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莉
采用卫生部《化学品毒性技术鉴定规范》中试验方法对2,4-二硝基苯甲醚(DNAN)的致突变性进行研究.Ames试验结果显示,DNAN在每皿200~2500μg剂量范围引起T98菌株(加S9)回变菌落数增加(P<0.05),且超过溶剂对照菌落数的2倍,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微核试验结果显示,DNAN在6~ 22 mg/kg剂量范围内不引起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增加.提示DNAN在Ames试验中有致突变作用,但在小鼠体内试验中未发现致突变作用,为可疑诱变剂.
作者:卢青;王鸿;张盼红;高俊宏;刘志永;岳红;王延琦;周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对60例服用喹诺酮类药物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服用的药物主要有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氟罗沙星、加替沙星.患者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胃肠道、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及肝肾功能损害.提示服用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应得到重视.
作者:杨枫 刊期: 2015年第01期
2008年1月至12月,对北京市从事放射性工作1年以上、年龄18~60岁的8137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静脉血常规范围调查,排除标准为体检中发现的活动型肺结核、恶性肿瘤等疾病者,以同期来我院进行非放射体检的人员血常规检查结果以及北京市和全国的静脉血常规参考值范围为对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放射工作人员与非放射体检人员、北京市成人、中国成人的静脉血常规参考值范围相近;部分结果比较虽有统计学意义,但数值差异不大,临床意义不显著.
作者:岳瑶;王文学;贾廷珍;邵玉霞;高美玲;李卓;梁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我院于2014年5月收治3名因液氨泄漏致氨中毒合并氨灼伤的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急救和护理,患者很快治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病例介绍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5~39岁.某化肥厂工人,因高压液氨阀门爆裂导致氨气外泄,吸入氨气3~5 min后被急诊送入我院.人院查体:患者意识恍惚,头、面、颈、四肢、腋下出现Ⅰ度~浅Ⅱ度灼伤,例1灼伤面积为18%,例2灼伤面积为16%,例3灼伤面积为21%.3例患者眼结膜明显充血,口腔黏膜可见明显充血糜烂,咽喉部明显充血水肿,剧烈咳嗽、呼吸困难、气促、烦躁、口唇及肢体末梢发绀,双肺布满湿哕音,例3咳粉红色泡沫样痰.血常规WBC16.9×109/L~20.0× 109/L,肝功能及尿、粪常规未见异常.ECG检查,例1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例2房性早搏,例3窦性心动过速.
作者:敖江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确定某地浸采铀矿山的辐射源项,通过现场调查、监测检验法确定辐射危害程度.结果显示,工作人员个人受照剂量控制在管理目标值以内,工作场所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控制在国家标准限值以内.该项目采取的辐射防护措施有效,能够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作者:姜霞;杨雪;王秀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对某铅酸蓄电池厂工作场所铅烟(尘)浓度进行检测,测定工人血铅含量.结果显示作业环境中铅烟(尘)浓度未超标,但工人血铅值却明显增高.提示定期对接触低浓度铅作业工人进行血铅检测,有助于预测可能产生的职业健康损害,预防铅危害的发生.
作者:李焕焕;李雪飞;李晓然;高青;张秋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本院收治1例职业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职业病诊断过程中,用人单位不提供刺激性化学物职业危害接触史及工作现场检测情况等诊断用资料,我们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和劳动者提供的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资料、既往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调查情况,依据《职业性刺激性化学物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GBZ/T237-2011)做出职业病诊断.现将其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郑长林;郭广冉;陈云;周镔;李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2012年1月12日,湖南某金属矿-75风井作业面发生一起窒息险肇事故,现报告如下.1 事故经过该企业是集黄金及有色金属矿山勘探、开采、选矿、冶炼、工程测量、地质测量为一体的大型矿业公司,拥有国际领先的金锑选矿和冶炼精细分离技术.1月12日早班,按照湿式作业要求,开工前需洒水喷雾,-75风井作业面工人在洒水喷雾过程中一个100W的灯泡突然爆炸,引发作业点空气爆燃,爆燃后人员迅速撤离,结果造成1名工人身体裸露部分(面、手)Ⅱ~Ⅲ度烧伤,事故发生后该作业面停止生产.
