.提示急性氨中毒事故的防控、高噪声设备的选型及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维护应为脱硝装置日常职业卫生管理的重点.
作者:张倩;马骏;黄德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imethyl phthalate,DMP)常作为增塑剂使用,在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DMP进入大气、土壤、河流中,严重污染环境.我国尚未建立标准检测方法及职业接触限值.本文从DMP理化性质、代谢、用途、毒性作用及风险评估、测定方法等方面进行归纳与总结,为DMP标准化检测方法及职业接触限值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彪;邹薇;李龙;张志虎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