作者:聂云峰;彭仁和;董吉良;张养元;汤利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报道6例亚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和救治过程.亚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主要临床表现为中毒性脑病,头颅CT和/或MRI检查所见以脑白质病变为主,呈弥漫性损害;治疗上以中毒性脑病为重点,积极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作者:薛汉淑;金安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将新加坡的Dermal Exposure模型、美国工业卫生协会(AIHA)的skin Perm模型和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院(NIOSH)的Finite Dose Skin Permeation Calculator模型进行实例比较研究,探讨这三种皮肤暴露评估模型的科学合理性和适用范围.新加坡的Dermal Exposure模型为半定量模型,评估结果可以直接根据LD50进行比较,简单易用,适用于半定量评估.AIHA模型和NIOSH模型均可进行经皮吸收剂量的定量模拟,可以用工作场所空气浓度限值转换当量评估其暴露程度.二者均可以进行瞬时暴露和持续暴露情况下的模拟,以皮肤瞬时接触对硫磷为实例进行模拟,结果显示两种定量评估模型的评估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但二者也存在一定差异,AIHA模型简单方便,但在暴露时间、暴露频次等暴露场景方面设计固定,未体现温度、风速、蒸气压等暴露因素,无法适用灵活多变的实际暴露过程,主要适用于简单的定量评估.NIOSH模型综合考虑了温度、风速、蒸气压、暴露时间、吸收时间、暴露频次、暴露量、暴露方式等多方面因素,模拟暴露场景接近于实际,适用范围广泛,评估结果的准确性较高.
作者:陈会祥;黄德寅;薄亚莉;孙倩;张倩;李敏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随机抽取南昌市某区135家工业企业,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调查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卫生管理措施落实等情况,结果显示,大中型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情况比较理想,小型企业的管理情况较差.
作者:彭维霞;郏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以某企业铅作业工人血铅偏高者作为观察组,与同企业铅作业工人血铅正常组、非铅作业对照组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血压升高及心电图异常的比例均高于正常组和对照组,正常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建议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职业性铅危害,降低职业性铅接触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病率.
作者:陈雪琴;李红美;张爱红;冒明建;陆顾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在一定程度上尚具有可逆性,依据其可能的发病机制进行干预可降低其伤残率和病死率.本文就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中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可能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刘欣;王永义;金焱;张建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应用职业流行病学方法,对2家137名砷冶炼工及42名无砷接触史的人员进行尿中总砷(TAs)和尿中不同价态砷含量分析,初步分析了有色金属冶炼工暴露在不同砷浓度的环境中尿TAs、尿中不同价态砷与年龄、性别、工龄等之间的关系,提示职业砷暴露水平与作业工人尿TAs和尿中二甲基砷酸盐(DMA)含量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作者:梁启荣;覃然;覃利梅;李小萍;黄才千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氮气中毒机制与CO相仿,主要是与氧气竞争性结合血红蛋白,造成氧合血红蛋白大量减少,形成脑、肺、心等组织的急性缺氧性损害.2014年7月我科收治1例因氮气吸入致肺炎的患者,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20岁,因误吸入氮气致头晕、头痛、乏力、胸闷4h,于2014年7月1日急诊收入病房.患者于入院前4h,工作操作过程中管道安全阀发生故障,不慎吸入一口氮气,氮气中含有少量残留的铁、锡土混合粉末,粉末直径为10 μm.患者感头晕、头痛、胸闷、恶心,伴四肢乏力,急来我院就诊.
作者:谢芳;朱丽颖;李连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建立大鼠矽肺模型及对照,分别取不同时间点处死大鼠,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中uPA、PAI-1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矽肺模型组uPA表达随时间延长呈增强趋势,第1周达高峰,此后逐渐减弱,但仍较对照组明显.PAI-1第1天起即可见阳性表达,且随染尘时间延长强度逐渐增强,持续至第4周.模型组肺内多种细胞uPA、PAI-1表达增加,矽肺纤维化中可能存在uPA/PAI-1比例的失衡,导致细胞外基质(ECM)积聚而影响矽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作者:李侠;陈晓文;高娟;朱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选择本地区350例煤矿井下工人作为研究组,另选择216例地面后勤管理人员作为对照组,运用调查问卷和临床检查的方法调查煤矿井下工人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患病情况,并针对导致井下工人胃部疾病患病率高的主要原因进行探讨.
作者:郑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闵行区企业职工掌握职业病相关知识等内容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学历、不同职业、不同户籍的调查对象有关职业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随着学历、年龄的升高,职业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大多呈上升趋势;被调查者喜爱的职业病防治知识获得途径为卫生部门培训讲座(99.1%).提示应针对不同年龄、学历、户籍的职业人群采取有区别的职业健康教育形式,以减少职业损害和职业病的发生.
作者:马龙;刘启胜;高晶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对160例以腹痛为首诊症状入院治疗的铅作业者临床表现及腹痛特点进行描述,并就相关表现与血铅值之间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
作者:李晓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对151例急性CO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对CO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与CO中毒合并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表现、头颅MRI、脑电图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迟发性脑病组以精神智能障碍、锥体外系症状多见;头颅MRI检查迟发性脑病组以双侧对称性改变为主要特征,合并脑梗塞组主要为急性缺血灶表现,为非对称性;脑电图检查迟发性脑病组有明确的脑电图异常改变.提示可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头颅MRI、脑电图等检查及时明确诊断,尽早进行治疗与干预,减少合并症及后遗症发生.
作者:王广军;田质光;高夫海;赵义 刊期: 2015年第01期